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四十三 志第二十四 輿服

關燈
輿服上 天子車輅 皇後妃嬪車輦 皇太子車制 王公以下車制及鞍勒飾 古者車輿之制,各有名物表識,以祀以封,以田以戎,所以別上下、明等威也。

    歷代相承,互有損益,或因時創始,或襲舊緻文,奇巧日滋,浮靡益蕩。

    加以後世便習騎乘,車用蓋寡,惟於郊廟祀享法駕導引,為一代令儀而不敢廢也。

    其於先王經世立法之意,寥乎闊哉。

     金初得遼之儀物,旣而克宋,於是乎有車輅之制。

    熈宗幸燕,始用法駕。

    迨至世宗,制作乃定,班班乎古矣。

    考禮文,證國史,以見一代之制度雲。

     大定十一年,將有事於南郊,命太常寺檢宋南郊禮,鹵簿當用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耕根車、明遠車、指南車、記裡鼓車、崇德車、皮軒車、進賢車、黃鉞車、白鷺車、鸞旗車、豹尾車、軺車、羊車各一,革車五,屬車十二。

    除見有車輅外,闕象、木、革輅,耕根、明遠、皮軒、進賢、白鷺、羊車,大輦各一,革車三,屬車四。

     按五禮新儀,玉輅以青,金輅以緋,象輅以銀褐,革輅以黃,木輅以皂,蓋其物有合隨輅之色者,有當用別色者,如玉輅用青絲繡雲龍絡帶,青羅繡寶相花帶,青畫輪轅,青氂牛尾,此隨輅之色者也。

    若象、木、革輅則當用緋、用銀褐、用黃及皂。

    若至尊乘禦步武所及,非若餘物但為美觀,其踏床、倚背、踏道之褥皆用紅錦,座褥、及行馬褥、透壁輭簾三,用銀褐、黃、青羅錦三色。

    又大輦,宋陶穀創意為之,至祥符中以其太重,減七百餘斤,可見當時亦無定制,各以意從長斟酌造之。

    其制,金玉輅闕,可見者象輅、革輅、木輅,耕根、皮軒、進賢、明遠、白鷺、羊車,革車,大輦,凡十有一。

     象輅,黃質,金塗銅裝,以象飾諸末。

    輪衣以銀褐。

    建大赤。

    餘同玉輅。

     革輅,黃質,鞔之以革,金塗銅裝,輪衣以黃,建大白。

    餘同玉輅。

     木輅,黑質,漆之,輪衣以皂,建大麾。

    餘同玉輅。

     耕根車,青質,蓋三重,制如玉輅而無玉飾。

     皮軒車,赤質,上有漆柱,貫五輪相重,畫虎紋,一轅。

     進賢車,赤質,如革車,緋輪衣、絡帶、門簾並繡鳳。

    上設朱漆床、香案,紫綾衣。

    一轅。

     明遠車,制如屋,銳頂,重簷,勾欄。

    頂上有金龍,四角垂鐸。

    上層四面垂簾,下層周以花闆。

    三轅。

     白鷺車,赤質,周施花闆,上有漆柱,柱杪刻為鷺鷥,銜鵝毛筩。

    紅綬帶。

    柱貫五輪相重。

    輪衣、皂頂、緋裙、緋絡帶,並繡飛鷺。

    一轅。

     羊車,赤質,兩壁油畫龜紋,金鳳翅。

    幰衣、結帶並繡瑞羊。

    二轅。

     大輦,赤質,正方,油畫,金塗銀葉龍鳳裝。

    其上四面施行龍、雲朶、火珠,方鑑、銀絲囊網,珠翠結雲龍,鈿窠霞子。

    四角龍頭銜香囊。

    頂輪施耀葉,中有銀蓮花、坐龍。

    紅綾裏,碧牙壓帖。

    內設圓鑑、香囊,銀飾勾欄臺坐,紫絲絛網帉錔。

    中施黃褥,上置禦座、曲幾,香鑪、錦結綬。

    幾衣、輪衣、絡帶並緋繡雲龍寶相花,金線壓。

    長竿四,飾以金塗銀龍頭。

    畫梯、托叉、行馬。

     七寶輦,制如大輦,飾以玉裙網,七寶,滴子用真珠。

    宋欽宗為上皇製,海陵自汴取而用之。

     皇後之車六。

    一曰重翟車,青質,金飾金塗銅鈒花葉段裝釘,燿葉二十四,明金立鳳一,紫羅銷金生色寶相帷一,青羅、青油幰衣各一,朱絲絡網、紫羅明金生色雲龍絡帶各二,兩廂明金五彩間裝翟羽二,金塗鍮石長轅鳳頭三,橫轅立鸞八,香鑪香寶子一副,宜男錦帶結,朱紅漆杌子、踏床各一,扶闆扶魚一副,紅羅明金衣褥,紅羅襯褥一,青羅行道褥四,青羅明金生色雲鳳夾幔一,紅羅明金緣紅竹簾二,金塗銅葉段行馬二,朱紅漆金塗銀葉裝釘胡梯一,青羅胡梯尋儀褥二,踏道褥十,青絹裹大麻索二,油蒙帕一。

     二曰厭翟車,赤質,倒仙錦帷一,紫羅、紫油幰衣各一,朱絲絡網、宜男錦絡帶各二,餘同重翟,惟行道褥、夾幔、尋儀褥羅及裹索等用紅。

     三曰翟車,黃質,金飾鍮石葉段裝釘,宜男錦帷,黃羅油幰衣,鍮石長轅鳳頭三,而無橫轅立鸞,餘同厭翟,而羅色用黃。

     四曰安車,赤質,倒仙錦帷,紫、油幰衣,朱絲絡網,天下樂錦絡帶,鍮石長轅鳳頭三,無橫轅立鸞及香鑪香寶子,餘同翟車,而色皆用紅。

     五曰四望車,朱質,宜男錦帷,青、油幰衣,轅端螭頭二,餘並同安車。

     六曰金根車,朱質,紫羅、紫油幰衣,朱絲絡網、倒仙錦絡帶各二,踏床衣褥用紅綾,尋儀褥、踏道褥並用綾,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