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五十六

關燈
忽魯剌還歸德,仙乃奏請誅璠,哀宗不聽,以璠為歸德元帥府經歷官。

    璠字邦彥,渾源人,貞祐二年進士雲。

     仙部將董祐有戰功,詔賜虎符,仙畏其偪己,久不與佩。

    祐憾之,乃結官奴欲殺仙,猶豫未敢發。

    近侍局使完顏四和有謀敢斷,嘗徵兵鄧州,圉牧使移剌呆合有異志,四和以計誅之。

    祐使謂四和曰:「仙終不肯入援,祐等位卑,力不能誅,惟君為國家圖之。

    」四和曰:「已殺呆合,復殺武仙,他日使者來,人誰肯信。

    」不從。

    仙知祐嘗有此謀,使祐使河北,其後竟殺之。

     三月,仙以聖朶軍食不足,徙軍鄧州,仰給于鄧州緫帥移剌瑗。

    鄧州倉廩亦乏,乃分軍新野、順陽、淅川就食民家。

    遣講議官朱概、劉琢往襄陽,借糧于宋制置使史嵩之。

    琢、概持兩端,畏留,迺以情告史嵩之曰:「仙兵勢不復振矣。

    」且曰:「名為借糧,實欲納款,待將軍一諾耳。

    」嵩之以為實然,遣田俊持書報仙。

    四月,仙遣大理少卿張伯直取糧于襄陽,屯軍小江口以待之。

    嵩之聞張伯直至大喜,謂仙送款矣,發書乃謝狀也,大怒,留伯直不遣。

     仙自順陽入鄧州,移剌瑗畏逼,以女女仙,仙不疑納之,乃還順陽。

    鄧州糧盡,瑗終疑仙。

    五月,瑗舉城降宋。

    嵩之益知仙軍虛實,使孟珙率兵五千襲仙軍于順陽。

    是時,仙令士卒刈麥供軍,未至二裡許始覺,仙率帳下百餘人迎擊之,孟珙不敢前。

    俄頃,軍士稍集,有五六百人,大敗珙兵。

    珙與數百人脫走,生擒其統制、統領數十人,獲馬千餘。

    至是,概、琢妄謂將納款于嵩之之語洩矣,仙皆誅之。

     移剌瑗本名粘合,字廷玉。

    世襲契丹猛安,累功鄧州便宜緫帥。

    旣至襄陽,使更姓名,稱歸正人劉介,具將校禮謁制置使。

    瑗大悔恨,明年三月,疽發背死。

     孟珙雖敗而去,仙懼宋兵復來,七月,徙淅川之石穴。

    是時,哀宗在蔡州,遣近侍兀顏責仙赴難,詔曰:「朕平日未嘗負卿,國家危難至此,忍擁兵自恃,坐待滅亡邪。

    」將士聞之,相視哽咽,皆願赴難與國同生死。

    仙懼衆心有變,乃殺馬牛,與將士三千人歃血盟誓,不負國家,衆乃大喜。

     無何,仙復謂衆曰:「蔡州道梗,吾兵食少,恐不能到。

    且蔡不可堅守,縱到亦無益。

    近遣人覘視宋金州,百姓據山為柵極險固,廣袤百裡,積糧約三百萬石。

    今與汝曹共圖之,可不勞而下,留老弱守此寨以為根本,然後選勁勇趨蔡,迎上西幸未晚也。

    」衆未及應,即令戒行李。

    取淅川泝流而上,山路險阻,霖雨旬日水湍悍,老幼溺死者不可勝數,糧食絕,軍士亡者八九。

     仙計無所出,八月,乃由荊子口東還,自內鄉將入聖朶寨,至峽石左右八疊秋林,聞緫領楊全已降宋,留秋林十日乃遷大和。

    九月,至黑谷泊,進退失據,遂謀北走,行部尚書盧芝、侍郎石玠不從。

     芝字庭瑞,河東人,任子補官,以西安軍節度使行尚書。

    玠字子堅,河中人,崇慶二年進士,以汝州防禦使行侍郎。

    二人相與謀曰:「吾等知仙不卹國家久矣。

    諫之不從,去之未可,事至今日,正欠蔡州一死耳。

    假若不得到蔡州,死於道中猶勝死於仙也。

    」旣去,仙始覺,追玠殺之。

    芝走至南陽,為土賊所害。

     甲午,蔡州破。

    糧且盡,將士大怨,皆散去。

    仙無所歸,乃從十八人北渡河,又亡五人。

    五月,趨澤州,為澤之戍兵所殺。

     張甫,賜姓完顏氏。

    初歸順大元。

    涿州刺史李瘸驢招之,興定元年正月,甫與張進俱來降。

    東平行省蒙古綱承制除甫中都路經略使,進經略副使。

    二年,苗道潤死,河北行省侯摯承制以李瘸驢權道潤中都路經略使,甫與張柔為副。

    頃之,苗道潤之衆請以靖安民代道潤。

    是時,張柔、安民實分掌道潤部衆,朝廷乃以瘸驢為中都東路經略使,自雄、霸以東皆隸之。

     甫、進與永定軍節度使賈仝不協,以兵相攻,奪據仝地,取仝馬以遺經略使李瘸驢,瘸驢受之。

    朝廷怪瘸驢不能和輯州府,乃有向背,召瘸驢別與官職。

    詔東平蒙古綱講睦甫與賈仝。

    綱遣同知安武軍王郁、博野令高常住往平之,輒留瘸驢不遣,因奏曰:「張甫本受瘸驢招降,情意厚善,今遣郁先與瘸驢議所以平之者然後可。

    況甫等不識禮義之人,瘸驢就徵則皆自疑,恐生他變,故不避專擅之罪。

    」詔從綱奏。

    未幾,賈仝復以兵捕甫部民,殺甫參議官邢〈王畢〉,甫率兵攻之,賈仝敗走,遂自縊死。

    甫請符印以安輯部衆,詔與之。

     無何,李瘸驢歸順大元。

    甫為中都東路經略使、遙授同知彰德府事、權元帥右都監。

    三年,張進為中都南路經略使。

    甫奏:「真定兵衝,乞遣重臣與恒山公武仙併力守之。

    」不報。

    及真定不守,甫復奏:「權元帥右都監柴茂保冀州水寨,孤立無援,若不益兵,非臣之所知也。

    」 四年,甫封高陽公,以雄、莫、霸州,高陽、信安、文安、大城、保定、靜海、寶坻、武清、安次縣隸焉。

    元光元年,移剌衆家奴不能守河間,甫居之信安。

    是歲,以功進金紫光祿大夫,始賜姓完顏。

    二年二月,張進亦遷元帥左監軍,賜姓完顏。

     靖安民,德興府永興縣人。

    貞祐初,充義軍,歷謀克、千戶、緫領、萬戶、都統,皆隸苗道潤麾下。

    以功遙授定安縣令,遷涿州刺史,遙授順天軍節度使,充提控。

    興定元年,遙授安武軍節度使。

     興定二年,遷知德興府事、中都路緫領招撫使。

    是歲,苗道潤死,安民代領其衆,行省承制以涿州刺史李瘸驢權中都路經略使。

    三年,詔瘸驢自雄、霸以東為中都東路經略使,自易州以西安民為中都西路經略使,西山義軍屯壘諸招撫皆隸焉。

     四年,遙授知德興府事,權元帥左監軍,行中都西路元帥府事。

    三月,安民上書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