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六十三 列傳第一 後妃上
關燈
小
中
大
五年追謚。
太祖聖穆皇後,唐括氏。
天會十三年追謚。
仍贈後父留速太尉、榮國公,祖疊胡本司徒、英國公,曾祖劾迺司空、溫國公。
太祖光懿皇後,裴滿氏。
天會十三年追謚。
太祖欽憲皇後,紇石烈氏。
天會十三年,尊為太皇太後,宮號慶元。
十四年正月己巳朔,熈宗朝于慶元宮,然後禦乾元殿,受群臣賀。
是月丁醜,崩于慶元宮。
二月癸卯,祔葬睿陵。
太祖宣獻皇後,僕散氏,睿宗母也。
天會十三年,追冊曰德妃。
大定元年追謚。
崇妃,蕭氏。
熈宗時封貴妃。
天德二年正月,封元妃。
是月,尊封太妃。
海陵母大氏事蕭氏甚謹。
海陵篡立,尊大氏為皇太後,居永寧宮。
每有宴集,太妃坐上坐,大氏執婦禮。
海陵積不能平,及殺宗義等,誣太妃以隱惡,殺之,併殺所生子任王隈喝。
大定十九年,詔改葬。
大宗正丞宗安監護葬事,遣使緻祭。
上欲復太妃舊號,下禮官議。
「前代稱太妃者皆以子貴。
古者入廟稱『後』繫夫,在朝稱『太』繫子,與今蕭妃事不同,恐不得稱『太』,止當追封妃號」。
詔從之,乃封崇妃雲。
太宗欽仁皇後,唐括氏。
熈宗即位,與太祖欽憲皇後俱尊為太皇太後,號明德宮。
贈後父阿魯束太尉、宋國公,祖實匹司徒、英國公,曾祖阿魯瑣司空、溫國公。
十四年正月己巳朔,上朝兩宮太後,然後禦乾元殿受賀,自後歲以為常。
皇統元年,上自燕京還京師,朝謁于明德宮。
明年,上如天開殿,皇子生,使使馳報太後。
太後至天開殿,上與皇後親迎之。
三年,崩于明德宮。
謚曰欽仁皇後,祔葬恭陵。
熈宗悼平皇後,裴滿氏。
熈宗即位,封貴妃。
天眷元年,立為皇後。
父忽達拜太尉,贈曾祖斜也司空,祖鶻沙司徒。
皇統元年,熈宗受尊號,冊為慈明恭孝順德皇後。
二年,太子濟安生。
是歲,熈宗年二十四,喜甚,乃肆赦,告天地宗廟。
彌月,冊為皇太子,未一歲薨。
熈宗在位,宗翰、宗幹、宗弼相繼秉政,帝臨朝端默。
雖初年國家多事,而廟算制勝,齊國就廢,宋人請臣,吏清政簡,百姓樂業。
宗弼旣沒,舊臣亦多物故,後幹預政事,無所忌憚,朝官往往因之以取宰相。
濟安薨後,數年繼嗣不立,後頗掣制熈宗。
熈宗內不能平,因無聊,縱酒酗怒,手刃殺人。
左丞相亮生日,上遣大興國以司馬光畫像、玉吐鶻、廄馬賜之,後亦附賜生日禮物。
熈宗聞之,怒,遂杖興國而奪回所賜。
海陵本懷覬覦,因之疑畏愈甚,蕭牆之變,從此萌矣。
近侍高壽星隨例遷屯燕南,入訴於後,後激怒熈宗,殺左司郎中三合,杖平章政事秉德,而壽星竟得不遷。
秉德、唐括辯之姦謀起焉,海陵乘之,以成逆亂之計。
久之,熈宗積怒,遂殺後,而納胙王常勝妃撒卯入宮繼之。
又殺德妃烏古論氏,妃夾谷氏、張氏、裴滿氏。
明日,熈宗遇弒。
海陵已弒熈宗,欲收人心,以後死無罪,降熈宗為東昏王,追謚後為悼皇後,封後父忽達為王。
大定間,復熈宗帝號,加謚後為悼平皇後,祔葬思陵。
海陵嫡母,徒單氏。
宗幹之正室也。
徒單無子,次室李氏生長子鄭王充,次室大氏生三子,長即海陵庶人也。
徒單氏賢,遇下有恩意,大氏事之甚謹,相得歡甚。
徒單雖養充為己子,充與海陵俱為熈宗宰相,充嗜酒,徒單常責怒之,尤愛海陵。
海陵自以其母大氏與徒單嫡妾之分,心常不安。
及弒熈宗,徒單與太祖妃蕭氏聞之,相顧愕然曰:「帝雖失道,人臣豈可至此。
」徒單入宮見海陵,不曾賀,海陵銜之。
天德二年正月,徒單與大氏俱尊為皇太後。
徒單居東宮,號永壽宮,大氏居西宮,號永寧宮。
天德二年,太後父蒲帶與大氏父俱贈太尉,封王。
徒單太後生日,酒酣,大氏起為壽。
徒單方與坐客語,大氏跽者久之。
海陵怒而出。
明日,召諸公主宗婦與太後語者皆杖之。
大氏以為不可。
海陵曰:「今日之事,豈能尚如前日邪。
」自是嫌隙愈深。
天德四年,海陵遷中都,獨留徒單於上京。
徒單常憂懼,每中使至,必易衣以俟命。
大氏在中都常思念徒單太後,謂海陵曰:「永壽宮待吾母子甚厚,慎毋相忘也。
」十二月十四日,徒單氏生日,海陵使秘書監納合椿年往上京為太後上壽。
貞元元年,大氏病篤,恨不得一見。
臨終,謂海陵曰:「汝以我之故,不令永壽宮偕來中都。
我死,必迎緻之,事永壽宮當如事我。
」 三年,右丞相僕散師恭、大宗正丞胡拔魯往上京奉遷山陵,海陵因命永壽宮太後與俱來。
繼使平章政事蕭玉迎祭祖宗梓宮於廣寧,海陵謂玉曰:「醫巫閭山多佳緻,祭奠禮畢,可奏太後於山水佳處遊覽。
」及至沙流河,海陵迎謁梓宮,遂謁見太後。
海陵命左右約杖二束自隨,跪於太後前,謝罪曰:「亮不孝,久闕溫凊,願太後痛笞之。
不然,且
太祖聖穆皇後,唐括氏。
天會十三年追謚。
仍贈後父留速太尉、榮國公,祖疊胡本司徒、英國公,曾祖劾迺司空、溫國公。
太祖光懿皇後,裴滿氏。
天會十三年追謚。
太祖欽憲皇後,紇石烈氏。
天會十三年,尊為太皇太後,宮號慶元。
十四年正月己巳朔,熈宗朝于慶元宮,然後禦乾元殿,受群臣賀。
是月丁醜,崩于慶元宮。
二月癸卯,祔葬睿陵。
太祖宣獻皇後,僕散氏,睿宗母也。
天會十三年,追冊曰德妃。
大定元年追謚。
崇妃,蕭氏。
熈宗時封貴妃。
天德二年正月,封元妃。
是月,尊封太妃。
海陵母大氏事蕭氏甚謹。
海陵篡立,尊大氏為皇太後,居永寧宮。
每有宴集,太妃坐上坐,大氏執婦禮。
海陵積不能平,及殺宗義等,誣太妃以隱惡,殺之,併殺所生子任王隈喝。
大定十九年,詔改葬。
大宗正丞宗安監護葬事,遣使緻祭。
上欲復太妃舊號,下禮官議。
「前代稱太妃者皆以子貴。
古者入廟稱『後』繫夫,在朝稱『太』繫子,與今蕭妃事不同,恐不得稱『太』,止當追封妃號」。
詔從之,乃封崇妃雲。
太宗欽仁皇後,唐括氏。
熈宗即位,與太祖欽憲皇後俱尊為太皇太後,號明德宮。
贈後父阿魯束太尉、宋國公,祖實匹司徒、英國公,曾祖阿魯瑣司空、溫國公。
十四年正月己巳朔,上朝兩宮太後,然後禦乾元殿受賀,自後歲以為常。
皇統元年,上自燕京還京師,朝謁于明德宮。
明年,上如天開殿,皇子生,使使馳報太後。
太後至天開殿,上與皇後親迎之。
三年,崩于明德宮。
謚曰欽仁皇後,祔葬恭陵。
熈宗悼平皇後,裴滿氏。
熈宗即位,封貴妃。
天眷元年,立為皇後。
父忽達拜太尉,贈曾祖斜也司空,祖鶻沙司徒。
皇統元年,熈宗受尊號,冊為慈明恭孝順德皇後。
二年,太子濟安生。
是歲,熈宗年二十四,喜甚,乃肆赦,告天地宗廟。
彌月,冊為皇太子,未一歲薨。
熈宗在位,宗翰、宗幹、宗弼相繼秉政,帝臨朝端默。
雖初年國家多事,而廟算制勝,齊國就廢,宋人請臣,吏清政簡,百姓樂業。
宗弼旣沒,舊臣亦多物故,後幹預政事,無所忌憚,朝官往往因之以取宰相。
濟安薨後,數年繼嗣不立,後頗掣制熈宗。
熈宗內不能平,因無聊,縱酒酗怒,手刃殺人。
左丞相亮生日,上遣大興國以司馬光畫像、玉吐鶻、廄馬賜之,後亦附賜生日禮物。
熈宗聞之,怒,遂杖興國而奪回所賜。
海陵本懷覬覦,因之疑畏愈甚,蕭牆之變,從此萌矣。
近侍高壽星隨例遷屯燕南,入訴於後,後激怒熈宗,殺左司郎中三合,杖平章政事秉德,而壽星竟得不遷。
秉德、唐括辯之姦謀起焉,海陵乘之,以成逆亂之計。
久之,熈宗積怒,遂殺後,而納胙王常勝妃撒卯入宮繼之。
又殺德妃烏古論氏,妃夾谷氏、張氏、裴滿氏。
明日,熈宗遇弒。
海陵已弒熈宗,欲收人心,以後死無罪,降熈宗為東昏王,追謚後為悼皇後,封後父忽達為王。
大定間,復熈宗帝號,加謚後為悼平皇後,祔葬思陵。
海陵嫡母,徒單氏。
宗幹之正室也。
徒單無子,次室李氏生長子鄭王充,次室大氏生三子,長即海陵庶人也。
徒單氏賢,遇下有恩意,大氏事之甚謹,相得歡甚。
徒單雖養充為己子,充與海陵俱為熈宗宰相,充嗜酒,徒單常責怒之,尤愛海陵。
海陵自以其母大氏與徒單嫡妾之分,心常不安。
及弒熈宗,徒單與太祖妃蕭氏聞之,相顧愕然曰:「帝雖失道,人臣豈可至此。
」徒單入宮見海陵,不曾賀,海陵銜之。
天德二年正月,徒單與大氏俱尊為皇太後。
徒單居東宮,號永壽宮,大氏居西宮,號永寧宮。
天德二年,太後父蒲帶與大氏父俱贈太尉,封王。
徒單太後生日,酒酣,大氏起為壽。
徒單方與坐客語,大氏跽者久之。
海陵怒而出。
明日,召諸公主宗婦與太後語者皆杖之。
大氏以為不可。
海陵曰:「今日之事,豈能尚如前日邪。
」自是嫌隙愈深。
天德四年,海陵遷中都,獨留徒單於上京。
徒單常憂懼,每中使至,必易衣以俟命。
大氏在中都常思念徒單太後,謂海陵曰:「永壽宮待吾母子甚厚,慎毋相忘也。
」十二月十四日,徒單氏生日,海陵使秘書監納合椿年往上京為太後上壽。
貞元元年,大氏病篤,恨不得一見。
臨終,謂海陵曰:「汝以我之故,不令永壽宮偕來中都。
我死,必迎緻之,事永壽宮當如事我。
」 三年,右丞相僕散師恭、大宗正丞胡拔魯往上京奉遷山陵,海陵因命永壽宮太後與俱來。
繼使平章政事蕭玉迎祭祖宗梓宮於廣寧,海陵謂玉曰:「醫巫閭山多佳緻,祭奠禮畢,可奏太後於山水佳處遊覽。
」及至沙流河,海陵迎謁梓宮,遂謁見太後。
海陵命左右約杖二束自隨,跪於太後前,謝罪曰:「亮不孝,久闕溫凊,願太後痛笞之。
不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