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禮九

關燈
國初即位儀 受尊號儀 上壽儀 朝參常朝儀 肆赦儀 臣下拜詔儀 國初即位儀。

     收國元年春正月壬申朔,諸路官民耆老畢會,議創新儀,奉上即皇帝位。

    阿離合懣、宗翰乃陳耕具九,祝以闢土養民之意。

    復以良馬九隊,隊九疋,別為色,并介冑弓矢矛劍奉上。

    國號大金,建元收國。

     天會元年九月六日,皇弟諳闆孛極烈即皇帝位。

    己未,告祀天地。

    丙寅,大赦,改元。

     受尊號儀。

     皇統元年正月二日,太師宗幹率百僚上表,請上皇帝尊號,凡三請,詔允。

    七日,遣上京留守奭告天地社稷,析津尹宗強告太廟。

    十日,帝服袞冕禦元和殿,宗幹率百僚恭奉冊禮。

    冊文雲雲,「臣等謹奉玉冊、玉寶,上尊號曰崇天體道欽明文武聖德皇帝」。

    是日,皇帝改服通天冠,宴二品以上官及高麗、夏國使。

    十二日,恭謝祖廟,還禦宣和門,大赦,改元。

     大定七年,恭上皇帝尊號。

    前三日,遣使奏告天地宗廟社稷。

    前二日,諸司停奏刑罰文字。

    百官習儀於大安殿庭。

    兵部帥其屬,設黃麾仗於大安殿門之內外。

    宣徽院帥儀鸞司,於前一日設受冊寶壇於大安殿中間,又設禦榻於壇上,又設冊寶幄次於大安殿門外,及設皇太子幕次於殿東廊,又設群官次於大安門外。

    大樂令與協律郎前一日設宮縣於殿庭,又設登歌樂架於殿上,立舞表於殿下。

    符寶郎其日俟文武群官入,奉八寶置於禦座左右,候上冊寶訖,復舁寶還所司。

     其日質明,奉冊太尉、奉寶司徒、讀冊中書令、讀寶侍中以次應行事官,並集於尚書省,俟冊寶興,乘馬奉迎。

    冊寶至應天門,下馬由正門步導入,至大安殿門外,置冊寶於幄次。

    舁冊寶床弩手人等分立於左右。

    文武群官並朝服入次。

    攝太常卿與大樂令帥工人入就位,協律郎各就舉麾位。

    舁冊寶案官由西偏門先入,置案於殿東西間褥位,置訖,各退于西階冊寶位後。

    捧冊官、捧寶官、舁冊匣官、舁寶盝官由西偏門先入,至殿西階下冊寶褥位之西,東向立,俟閤門報。

     通事舍人引攝侍中版奏「中嚴」,訖,典儀、贊者各就位。

    閤門官引文武百僚分左右入,於殿階下塼道之東西,相向立。

    符寶郎奉八寶由西偏門分入,升置殿上東西間相向訖,分左右立於寶後。

    通事舍人引攝侍中版奏「外辦」,扇合,服袞冕以出,曲直華蓋、侍衛警蹕如常儀。

    殿上鳴鞭,訖,殿下亦鳴鞭。

    初索扇,協律郎跪,俛伏,興,舉麾。

    工鼓柷,奏乾寧之曲。

    出自東房,即座,儀鸞使副添香,爐煙升,扇開,簾捲。

    協律郎偃麾,戞敔,樂止。

     太常博士、通事舍人自冊寶幄次分引冊,太常卿前導,吏部侍郎押冊而行,奉冊太尉、讀冊中書令、舉冊官於冊後以次從之。

    次太常博士、通事舍人二員分引寶,禮部侍郎押寶而行,奉寶司徒、讀寶侍中、舉寶官於寶後以次從之。

    由正門入,宮縣奏歸美揚功之曲。

    太常卿於冊床前導,至第一墀香案南,藉冊寶褥位上少置。

    太常卿與舉冊寶官退於冊寶稍西,東向立。

    應博士、舍人立於其後,舁冊寶床弩手、傘子官等又於其後,皆東向。

    太尉、司徒、中書令、侍中皆於冊後,面北以次立。

    吏部侍郎、禮部侍郎次立於其後。

    立定,樂止。

     閤門舍人分引東西兩班群官合班,轉北向立,中間少留班路。

    俟立定,太常博士、通事舍人四員分引太尉、司徒、中書令、侍中、吏部禮部侍郎以次各復本班,訖,博士、舍人退以俟。

    初引時,樂奏歸美揚功之曲,至位立定,樂止。

    典儀曰「拜」,贊者承傳,太尉以下應在位官皆舞蹈,五拜。

    班首出班起居訖,又贊「再拜」,如朝會常儀。

     太常博士、通事舍人四員再引太尉、司徒、中書令、侍中、吏禮部侍郎復進至冊寶所稍南,立定。

    舁冊寶床弩手、傘子官並進前,舉冊寶床興。

    太常博士、通事舍人二員分引冊,太常卿前導,吏部侍郎押冊而行,奉冊太尉、讀冊中書令、舉冊官於冊後以次從之。

    冊初行,樂奏肅寧之曲。

    次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又二員分引寶,禮部侍郎押寶而行,奉寶司徒、讀寶侍中、舉寶官於寶後以次從之,詣西階下,至冊寶褥位少置,冊北,寶南。

    樂止。

    舁冊寶床弩手、傘子官等退於後稍西,東向立。

     捧冊官與舁冊官並進前,取冊匣升。

    太常博士、通事舍人分引冊,太常卿側身導冊先升,奉冊太尉、讀冊中書令、舉冊官、捧冊官於冊後以次從升。

    冊初行,樂奏肅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