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

關燈
平章政事、兼都元帥、京東山東等路行尚書省事,特封兖王,賜号“英烈戡難保節忠臣”,錫姓完顔,附屬籍,改名用安,賜金鍍銀印、駝紐金印、金虎符、世襲千戶宣命、敕樣、牌樣、禦畫體宣、空頭河朔山東赦文,便宜從事,且以彭王妃诰委用安招妙真。

    用安始聞使者至,猶豫未決,以總領楊懋迎使者入,監于州廨,問所以來。

    世英對以封建事,意頗順。

    諸帥王、杜輩皆不欲宣言,欲殺使者。

    明日,用安乃出見使者,跪揖如等夷。

    坐定,語世英曰:“予向随大兵攻汴,嘗于開陽門下與侯摯議内外夾擊。

    此時大兵病死者衆,十七頭項皆在京城,若從吾計出軍,中興久矣。

    朝廷乃無一人敢決者,今日悔将何及。

    ”言竟而起。

    既而選人取朝廷賜物遍觀之,喜見顔色。

    複與使者私議,欲不以朝禮受之,世英等不可,即設宴拜授如儀,以主事常謹等随使者奉表入謝。

     上複遺世英、天祐賜以鐵券一、虎符六、龍文衣一、玉魚帶一、弓矢二、封贈其父母妻诰命,及郡王宣、世襲宣、大信牌、玉兔鹘帶各十,聽同盟可賜者賜之。

    使者至邳,用安迎受如禮,始有入援意。

    及聞上将遷蔡州,乃遣人以蠟書言遷蔡有六不可,大率以謂:“歸德環城皆水,卒難攻擊,蔡無此險,一也。

    歸德雖乏糧儲,而魚芡可以取足,蔡若受圍,廪食有限,二也。

    大兵所以去歸德者,非畏我也,縱之出而蹑其後,舍其難而就其易者攻焉,三也。

    蔡去宋境不百裡,萬一資敵兵糧,禍不可解,四也。

    歸德不保,水道東行猶可以去,蔡若不守,去将安之,五也。

    時方暑雨,千裡泥淖,聖體豐澤,不便鞍馬,倉卒遇敵,非臣子所敢言,六也。

    雖然,陛下必欲去歸德,莫如權幸山東。

    山東富庶甲天下,臣略有其地,東連沂、海,西接徐、邳,南扼盱、楚,北控淄、齊。

    若銮輿少停,臣仰賴威靈,河朔之地可傳檄而定。

    惟陛下審察。

    ”上以其言示宰臣。

    宰臣奏用安反複,本無匡輔志,此必參議張介等議之,業已遷蔡,議遂寝。

     初,世英等過徐,王德全、劉安國說之曰:“朝廷恩命豈宜出自用安,郡王宣吾二人最當得者,乞就留之。

    ”世英乃留郡王宣、世襲宣、玉帶各二。

    由是與用安有隙,又懼為所圖,皆不聽其節制。

    十郡王者,李明德、封仙、張瑀、張友、卓翼、康琮、杜政、吳歪頭、王德全、劉安國也。

    用安必欲取山東,累征徐、宿兵,止以勤王為辭,二帥不應。

    用安怒,令杜政等率兵三千,以取糧為名,襲徐、宿。

    既入城,德全覺之,就留杜政、封仙不遣。

    用安愈怒,謂德全、安國必有謀,乃執桃園帥吳某等八九人下獄鞫問。

    二帥遣溫特罕張哥以杜政、封仙欲襲取徐州白用安,不聽,驅吳帥、張哥輩九人并斬之。

    張哥将死大呼曰:“國咬兒,汝無尺寸功,受國家大封爵,何負于汝,而從杜政等變亂,又殺無罪之人。

    今雖死,當與汝辨于地下矣。

    ”會上遣臧國昌以密诏征兵東方,故用安假朝命聲言入援,檄劉安國為前鋒,親率兵三千駐徐州城下招德全。

    德全終疑見圖,不出,系封仙于獄,殺之,遣杜政出城。

    安國既至宿州,用安複召安國還,安國不從,獨與衆僧奴赴援。

    行及臨渙龍山寺,用安使人劫殺之,遂攻徐州,逾三月不能下,退歸漣水。

    于是,因世英以用安終不赴援,乃還朝,至宿州西,遇大兵,不屈而死,事聞,贈汝州防禦使。

     既而用安軍食不給,乞糧于宋,宋陽許之,即改從宋衣冠,而私與朝使相親。

    尋益乏食,軍民多亡去,乃命蕭均以嚴刑禁亡者,血流滿道。

    大元東平萬戶查剌将兵至漣水,遂降焉。

    查剌既渡河,趨蔡州,用安以詭計還漣水,複叛歸于宋,受浙東總管、忠州團練使,隸淮阃。

    甲午正月,聞大兵圍沛,用安往救之,敗走徐州。

    會移兵攻徐,用安投水死,求得其屍,皮刂面系馬尾,為怨家田福一軍脔食而盡。

     用安形狀短小無須,喜與輕薄子遊,日擊鞠衢市間,顧眄自矜,無将帥大體。

     介字介甫,平州人,正大元年經義進士第一,時為用安參議。

     初,天祐等出汴,微服間行,經北軍營幕,至通許崔橋,始有義軍招撫司官府,去京師二百裡矣。

    至陳州,防禦使粘葛奴申始立州事。

    留二日,至項城,縣令朱珍立縣事,有士卒千二百人。

    至泰和縣,縣令王義立縣已五月矣。

    八月,至宿州,衆僧奴得報,且知朝廷授以權宿州節度使、兼元帥左都監之命,具彩輿儀衛出城五裡奉迎。

    時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