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袁岫雲
關燈
小
中
大
将寄放于素相識之鋪中,旋視之,則帶已續矣。
以為非岫雲為,其誰為?遂戴之。
至,則七人同酌,皆素所知之能飲者,遞行酒令,暢情快意。
後以大杯豁拳,孫自覺酒足,意甚畏之。
六人皆然,勢難自異,因亦效尤為之。
既負,舉杯未飲而酒已幹,屢試皆然,甚德岫雲。
故六人皆醉,孫獨清醒而歸。
孫以雲數夕不至,心頗念之,而岫雲忽至,曰:“數日未晤,緻君懸念,心殊不安。
”孫見雲,先謝泉上、佛山之事。
雲曰:“妾雖不明來,時同老妪暗窺,恐君他有差失,送酒、續帶猶小節也。
”孫不勝感激。
雲曰:“飲乎?”曰:“飲。
但未知辱臨之期,肴酒未備,奈何?”雲曰:“勿庸,妾自緻之。
前日謂君吝者,亦戲言耳。
”未幾,肴酒滿案。
孫欲豁拳,負飲勝唱。
曰:“飲可耳,唱未素谙。
”孫垂首不語。
雲意孫有嗔意,乃曰:“倩人代唱可乎?”曰:“可。
”雲曰:“今有名妓乎?”曰:“有,蘭君色藝雙絕,素有一面之交。
”雲乃起,面南,口中念念有辭。
既而一麗人抱琵琶入,視之,蘭君也。
孫乃與之坐,飲以酒,使令唱。
蘭定弦潤喉,唱曲一成。
孫曰:“音出佳人之口,分外盈耳。
”雲曰:“《想多情》曲甚好,可唱與吾二人聽。
”蘭聞之不悅,答言不會。
孫曰:“雲卿,渠既不會,可令随便唱他曲也可。
”雲曰:“既如此,不敢相強。
”遂袖出紅巾一條,挂于襟扣。
蘭見之,心驚膽怯,遂改口曰:“實會之,唱不好耳。
”雲曰:“明系故意輕慢,罰令立唱!”蘭果立身唱之。
已,曰:“孫相公,妾立已久,何不一為緩頰?”孫代為講情,雲首可之。
蘭曰:“多謝雲仙寬恕。
”雲複怒曰:“吾名亦許賤人呼乎?”蘭大懼,齒震震有聲。
孫委曲代懇,雲怒少息。
欲遣之,孫欲留與同宿。
雲曰:“妾非醋葫蘆中人,得渠自代,非不欲。
”遂解紅巾一展,旋納袖中,而蘭已失其所在。
問之,雲曰:“不必多問。
”乃出白金五兩曰:“持此赴院中,可播三宵之歡。
”後以所佩紅巾授孫,曰:“蘭君之魂在内,見面時解巾示之,渠自醒。
君佳期在即,妾亦不宜宿此,廿日妾始至。
”遂告辭,留之不可而去。
午後,孫持巾赴院中,指名索見,鸨兒辭之以病。
孫曰:“吾正為其病而來。
”其人曰:“相公姓孫,設教于白雪樓乎?”孫疑而問之。
曰:“蘭君夜來忽得迷症,搖之不醒,自言魂在白雪樓,明日孫相公必攜帶而至。
”遂導孫見蘭。
孫解巾示蘭曰:“卿見此否?”蘭忽醒,急起申謝。
乃敬設酒桌,相與共飲;嬉戲彈唱,夜深始寝。
将去,授以酒資等費,蘭堅辭不受。
孫連去二次,自覺無趣,不複往,專俟雲來。
至期果至,曰:“其新孔嘉,妾如秋扇之捐矣!”孫謝過,遂綢缪如初。
後雲來更稀,至解館時孫已有病,尚可支持。
雲至曰:“今夜之會,終身之别。
”孫驚訝問故。
曰:“一言難盡,要之,妾與君緣分盡矣!”孫固求後會。
曰:“無已,早春來塾時再為一會。
”未曙而去。
春正,孫力疾赴齋。
雲至曰:“病體何如?”孫曰:“諸藥罔效,冥路近矣!”雲曰:“死生有命,聽之而已。
終歲之好,而不一視貴恙,終為缺事。
且今将永别,情不忍昧,妾非鬼狐,實某山神之女也。
事已至此,不妨語人。
君有硯友某人乎?”曰:“有之。
”曰:“某作《益智錄》,可語之以為一則。
”遂别。
孫病歸,路由餘齋,言之甚詳。
後月馀,孫以病故。
孫向餘言之時,餘尚有志未逮。
有仙如此,筆墨有光矣! 虛白道人曰:美哉仙乎!雲為高倫類矣!夫雲之與孫相交,往來必以數日,非節制嗜欲、敦笃恩義者不能也;送肴酒暗為應客,逢落帽明為續帶,非無違夫意、善執婦功者不能。
為代唱,度蘭君之幽魂;了宿緣,知孫郎之壽數;窺其微,即無起死回生之術。
若責以坐視夫病而不救,不無小補,惜友人思慮之未及此也。
孫先生何修而得此!汪雪馬風 予與孫香雨甚相契,竟不知其有如此好遇合。
但既系山神之女,且具如許神通,竟不能以丹藥延其壽數,予甚疑之。
侯百裡 昔沈交有口辯,時人謂其舌妙。
吾謂神女之舌妙,由于先生之筆妙也。
上元李瑜謹注
以為非岫雲為,其誰為?遂戴之。
至,則七人同酌,皆素所知之能飲者,遞行酒令,暢情快意。
後以大杯豁拳,孫自覺酒足,意甚畏之。
六人皆然,勢難自異,因亦效尤為之。
既負,舉杯未飲而酒已幹,屢試皆然,甚德岫雲。
故六人皆醉,孫獨清醒而歸。
孫以雲數夕不至,心頗念之,而岫雲忽至,曰:“數日未晤,緻君懸念,心殊不安。
”孫見雲,先謝泉上、佛山之事。
雲曰:“妾雖不明來,時同老妪暗窺,恐君他有差失,送酒、續帶猶小節也。
”孫不勝感激。
雲曰:“飲乎?”曰:“飲。
但未知辱臨之期,肴酒未備,奈何?”雲曰:“勿庸,妾自緻之。
前日謂君吝者,亦戲言耳。
”未幾,肴酒滿案。
孫欲豁拳,負飲勝唱。
曰:“飲可耳,唱未素谙。
”孫垂首不語。
雲意孫有嗔意,乃曰:“倩人代唱可乎?”曰:“可。
”雲曰:“今有名妓乎?”曰:“有,蘭君色藝雙絕,素有一面之交。
”雲乃起,面南,口中念念有辭。
既而一麗人抱琵琶入,視之,蘭君也。
孫乃與之坐,飲以酒,使令唱。
蘭定弦潤喉,唱曲一成。
孫曰:“音出佳人之口,分外盈耳。
”雲曰:“《想多情》曲甚好,可唱與吾二人聽。
”蘭聞之不悅,答言不會。
孫曰:“雲卿,渠既不會,可令随便唱他曲也可。
”雲曰:“既如此,不敢相強。
”遂袖出紅巾一條,挂于襟扣。
蘭見之,心驚膽怯,遂改口曰:“實會之,唱不好耳。
”雲曰:“明系故意輕慢,罰令立唱!”蘭果立身唱之。
已,曰:“孫相公,妾立已久,何不一為緩頰?”孫代為講情,雲首可之。
蘭曰:“多謝雲仙寬恕。
”雲複怒曰:“吾名亦許賤人呼乎?”蘭大懼,齒震震有聲。
孫委曲代懇,雲怒少息。
欲遣之,孫欲留與同宿。
雲曰:“妾非醋葫蘆中人,得渠自代,非不欲。
”遂解紅巾一展,旋納袖中,而蘭已失其所在。
問之,雲曰:“不必多問。
”乃出白金五兩曰:“持此赴院中,可播三宵之歡。
”後以所佩紅巾授孫,曰:“蘭君之魂在内,見面時解巾示之,渠自醒。
君佳期在即,妾亦不宜宿此,廿日妾始至。
”遂告辭,留之不可而去。
午後,孫持巾赴院中,指名索見,鸨兒辭之以病。
孫曰:“吾正為其病而來。
”其人曰:“相公姓孫,設教于白雪樓乎?”孫疑而問之。
曰:“蘭君夜來忽得迷症,搖之不醒,自言魂在白雪樓,明日孫相公必攜帶而至。
”遂導孫見蘭。
孫解巾示蘭曰:“卿見此否?”蘭忽醒,急起申謝。
乃敬設酒桌,相與共飲;嬉戲彈唱,夜深始寝。
将去,授以酒資等費,蘭堅辭不受。
孫連去二次,自覺無趣,不複往,專俟雲來。
至期果至,曰:“其新孔嘉,妾如秋扇之捐矣!”孫謝過,遂綢缪如初。
後雲來更稀,至解館時孫已有病,尚可支持。
雲至曰:“今夜之會,終身之别。
”孫驚訝問故。
曰:“一言難盡,要之,妾與君緣分盡矣!”孫固求後會。
曰:“無已,早春來塾時再為一會。
”未曙而去。
春正,孫力疾赴齋。
雲至曰:“病體何如?”孫曰:“諸藥罔效,冥路近矣!”雲曰:“死生有命,聽之而已。
終歲之好,而不一視貴恙,終為缺事。
且今将永别,情不忍昧,妾非鬼狐,實某山神之女也。
事已至此,不妨語人。
君有硯友某人乎?”曰:“有之。
”曰:“某作《益智錄》,可語之以為一則。
”遂别。
孫病歸,路由餘齋,言之甚詳。
後月馀,孫以病故。
孫向餘言之時,餘尚有志未逮。
有仙如此,筆墨有光矣! 虛白道人曰:美哉仙乎!雲為高倫類矣!夫雲之與孫相交,往來必以數日,非節制嗜欲、敦笃恩義者不能也;送肴酒暗為應客,逢落帽明為續帶,非無違夫意、善執婦功者不能。
為代唱,度蘭君之幽魂;了宿緣,知孫郎之壽數;窺其微,即無起死回生之術。
若責以坐視夫病而不救,不無小補,惜友人思慮之未及此也。
孫先生何修而得此!汪雪馬風 予與孫香雨甚相契,竟不知其有如此好遇合。
但既系山神之女,且具如許神通,竟不能以丹藥延其壽數,予甚疑之。
侯百裡 昔沈交有口辯,時人謂其舌妙。
吾謂神女之舌妙,由于先生之筆妙也。
上元李瑜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