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球等為監軍,以兵科楊文薦任城守,而身晝夜督戰。

    下及婦女,皆感其意,曰:“甘死無貳。

    ”援兵累敗。

    六月,廷麟等又收散亡及滇粵兵,進營城下,共四萬餘人。

    元吉欲待水師至方戰,王其弘谏,不聽。

     八月,大清兵迎擊水師,乘勝遂破諸軍,自是贛州城下,無一厮卒。

    廷麟等人,與元吉共死守。

    福州既陷,贛州援絕,元吉斷指入函,請救于湖南、廣東,蘇觀生在南安,觀望不敢 前。

    大清兵築長圍困之。

    自五月至于十月,城中食盡,鬥米至八錢,餓死載道,人無畔志。

    元吉子欲缒城請降,斬之,人呼元吉為“萬精忠”。

     初三日,大兵獲響導,夜,自小南門上,鄉勇猶巷戰。

    及明,大兵大集,城上舉炮,皆裂,遂陷。

    元吉、廷麟赴水死,維經入嵯峨寺禁死,同死者:兵科給事中萬發祥、太常卿彭期 生、主事襲芬、林珽子、斯昌、王其弘、黎遂球、柳昂霄、魯 嗣宗、錢謙亨、禦史姚奇胤、舍人袁從谔、劉孟鈞、劉應泗、 贛州同知王明俊、推官吳國球、知縣林逢春、臨江推官胡缜、 監紀通判郭甯登、鄉紳盧象觀、舉人馬芝、貢生楊述鴻、諸生 段之輝等數十人,士氣大喪,南中精銳亦盡。

    時議以為王亟幸贛,則元吉等不死,而贛不陷,福州亦不亡。

    贛之陷,唐王為之。

     ○楊廷麟〔傳阙〕 ○曹學佺 曹學佺,字能始,福建侯官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

    嗜古博學,天啟中,以文字觸魏忠賢怒,削籍,名重海内。

    累官四川按察使。

    唐藩即位,文臣任事者,首張肯堂、何楷及學佺,而學佺尤饒大略,因事有匡建,鄭芝龍以下鹹敬禮。

    王知其宿儒,言無不從。

    晉太常寺卿,行在禮部右侍郎,署翰林院事,纂修崇祯實錄總裁,專設蘭台館處之,編修何九雲等皆屬焉。

     學佺讨論本禮經,行朝戎祭,封爵,贈谥,并遣詞臣咨問,倚 以取斷。

    始捐家财助軍,肯堂等議且水師,又括萬金助海舟。

     天興饑,買米以赈。

    時年已七十三歲,福州陷,沐浴正衣冠,缢于中堂。

    子女被收,五日始得蓋棺,蟲流于戶。

    所著有《石倉集》行世。

     先是,大清兵至延平,閩縣貢生齊巽、中書張份、醫僧不空等,陰結衆起義。

    使告學佺,學佺資之千金,始克召募,殺來師之懸民榜者,人心震動。

    永福人黃璂密報貝勒,急下福京,遂各解散閩人皆惜巽等之志,痛學佺。

     ○姜一洪 姜一洪,字開初,紹興餘姚人,鏡子仲子也。

    登萬曆丙辰進士,累官至廣東布政使,所在有聲迹。

    己酉五月,魯王監國紹興,毀家助軍饷。

    尋以黃道周薦,詣福州,唐王問:“卿來大不易。

    ”一洪伏地脫責曰:“臣發故在也。

    ”上喜,手掖之,除吏部右侍郎。

     比大清兵迫,唐王将幸贛州,命一洪兼戶部尚書,先行,集援師。

    未至而汀州陷,贛州亦破。

    一洪次雩都,恸哭曰:“吾間關萬裡,從朱氏子孫,今已矣!”夜赴榔木裡水中死。

    賓從皆散,獨兩仆不去,哀恸,村裡諸生鐘國士等為殓。

    子天植,奔訃,負骸骨歸葬。

     ○吳聞禮 吳聞禮,字去非,浙江錢塘人。

    唐王時為上遊巡撫,自請 防禦分水關。

    及敗,逃入山寺,不肯降順。

    人勸之,曰:“豈有堂堂巡撫,而畏死耶?”複率鄉勇赴敵,為亂兵所殺。

     ○鄭為虹 鄭為虹,字天玉,揚州人。

    崇祯癸未進士,年少美豐姿。

     初令浦城,清操愛民,聲冠閩中。

    唐藩入仙霞,下令求遺書,為虹進大明會典。

    及即位,召為禦史,浦民交章乞留,具言不可去者十。

    乃即命為虹以禦史知浦城,巡視仙霞關。

    軍人相戒勿犯浦境。

    尋命巡按上遊。

    鄭芝龍标将陳俊奪民船為虹召而叱責。

    芝龍密訴于王,王曰:“幹戈未靖,全賴文武和衷,為虹叱責,亦是代卿為束。

    ”芝龍不敢複言。

    丙戌七月,大清兵取衢州,将度仙霞,潰兵南奔者,焚掠為食,人士流離,家不相保。

    為虹閉城,發倉米銀布以犒,歡呼而去,一郡獨全。

     八月十七日,大清兵至浦城,百姓請為虹出降,不可;請行,又不可。

    軍人擁見貝勒,迫之跪,不屈。

    勸令剃發,為虹曰:“負國不忠,辱先不孝,我生何用?發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