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 列傳第四十

關燈
仆散安貞田琢完顔弼蒙古綱必蘭阿魯帶 仆散安貞,本名阿海,以大臣子充奉禦。

    父揆,尚韓國公主,鄭王永蹈同母妹也。

    永蹈誅,安貞罷歸,召為符寶祗候。

    複為奉禦,尚邢國長公主,加驸馬都尉,襲胡王愛割蠻猛安。

    曆尚衣直長、禦院通進、尚藥副使。

    丁母憂,起複,轉符寶郎,除同知定海軍節度使事。

    曆邳、淄、涿州刺史,拱衛直都指揮使。

    貞祐初,改右副點檢兼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遷元帥左都監。

    二年,中都解嚴,河北州郡未破者惟真定、大名、東平、清、沃、徐、邳、海州而已。

    朝廷遣安貞與兵部尚書裴滿子仁、刑部尚書武都分道宣撫。

    于是除安貞山東路統軍安撫等使。

     初,益都縣人楊安國自少無賴,以鬻鞍材為業,市人呼為“楊鞍兒”,遂自名楊安兒。

    泰和伐宋,山東無賴往往相聚剽掠,诏州郡招捕之。

    安兒降,隸諸軍,累官刺史、防禦使。

    大安三年,招鐵瓦敢戰軍,得千餘人,以唐括合打為都統,安兒為副統,戍邊。

    至雞鳴山不進。

    衛紹王驿召問狀,安兒乃曰:“平章參政軍數十萬在前,無可慮者。

    屯駐雞鳴山,所以備間道透漏者耳。

    ”朝廷信其言。

    安兒乃亡歸山東,與張汝楫聚黨攻劫州縣,殺略官吏,山東大擾。

     安貞至益都,敗安兒于城東。

    安兒奔萊陽。

    萊州徐汝賢以城降安兒,賊勢複振。

    登州刺史耿格開門納僞鄒都統,以州印付之,郊迎安兒,發帑藏以勞賊。

    安兒遂僣号,置官屬,改元天順,凡符印诏表儀式皆格草定,遂陷甯海,攻濰州。

    僞元帥方郭三據密州,略沂、海。

    李全略臨朐,扼穆陵關,欲取益都。

    安貞以沂州防禦使仆散留家為左翼,安化軍節度使完顔訛論為右翼。

     七月庚辰,安貞軍昌邑東,徐汝賢等以三州之衆十萬來拒戰。

    自午抵暮,轉戰三十裡,殺賊數萬,獲器械不可勝計。

    壬午,賊棘七率衆四萬陣于辛河。

    安貞令留家由上流膠西濟,繼以大兵,殺獲甚衆。

    甲申,安貞軍至萊州,僞甯海州刺史史潑立以二十萬陣于城東。

    留家先以輕兵薄賊,諸将繼之,賊大敗,殺獲且半,以重賞招之,不應。

    安貞遣萊州黥卒曹全、張德、田貴、宋福詐降于徐汝賢以為内應。

    全與賊西南隅戍卒姚雲相結,約納官軍。

    丁亥夜,全缒城出,潛告留家。

    留家募勇敢士三十人從全入城,姚雲納之,大軍畢登,遂複萊州,斬徐汝賢及諸賊将以徇。

    安兒脫身走,訛論以兵追之。

    耿格、史潑立皆降。

    留家略定膠西諸縣,宣差伯德玩襲殺方郭三,複密州。

    餘賊在諸州者皆潰去。

    安兒嘗遣梁居實、黃縣甘泉鎮監酒石抹充浮海赴遼東構留哥,已具舟,皆捕斬之。

     十一月戊辰,曲赦山東,除楊安兒、耿格及諸故官家作過驅奴不赦外,劉二祖、張汝楫、李思溫及應脅誘從賊,并在本路自為寇盜,罪無輕重,并與赦免。

    獲楊安兒者,官職俱授三品,賞錢十萬貫。

    十二月辛亥,耿格伏誅,妻子皆遠徙。

    諸軍方攻大沫堌,赦至,宣撫副使、知東平府事烏林答與即引軍還。

    賊衆乘之,複出為患。

    诏以陝西統軍使完顔弼知東平府事,權宣撫副使。

    其後楊安兒與汲政等乘舟入海,欲走岠嵎山。

    舟人曲成等擊之,墜水死。

     三年二月,安貞遣提控纥石烈牙吾塔破巨蒙等四堌,及破馬耳山,殺劉二祖賊四千餘人,降餘黨八千,擒僞宣差程寬、招軍大使程福,招降脅從百姓三萬餘人。

    安貞遣兵會宿州提控夾谷石裡哥同攻大沫堌,賊千餘逆戰。

    石裡哥,以騎兵擊之,盡殪。

    提控沒烈奪其北門以入,别軍取賊水寨,諸軍繼進,殺賊五千餘人。

    劉二祖被創,獲之,及僞參謀官崔天佑,楊安兒僞太師李思溫。

    餘衆保大小峻角子山,前後追擊,殺獲以萬計,斬劉二祖。

    诏遷賞沒烈等有差。

    诏尚書省曰:“山東東、西路賊黨猶嘯聚作過者,诏書到日,并與免罪,各令複業。

    在處官司盡心招撫,優加存恤,無令失所。

    ”十月,安貞遷樞密副使,行院于徐州。

     四年二月,楊安兒餘黨複擾山東。

    诏安貞與蒙古綱、完顔弼以近诏招之。

    五月,安貞遣兵讨郝定,連戰皆克,殺九萬人,降者三萬餘,郝定僅以身免。

    獲僞金銀牌、器械甚衆,來歸且萬人,皆安慰複業。

    自楊安兒、劉二祖敗後,河北殘破,幹戈相尋。

    其黨往往複相團結,所在寇掠,皆衣紅納襖以相識别,号“紅襖賊”。

    官軍雖讨之,不能除也。

    大概皆李全、國用安、時青之徒焉。

     興定元年十月,诏安貞曰:“防河卒多老幼疲軟不勝執役之人,其令速易之。

    ”二年十二月,開封治中呂子羽等以國書議和于宋,宋人不受。

    以安貞為左副元帥權參知政事行尚書省元帥府,及唐、息、壽、泗行元帥府分道各将兵三萬,安貞總之,畫定期日,下诏伐宋。

    安貞至安豐,宋兵七千拒戰,權都事完顔胡魯剌沖擊敗之,追至淝水,死者二千餘人。

    安貞至大江,乃班師。

    三年閏月,安貞至自軍中,入見于仁安殿。

    胡魯剌進一階。

    久之,安貞燕見,奏曰:“淝水之捷,胡魯剌功第一,臣之兵事皆咨此人,功厚賞薄,乞加賞以勸來者。

    ”尚書省奏:“凡行省行院帥府參議左右司經曆官都事以下皆遷一官,所以絕求請之路,塞奸幸之門也。

    安貞之請不可從。

    ”遂止。

     五年,複伐宋。

    二月,安貞出息州,軍于七裡鎮,宋兵據淨居山,遣兵擊敗之。

    宋兵保山寺。

    縱火焚寺,乘勝追至洪門山。

    宋兵方浚濠立栅,安貞軍亟戰,奪其栅。

    宋黃統制團兵五千保黃土關,關絕險,素有備,堅壁不出。

    安貞遣輕兵分為左右軍潛登,别以兵三千直逼關門。

    翼日,左右軍會于山颠,俯瞰關内。

    宋人守關者望之,駭〈目咢〉不能立。

    中軍急攻,宋兵潰,遂奪黃土關。

    遂入梅林關,拔麻城縣,抵大江,至黃州,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