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志第十一

關燈
用。

    )至太階,樂止。

    祝史俱進徹毛血之豆,降自西階,以出。

    馔升,諸太祝迎于階上,各設于神位前。

    先薦牛,次薦羊,次薦豕及魚。

    禮直官引司徒以下,降自西階,複位。

    諸太祝各取蕭蒿黍稷擩于脂,燎于爐炭,訖,還尊所。

    贊者引舉冊官升自西階,詣始祖位之右,進取祝冊置在版位之西,置訖,于祝冊案近南立。

    太常卿跪奏:“請詣罍洗位。

    ”簾卷,出次,宮縣樂作。

    殿中監跪進鎮圭,太常卿奏:“請執鎮圭。

    ”前導,詣罍洗位,樂止。

    盥手,洗爵,并如晨稞之儀。

    盥洗訖,太常卿奏:“請執鎮圭。

    ”前導,升殿,宮縣樂作,至阼階下,樂止。

    升自阼階,登歌樂作。

    太常卿前導,詣始祖位尊彜所,登歌樂作,至尊彜所,登歌樂止,宮縣奏《大元之樂》,文舞進。

    奉爵官以爵莅尊,執尊者舉幂,侍中跪酌犧尊之泛齊,訖,太常卿前導,入詣始祖室神位前,北向立。

    太常卿奏:“請搢鎮圭。

    ”跪。

    奉爵官以爵授進爵酒官。

    進爵酒官西向以爵跪進,太常卿奏:“請執爵三祭酒。

    ”三祭酒于茅苴,訖,以爵授進爵酒官,進爵酒官以爵授奉爵官。

    太常卿奏:“請執鎮圭。

    ”興。

    前導,出戶外,太常卿奏:“請少立。

    ”樂止。

    舉冊官進舉祝冊,中書侍郎搢笏跪讀祝,舉祝官舉冊奠訖,先詣次位。

    太常卿奏:“請再拜。

    ”再拜訖,太常卿前導,詣次位行禮,并如上儀。

    酌獻畢,太常卿前導還版位,登歌樂作,至位西向立定,樂止。

    太常卿奏:“請還小次。

    ”登歌樂作,降自阼階,登歌樂止,宮縣樂作。

    将至小次,太常卿奏:“請釋鎮圭。

    ”殿中監跪受鎮圭。

    入小次,簾降,樂止,文舞退,武舞進,宮縣奏《肅甯之樂》,作《功成治定之舞》,舞者立定,樂止。

     皇帝酌獻訖,将詣小次,禮直官引博士,博士引亞獻,詣盥洗位,北向立,搢圭,盥手,帨手,執圭。

    詣爵洗位,北向立,搢圭,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圭。

    升自西階,詣始祖位尊彜所,西向立。

    宮縣樂作。

    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搢圭,執爵,執尊者舉幂,太官令酌象尊之醴齊,訖,詣始祖神位前,搢圭,跪。

    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祭酒。

    三祭酒于茅苴,奠爵,執圭,俯伏,興,少退,再拜,訖,博士前導,亞獻詣次位行禮,并如上儀。

    禮畢,樂止。

    終獻除本服執笏外,餘如亞獻之儀。

    七祀功臣獻官行禮畢。

    太常卿跪奏:“請詣飲福位。

    ”簾卷,出次,宮縣樂作。

    殿中監跪進鎮圭,太常卿奏:“請皇帝執鎮圭。

    ”前導,至阼階下,樂止。

    升自阼階,登歌樂作,将至飲福位,樂止。

     初,皇帝既獻訖,太祝分神位前三牲肉,各取前腳第二骨加于俎,又以笾取黍稷飯共置一笾,又酌上尊福酒合置一尊。

    又禮直官引司徒升自西階,東行,立于阼階上前楹間,北向。

    皇帝既至飲福位,西向立。

    登歌《福甯之樂》作。

    太祝酌福酒于爵,以奉侍中,侍中受爵捧以立,太常卿奏:“請皇帝再拜。

    ”訖,奏:“請搢圭。

    ”跪,侍中以爵北向跪以進,太常卿奏:“請執爵。

    ”三祭酒于沙池。

    又奏:“請啐酒。

    ”皇帝啐酒,訖,以爵授侍中。

    太常卿奏:“請受胙。

    ”太祝以黍稷飯笾授司徒,司徒跪奉進,皇帝受以授左右。

    太祝又以胙肉俎跪授司徒,司徒受俎訖跪進,皇帝受以授左右。

    禮直官引司徒退立,侍中再以爵酒跪進。

    太常卿奏:“請皇帝受爵飲福。

    ”飲福訖,侍中受虛爵以興,以授太祝。

    太常卿奏:“請執圭。

    ”俯伏,興。

    又奏:“請皇帝再拜。

    ”再拜訖,樂止。

    太常卿前導,皇帝還版位,登歌樂作,俟至位,樂止。

    太祝各進徹笾豆,登歌《豐甯之樂》作,卒徹,樂止。

    奉禮曰:“賜胙行事,助祭官再拜。

    ”贊者承傳,在位官皆再拜,宮縣《來甯之樂》作,一成止。

    太常卿奏:“禮畢。

    ”前導,降自阼階,登歌樂止,宮縣樂作,出門,宮縣樂止,傘扇仗衛如常儀。

    太常卿奏:“請釋鎮圭。

    ”殿中監跪受鎮圭,皇帝還大次。

    通事舍人、禮直官、贊者各引享官、宗室子孫及從享群官,以次出。

    及引導駕官東神門外大次前祗候,前導如常儀。

    贊者引禦史已下俱複執事位,立定。

    奉禮曰:“再拜。

    ”皆再拜。

    贊者引工人、舞人以次出。

    大禮使帥諸禮官、太廟令、太祝、官闱令,升納神主如常儀。

    禮畢,禮直官引大禮使已下降自西階,至橫街,再拜而退。

    其祝冊藏于匮。

    七祀功臣分奠,如祫享之儀。

     時享 有司行事。

    前期,太常寺舉申禮部,關學士院司天堂台,擇日。

    以其日報太常寺。

    前七日,受誓戒于尚書省。

    其日質明,禮直官設位版于都堂之下,依已定《誓戒圖》,禮直官引三獻官,并應行事執事官等,各就位,立定,贊:“揖。

    ”在位官皆對揖,訖,禮直官以誓文奉初獻官,初獻官搢笏,讀誓文:“某月,某日,孟春,薦享太廟,各揚其職。

    不恭其事,國有常刑。

    ”讀訖,執笏。

    七品以下官先退,餘官對拜訖乃退。

    散齋四日,治事如故,宿于正寝,唯不吊喪、問疾、作樂、判署刑殺文字決罰罪人及預穢惡。

    緻齋,三日于本司,唯享事得行,其餘悉禁,一日于享所。

    已齋而阙者,通攝行事。

    前三日,兵部量設兵衛,列于廟之四門。

    前一日,禁斷行人。

    儀鸾司設馔幔十一所于南神門外西,南向。

    又設七祀司命、戶二位于橫街之北,道西,東向。

    又設群官齋宿次于廟門之東西舍。

    前二日,大樂局設登歌之樂于殿上。

    太廟令帥其屬,掃除廟殿門之内外,于室内鋪設神位于北墉下,當戶南向。

    設幾于筵上,又設三獻官拜褥位二。

    (一在室内,一在室外。

    )學士院定撰祝文訖,計會通進司請禦署,降付禮部,置于祝案。

    祠祭局濯溉祭器與尊彜訖,鋪設如儀。

    内太尊二、山罍二在室。

    犧尊五、象尊五、雞彜一、鳥彜一在室戶外之左,爐炭稍前。

    著尊二、犧尊二在殿上,象尊二、壺尊六在下。

    俱北向西上,加幂,皆設而不酌。

    并設獻官罍洗位。

    禮部設祝案于室戶外之右。

    禮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