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本紀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均州。
馬五取房州。
癸巳,克青州。
癸卯,阇母克濰州。
丁未,迪古補敗宋将趙子昉兵。
撒離喝敗宋于河上。
甲寅,宋将馬括兵次樂安,宗輔擊敗之,聞宋主在維揚,以農時還師。
宗弼敗宋兵于河上。
二月乙卯朔,拔離速取唐州,癸亥,取蔡州。
己巳,移剌古敗宋将台宗隽等兵于大名。
庚午,再破其軍,獲台宗隽及宋忠。
甲戌,拔離速取陳州。
癸未,克穎昌府。
鄭州叛入于宋,複取鄭州。
遷洛陽、襄陽、穎昌、汝、鄭、均、房、唐、鄧、陳、蔡之民于河北。
宗翰複遣婁室攻下同、華、京兆、鳳翔,擒宋經制使傅亮。
阿鄰破河中。
斡魯入馮翊。
三月壬辰,命南路軍帥實古乃,籍節度使完顔慎思所領諸部及未置猛安謀克戶來上。
己酉,撻懶下恩州。
五月戊戌,移沙土古思以本部來附。
六月己未,诏求祖宗遺事。
撻懶遣兵徇下磁州、信德府。
真定賊自稱元帥,秦王撒離喝讨平之。
七月乙巳,宋主遣使奉表請和,诏進兵伐之。
以宋二庶人赴上京。
八月乙卯,婁室敗宋兵于華州,訛特剌破敵于渭水,遂取下邽。
丁醜,以宋二庶人素服見太祖廟,遂入見于乾元殿。
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侯。
是日,告于太祖廟。
以州郡職員名稱及俸給因革诏中外。
九月辛醜,繩果等敗宋兵于蒲城,甲申,又破敵于同州。
乙醜,取丹州。
十月丙寅,天清節,高麗、夏遣使來賀。
癸酉,知樞密院事劉彥宗薨。
丁醜,蒲察、婁室敗宋兵于臨真。
戊寅,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韓州。
庚辰,宗翰、宗輔會于濮,伐宋。
十一月庚寅,蒲察、婁室取延安府。
壬辰,赈移懶路。
乙未,取濮州,綏德軍降。
婁室再攻晉甯軍,其守徐徽言固守,不能克。
十二月丙辰,宗弼取開德府。
丁卯,宗輔克大名府。
鹘沙虎敗宋兵于鞏。
七年正月庚辰朔,高麗、夏遣使來賀。
辛巳,吳國王阇母薨。
甲午,以西京留守韓企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樞密院事。
二月戊辰,宋麟府路安撫使折可求以麟、府、豐三州降。
己巳,婁室、塞裡、鹘沙虎等破晉甯軍,其守徐徽言據子城拒戰。
庚午,率衆潰圍走,擒之。
使之拜,不拜。
臨之以兵,不動。
命降将折可求谕之降,指可求大罵,出不遜語,遂殺之。
其統制孫昂及士卒皆不屈,盡殺之。
甲戌,诏禁醫巫闾山遼代陵樵采。
三月己卯朔,日中有黑子。
壬寅,诏軍興以來,良人被略為驅者,聽其父母夫妻子贖之。
尚書左仆射高桢罷。
四月,蒲察、婁室取鄜、坊二州。
五月乙卯,拔離速等襲宋主于揚州。
九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庚午,宗弼敗宋兵于睢陽。
辛未,降其城。
是月,曹州降。
十月丙子朔,京兆府降。
丁醜,鞏州降。
庚寅,天清節,高麗、夏遣使來賀。
丁酉,阿裡、當海、大抃破敵于壽春。
己亥,安撫使馬世元以城降。
甲辰,廬州降。
十一月庚戌,徙曷蘇館都統司治甯州。
乙卯,高麗遣使來貢。
丙辰,宗弼取和州。
壬戌,宗弼渡江,敗宋副元帥杜充軍于江甯。
丁卯,守臣陳邦光以城降。
十二月丙戌,宗弼取湖州。
丁亥,克杭州。
阿裡、蒲盧渾追宋主于明州。
越州降。
大抃敗宋樞密使周望于秀州,又敗宋兵于杭州東北。
戊戌,阿裡、蒲盧渾敗宋兵于東關,遂濟曹娥江。
壬寅,敗宋兵于高橋。
宋主入于海。
八年正月甲辰朔,高麗、夏遣使來賀。
丁巳,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企先為尚書左仆射兼侍中。
己未,阿裡、蒲盧渾克明州,執其守臣趙伯谔。
庚申,诏曰“避役之民,以微直鬻身權貴之家者,悉出還本貫。
”阿魯補、斜裡也下太平、順昌及濠州。
是月,宋副元帥杜充以其衆降。
二月乙亥,宗弼還自杭州。
庚寅,取秀州。
戊戌,取平江。
汴京亂,三月丁卯,大迪裡複取之。
宗弼及宋韓世忠戰于鎮江,不利。
四月丙申,複戰于江甯,敗之。
諸軍渡江。
是日,阿魯補戰于拓臯,己亥,周企戰于壽春,辛醜,婁室戰于淳化,皆勝之。
醴州降,遂克邠州。
五月癸卯,禁私度僧尼及繼父繼母之男女無相嫁娶。
戊申,诏曰:“河北、河東簽軍。
其家屬流寓河南被俘掠為奴婢者,官為贖之,俾複其業。
”六月壬申,诏遣遼統軍使耶律曷禮質、節度使蕭别離剌等十人。
分治新附州鎮。
癸酉,诏以昏德公六女為宗婦。
七月辛亥,诏給泰州都統婆盧火所部諸謀克甲胄各五十。
先遣婁室經略陝西,所下城邑叛服不常,其監戰阿盧補請益兵。
帥府會諸将議曰:“兵威非不足,綏懷之道有所未盡。
誠得位望隆重、恩威兼濟者以往,可指日而定。
若以皇子右副元帥宗輔往,為宜。
”以聞。
诏曰:“婁室往者所向辄克,今使專征陝西,淹延未定,豈倦于兵而自愛耶?關、陝重地,卿等其戮力焉。
”丁卯,上如東京溫湯。
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鹘裡改路。
馬五取房州。
癸巳,克青州。
癸卯,阇母克濰州。
丁未,迪古補敗宋将趙子昉兵。
撒離喝敗宋于河上。
甲寅,宋将馬括兵次樂安,宗輔擊敗之,聞宋主在維揚,以農時還師。
宗弼敗宋兵于河上。
二月乙卯朔,拔離速取唐州,癸亥,取蔡州。
己巳,移剌古敗宋将台宗隽等兵于大名。
庚午,再破其軍,獲台宗隽及宋忠。
甲戌,拔離速取陳州。
癸未,克穎昌府。
鄭州叛入于宋,複取鄭州。
遷洛陽、襄陽、穎昌、汝、鄭、均、房、唐、鄧、陳、蔡之民于河北。
宗翰複遣婁室攻下同、華、京兆、鳳翔,擒宋經制使傅亮。
阿鄰破河中。
斡魯入馮翊。
三月壬辰,命南路軍帥實古乃,籍節度使完顔慎思所領諸部及未置猛安謀克戶來上。
己酉,撻懶下恩州。
五月戊戌,移沙土古思以本部來附。
六月己未,诏求祖宗遺事。
撻懶遣兵徇下磁州、信德府。
真定賊自稱元帥,秦王撒離喝讨平之。
七月乙巳,宋主遣使奉表請和,诏進兵伐之。
以宋二庶人赴上京。
八月乙卯,婁室敗宋兵于華州,訛特剌破敵于渭水,遂取下邽。
丁醜,以宋二庶人素服見太祖廟,遂入見于乾元殿。
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侯。
是日,告于太祖廟。
以州郡職員名稱及俸給因革诏中外。
九月辛醜,繩果等敗宋兵于蒲城,甲申,又破敵于同州。
乙醜,取丹州。
十月丙寅,天清節,高麗、夏遣使來賀。
癸酉,知樞密院事劉彥宗薨。
丁醜,蒲察、婁室敗宋兵于臨真。
戊寅,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韓州。
庚辰,宗翰、宗輔會于濮,伐宋。
十一月庚寅,蒲察、婁室取延安府。
壬辰,赈移懶路。
乙未,取濮州,綏德軍降。
婁室再攻晉甯軍,其守徐徽言固守,不能克。
十二月丙辰,宗弼取開德府。
丁卯,宗輔克大名府。
鹘沙虎敗宋兵于鞏。
七年正月庚辰朔,高麗、夏遣使來賀。
辛巳,吳國王阇母薨。
甲午,以西京留守韓企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樞密院事。
二月戊辰,宋麟府路安撫使折可求以麟、府、豐三州降。
己巳,婁室、塞裡、鹘沙虎等破晉甯軍,其守徐徽言據子城拒戰。
庚午,率衆潰圍走,擒之。
使之拜,不拜。
臨之以兵,不動。
命降将折可求谕之降,指可求大罵,出不遜語,遂殺之。
其統制孫昂及士卒皆不屈,盡殺之。
甲戌,诏禁醫巫闾山遼代陵樵采。
三月己卯朔,日中有黑子。
壬寅,诏軍興以來,良人被略為驅者,聽其父母夫妻子贖之。
尚書左仆射高桢罷。
四月,蒲察、婁室取鄜、坊二州。
五月乙卯,拔離速等襲宋主于揚州。
九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庚午,宗弼敗宋兵于睢陽。
辛未,降其城。
是月,曹州降。
十月丙子朔,京兆府降。
丁醜,鞏州降。
庚寅,天清節,高麗、夏遣使來賀。
丁酉,阿裡、當海、大抃破敵于壽春。
己亥,安撫使馬世元以城降。
甲辰,廬州降。
十一月庚戌,徙曷蘇館都統司治甯州。
乙卯,高麗遣使來貢。
丙辰,宗弼取和州。
壬戌,宗弼渡江,敗宋副元帥杜充軍于江甯。
丁卯,守臣陳邦光以城降。
十二月丙戌,宗弼取湖州。
丁亥,克杭州。
阿裡、蒲盧渾追宋主于明州。
越州降。
大抃敗宋樞密使周望于秀州,又敗宋兵于杭州東北。
戊戌,阿裡、蒲盧渾敗宋兵于東關,遂濟曹娥江。
壬寅,敗宋兵于高橋。
宋主入于海。
八年正月甲辰朔,高麗、夏遣使來賀。
丁巳,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企先為尚書左仆射兼侍中。
己未,阿裡、蒲盧渾克明州,執其守臣趙伯谔。
庚申,诏曰“避役之民,以微直鬻身權貴之家者,悉出還本貫。
”阿魯補、斜裡也下太平、順昌及濠州。
是月,宋副元帥杜充以其衆降。
二月乙亥,宗弼還自杭州。
庚寅,取秀州。
戊戌,取平江。
汴京亂,三月丁卯,大迪裡複取之。
宗弼及宋韓世忠戰于鎮江,不利。
四月丙申,複戰于江甯,敗之。
諸軍渡江。
是日,阿魯補戰于拓臯,己亥,周企戰于壽春,辛醜,婁室戰于淳化,皆勝之。
醴州降,遂克邠州。
五月癸卯,禁私度僧尼及繼父繼母之男女無相嫁娶。
戊申,诏曰:“河北、河東簽軍。
其家屬流寓河南被俘掠為奴婢者,官為贖之,俾複其業。
”六月壬申,诏遣遼統軍使耶律曷禮質、節度使蕭别離剌等十人。
分治新附州鎮。
癸酉,诏以昏德公六女為宗婦。
七月辛亥,诏給泰州都統婆盧火所部諸謀克甲胄各五十。
先遣婁室經略陝西,所下城邑叛服不常,其監戰阿盧補請益兵。
帥府會諸将議曰:“兵威非不足,綏懷之道有所未盡。
誠得位望隆重、恩威兼濟者以往,可指日而定。
若以皇子右副元帥宗輔往,為宜。
”以聞。
诏曰:“婁室往者所向辄克,今使專征陝西,淹延未定,豈倦于兵而自愛耶?關、陝重地,卿等其戮力焉。
”丁卯,上如東京溫湯。
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鹘裡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