卷之六 詹如仙
關燈
小
中
大
明諸生詹曰典,雲南世家,有女如仙,蓋以其生姿如仙而名之也。
女十有五時,有道姑宿于其家,見女,大喜曰:“此谪仙,非紅塵中人物。
”女聞之,遂拜道姑為師,教以修煉術。
詹恐引女入邪,力拒道姑使去。
适有葉太史欲娶女為其子長青媳,詹使妻商女,女不欲,強字之。
女有玉獅子一對,素常把玩,葉家納币,因配入回禮中。
女由是不時啼泣,食飲漸減。
詹憂之,謂女曰:“葉既委禽,萬不能改。
且伊門第實冠一邑,郁郁何為?”女曰:“兒不羨渠富貴,兒有大言,萬望容納。
兒大婢伍氏亦宦門後,望父認為己女,代兒适葉室。
兒決意修仙,實不能唯命是從。
”言已,啼泣不已。
詹以女方病,因僞應之曰:“亦可,汝愈,從長計議。
”女愈後,遂與婢同寝食,親愛之情,同胞不啻也。
屢與伍言替代事,伍終以為妄,置若罔聞。
及女于歸屆期前三日,将寝時,女言于伍曰:“葉郎茲已入泮,吾妹得嫁若人,亦不辱。
”伍驚曰:“前言果實耶?”女曰:“此何事,何敢相欺?連宵夢吾師相招,别在今夜,奠雁時勿違父命,重予不孝。
”伍曰:“姊師為誰耶?”曰:“即八仙中何仙姑也。
”伍氏歎曰:“姊登仙籍,勿置妹等于度外!”女曰:“是何言也?妹之情義固時挂心頭,吾身雖未屬葉郎,而父母之命豈同兒戲,欲視葉郎如路人不得也!”對語夜深,伍盹睡。
醒,不見女,急告詹。
詹心知其異,并不尋覓。
及親迎,直妝伍氏從新郎去。
葉與伍魚水相得,實不知鴻離魚網也。
葉剛直,最惡不平事。
一日,乘馬訪友歸,路經松林,聞林内叫苦聲甚哀,因系乘入視。
見一人席地自飲,一人赤縛于樹,身無完膚,情狀甚慘。
迫而問之,其人曰:“吾張自防,生有息女,宿太史欲充媵妾。
吾當時未允,乃使其弟于林深逼令吾納女,拷掠無已。
茲願奉納,猶不得免。
祈懇垂憐,代吾緩頰。
”葉素知宿顯宦,好行兇德,弟倚兄勢,狂悖尤甚。
本不欲與語,憐張無辜,遂曰:“渠既悔禍,理似可宥。
”宿弟曰:“幹汝甚事!”令從人擁之使去。
葉強與理較,從人執杖擊之。
葉嘗從事武技,至是大怒,奪從人器械将宿弟刺死,從人懼而散。
葉急釋張,乘馬馳歸。
至家,時已昏暮,伍氏迎謂曰:“君宜速逃,遲則禍及!急如深山尋得虎伏峪,自有救星。
”曰:“卿何由知?”曰:“适晝寝,夢神指示耳。
”葉聞之,急乘馬而去。
伍獨居,有事關心,久不成寐。
夜未央忽聞叩門聲,伍意官人回複,問之,則女子聲口。
納而視之,絕代彼姝也。
女伫立以泣,問之不應,良久始曰:“妾張氏,即官人所救張自防之女。
妾父自松林歸,曆言其事。
妾出,見二人持兇器入,自言為太史所使,立害妾父命。
妾急匿,渠搜妾不得而去。
妾無依,欲投官人以充婢媵,否則奉事夫人,為婢終身。
”言已複泣。
伍曰:“吾亦恐禍及,将歸詹門以自庇。
現官人遠遊,汝能追尋乎?”曰:“能。
但恐見面時官人不相信。
”伍曰:“無虞此。
”遂出葉衣,令女男裝。
裝畢,伍視而笑曰:“若是服飾,不知者見之,又将平地生波。
”遂贈以資斧,複以玉獅一枚授之,曰:“此官人夫婦之信物。
”女愕然曰:“此言何謂也?”伍遂将詹氏修仙、自己代嫁,一切曆言于女。
且曰:“官人出,實亦覓原妻詹氏。
”寺鐘報曉,女别伍自去。
葉長青之逃難也,改名詹長青,入深山月馀,不聞有虎伏峪地名,因貨馬作資,緩緩尋覓。
後至一山莊,四面皆山,峭壁插天,如列錦屏,愛之。
遂賃室以居,恣意遊賞。
适村中塾師病故,因受其徒而館焉。
計在避難,亦無望救星照臨矣。
張女嘗從父學子平,因善其術。
别伍後,資賣蔔以給食,備嘗險阻,嗣遊至葉某設帳之莊。
先是莊有農人景某者,生女極美,及笄未字。
一日,道姑借宿其家,相之曰:“是女宜嫁遠方人。
”景笑曰:“吾負田力穑,終身不到三十裡外,外交無人,何由嫁于遠?”道姑曰:“五日後必有遠方人來,美如冠玉,身服齊衰,手執報君知,為人算命者,即其人也。
”景
女十有五時,有道姑宿于其家,見女,大喜曰:“此谪仙,非紅塵中人物。
”女聞之,遂拜道姑為師,教以修煉術。
詹恐引女入邪,力拒道姑使去。
适有葉太史欲娶女為其子長青媳,詹使妻商女,女不欲,強字之。
女有玉獅子一對,素常把玩,葉家納币,因配入回禮中。
女由是不時啼泣,食飲漸減。
詹憂之,謂女曰:“葉既委禽,萬不能改。
且伊門第實冠一邑,郁郁何為?”女曰:“兒不羨渠富貴,兒有大言,萬望容納。
兒大婢伍氏亦宦門後,望父認為己女,代兒适葉室。
兒決意修仙,實不能唯命是從。
”言已,啼泣不已。
詹以女方病,因僞應之曰:“亦可,汝愈,從長計議。
”女愈後,遂與婢同寝食,親愛之情,同胞不啻也。
屢與伍言替代事,伍終以為妄,置若罔聞。
及女于歸屆期前三日,将寝時,女言于伍曰:“葉郎茲已入泮,吾妹得嫁若人,亦不辱。
”伍驚曰:“前言果實耶?”女曰:“此何事,何敢相欺?連宵夢吾師相招,别在今夜,奠雁時勿違父命,重予不孝。
”伍曰:“姊師為誰耶?”曰:“即八仙中何仙姑也。
”伍氏歎曰:“姊登仙籍,勿置妹等于度外!”女曰:“是何言也?妹之情義固時挂心頭,吾身雖未屬葉郎,而父母之命豈同兒戲,欲視葉郎如路人不得也!”對語夜深,伍盹睡。
醒,不見女,急告詹。
詹心知其異,并不尋覓。
及親迎,直妝伍氏從新郎去。
葉與伍魚水相得,實不知鴻離魚網也。
葉剛直,最惡不平事。
一日,乘馬訪友歸,路經松林,聞林内叫苦聲甚哀,因系乘入視。
見一人席地自飲,一人赤縛于樹,身無完膚,情狀甚慘。
迫而問之,其人曰:“吾張自防,生有息女,宿太史欲充媵妾。
吾當時未允,乃使其弟于林深逼令吾納女,拷掠無已。
茲願奉納,猶不得免。
祈懇垂憐,代吾緩頰。
”葉素知宿顯宦,好行兇德,弟倚兄勢,狂悖尤甚。
本不欲與語,憐張無辜,遂曰:“渠既悔禍,理似可宥。
”宿弟曰:“幹汝甚事!”令從人擁之使去。
葉強與理較,從人執杖擊之。
葉嘗從事武技,至是大怒,奪從人器械将宿弟刺死,從人懼而散。
葉急釋張,乘馬馳歸。
至家,時已昏暮,伍氏迎謂曰:“君宜速逃,遲則禍及!急如深山尋得虎伏峪,自有救星。
”曰:“卿何由知?”曰:“适晝寝,夢神指示耳。
”葉聞之,急乘馬而去。
伍獨居,有事關心,久不成寐。
夜未央忽聞叩門聲,伍意官人回複,問之,則女子聲口。
納而視之,絕代彼姝也。
女伫立以泣,問之不應,良久始曰:“妾張氏,即官人所救張自防之女。
妾父自松林歸,曆言其事。
妾出,見二人持兇器入,自言為太史所使,立害妾父命。
妾急匿,渠搜妾不得而去。
妾無依,欲投官人以充婢媵,否則奉事夫人,為婢終身。
”言已複泣。
伍曰:“吾亦恐禍及,将歸詹門以自庇。
現官人遠遊,汝能追尋乎?”曰:“能。
但恐見面時官人不相信。
”伍曰:“無虞此。
”遂出葉衣,令女男裝。
裝畢,伍視而笑曰:“若是服飾,不知者見之,又将平地生波。
”遂贈以資斧,複以玉獅一枚授之,曰:“此官人夫婦之信物。
”女愕然曰:“此言何謂也?”伍遂将詹氏修仙、自己代嫁,一切曆言于女。
且曰:“官人出,實亦覓原妻詹氏。
”寺鐘報曉,女别伍自去。
葉長青之逃難也,改名詹長青,入深山月馀,不聞有虎伏峪地名,因貨馬作資,緩緩尋覓。
後至一山莊,四面皆山,峭壁插天,如列錦屏,愛之。
遂賃室以居,恣意遊賞。
适村中塾師病故,因受其徒而館焉。
計在避難,亦無望救星照臨矣。
張女嘗從父學子平,因善其術。
别伍後,資賣蔔以給食,備嘗險阻,嗣遊至葉某設帳之莊。
先是莊有農人景某者,生女極美,及笄未字。
一日,道姑借宿其家,相之曰:“是女宜嫁遠方人。
”景笑曰:“吾負田力穑,終身不到三十裡外,外交無人,何由嫁于遠?”道姑曰:“五日後必有遠方人來,美如冠玉,身服齊衰,手執報君知,為人算命者,即其人也。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