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

關燈
瘠無良田,且保甲之法行之已習,今遽紛更,人必逃徙,秪見其害,未見其利也。

    竟執不行。

    時齊政甚急,莫敢違,人為中孚懼,而中孚不之顧。

    未幾齊國廢,一路獨免掊克之患。

     天眷初,為陝西諸路節制使知京兆府,朝廷賜地江南,中孚遂入宋。

    宗弼再定河南、陝西,移文宋人,使歸中孚。

    至汴,就除行臺兵部尚書,遷除參知行臺尚書省事。

    明年,拜參知政事。

    貞元元年,遷尚書左丞,封南陽郡王。

    三年,以疾告老,乃為濟南尹,加開府儀同三司,封宿王。

    移南京留守,又進封崇王。

    卒,年五十九,加贈鄧王。

     中孚天性孝友剛毅,與弟中彥居,未嘗有間言。

    喜讀書,頗能書翰。

    其禦士卒嚴而有恩,西人尤畏愛之。

    葬之日,老稚扶柩流涕蓋數萬人,至為罷市,其得西人之望如此。

    正隆例封崇進、原國公。

     張中彥字才甫,中孚弟。

    少以父任仕宋,為涇原副將,知德順軍事。

    睿宗經略陝西,中彥降,除招撫使。

    從下熈、河、階、成州,授彰武軍承宣使,為本路兵馬鈐轄,遷都緫管。

     宋將關師古圍鞏州,與秦鳳李彥琦會兵攻之。

    王師下饒風關,得金、洋諸州,以中彥領興元尹,撫輯新附。

    師還,代彥琦為秦鳳經略使。

    秦州當要衝而城不可守,中彥徙治北山,因險為壘,今秦州是也。

    築臘家諸城,以扼蜀道。

    帥秦凡十年,改涇原路經略使知平敘府。

     朝廷以河南、陝西賜宋,中孚以官守隨例當留關中。

    熈河經略使慕洧謀入夏,將闚關、陝,中彥與環慶趙彬會兩路兵討之,洧敗入于夏。

    中彥與兄中孚俱至臨安,被留,以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清遠軍承宣使,提舉佑神觀,靖海軍節度使。

     皇統初,恢復河南,詔徵中彥兄弟北歸,為靜難軍節度使,歷彰化軍、鳳翔尹,改尹慶陽,兼慶原路兵馬都緫管、寧州刺史。

    宗室宗淵毆死僚佐梁郁。

    郁,遠人家貧無能赴告者。

    中彥力為正其罪,竟置于法。

    改彰德軍節度使,均賦調法,姦豪無所蔽匿,人服其明。

     正隆營汴京新宮,中彥採運關中材木。

    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絕,唐、宋以來不能緻。

    中彥使構崖駕壑,起長橋十數裡,以車運木,若行平地,開六盤山水洛之路,遂通汴梁。

    明年,作河上浮梁,復領其役。

    舟之始製,匠者未得其法,中彥手製小舟纔數寸許,不假膠漆而首尾自相鉤帶,謂之「鼓子卯」,諸匠無不駭服,其智巧如此。

    浮梁巨艦畢功,將發旁郡民曳之就水。

    中彥召役夫數十人,治地勢順下傾瀉于河,取新秫稭密布於地,復以大木限其旁,淩晨督衆乘霜滑曳之,殊不勞力而緻諸水。

     俄遷平陽。

    海陵將伐宋,驛召赴闕,授西蜀道行營副都統制,賜細鎧,使先取散關俟後命。

     世宗即位,赦書至鳳翔,諸將惶惑不能決去就,中彥曉譬之,諸將感悟,受詔。

    上召中彥入朝,以軍付統軍合喜。

    及見,上賜以所禦通犀帶,封宗國公。

    尋為吏部尚書。

    上踈曰:「古者關市譏而不征,今使掌關市者征而不譏。

    苛留行旅,至披剔囊笥甚於剽掠,有傷國體,乞禁止。

    」從之。

     踰年,除南京留守。

    時淮楚用兵,土民與戍兵雜居,訟牒紛紜,所司皆依違不決。

    中彥得戍兵為盜者,悉論如法,帥府怒其專決,劾奏之,朝廷置而不問。

    秩滿,轉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馬都緫管。

    未幾,緻仕,西歸京兆。

    明年,起為臨洮尹兼熈秦路兵馬都緫管。

    鞏州劉海構亂,旣敗,籍民之從亂者數千人,中彥惟論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隴逋、厖拜四族恃險不服,使侍禦史沙醇之就中彥論方略,中彥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彥自行,勢必不可。

    」即至積石達南寺,酋長四人來,與之約降,事遂定,賞而遣之。

    還奏,上大悅,遣張汝玉馳驛勞力,賜以毬文金帶,用郊恩加儀同三司。

    以疾卒官,年七十五。

    百姓哀號輟市,立像祀之。

     贊曰:自古健將武夫,其不才者,遭世變遷,賣降恐後。

    此其常態,君子之所不責也,酈瓊、徐文是已,施宜生反覆壬人,李成盜賊之靡,孔彥舟漁色親出,自絕人類,又何責也。

    張中孚、中彥雖有小惠足稱,然以宋大臣之子,父戰沒於金,若金若齊,義皆不共戴天之讎。

    金以地與齊則甘心臣齊,以地歸宋則忍恥臣宋,金取其地則又比肩臣金,若趨市然,唯利所在,於斯時也,豈復知所謂綱常也哉。

    籲。

     宇文虛中字叔通,蜀人。

    初仕宋,累官資政殿大學士。

    天會四年,宋少帝已結盟,宗望班師至孟陽,宋姚平仲乘夜來襲,明日復進兵圍汴。

    少帝使虛中詣宗望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