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六十二 表第四 交聘表下
關燈
小
中
大
十月己卯,夏武節大夫李世昌、宣德郎米元傑賀天壽節,禦史大夫權鼎雄、樞密直學士李文政謝橫賜,參知政事浪訛德光、光祿大夫田文徽等來奏告。
正月辛未朔,高麗戶部侍郎林柱材賀正旦。
十月己卯,高麗禮部侍郎林永祖賀天壽節,禮賔卿池利中謝賜生日。
衛紹王大安元年 八月,宋使賀萬秋節。
五月,高麗來賀即位。
二年 八月,宋使賀萬秋節。
三年 正月乙酉朔,宋使賀正旦。
正月乙酉朔,夏使賀正旦。
正月乙酉朔,高麗使賀正旦。
崇慶元年 正月,宋使賀正旦。
正月,夏使賀正旦。
三月,遣使冊李遵頊為夏國王。
十二月,夏國王李遵頊謝封冊。
至寧元年 宣宗貞祐元年 閏九月辛未,奉國上將軍武衛軍都指揮使烏林荅與、尚書戶部侍郎高霖為報諭宋使。
十一月,宋賀正旦使入境有期,以大兵在近,姑停之,令有司移報。
十二月癸亥,夏人陷鞏州,涇州節度使夾谷守中死之。
二年 正月丁醜,宋刑部尚書真德秀等賀即位,駐境上,以中都被圍,諭罷之。
十一月乙卯,蘭州譯人程陳僧叛入於夏。
自是,連歲與夏交兵矣。
三年 正月辛酉朔,宋顯謨閣學士聶子述、廣州觀察使周師銳賀正旦。
三月壬申,宋寶謨閣學士丁○、利州觀察使侯忠信賀長春節。
是月丙子,宋使朝辭,因言宋主請減歲幣如大定例。
上以本自稱賀,不宜別有祈請,諭遣之。
九月己巳,以左諫議大夫把胡魯、尚書工部侍郎徒單歐裡白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庚辰,以拱衛直都指揮使蒲察五斤、尚書禮部侍郎楊雲翼為賀宋正旦使。
四年 正月乙卯朔,宋試工部尚書施累、廣州觀察使陳萬春賀正旦。
三月甲子,宋遣華文館學士留筠、宜州觀察使右武衛上將軍師亮賀長春節。
九月乙未,以榮祿大夫中衛尉完顏奴婢、太子少詹事納坦謀嘉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甲辰,以尚書工部侍郎內族和尚、尚書右司郎中僕散毅夫為賀宋正旦使。
興定元年 正月己卯朔,宋煥章閣學士陳伯震、福州觀察使霍儀賀正旦。
三月己醜,宋試工部尚書錢撫、潭州觀察使馮柄賀長春節。
四月丁未朔,以宋歲幣不至,命烏古論慶壽經略南邊。
二年 十二月甲寅,朝議乘勝與宋議和,以開封治中呂子羽、南京路轉運副使馮璧為詳問宋國使,行至淮中流,宋人拒止之,自此和好遂絕。
四月癸醜,以詔付遼東行省夾谷必蘭,出諭高麗貸糧、開市二事,遣典客署書表劉丙從行。
三年 正月戊辰朔,遼東行省報,高麗有奉表朝貢之意,詔行省受其表章以聞,朝貢之禮俟他日徐議。
四年 五年 元光元年 二年 哀宗正大元年 三月,以邊帥意,遣忠孝軍三百,送省令史李唐英往滁州通好。
宋人宴犒旬日,以奏稟為辭,和事竟不成。
六月,遣樞密判官移剌蒲阿,以文榜遍諭宋界軍民更不南伐,自是宋人亦斂兵。
十一月,夏遣使議和。
二年 九月,夏國和議定,夏稱弟,各用本國年號,遣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李仲諤、南院宣徽使羅世昌、中書省左司郎李紹膺來聘。
十月,遣聶天驥、張天綱使夏講和事。
十二月,夏使朝辭,國書報聘稱「兄大金皇帝緻書於弟大夏皇帝闕下」,遣禮部尚書奧敦良弼、大理卿裴滿欽甫、侍禦史烏古孫弘毅充報成使。
三年 正月丁巳朔,夏遣精鼎匭匣使武紹德、副儀增、禦史中丞咩元禮賀正旦。
十月,夏使報哀。
十一月甲戌,遣人使夏賀正旦。
丙子,夏以兵事方殷,來報各停使。
是月,遣中奉大夫完顏履信、昭毅大將軍太府監徒單居正為弔祭夏國使。
四年 夏遣精方匭匣使王立之來,未復命,國亡。
五年 六年 七年 揚州制置趙善湘遣黃謨詣京東帥府約和,朝廷以寧陵令王渥往議,凡再往,約竟不成。
八年 天興元年 二年 八月己卯,假蔡州都軍緻仕內族阿虎帶同簽大睦親府事,如宋借糧,宋人不許。
三年 正月己酉,國亡。
正月辛未朔,高麗戶部侍郎林柱材賀正旦。
十月己卯,高麗禮部侍郎林永祖賀天壽節,禮賔卿池利中謝賜生日。
衛紹王大安元年 八月,宋使賀萬秋節。
五月,高麗來賀即位。
二年 八月,宋使賀萬秋節。
三年 正月乙酉朔,宋使賀正旦。
正月乙酉朔,夏使賀正旦。
正月乙酉朔,高麗使賀正旦。
崇慶元年 正月,宋使賀正旦。
正月,夏使賀正旦。
三月,遣使冊李遵頊為夏國王。
十二月,夏國王李遵頊謝封冊。
至寧元年 宣宗貞祐元年 閏九月辛未,奉國上將軍武衛軍都指揮使烏林荅與、尚書戶部侍郎高霖為報諭宋使。
十一月,宋賀正旦使入境有期,以大兵在近,姑停之,令有司移報。
十二月癸亥,夏人陷鞏州,涇州節度使夾谷守中死之。
二年 正月丁醜,宋刑部尚書真德秀等賀即位,駐境上,以中都被圍,諭罷之。
十一月乙卯,蘭州譯人程陳僧叛入於夏。
自是,連歲與夏交兵矣。
三年 正月辛酉朔,宋顯謨閣學士聶子述、廣州觀察使周師銳賀正旦。
三月壬申,宋寶謨閣學士丁○、利州觀察使侯忠信賀長春節。
是月丙子,宋使朝辭,因言宋主請減歲幣如大定例。
上以本自稱賀,不宜別有祈請,諭遣之。
九月己巳,以左諫議大夫把胡魯、尚書工部侍郎徒單歐裡白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庚辰,以拱衛直都指揮使蒲察五斤、尚書禮部侍郎楊雲翼為賀宋正旦使。
四年 正月乙卯朔,宋試工部尚書施累、廣州觀察使陳萬春賀正旦。
三月甲子,宋遣華文館學士留筠、宜州觀察使右武衛上將軍師亮賀長春節。
九月乙未,以榮祿大夫中衛尉完顏奴婢、太子少詹事納坦謀嘉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甲辰,以尚書工部侍郎內族和尚、尚書右司郎中僕散毅夫為賀宋正旦使。
興定元年 正月己卯朔,宋煥章閣學士陳伯震、福州觀察使霍儀賀正旦。
三月己醜,宋試工部尚書錢撫、潭州觀察使馮柄賀長春節。
四月丁未朔,以宋歲幣不至,命烏古論慶壽經略南邊。
二年 十二月甲寅,朝議乘勝與宋議和,以開封治中呂子羽、南京路轉運副使馮璧為詳問宋國使,行至淮中流,宋人拒止之,自此和好遂絕。
四月癸醜,以詔付遼東行省夾谷必蘭,出諭高麗貸糧、開市二事,遣典客署書表劉丙從行。
三年 正月戊辰朔,遼東行省報,高麗有奉表朝貢之意,詔行省受其表章以聞,朝貢之禮俟他日徐議。
四年 五年 元光元年 二年 哀宗正大元年 三月,以邊帥意,遣忠孝軍三百,送省令史李唐英往滁州通好。
宋人宴犒旬日,以奏稟為辭,和事竟不成。
六月,遣樞密判官移剌蒲阿,以文榜遍諭宋界軍民更不南伐,自是宋人亦斂兵。
十一月,夏遣使議和。
二年 九月,夏國和議定,夏稱弟,各用本國年號,遣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李仲諤、南院宣徽使羅世昌、中書省左司郎李紹膺來聘。
十月,遣聶天驥、張天綱使夏講和事。
十二月,夏使朝辭,國書報聘稱「兄大金皇帝緻書於弟大夏皇帝闕下」,遣禮部尚書奧敦良弼、大理卿裴滿欽甫、侍禦史烏古孫弘毅充報成使。
三年 正月丁巳朔,夏遣精鼎匭匣使武紹德、副儀增、禦史中丞咩元禮賀正旦。
十月,夏使報哀。
十一月甲戌,遣人使夏賀正旦。
丙子,夏以兵事方殷,來報各停使。
是月,遣中奉大夫完顏履信、昭毅大將軍太府監徒單居正為弔祭夏國使。
四年 夏遣精方匭匣使王立之來,未復命,國亡。
五年 六年 七年 揚州制置趙善湘遣黃謨詣京東帥府約和,朝廷以寧陵令王渥往議,凡再往,約竟不成。
八年 天興元年 二年 八月己卯,假蔡州都軍緻仕內族阿虎帶同簽大睦親府事,如宋借糧,宋人不許。
三年 正月己酉,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