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志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凡七日。
七月丙子,太白晝見,四十有五日伏;八月癸卯,犯軒轅禦女。
辛亥,熒惑掩南鬥杓第二星。
九月壬申,月掩畢大星。
十一月辛未,熒惑掩歲星。
十二月丁亥,月犯歲星。
二十年二月己醜,月掩畢大星;三月丙辰,掩畢西第二星。
二十一年二月戊子,月犯鎮星。
戊戌,太白晝見。
三月甲子,太白晝見。
四月壬申,熒惑掩鬥魁第二星,十有四日。
六月甲戌,客星見于華蓋,凡百五十有六日滅。
七月乙亥朔,熒惑順入鬥魁中,五日。
(以下史阙。
) 二十二年五月甲申,太白書見,六十有四日伏。
七月戊子,歲星晝見,二日。
八月戊辰,太白晝見,百二十有八日,其經天者六十四日。
十一月辛未,熒惑行氐中。
乙亥,太白入氐。
辛巳夜,月食,既。
癸未,熒惑太白皆出氐中。
十二月戊戌,熒惑犯鈎钤。
二十三年五月己卯,月食,既。
九月甲申,歲星晝見,五十有五日伏。
十月辛酉,太白晝見,百四十有九日乃伏。
十一月丁卯,歲星晝見,三十有三日伏。
閏十一月庚申,歲星晝見,九十日伏。
二十四年四月己未朔,太白晝見,百四十有五日乃伏。
甲申,月掩太白。
九月庚子,歲星犯軒轅大星,甲辰晝見,凡五十二日伏。
十月壬申,太白、辰星同度。
二十五年三月乙酉,太白與月相犯,九月丁亥,月在鬥魁中,犯西第五星。
十一月庚辰朔,歲星晝見,在日後,凡七十四日。
壬午,太白晝見,在日後,百十有一日乃伏。
十二月己未,月犯熒惑。
甲子,太白晝見經天。
二十六年三月丙戌,熒惑入井。
鎮星犯太微東藩上相。
壬辰,月食。
四月丁醜,熒惑犯鬼西南星。
七月丙申,月掩心前星。
八月乙亥朔,日月五星會于轸。
十二月乙未,月掩心前大星,又犯于後星。
二十七年五月壬子,月犯心大星。
六月庚辰,太白晝見,百七十有三日乃伏。
癸巳,月掩昴;七月丙午,犯房南第一星。
是日,太白晝見經天。
十月己醜,太白入氐。
十二月丁醜,月掩昴。
二十八年正月己未,歲星留于房;甲子,守房北第一星。
十一月丙申,鎮星入氐。
庚子,太白晝見,在日前,四十有九日伏。
十二月壬申,月掩昴。
二十九年正月丁酉,土星留氐中,三十有七日逆行,後七十九日出氐。
五月庚寅朔,太白晝見,在日後。
六月丙辰,月犯太白,月北星南,同在柳宿。
十一月己未,熒惑守軒轅,至戊辰退行,其色稍怒。
十二月辛醜,月食,既。
章宗明昌元年二月丁亥,太白晝見。
六月丁酉,月食,既。
十二月乙未,月食。
二年六月壬辰,月食。
十一月乙醜,金木二星見在日前,十三日方伏而順行,危宿在羽林軍士、壘壁陣下,光芒明天。
十二月戊子,木金相犯,有光芒。
三年三月戊戌,熒惑順行犯太微西藩上将。
四月丁巳,月食。
己未,熒惑掩右執法,色怒而稍赤。
四年正月丙子,月有暈,白虹貫其中。
八月己亥,卯初三刻,歲星見,未正二刻,太白見,俱在午位。
其夜歲星留胃十三度,守天廪。
十月戊申,月食。
五年十月癸卯,月食。
十一月癸醜,太白晝見,在日前,三十有三日伏。
六年正月庚寅,太白晝見,在日前,百有二日乃伏。
六月庚辰,複晝見,在日後,百六十七日,唯是日經天。
承安元年四月,司天奏河津星象事,上谕宰相曰:“天道不測,當預防之。
”八月壬戌,月食,九月壬午,太白晝見,在日前,百有七日乃伏。
二年二月丁巳,太白晝見,在日後,百九十有五日乃伏;己未,經天。
是夜,月食,既。
三年正月甲寅,月食。
七月庚戌,月食。
五年五月庚午,月食,六月庚戌,月掩太白。
泰和元年十一月辛酉,月食。
二年五月己未,月食。
三年三月癸未,月食。
六月戊戌,太白晝見,在日後,百有十日乃伏。
四年九月乙亥,月食。
五年三月壬申,月食。
閏八月己巳,月食。
六年五月甲申,太白晝見,在日前,七十有六日;庚戌,經天。
六月辛未,歲星晝見,在日後;七月戊申,經天。
八月癸卯,月暈圍太白、熒惑二星。
辛亥,歲星辰見,至夜五更,與東井距星相去七寸内。
癸醜,夜半有流星如太白,其色赤,起于婁宿。
己未卯正初刻,太白晝見,在日前。
其夜五更,熒惑與輿鬼、積屍氣相犯,在七寸内。
庚申卯正初,太白晝見,在日後。
其夜五更初,熒惑在輿鬼、積屍氣中。
壬申,太白晝見,經天,在日後。
十月丙午,歲星犯東井距星。
十一月壬午,太白入氐。
七年正月丙戌初更,月有暈圍歲、鎮二星,在參畢間。
辛卯,月食。
三月癸醜,月掩軒轅大星。
七月戊子,月食。
九月己卯初更,月在南鬥魁中。
旦,歲星在輿鬼中。
八年正月丙戌,月食。
七月戊戌朔,太白晝見,在日後。
八月壬戌,太白、歲星光芒相及,同在張一度。
十一月庚子未刻,有流星如太白者二,光芒如炬,幾一丈,起
七月丙子,太白晝見,四十有五日伏;八月癸卯,犯軒轅禦女。
辛亥,熒惑掩南鬥杓第二星。
九月壬申,月掩畢大星。
十一月辛未,熒惑掩歲星。
十二月丁亥,月犯歲星。
二十年二月己醜,月掩畢大星;三月丙辰,掩畢西第二星。
二十一年二月戊子,月犯鎮星。
戊戌,太白晝見。
三月甲子,太白晝見。
四月壬申,熒惑掩鬥魁第二星,十有四日。
六月甲戌,客星見于華蓋,凡百五十有六日滅。
七月乙亥朔,熒惑順入鬥魁中,五日。
(以下史阙。
) 二十二年五月甲申,太白書見,六十有四日伏。
七月戊子,歲星晝見,二日。
八月戊辰,太白晝見,百二十有八日,其經天者六十四日。
十一月辛未,熒惑行氐中。
乙亥,太白入氐。
辛巳夜,月食,既。
癸未,熒惑太白皆出氐中。
十二月戊戌,熒惑犯鈎钤。
二十三年五月己卯,月食,既。
九月甲申,歲星晝見,五十有五日伏。
十月辛酉,太白晝見,百四十有九日乃伏。
十一月丁卯,歲星晝見,三十有三日伏。
閏十一月庚申,歲星晝見,九十日伏。
二十四年四月己未朔,太白晝見,百四十有五日乃伏。
甲申,月掩太白。
九月庚子,歲星犯軒轅大星,甲辰晝見,凡五十二日伏。
十月壬申,太白、辰星同度。
二十五年三月乙酉,太白與月相犯,九月丁亥,月在鬥魁中,犯西第五星。
十一月庚辰朔,歲星晝見,在日後,凡七十四日。
壬午,太白晝見,在日後,百十有一日乃伏。
十二月己未,月犯熒惑。
甲子,太白晝見經天。
二十六年三月丙戌,熒惑入井。
鎮星犯太微東藩上相。
壬辰,月食。
四月丁醜,熒惑犯鬼西南星。
七月丙申,月掩心前星。
八月乙亥朔,日月五星會于轸。
十二月乙未,月掩心前大星,又犯于後星。
二十七年五月壬子,月犯心大星。
六月庚辰,太白晝見,百七十有三日乃伏。
癸巳,月掩昴;七月丙午,犯房南第一星。
是日,太白晝見經天。
十月己醜,太白入氐。
十二月丁醜,月掩昴。
二十八年正月己未,歲星留于房;甲子,守房北第一星。
十一月丙申,鎮星入氐。
庚子,太白晝見,在日前,四十有九日伏。
十二月壬申,月掩昴。
二十九年正月丁酉,土星留氐中,三十有七日逆行,後七十九日出氐。
五月庚寅朔,太白晝見,在日後。
六月丙辰,月犯太白,月北星南,同在柳宿。
十一月己未,熒惑守軒轅,至戊辰退行,其色稍怒。
十二月辛醜,月食,既。
章宗明昌元年二月丁亥,太白晝見。
六月丁酉,月食,既。
十二月乙未,月食。
二年六月壬辰,月食。
十一月乙醜,金木二星見在日前,十三日方伏而順行,危宿在羽林軍士、壘壁陣下,光芒明天。
十二月戊子,木金相犯,有光芒。
三年三月戊戌,熒惑順行犯太微西藩上将。
四月丁巳,月食。
己未,熒惑掩右執法,色怒而稍赤。
四年正月丙子,月有暈,白虹貫其中。
八月己亥,卯初三刻,歲星見,未正二刻,太白見,俱在午位。
其夜歲星留胃十三度,守天廪。
十月戊申,月食。
五年十月癸卯,月食。
十一月癸醜,太白晝見,在日前,三十有三日伏。
六年正月庚寅,太白晝見,在日前,百有二日乃伏。
六月庚辰,複晝見,在日後,百六十七日,唯是日經天。
承安元年四月,司天奏河津星象事,上谕宰相曰:“天道不測,當預防之。
”八月壬戌,月食,九月壬午,太白晝見,在日前,百有七日乃伏。
二年二月丁巳,太白晝見,在日後,百九十有五日乃伏;己未,經天。
是夜,月食,既。
三年正月甲寅,月食。
七月庚戌,月食。
五年五月庚午,月食,六月庚戌,月掩太白。
泰和元年十一月辛酉,月食。
二年五月己未,月食。
三年三月癸未,月食。
六月戊戌,太白晝見,在日後,百有十日乃伏。
四年九月乙亥,月食。
五年三月壬申,月食。
閏八月己巳,月食。
六年五月甲申,太白晝見,在日前,七十有六日;庚戌,經天。
六月辛未,歲星晝見,在日後;七月戊申,經天。
八月癸卯,月暈圍太白、熒惑二星。
辛亥,歲星辰見,至夜五更,與東井距星相去七寸内。
癸醜,夜半有流星如太白,其色赤,起于婁宿。
己未卯正初刻,太白晝見,在日前。
其夜五更,熒惑與輿鬼、積屍氣相犯,在七寸内。
庚申卯正初,太白晝見,在日後。
其夜五更初,熒惑在輿鬼、積屍氣中。
壬申,太白晝見,經天,在日後。
十月丙午,歲星犯東井距星。
十一月壬午,太白入氐。
七年正月丙戌初更,月有暈圍歲、鎮二星,在參畢間。
辛卯,月食。
三月癸醜,月掩軒轅大星。
七月戊子,月食。
九月己卯初更,月在南鬥魁中。
旦,歲星在輿鬼中。
八年正月丙戌,月食。
七月戊戌朔,太白晝見,在日後。
八月壬戌,太白、歲星光芒相及,同在張一度。
十一月庚子未刻,有流星如太白者二,光芒如炬,幾一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