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六十 表第二 交聘表上

關燈
天下之勢,曷有常哉。

    金人日尋幹戈,撫制諸部,保其疆圉,以求逞志於遼也,豈一日哉。

    及太祖再乘勝,已即帝位,遼乃招之使降,是猶龍蒸虎變,欲誰何而止之。

    厥後使者八九往反,終不能定約束,何者,取天下者不徇小節,成算旣定矣,終不為卑辭厚禮而輟攻。

     遼人過計,宋人亦過計,海上之書曰:「克遼之後,五代時陷入契丹漢地願畀下邑。

    」此何計之過也。

    血刃相向百戰而得之,卑辭厚幣以求之,難得而易與人,豈人之情哉。

    宋之失計有三,撒三關故塞不能固燕山塞,汴京城下之盟竭公私之帑以約質,立梁楚而不力戰而江左稱臣。

    金人豈愛宋人而為和哉!策旣失矣,名旣屈矣,假使高宗立歸德,不得河北,可保河南、山東;不然,亦不失為晉元帝,其孰能亡之。

    金不能奄有四海,而宋人以尊稱與之,是誰強之邪。

     金人出於高麗,始通好為敵國,後稱臣。

    夏國始稱臣,末年為兄弟,於其國自為帝。

    宋於金初或以臣禮稱「表」,終以姪禮往復稱「書」。

    故識其通好與間有兵爭之歲,其盛衰大指可觀也已。

    使者或書本階,或用借授,兩國各因舊史,不必強同雲。

     宋 夏 高麗 始通好。

     穆宗時,高麗醫者自完顏部歸,謂高麗人曰:「女直居黑水部族日強,兵益精悍,年穀屢稔。

    」高麗王聞之,乃遣使來通好。

     太祖收國元年 二年 閏正月,高麗遣使來賀捷,且請保州,太祖曰:「爾自取之。

    」 高麗遣蒲馬請保州,詔諭高麗曰:「保州近爾邊境,聽爾自取。

    」 天輔元年 十二月,宋遣登州防禦使馬政來聘,請石晉時陷入契丹漢地。

     二年 正月,遣散睹報聘於宋所請之地,與宋夾攻得者有之,本朝自取,不在分割之議。

     十二月,遣孛菫朮孛以勝遼報諭高麗,仍賜馬一疋。

     三年 六月,宋遣馬政及其子宏來聘。

     四年 四月,宋復遣趙良嗣以書來議燕京、西京之地。

     詔使習顯以獲遼國州郡諭高麗。

    高麗使謂習顯曰:「此與先父國王之書。

    」習顯就館,即依舊禮接見,而以表來賀,並貢方物。

     五年 六年 六月,夏遣李良輔率兵三萬救遼,斡魯、婁室敗之於野谷。

     七年 正月,宋復遣趙良嗣來議燕京、西京地,荅書如初約,合攻隨得者有之,今自我得,理應有報。

    趙良嗣言,奉命若得燕京,即納銀、絹二十萬匹、綾二萬匹,以代燕地之租稅。

     二月,宋復遣趙良嗣來定議,加歲幣代燕地租稅,並議畫疆、遣使、置榷場、復請西京等事。

     癸卯,遣孛菫銀朮可、鐸剌報聘於宋,許以武、應、朔、蔚、奉聖、歸化、儒、媯等州,其於西北一帶接連山川及州縣,不在許與之限。

    戊申,詔平州官與宋使一同分割所與燕京六州之地。

     三月,宋使盧益、趙良嗣、馬宏以誓書來。

     四月,復誓書於宋。

     五月甲寅,南京留守張覺以南京叛入於宋。

     太宗天會元年 十一月,割武、朔二州與宋。

    是月庚午,宗望敗張覺於南京城東,覺夜遁奔於宋。

     十二月,遣孛菫李靖告哀於宋。

     宗望至陰山,以便宜與夏國議和,許以割地。

     十二月,高隨、斜野奉使高麗,至境上,接待之禮不遜,隨等不敢往。

    太宗曰「高麗世臣於遼,當以事遼之禮事我。

    而我國有新喪,遼主未獲,勿遽強之。

    」命隨等還。

     二年 四月,宋始遣太常少卿連南夫等來弔。

    以高朮僕古等充遺留國信使,高興輔、劉興嗣充告即位國信使如宋。

     八月,以孛菫烏爪乃、李用弓為賀宋生日使。

     十月戊午,宋使賀天清節。

     十二月,孛菫高居慶、大理卿丘忠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夏人奉誓表,請以事遼之禮稱藩。

     三月,夏使把裡公亮等來上誓表。

     閏三月,遣王阿海、楊天吉賜誓詔於夏。

     十月,夏使謝賜誓詔。

     戊午,夏使賀天清節。

     三年 正月癸酉朔,宋使賀正旦。

     辛醜,宋龍圖閣直學士許亢宗等賀即位。

     六月,遣李用和等以滅遼告慶於宋。

     七月,以耶律固等為報謝宋國使。

     十月壬子,宋使賀天清節。

    是月,詔諸將伐宋。

     十二月,宋給事中李鄴等奉金百鋌,請復修好。

     是月甲辰,宗望敗宋兵於白河,遂取燕山州縣。

     正月癸酉朔,夏使賀正旦。

    乙未,夏使奉表緻奠於和陵。

     十月壬子,夏使賀天清節。

     四年 正月己巳,宗望諸軍渡河,使吳孝民入汴,問宋取首謀平山者。

    癸酉,諸軍圍汴。

    甲戌,宋知樞密院事李梲等奉書謝罪,且請修好。

    丙子,宗望許宋修好,約質,割三鎮地,增歲幣,載書稱伯姪。

    戊寅,宋以康王構、少宰張邦昌為質。

    辛巳,宋使沈晦等齎所上誓書、三鎮地圖,至軍中。

    癸未,諸軍解圍。

     二月丁酉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