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九十一 列傳第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賜以良馬及金吐鶻。
天會末,宗弼為右監軍,召卞隸帳下。
丁父憂,是時宗磐為太師,撻懶為左副元帥,人爭附之,使人召卞,卞不往。
宗磐、撻懶皆以罪誅,人多其有識。
宗弼復取河南,與宋人戰於潁州,漢軍少卻,卞身被七創,率勇士十餘騎奮擊,敗之。
及宋稱臣,宗弼選嘗有勞者與俱入朝,授卞忠勇校尉。
遷宣武將軍,除河間少尹。
察廉,升遂州刺史,改壽州,再改唐州。
丁母憂去官,起復唐州刺史。
海陵伐宋,卞為武毅軍都緫管,由別道進兵。
遇宋伏兵數百人,以三十騎擊敗之,遂下信陽軍及羅山縣。
至蔣州,宋守將棄城遁,因取其城。
頃之,軍士皆欲逃歸,闌子山猛安結漢軍三猛安謀克劫卞還,舍於獎水之曲。
卞乃陰約漢軍將吏乘夜掩殺闌子山猛安,復將其軍。
大定二年,除鄭州防禦使,以本官領行軍萬戶伐宋。
遷武勝軍節度使。
宋人請和,明年,有水牛數百頭自淮南走入州境,僚佐欲收之充官用,卞不聽,復驅過淮還之,遷河南尹,轉西南路招討使,改大名尹。
大名多盜而城郭不完,卞請修大名城。
奏可。
城完葺,盜賊不得發。
徙臨洮尹,卒官,年六十三。
楊仲武字德威,保安人。
父遇,以勇聞關西,為宥州團練使。
宋末,仲武謁經略使王庶求自效,遂用為先鋒。
婁室入關,仲武與鄜延路兵馬都監鄭建充俱降,為安塞堡。
環慶路兵馬都監。
皇統初,復陝西,將兵戍鳳翔,屢卻宋軍。
除知寧州。
關中薦饑,境內盜賊縱橫,仲武悉平之。
改坊州刺史,復知寧州,遷同知臨洮尹,改同知河中府。
海陵營繕南京,典浮橋工役。
臨洮地接西羌,與木波雜居,邊將貪暴,木波苦之,遂相率為寇掠。
仲武前治臨洮,及從數騎入其營諭之曰:「此皆將校侵漁汝等,以至此爾。
今懲治此輩,不復擾害汝也。
」并以禍福曉之,羌人喜悅,寇掠遂息。
至是,木波復掠熈河,熈河主帥使人諭之,不肯去,曰:「楊緫管來,我乃解去。
」熈河具奏,詔復遣仲武。
當是時,木波謂仲武不能復來,及仲武至,與其酋帥相見,責以負約,對曰:「邊將苦我,今之來,求訴於上官耳。
今幸見公,願終身不復犯塞。
」乃舉酒酹天,折箭為誓。
仲武因以卮酒飲之曰:「當更為汝請,若復背約,必用兵矣。
」羌人羅拜而去。
及伐宋,以仲武為威定軍都緫管,駐兵歸德。
大定三年,除武勝軍節度使,改陝西西路轉運使,卒。
蒲察世傑本名阿撒,曷速館斡篤河人,徙遼陽。
初在梁王宗弼軍中。
為人多力,每與武士角力賭羊,輒勝之。
能以拳擊四歲牛,折脅死之。
有糧車陷淖中,七牛挽不能出,世傑手挽出之。
宗敏為東京留守,召置左右。
海陵篡立,即以為護衛。
海陵謂世傑曰:「汝勇力絕倫,今我兄弟有異志者,期以十日除之,則有非常之賞,仍盡以各人家產賜汝。
」世傑受詔而不肯為。
已過十日,海陵怒,面責之。
世傑曰:「臣自誓不以非道害物,雖死不敢奉詔。
」海陵愛其勇,不之罪也。
正隆四年,調諸路兵伐宋,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皆籍之。
他使者唯恐不如詔書,得數多,世傑往曷懶路得數少。
海陵怪問之,對曰:「曷懶地接高麗,今若多籍其丁,即有緩急,何以為備?」海陵喜曰:「他人用心不能及也。
」除同知安國軍節度使事,賜銀二百五十兩、絹綵六百匹、馬二疋。
是時徵發不已,民不堪命,犯法者衆,邢久無長吏,獄囚積四百餘人。
世傑到官月餘,決遣略盡。
入為宿直將軍,以事往胡裡改路,還奏:「契丹部族大抵皆叛,百姓驚擾不安。
今舉國南伐,賊若乘虛入據東土根本之地,雖得江、淮,無益也。
宜先討平契丹,南伐未晚。
」海陵不悅曰:「詔令已出矣。
今以三萬兵選將屯中都以北,足以鎮壓。
」世傑又曰:「若東土大族附於賊,恐三萬衆未易當也。
」海陵不聽。
及發汴京,授鄭州防禦使,領武捷軍副緫管。
大軍渡淮,世傑以軍三千護糧餫東下,敗宋兵數千人,奪其戰船甚衆。
至和州境,擊宋兵五萬人走之。
明日,使其子兀疊領二百八十騎為應兵,自領八百騎前戰,連射六十餘人皆應弦而斃,宋兵遂奔潰。
海陵欲觀水戰,使世傑領水軍百人試之。
宋人舟大而多,世傑舟小,乃急進,至中流取勝而還。
大定初,世傑復取陝州,敗宋兵石壕鎮,復敗宋援兵三千人,遂圍陝州。
宋兵二千自潼關來,世傑以兵二百四十迎擊之,射殺十餘人,宋兵敗走。
復敗之於土壕山,生擒一將。
復以兵三百至鬥門城,遇宋兵萬餘,宋將三人挺槍來刺世傑,世傑以刀斷其鎗,宋兵乃退。
復以四謀克軍敗宋兵於土華,復圍陝州。
世傑嘗擐甲佩刀,腰箭百隻
天會末,宗弼為右監軍,召卞隸帳下。
丁父憂,是時宗磐為太師,撻懶為左副元帥,人爭附之,使人召卞,卞不往。
宗磐、撻懶皆以罪誅,人多其有識。
宗弼復取河南,與宋人戰於潁州,漢軍少卻,卞身被七創,率勇士十餘騎奮擊,敗之。
及宋稱臣,宗弼選嘗有勞者與俱入朝,授卞忠勇校尉。
遷宣武將軍,除河間少尹。
察廉,升遂州刺史,改壽州,再改唐州。
丁母憂去官,起復唐州刺史。
海陵伐宋,卞為武毅軍都緫管,由別道進兵。
遇宋伏兵數百人,以三十騎擊敗之,遂下信陽軍及羅山縣。
至蔣州,宋守將棄城遁,因取其城。
頃之,軍士皆欲逃歸,闌子山猛安結漢軍三猛安謀克劫卞還,舍於獎水之曲。
卞乃陰約漢軍將吏乘夜掩殺闌子山猛安,復將其軍。
大定二年,除鄭州防禦使,以本官領行軍萬戶伐宋。
遷武勝軍節度使。
宋人請和,明年,有水牛數百頭自淮南走入州境,僚佐欲收之充官用,卞不聽,復驅過淮還之,遷河南尹,轉西南路招討使,改大名尹。
大名多盜而城郭不完,卞請修大名城。
奏可。
城完葺,盜賊不得發。
徙臨洮尹,卒官,年六十三。
楊仲武字德威,保安人。
父遇,以勇聞關西,為宥州團練使。
宋末,仲武謁經略使王庶求自效,遂用為先鋒。
婁室入關,仲武與鄜延路兵馬都監鄭建充俱降,為安塞堡。
環慶路兵馬都監。
皇統初,復陝西,將兵戍鳳翔,屢卻宋軍。
除知寧州。
關中薦饑,境內盜賊縱橫,仲武悉平之。
改坊州刺史,復知寧州,遷同知臨洮尹,改同知河中府。
海陵營繕南京,典浮橋工役。
臨洮地接西羌,與木波雜居,邊將貪暴,木波苦之,遂相率為寇掠。
仲武前治臨洮,及從數騎入其營諭之曰:「此皆將校侵漁汝等,以至此爾。
今懲治此輩,不復擾害汝也。
」并以禍福曉之,羌人喜悅,寇掠遂息。
至是,木波復掠熈河,熈河主帥使人諭之,不肯去,曰:「楊緫管來,我乃解去。
」熈河具奏,詔復遣仲武。
當是時,木波謂仲武不能復來,及仲武至,與其酋帥相見,責以負約,對曰:「邊將苦我,今之來,求訴於上官耳。
今幸見公,願終身不復犯塞。
」乃舉酒酹天,折箭為誓。
仲武因以卮酒飲之曰:「當更為汝請,若復背約,必用兵矣。
」羌人羅拜而去。
及伐宋,以仲武為威定軍都緫管,駐兵歸德。
大定三年,除武勝軍節度使,改陝西西路轉運使,卒。
蒲察世傑本名阿撒,曷速館斡篤河人,徙遼陽。
初在梁王宗弼軍中。
為人多力,每與武士角力賭羊,輒勝之。
能以拳擊四歲牛,折脅死之。
有糧車陷淖中,七牛挽不能出,世傑手挽出之。
宗敏為東京留守,召置左右。
海陵篡立,即以為護衛。
海陵謂世傑曰:「汝勇力絕倫,今我兄弟有異志者,期以十日除之,則有非常之賞,仍盡以各人家產賜汝。
」世傑受詔而不肯為。
已過十日,海陵怒,面責之。
世傑曰:「臣自誓不以非道害物,雖死不敢奉詔。
」海陵愛其勇,不之罪也。
正隆四年,調諸路兵伐宋,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皆籍之。
他使者唯恐不如詔書,得數多,世傑往曷懶路得數少。
海陵怪問之,對曰:「曷懶地接高麗,今若多籍其丁,即有緩急,何以為備?」海陵喜曰:「他人用心不能及也。
」除同知安國軍節度使事,賜銀二百五十兩、絹綵六百匹、馬二疋。
是時徵發不已,民不堪命,犯法者衆,邢久無長吏,獄囚積四百餘人。
世傑到官月餘,決遣略盡。
入為宿直將軍,以事往胡裡改路,還奏:「契丹部族大抵皆叛,百姓驚擾不安。
今舉國南伐,賊若乘虛入據東土根本之地,雖得江、淮,無益也。
宜先討平契丹,南伐未晚。
」海陵不悅曰:「詔令已出矣。
今以三萬兵選將屯中都以北,足以鎮壓。
」世傑又曰:「若東土大族附於賊,恐三萬衆未易當也。
」海陵不聽。
及發汴京,授鄭州防禦使,領武捷軍副緫管。
大軍渡淮,世傑以軍三千護糧餫東下,敗宋兵數千人,奪其戰船甚衆。
至和州境,擊宋兵五萬人走之。
明日,使其子兀疊領二百八十騎為應兵,自領八百騎前戰,連射六十餘人皆應弦而斃,宋兵遂奔潰。
海陵欲觀水戰,使世傑領水軍百人試之。
宋人舟大而多,世傑舟小,乃急進,至中流取勝而還。
大定初,世傑復取陝州,敗宋兵石壕鎮,復敗宋援兵三千人,遂圍陝州。
宋兵二千自潼關來,世傑以兵二百四十迎擊之,射殺十餘人,宋兵敗走。
復敗之於土壕山,生擒一將。
復以兵三百至鬥門城,遇宋兵萬餘,宋將三人挺槍來刺世傑,世傑以刀斷其鎗,宋兵乃退。
復以四謀克軍敗宋兵於土華,復圍陝州。
世傑嘗擐甲佩刀,腰箭百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