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七十 逆臣

關燈
秉德本名乙辛 唐括辯 烏帶 大興國 徒單阿裡出虎 僕散師恭本名忽土 徒單貞 李老僧 完顏元宜 紇石烈執中本名胡沙虎 昔者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其法有五焉: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

    夫懲惡乃所以勸善也,作逆臣傳。

     秉德,本名乙辛。

    初為西南路招討使,改汴京留守。

    丁母憂,起復為兵部尚書,拜參知政事。

    皇統八年,與烏林荅蒲盧虎等廉察郡縣,使還,拜平章政事。

    廷議欲徙遼陽渤海人屯燕南,秉德及左司郎中三合議其事。

    近侍高壽星在徙中,壽星訴於悼後,後以白帝,帝怒,杖秉德而殺三合。

    是時,熈宗在位久,悼後幹政,而繼嗣未立,帝無聊不平,屢殺宗室,箠辱大臣。

    秉德以其故懷忿,乃與唐括辯、烏帶等謀廢立。

     烏帶以其謀告海陵,海陵乃與秉德謀弒熈宗。

    皇統九年十二月九日,遂與唐括辯、烏帶、忽土、阿裡出虎、大興國、李老僧、海陵妹夫特冢,弒熈宗于寢殿。

    秉德初意不在海陵,已弒熈宗,未有所屬,忽土奉海陵坐,秉德等皆拜稱萬歲。

    殺曹國王宗敏、左丞相宗賢。

    時秉德位在海陵上,因被杖怨望謀廢立,而海陵因之以為亂。

    旣立,以秉德為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帥,封蕭王,賜鐵券,與錢二千萬、絹一千匹、馬牛各三百、羊三千。

    久之,為烏帶所譖,出領行臺尚書省事。

     時秉德方在告,亟召之,限十日內發行。

    會海陵欲除太宗諸子,并除秉德,以秉德首謀廢立,及弒熈宗不即勸進,銜之。

    烏帶因言秉德與宗本謀反有狀,曰:「昨來秉德曾於宗本家飲酒,海州刺史子忠言,秉德有福,貌類趙太祖,秉德偃仰笑受其言。

    臣妻言秉德妻嘗指斥主上,語皆不順。

    及秉德與宗本相別時,指斥尤甚,且謂曆數有歸。

    秉德招刑部侍郎漫獨曰,『已前曾說那公事,頗記憶否』。

    漫獨曰,『不存性命事何可對衆便說』。

    似此逆狀甚明。

    」海陵遣使就行臺殺秉德,并殺前行臺參知政事烏林荅贊謀。

     贊謀妻,秉德乳母也。

    初,贊謀與前行臺左丞溫敦思忠同在行臺,思忠黷貨無厭,贊謀薄之,由是有隙,故思忠乘是并誣贊謀及其子,殺之。

    贊謀不肯跪受刑,行刑者立而縊殺之。

    海陵以贊謀家財奴婢盡賜思忠。

     秉德與烏帶以口語緻怨,旣死遂并殺其弟特裡、乣裡,及宗翰子孫,死者三十餘人,宗翰之後遂絕。

    世宗即位,追復秉德官爵,贈儀同三司。

     初,撒改薨,宗翰襲其猛安親管謀克。

    秉德死,海陵以賞烏帶,傳其子兀荅補。

    大定六年,世宗憫宗翰無後,詔以猛安謀克還撒改曾孫盆買,遣使改葬撒改、宗翰於山陵西南二十裡,百官緻奠,其家產給近親以奉祭祀。

     秉德旣死,其中都宅第,左副元帥杲居之。

    杲死,海陵遷都,迎其嫡母徒單氏居之。

    徒單遇害,世宗惡其不祥,施為佛寺。

     唐括辯本名斡骨剌。

    尚熈宗女代國公主,為駙馬都尉。

    累官參知政事、尚書左丞。

    與右丞相秉德謀廢立,而烏帶以告海陵,海陵謂辯曰:「我輩不能匡救,旦暮且及禍。

    若行大事,誰可立者?」辯曰:「無乃胙王常勝乎?」海陵問其次,辯曰:「鄧王子阿楞。

    」海陵曰:「阿楞屬踈,安得立。

    」辯曰:「公豈有意邪?」海陵曰:「若不得已,捨我其誰。

    」於是,旦夕相與密謀。

    護衛將軍特思疑之,以告悼後曰:「辯等因間每竊竊偶語,不知議何事。

    」悼後以告熈宗,熈宗怒,召辯責之曰:「爾與亮謀何事,將如我何。

    」杖而遣之。

    自是謀益甚。

     十二月九日,代國公主為其母悼後作佛事,居寺中,故海陵、秉德等俱會於辯家。

    至夜,辯等以刀藏衣下,相隨入宮,門者以辯駙馬不疑,皆內之。

    至殿門,直宿護衛覺之,辯舉刀呵之使無動。

    旣弒熈宗,立海陵,辯為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封王,賜錢二千萬、絹千匹、馬牛各三百、羊三千、并鐵券。

    進拜左丞相。

    父彰德軍節度使重國,遷東平尹。

     初,辯與海陵謀逆,辯嘗言其家奴多可用者,海陵固已懷之。

    及行弒之夕會於辯家,待興國出宮,辯因設饌,衆皆恇懼不能食,辯獨飽食自若,海陵由此知其忮忍,畏忌之。

    及即位,嘗與辯觀太祖畫像,海陵指示辯曰:「此眼與爾相似。

    」辯色動,海陵亦色動,由是疑辯,益忌之。

    及與蕭裕謀緻宗本罪,并緻辯嘗與宗本謀反,即殺之。

     重國坐奪官,正隆二年,起為沂州防禦使,改清州防禦使。

    大定初,重國與徒單拔改俱以政迹著聞,歷安國、彰化、橫海軍節度使。

     後辯子孫上書,言辯死天德間,祖重國亦坐追削。

    正隆初,重國已復官職,乞追復辯官爵。

    是時,海陵已降為庶人,以辯與弒逆,不許。

     言本名烏帶,行臺左丞相阿魯補子也。

    熈宗時,累官大理卿。

    熈宗晚年喜怒不常,大臣往往危懼,右丞相秉德、左丞唐括辯謀廢立,烏帶即詣海陵啟之,遂與俱弒熈宗。

    海陵即位,烏帶為平章政事,封許國王,賜錢、絹、馬、牛、羊、鐵券,並如其黨。

     烏帶妻唐括氏淫泆,舊與海陵通,又私其家奴閻乞兒,秉德嘗對熈宗斥其事,烏帶銜之未發也。

    時海陵多忌,會有疾,少間,烏帶遂誣奏「秉德有指斥語,曰:主上數日不視朝,若有不諱,誰當繼者?臣曰:主上有皇子。

    秉德曰:嬰兒豈能勝天下大任,必也葛王乎」。

    海陵以為實然,故出秉德,已而殺之,以秉德世襲猛安謀克授烏帶。

    進右丞相。

    烏帶與宗本有親,海陵以烏帶告秉德事,故宗本之禍烏帶獨免,遂以秉德千戶謀克及其子婦家產盡賜之。

    進司空、左丞相、兼侍中。

     居數月,烏帶早朝,以日陰晦將雨,意海陵不視朝,先趨出朝,百官皆隨之去。

    已而海陵禦殿,知烏帶率百官出朝,惡之,遂落司空,出為崇義軍節度使。

    後海陵思慕唐括容色,因其侍婢來候問起居,海陵許立為後,使殺烏帶。

    海陵詐為烏帶哀傷,使其子兀荅補佩金符乘驛赴喪,追封為王,仍詔有司送其靈車,賜絹三百為道途費。

    納唐括於宮中,封貴妃。

     兀荅補襲猛安謀克。

    大定六年,以猛安謀克還撒改曾孫,以阿魯補謀克授兀荅補,終同知大興尹。

    子瑭,本名烏也阿補,以曾祖阿魯補功,充筆硯祗候。

     大興國,事熈宗為寢殿小底,權近侍局直長,最見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