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
關燈
小
中
大
習顯慎固營壘。
四年二月,辭列、曷魯還自宋。
宋使趙良嗣、王暉來議燕京、西京地。
三月甲辰,上謂群臣曰:「遼人屢敗,遣使求成,惟飾虛辭,以為緩師之計,當議進討。
其令鹹州路統軍司治軍旅、修器械,具數以聞。
」辛酉,詔鹹州路都統司曰:「朕以遼國和議無成,將以四月二十五日進師。
」令斜葛留兵一千鎮守,闍母以餘兵來會于渾河。
遼習泥烈以國書來。
四月乙未,上自將伐遼。
以遼使習泥烈、宋使趙良嗣等從行。
五月甲辰,次渾河西,使宗雄先趨上京,遣降者馬乙持詔諭城中。
壬子,至上京,詔官民曰:「遼主失道,上下同怨。
朕興兵以來,所過城邑負固不服者即攻拔之,降者撫恤之,汝等必聞之矣。
今爾國和好之事,反覆見欺,朕不欲天下生靈久罹塗炭,遂決策進討。
比遣宗雄等相繼招諭,尚不聽從。
今若攻之,則城破矣。
重以弔伐之義,不欲殘民,故開示明詔,諭以禍福,其審圖之。
」上京人恃禦備儲蓄為固守計。
甲寅,亟命進攻。
上謂習泥烈、趙良嗣等曰:「汝可觀吾用兵,以蔔去就。
」上親臨城,督將士諸軍鼓譟而進。
自旦及巳,闍母以麾下先登,克其外城,留守撻不野以城降。
趙良嗣等奉觴為壽,皆稱萬歲。
是日,赦上京官民。
詔諭遼副統餘睹。
壬戌,次沃黑河。
宗幹率群臣諫曰:「地遠時暑,軍馬罷乏,若深入敵境,糧餽乏絕,恐有後艱。
」上從之,乃班師,命分兵攻慶州。
餘睹襲闍母於遼河,完顏背荅、烏塔等戰卻之,完顏特虎死焉。
七月癸卯,上至自伐遼。
九月,燭隈水部實裡古達等殺孛菫酬斡、僕忽得以叛。
十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戊寅,命斡魯分胡剌古、烏春之兵以討實裡古達。
十一月,東京留守司乞本京官民質子增數番代,上不許,曰「諸質子已各受田廬,若復番代,則往來動搖,可並仍舊。
」 十二月,宋復使馬政來請西京之地。
五年春正月,斡魯敗實裡古達於合撻剌山,誅首惡四人,餘悉撫定。
二月,遣昱及宗雄分諸路猛安謀克之民萬戶屯泰州,以婆盧火統之,賜耕牛五十。
四月乙醜朔,宗翰請伐遼。
詔諸路預戒軍事。
五月,遼都統耶律餘睹等詣鹹州降。
閏月辛巳,國論胡魯勃極烈撒改薨。
六月癸巳,餘睹與其將吏來見。
丙申,千戶胡離荅坐擅署部人為蒲裡衍,杖一百,罷之。
庚子,詔諳版勃極烈吳乞買貳國政。
以昃勃極烈斜也為忽魯勃極烈,蒲家奴為昃勃極烈,宗翰為移賚勃極烈。
七月庚辰,詔鹹州都統司曰:「自餘睹來,灼見遼國事宜,已決議親征,其治軍以俟師期。
」尋以連雨罷親征。
命昃勃極烈昱為都統,移賚勃極烈宗翰副之,帥師而西。
十二月辛醜,以忽魯勃極烈杲為內外諸軍都統,以昱、宗翰、宗幹、宗望、宗盤等副之。
甲辰,詔曰:「遼政不綱,人神共棄。
今欲中外一統,故命汝率大軍以行討伐。
爾其慎重兵事,擇用善謀,賞罰必行,糧餉必繼,勿擾降服,勿縱俘掠,見可而進,無淹師期。
事有從權,毋須申稟。
」戊申,詔曰:「若克中京,所得禮樂儀仗圖書文籍,並先次津發赴闕。
」 六年正月癸酉,都統杲克高、恩、回紇三城。
乙亥,取中京,遂下澤州。
二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己亥,宗翰等敗遼奚王霞末于北安州,降。
奚部西節度使訛裡剌以本部降。
壬寅,都統杲遣使來奏捷,并獻所獲貨寶。
詔曰:「汝等提兵于外,克副所任,攻下城邑,撫安人民,朕甚嘉之。
所言分遣將士招降山前諸部,計悉已撫定,續遣來報。
山後若未可往,即營田牧馬,俟及秋成,乃圖大舉。
更當熟議,見可則行。
如欲益兵,具數來上,不可恃一戰之勝,輒有弛慢。
新降附者當善撫存。
宣諭將士,使知朕意。
」宗翰駐北安,遣希尹等略地,獲遼護衛耶律習泥烈,知遼主獵鴛鴦濼,以其子晉王賢而有人望,惡而殺之,衆益離心。
雖有西北、西南兩路兵馬,皆羸弱。
遂遣耨碗溫都等報都統杲進兵襲之。
三月,都統杲出青嶺,宗翰出瓢嶺,追遼主于鴛鴦濼。
遼主奔西京。
宗翰復追至白水濼,不及,獲其貨寶。
己巳,至西京。
壬申,西京降。
希尹追遼主于乙室部,不及。
乙亥,西京復叛。
是月,遼秦晉國王耶律捏裡即位于燕。
四月辛卯,復取西京。
壬辰,遣徒單吳甲、高慶裔如宋。
戊戌,都統杲自西京趨白水濼,昃勃極烈昱襲毗室部于鐵呂川,為敵所敗。
還會察剌兵,追至黃水北,大破之。
耶律坦招徠西南諸部,西至夏,其招討使耶律佛頂降。
金肅、西平二郡漢軍四千餘人叛去,耶律坦等襲取之。
闍母、婁室招降天德、雲內、寧邊、東勝等州,獲阿踈而還。
是時,山西城邑諸部雖降,人心未固,遼主保陰山,耶律捏裡在燕京,都統杲遣宗望入奏,請上臨軍。
五月辛酉,宗望來奏捷,百官入賀,賜宴歡甚。
先是,獲遼樞密使得裡底,節度使和尚、雅裡斯、餘裡野等,都統杲使阿鄰護送赴闕。
得裡底道亡,阿鄰坐誅。
耶律捏裡遣使請罷兵。
戊寅,使楊勉以書諭捏裡,使之降。
謀葛失遣其子菹泥刮失貢方物。
六月戊子朔,上親征遼,發自上京。
諳班勃極烈吳乞買監國。
辛亥,詔諭上京官民曰:「朕順天弔伐,已定三京,但以遼主未獲,兵不能已。
今者親征,欲由上京路進,恐撫定新民,驚疑失業,已出自篤密呂。
其先降後叛逃入險阻者,詔後出首,悉免其罪。
若猶拒命,孥戮無赦。
」是月,耶律捏裡卒。
斡魯、婁室敗夏人於野谷。
七月甲子,詔諸將無得遠迎,以廢軍務。
乙醜,上京漢人毛八十率二千餘戶降,因命領之。
丙寅,以斡荅剌招降者衆,命領八千戶,以忽薛副之。
壬午,希尹以阿踈見,杖而釋之。
八月己醜,次鴛鴦濼。
都統杲率官屬來見。
癸巳,上追遼主于大魚濼。
昱、宗望追及遼主于石輦鐸,與戰,敗之,遼主遁。
己亥,次居延北。
辛醜,中京將完顏渾黜敗契丹、奚、漢六萬于高州,孛菫麻吉死之。
得裡得滿部降。
昱、宗望追遼主于烏裡質鐸,不及。
九月庚申,次草濼。
闍母平中京部族之先叛者,及招撫沿海郡縣。
節度使耶律慎思領諸部入內地。
乙醜,詔六部奚曰:「汝等旣降復叛,扇誘衆心,罪在不赦。
尚以歸附日淺,恐綏懷之道有所未孚,故復令招諭。
若能速降,當釋其
四年二月,辭列、曷魯還自宋。
宋使趙良嗣、王暉來議燕京、西京地。
三月甲辰,上謂群臣曰:「遼人屢敗,遣使求成,惟飾虛辭,以為緩師之計,當議進討。
其令鹹州路統軍司治軍旅、修器械,具數以聞。
」辛酉,詔鹹州路都統司曰:「朕以遼國和議無成,將以四月二十五日進師。
」令斜葛留兵一千鎮守,闍母以餘兵來會于渾河。
遼習泥烈以國書來。
四月乙未,上自將伐遼。
以遼使習泥烈、宋使趙良嗣等從行。
五月甲辰,次渾河西,使宗雄先趨上京,遣降者馬乙持詔諭城中。
壬子,至上京,詔官民曰:「遼主失道,上下同怨。
朕興兵以來,所過城邑負固不服者即攻拔之,降者撫恤之,汝等必聞之矣。
今爾國和好之事,反覆見欺,朕不欲天下生靈久罹塗炭,遂決策進討。
比遣宗雄等相繼招諭,尚不聽從。
今若攻之,則城破矣。
重以弔伐之義,不欲殘民,故開示明詔,諭以禍福,其審圖之。
」上京人恃禦備儲蓄為固守計。
甲寅,亟命進攻。
上謂習泥烈、趙良嗣等曰:「汝可觀吾用兵,以蔔去就。
」上親臨城,督將士諸軍鼓譟而進。
自旦及巳,闍母以麾下先登,克其外城,留守撻不野以城降。
趙良嗣等奉觴為壽,皆稱萬歲。
是日,赦上京官民。
詔諭遼副統餘睹。
壬戌,次沃黑河。
宗幹率群臣諫曰:「地遠時暑,軍馬罷乏,若深入敵境,糧餽乏絕,恐有後艱。
」上從之,乃班師,命分兵攻慶州。
餘睹襲闍母於遼河,完顏背荅、烏塔等戰卻之,完顏特虎死焉。
七月癸卯,上至自伐遼。
九月,燭隈水部實裡古達等殺孛菫酬斡、僕忽得以叛。
十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戊寅,命斡魯分胡剌古、烏春之兵以討實裡古達。
十一月,東京留守司乞本京官民質子增數番代,上不許,曰「諸質子已各受田廬,若復番代,則往來動搖,可並仍舊。
」 十二月,宋復使馬政來請西京之地。
五年春正月,斡魯敗實裡古達於合撻剌山,誅首惡四人,餘悉撫定。
二月,遣昱及宗雄分諸路猛安謀克之民萬戶屯泰州,以婆盧火統之,賜耕牛五十。
四月乙醜朔,宗翰請伐遼。
詔諸路預戒軍事。
五月,遼都統耶律餘睹等詣鹹州降。
閏月辛巳,國論胡魯勃極烈撒改薨。
六月癸巳,餘睹與其將吏來見。
丙申,千戶胡離荅坐擅署部人為蒲裡衍,杖一百,罷之。
庚子,詔諳版勃極烈吳乞買貳國政。
以昃勃極烈斜也為忽魯勃極烈,蒲家奴為昃勃極烈,宗翰為移賚勃極烈。
七月庚辰,詔鹹州都統司曰:「自餘睹來,灼見遼國事宜,已決議親征,其治軍以俟師期。
」尋以連雨罷親征。
命昃勃極烈昱為都統,移賚勃極烈宗翰副之,帥師而西。
十二月辛醜,以忽魯勃極烈杲為內外諸軍都統,以昱、宗翰、宗幹、宗望、宗盤等副之。
甲辰,詔曰:「遼政不綱,人神共棄。
今欲中外一統,故命汝率大軍以行討伐。
爾其慎重兵事,擇用善謀,賞罰必行,糧餉必繼,勿擾降服,勿縱俘掠,見可而進,無淹師期。
事有從權,毋須申稟。
」戊申,詔曰:「若克中京,所得禮樂儀仗圖書文籍,並先次津發赴闕。
」 六年正月癸酉,都統杲克高、恩、回紇三城。
乙亥,取中京,遂下澤州。
二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己亥,宗翰等敗遼奚王霞末于北安州,降。
奚部西節度使訛裡剌以本部降。
壬寅,都統杲遣使來奏捷,并獻所獲貨寶。
詔曰:「汝等提兵于外,克副所任,攻下城邑,撫安人民,朕甚嘉之。
所言分遣將士招降山前諸部,計悉已撫定,續遣來報。
山後若未可往,即營田牧馬,俟及秋成,乃圖大舉。
更當熟議,見可則行。
如欲益兵,具數來上,不可恃一戰之勝,輒有弛慢。
新降附者當善撫存。
宣諭將士,使知朕意。
」宗翰駐北安,遣希尹等略地,獲遼護衛耶律習泥烈,知遼主獵鴛鴦濼,以其子晉王賢而有人望,惡而殺之,衆益離心。
雖有西北、西南兩路兵馬,皆羸弱。
遂遣耨碗溫都等報都統杲進兵襲之。
三月,都統杲出青嶺,宗翰出瓢嶺,追遼主于鴛鴦濼。
遼主奔西京。
宗翰復追至白水濼,不及,獲其貨寶。
己巳,至西京。
壬申,西京降。
希尹追遼主于乙室部,不及。
乙亥,西京復叛。
是月,遼秦晉國王耶律捏裡即位于燕。
四月辛卯,復取西京。
壬辰,遣徒單吳甲、高慶裔如宋。
戊戌,都統杲自西京趨白水濼,昃勃極烈昱襲毗室部于鐵呂川,為敵所敗。
還會察剌兵,追至黃水北,大破之。
耶律坦招徠西南諸部,西至夏,其招討使耶律佛頂降。
金肅、西平二郡漢軍四千餘人叛去,耶律坦等襲取之。
闍母、婁室招降天德、雲內、寧邊、東勝等州,獲阿踈而還。
是時,山西城邑諸部雖降,人心未固,遼主保陰山,耶律捏裡在燕京,都統杲遣宗望入奏,請上臨軍。
五月辛酉,宗望來奏捷,百官入賀,賜宴歡甚。
先是,獲遼樞密使得裡底,節度使和尚、雅裡斯、餘裡野等,都統杲使阿鄰護送赴闕。
得裡底道亡,阿鄰坐誅。
耶律捏裡遣使請罷兵。
戊寅,使楊勉以書諭捏裡,使之降。
謀葛失遣其子菹泥刮失貢方物。
六月戊子朔,上親征遼,發自上京。
諳班勃極烈吳乞買監國。
辛亥,詔諭上京官民曰:「朕順天弔伐,已定三京,但以遼主未獲,兵不能已。
今者親征,欲由上京路進,恐撫定新民,驚疑失業,已出自篤密呂。
其先降後叛逃入險阻者,詔後出首,悉免其罪。
若猶拒命,孥戮無赦。
」是月,耶律捏裡卒。
斡魯、婁室敗夏人於野谷。
七月甲子,詔諸將無得遠迎,以廢軍務。
乙醜,上京漢人毛八十率二千餘戶降,因命領之。
丙寅,以斡荅剌招降者衆,命領八千戶,以忽薛副之。
壬午,希尹以阿踈見,杖而釋之。
八月己醜,次鴛鴦濼。
都統杲率官屬來見。
癸巳,上追遼主于大魚濼。
昱、宗望追及遼主于石輦鐸,與戰,敗之,遼主遁。
己亥,次居延北。
辛醜,中京將完顏渾黜敗契丹、奚、漢六萬于高州,孛菫麻吉死之。
得裡得滿部降。
昱、宗望追遼主于烏裡質鐸,不及。
九月庚申,次草濼。
闍母平中京部族之先叛者,及招撫沿海郡縣。
節度使耶律慎思領諸部入內地。
乙醜,詔六部奚曰:「汝等旣降復叛,扇誘衆心,罪在不赦。
尚以歸附日淺,恐綏懷之道有所未孚,故復令招諭。
若能速降,當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