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關燈
疾仇怒頑,易以成功。

    ”朝廷不能用。

    蒲剌都又言:“諸軍當汰去老弱,妙選精銳,庶可取勝。

    陝西弓箭手不習騎射,可選善騎者代之。

    延安屯兵甚衆,分徙萬人駐平涼。

    關中元帥猥多,除京兆重鎮,其餘皆可罷。

    鞏縣以北,黃河南岸,及金鈎、吊橋、虎牢關、虢州崿嶺,凡斜徑僻路俱當置兵防守。

    ”诏下尚書省、樞密院議,竟不施行。

    未幾,改元帥右監軍、兼昭義軍節度使、行元帥府事。

    興定二年,潞州破,力戰而死。

    贈禦史大夫。

     女奚烈斡出,仕至桢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于金勝堡。

    已而大兵至,斡出拒戰,中流矢,病創卧。

    花帽軍張提控言:“兵勢不可當,宜速降。

    ”斡出曰:“吾曹坐食官祿,可忘國家恩乎。

    汝不聞趙坊州乎,以金帛子女與敵人,終亦不免。

    我輩但當力戰而死耳。

    ”至夜,張提控引數人持兵仗以入,脅斡出使出降,斡出曰:“聽汝所為,吾終不屈也。

    ”遂殺之,執其妻子出降。

     初,桢州人遷金勝堡多不能至,軍事判官王謹收遺散之衆,别屯周安堡。

    周安堡不繕完樓堞、置戰守之具,兵至,謹拒戰十餘日,内潰,被執不屈而死。

    诏斡出、謹各贈官六階、升職三等。

     時茂先,日照縣沙溝酒監,寓居諸城。

    紅襖賊方郭三據密州,過其村,居民相率迎之。

    賊以元帥自稱,茂先怒謂衆曰:“此賊首耳,何元帥之有。

    ”方郭三聞而執之,斷其腕,茂先大罵,賊不勝忿,複剔其目,亂刃剉之,至死罵不絕。

    诏贈武節将軍、同知沂州防禦使事。

     溫迪罕老兒,為同知上京留守事。

    蒲鮮萬奴攻上京,其子鐵哥生獲老兒,脅之使招餘人,不從。

    鐵哥怒,亂斫而死。

    贈龍虎衛上将軍、婆速兵馬都總管,以其侄黑厮為後,特授四官。

     梁持勝,字經甫,本名詢誼,避宣宗嫌名改焉。

    保大軍節度使襄之子。

    多力善射。

    泰和六年進士,複中宏詞。

    累官太常博士,遷鹹平路宣撫司經曆官。

    興定初,宣撫使蒲鮮萬奴有異志,欲棄鹹平徙曷懶路,持勝力止之,萬奴怒,杖之八十。

    持勝走上京,告行省太平。

    是時,太平已與萬奴通謀,口稱持勝忠,而心實不然,署持勝左右司員外郎。

    既而太平受萬奴命,焚毀上京宗廟,執元帥承充,奪其軍。

    持勝與提控鹹平治中裴滿賽不、萬戶韓公恕約,殺太平,複推承充行省事,共伐萬奴。

    事洩,俱被害。

    诏贈持勝中順大夫、韓州刺史,賽不鎮國上将軍、顯德軍節度使,公恕明威将軍、信州刺史。

     賈邦獻,霍州霍邑縣陳村人也。

    舉進士第。

    質直有勇略。

    大元攻河東,邦獻集居民為守禦計。

    既而,兵大至,居民悉降。

    邦獻棄其家,獨與子懿保于松平寨。

    是時,權知州事劉珍在寨,與之共守,竟能成功。

    珍每欲辟之,邦獻辄以衰老為辭。

    興定四年十月,兵複大至,病不能避,與懿俱被執。

    欲以為鎮西元帥,且持刃脅之,邦獻不屈,密遣懿歸松平,遂自刭。

    贈奉直大夫、本縣令。

     移剌阿裡合,遼人。

    興定間,累遷霍州刺史。

    興定四年正月,移霍州治好義堡。

    大元兵至,阿裡合力戰不能敵,兵敗被執。

    誘使降,阿裡合曰:“吾有死無貳。

    ”叱使跪,但向阙而立,于是叢矢射殺之。

     寶昌軍節度副使孔祖湯同時被獲。

    既又令祖湯跪,祖湯不從,亦死。

    诏贈阿裡合龍虎衛上将軍、泰定軍節度使,祖湯資善大夫、同知平陽府事。

    祖湯,泰和三年進士。

     完顔六斤,中都路胡土愛割蠻猛安人。

    大安中,以蔭補官,選充親軍。

    調阜平尉,遷方城令,改通州軍事判官,以功遷本州刺史。

    頃之,元帥右都監蒲察七斤執之以去。

    未幾,挈家脫歸,除同知臨洮府事,徙慶陽,遷保大軍節度使。

    興定五年,鄜州破,六斤自投崖下死焉。

    贈特進、知延安府事。

    诏陝西行省訪其子孫以聞。

     纥石烈鶴壽,河北西路山春猛安人。

    性淳質,軀幹雄偉。

    初充親軍。

    中泰和三年武舉,調褒信縣副巡檢。

    六年,宋人圍蔡州,鶴壽請于防禦使,與勇士五十人夜斫宋營,使諸軍噪于城上,斬三百餘級。

    宋兵自相蹂踐,死者千餘人。

    遲明,宋人解圍去。

    鶴壽追之,使殿曳柴。

    宋人顧塵起,以為大兵且至,遂奔,追至陳寨而還。

    已而,宋兵複據新蔡、新息、褒信三縣,鶴壽皆複取之,得馬三百匹,充行軍萬戶,從大軍出壽春,敗宋人于渦口,奪馬千餘匹,攻下真、滁二州及盱眙軍。

    軍還,進九官,遷同知息州軍州事。

    改萬甯宮同提舉。

     大安三年,充西南路馬軍萬戶。

    夏人五萬圍東勝,鶴壽救之,突圍入城,夏兵解去。

    遷兩階,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