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陳若愚
關燈
小
中
大
。
孫父訟之官,官問蔣蓄毒酒何用,蔣不能隐,遂吐實。
判以謀殺拟抵。
陳好宴飲,又累年習賈,久疏簡畢之事。
會學使按臨,試童尚違月馀,狐曰:“臨陣當磨槍矣。
”陳笑曰:“諾。
草芥功名,今生得之否?”狐曰:“必得。
”問:“何時?”狐曰:“近在科歲兩場耳。
”狐又曰:“制藝妍媸,仆頗能辨,願拟數題,君制成文,仆為君決之,可乎?”因出文題二、詩題一。
陳作畢,錄呈狐。
狐曰:“不見出色,可另作。
”凡三作,狐曰:“可矣。
場中有此,望一售矣。
”遂使熟複之。
陳再請命題,狐曰:“場期臨迩,不必多作文字,但涵泳以養文機可耳。
”既入場,三題皆狐所拟,遂入泮。
陳妻偶得時疾,數日不愈。
陳曰:“室人之病如何?”狐曰:“恐無生理。
”陳不深信。
諸藥罔效,旬日尋卒。
窀穸後,陳曰:“仆欲續弦,聞古人有娶狐婦者,深慕之,不知肯作蹇修否?”狐曰:“叨列知己,焉能辭責。
但鄉也諸事,仆雖就中贊成,鹹君福命應爾。
茲事全憑人力,成否未可預蔔。
仆有表妹飛霞,及笄未字,德容兼全,洵屬良匹,當即為君媒之。
”陳曰:“可先見否?”狐曰:“可。
明晨靜候,約君同往。
”言已辭去。
翌日,陳早起盛服以待,日将午,而弗至。
陳緣終夜凝思,未多寐,不覺兀坐睡去。
狐忽至,約即同往,而路甚生疏。
忽見村落,僅一大門,狐先入而陳随之。
至客舍,圖書彜鼎,俨同世家。
陳曰:“此誰氏居宅?”答曰:“即舅氏胡姓也。
請少待,入省舅氏。
”狐入見胡母,周旋畢,曰:“表妹何弗出見?”胡母曰:“東園中采花去矣。
”狐辭出,約陳同入東園。
陳曰:“來此何為?”狐曰:“佳人在此矣。
”既入,見花木成蹊,紅紫叢中隐隐露一亭,有二八女郎與二婢嬉戲其間。
行既近,狐曰:“霞妹若大,不問兄好耶?”女方欲啟齒,忽見陳,俯首不語。
狐曰:“此愚兄至友。
”令陳揖之。
女含羞還禮。
陳見女郎嬌波流慧,細柳生姿,實生平所未睹,注目不移,竟忘顧忌。
狐窺陳情形,故與飛霞攀談曰:“妹子青春幾何?”答言:“十六歲。
”狐曰:“姑家姓甚?”飛霞雙頰飛紅。
大婢笑曰:“我未見表兄以是言問未嫁之表妹者,若告老夫人,叱辱當不免。
”狐視陳仍眈眈目視,因詠唐詩一聯雲:“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陳會意微笑,遂與狐出。
狐曰:“請君先歸,仆即至。
”陳醒,知狐約以夢遇。
回憶女郎容華,反恨夢醒之速。
未幾,狐至。
曰:“為君親事将牙磨去五分,乃其事不成,如何?”既而曰:“仆有姨妹,年相若,容華不分上下,再往彼處媒之何如?”陳曰:“一自敬亭看過山,曾經滄海難為水。
”狐聞之怅然,乃曰:“成事在天,而謀事由人。
請限五日,再為君謀之。
若事再不諧,仆末如之何也已。
”言已遂去。
果五日始至,曰:“諧矣。
但有微嫌,不敢不告:谷則同室,死不同穴已耳。
”陳曰:“前妻已故,合葬有人,此何嫌也?”狐曰:“若然,請君擇日過門。
”陳曰:“旬日可乎?”狐曰:“雖有君命,何其速也?”陳亦笑曰:“情急矣,仆猶以為遲。
”狐諾之。
至期,胡果送飛霞至。
陳視之,較初見時更豔絕。
自此後狐來暫稀。
霞生三子皆貴。
陳逾八十,霞漸以家務交子媳,而為陳理身後事。
經營方畢,陳無病終。
既殡,霞亦亡去。
虛白道人曰:狐之助陳,可謂至矣,然皆弗求助而狐助之。
苟放利為心,谘詢仰望,恐狐将厭而棄之矣。
黃帝遺元珠于赤水,離朱索之不得,象罔求而得之,如是如是。
狐能解制藝,大奇。
上元李瑜謹注
孫父訟之官,官問蔣蓄毒酒何用,蔣不能隐,遂吐實。
判以謀殺拟抵。
陳好宴飲,又累年習賈,久疏簡畢之事。
會學使按臨,試童尚違月馀,狐曰:“臨陣當磨槍矣。
”陳笑曰:“諾。
草芥功名,今生得之否?”狐曰:“必得。
”問:“何時?”狐曰:“近在科歲兩場耳。
”狐又曰:“制藝妍媸,仆頗能辨,願拟數題,君制成文,仆為君決之,可乎?”因出文題二、詩題一。
陳作畢,錄呈狐。
狐曰:“不見出色,可另作。
”凡三作,狐曰:“可矣。
場中有此,望一售矣。
”遂使熟複之。
陳再請命題,狐曰:“場期臨迩,不必多作文字,但涵泳以養文機可耳。
”既入場,三題皆狐所拟,遂入泮。
陳妻偶得時疾,數日不愈。
陳曰:“室人之病如何?”狐曰:“恐無生理。
”陳不深信。
諸藥罔效,旬日尋卒。
窀穸後,陳曰:“仆欲續弦,聞古人有娶狐婦者,深慕之,不知肯作蹇修否?”狐曰:“叨列知己,焉能辭責。
但鄉也諸事,仆雖就中贊成,鹹君福命應爾。
茲事全憑人力,成否未可預蔔。
仆有表妹飛霞,及笄未字,德容兼全,洵屬良匹,當即為君媒之。
”陳曰:“可先見否?”狐曰:“可。
明晨靜候,約君同往。
”言已辭去。
翌日,陳早起盛服以待,日将午,而弗至。
陳緣終夜凝思,未多寐,不覺兀坐睡去。
狐忽至,約即同往,而路甚生疏。
忽見村落,僅一大門,狐先入而陳随之。
至客舍,圖書彜鼎,俨同世家。
陳曰:“此誰氏居宅?”答曰:“即舅氏胡姓也。
請少待,入省舅氏。
”狐入見胡母,周旋畢,曰:“表妹何弗出見?”胡母曰:“東園中采花去矣。
”狐辭出,約陳同入東園。
陳曰:“來此何為?”狐曰:“佳人在此矣。
”既入,見花木成蹊,紅紫叢中隐隐露一亭,有二八女郎與二婢嬉戲其間。
行既近,狐曰:“霞妹若大,不問兄好耶?”女方欲啟齒,忽見陳,俯首不語。
狐曰:“此愚兄至友。
”令陳揖之。
女含羞還禮。
陳見女郎嬌波流慧,細柳生姿,實生平所未睹,注目不移,竟忘顧忌。
狐窺陳情形,故與飛霞攀談曰:“妹子青春幾何?”答言:“十六歲。
”狐曰:“姑家姓甚?”飛霞雙頰飛紅。
大婢笑曰:“我未見表兄以是言問未嫁之表妹者,若告老夫人,叱辱當不免。
”狐視陳仍眈眈目視,因詠唐詩一聯雲:“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陳會意微笑,遂與狐出。
狐曰:“請君先歸,仆即至。
”陳醒,知狐約以夢遇。
回憶女郎容華,反恨夢醒之速。
未幾,狐至。
曰:“為君親事将牙磨去五分,乃其事不成,如何?”既而曰:“仆有姨妹,年相若,容華不分上下,再往彼處媒之何如?”陳曰:“一自敬亭看過山,曾經滄海難為水。
”狐聞之怅然,乃曰:“成事在天,而謀事由人。
請限五日,再為君謀之。
若事再不諧,仆末如之何也已。
”言已遂去。
果五日始至,曰:“諧矣。
但有微嫌,不敢不告:谷則同室,死不同穴已耳。
”陳曰:“前妻已故,合葬有人,此何嫌也?”狐曰:“若然,請君擇日過門。
”陳曰:“旬日可乎?”狐曰:“雖有君命,何其速也?”陳亦笑曰:“情急矣,仆猶以為遲。
”狐諾之。
至期,胡果送飛霞至。
陳視之,較初見時更豔絕。
自此後狐來暫稀。
霞生三子皆貴。
陳逾八十,霞漸以家務交子媳,而為陳理身後事。
經營方畢,陳無病終。
既殡,霞亦亡去。
虛白道人曰:狐之助陳,可謂至矣,然皆弗求助而狐助之。
苟放利為心,谘詢仰望,恐狐将厭而棄之矣。
黃帝遺元珠于赤水,離朱索之不得,象罔求而得之,如是如是。
狐能解制藝,大奇。
上元李瑜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