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一 本紀第一 世紀
關燈
小
中
大
懶、土骨論之屬,以至五國之長,皆聽命。
是時,遼之邊民有逃而歸者。
及遼以兵徙鐵勒、烏惹之民,鐵勒、烏惹多不肯徙,亦逃而來歸。
遼使曷魯林牙將兵來索逋逃之民。
景祖恐遼兵深入,盡得山川道路險易,或將圖之,乃以計止之曰:「兵若深入,諸部必驚擾,變生不測,逋戶亦不可得,非計也。
」曷魯以為然,遂止其軍,與曷魯自行索之。
是時,鄰部雖稍從,孩懶水烏林荅部石顯尚拒阻不服。
攻之,不克。
景祖以計告於遼主,遼主遣使責讓石顯。
石顯乃遣其子婆諸刊入朝。
遼主厚賜遣還。
其後石顯與婆諸刊入見遼主於春蒐。
遼主乃留石顯於邊地,而遣婆諸刊還所部。
景祖之謀也。
旣而五國蒲聶部節度使拔乙門畔遼,鷹路不通。
遼人將討之,先遣同幹來諭旨。
景祖曰:「可以計取。
若用兵,彼將走保險阻,非歲月可平也。
」遼人從之。
蓋景祖終畏遼兵之入其境也,故自以為功。
於是景祖陽與拔乙門為好,而以妻子為質,襲而擒之,獻於遼主。
遼主召見于寢殿,燕賜加等,以為生女直部族節度使。
遼人呼節度使為太師,金人稱「都太師」者自此始。
遼主將刻印與之。
景祖不肯繫遼籍,辭曰:「請俟他日。
」遼主終欲與之,遣使來。
景祖詭使部人揚言曰:「主公若受印繫籍,部人必殺之。
」用是以拒之,遼使乃還。
旣為節度使,有官屬,紀綱漸立矣。
生女直舊無鐵,鄰國有以甲冑來鬻者,傾貲厚賈以與貿易,亦令昆弟族人皆售之。
得鐵旣多,因之以修弓矢,備器械,兵勢稍振,前後願附者衆。
斡泯水蒲察部、泰神忒保水完顏部、統門水溫迪痕部、神隱水完顏部,皆相繼來附。
景祖為人寬恕,能容物,平生不見喜慍。
推財與人,分食解衣,無所吝惜。
人或忤之,亦不念。
先時,有畔去者,遣人諭誘之。
畔者曰:「汝主,活羅也。
活羅,吾能獲之,吾豈能為活羅屈哉。
」「活羅」,漢語慈烏也,北方有之,狀如大雞,善啄物,見馬牛橐駝脊間有瘡,啄其脊間食之,馬牛輒死,若飢不得食,雖砂石亦食之。
景祖嗜酒好色,飲啗過人,時人呼曰活羅,故彼以此訕之,亦不以介意。
其後訕者力屈來降,厚賜遣還。
曷懶水有率衆降者,錄其歲月姓名,即遣去,俾復其故。
人以此益信服之。
遼鹹雍八年,五國沒撚部謝野勃菫畔遼,鷹路不通。
景祖伐之,謝野來禦。
景祖被重鎧,率衆力戰。
謝野兵敗,走拔裡邁濼。
時方十月,冰忽解,謝野不能軍,衆皆潰去。
乃旋師。
道中遇逋亡,要遮險阻,晝夜拒戰,比至部已憊。
即往見遼邊將達魯骨,自陳敗謝野功。
行次來流水,未見達魯骨,疾作而復,卒于家,年五十四。
天會十四年,追謚惠桓皇帝,廟號景祖。
皇統四年,藏號定陵。
五年,增謚景祖英烈惠桓皇帝。
第二子襲節度使,是為世祖,諱劾裡缽。
生女直之俗,生子年長即異居。
景祖九子,元配唐括氏生劾者,次世祖,次劾孫,次肅宗,次穆宗。
及當異居,景祖曰:「劾者柔和,可治家務。
劾裡缽有器量智識,何事不成。
劾孫亦柔善人耳。
」乃命劾者與世祖同居,劾孫與肅宗同居。
景祖卒,世祖繼之。
世祖卒,肅宗繼之。
肅宗卒,穆宗繼之。
穆宗復傳世祖之子,至於太祖,竟登大位焉。
世祖,遼重熈八年己卯歲生。
遼鹹雍十年,襲節度使。
景祖異母弟跋黑有異志,世祖慮其為變,加意事之,不使將兵,但為部長。
跋黑遂誘桓〈赤皮〉、散達、烏春、窩謀罕為亂,及間諸部使貳于世祖。
世祖猶欲撫慰之,語在跋黑、桓〈赤皮〉等傳中。
世祖嘗買加古部鍛工烏不屯被甲九十,烏春欲託此以為兵端,世祖還其甲,語在烏春傳。
部中有流言曰:「欲生則附於跋黑,欲死則附於劾裡缽、頗剌淑。
」世祖聞之,疑焉,無以察之,乃佯為具裝,欲有所往者,陰遣人揚言曰:「寇至。
」部衆聞者莫知虛實,有保於跋黑之室者,有保於世祖之室者,世祖乃盡得兄弟部屬向背彼此之情矣。
間數年,烏春來攻,世祖拒之。
時十月已半,大雨累晝夜,冰凘覆地,烏春不能進。
旣而悔曰:「此天也。
」乃引兵去。
烏春舍於阿裡矮村滓不乃家,而以兵圍其弟勝昆於胡不村。
兵退,勝昆執其兄滓不乃,而請蒞殺于世祖,且請免其孥戮。
從之。
桓〈赤皮〉、散達亦舉兵,遣肅宗拒之。
當是時,烏春兵在北,桓〈赤皮〉兵在南,其勢甚盛。
戒之曰:「可和則與之和,否則決戰。
」肅
是時,遼之邊民有逃而歸者。
及遼以兵徙鐵勒、烏惹之民,鐵勒、烏惹多不肯徙,亦逃而來歸。
遼使曷魯林牙將兵來索逋逃之民。
景祖恐遼兵深入,盡得山川道路險易,或將圖之,乃以計止之曰:「兵若深入,諸部必驚擾,變生不測,逋戶亦不可得,非計也。
」曷魯以為然,遂止其軍,與曷魯自行索之。
是時,鄰部雖稍從,孩懶水烏林荅部石顯尚拒阻不服。
攻之,不克。
景祖以計告於遼主,遼主遣使責讓石顯。
石顯乃遣其子婆諸刊入朝。
遼主厚賜遣還。
其後石顯與婆諸刊入見遼主於春蒐。
遼主乃留石顯於邊地,而遣婆諸刊還所部。
景祖之謀也。
旣而五國蒲聶部節度使拔乙門畔遼,鷹路不通。
遼人將討之,先遣同幹來諭旨。
景祖曰:「可以計取。
若用兵,彼將走保險阻,非歲月可平也。
」遼人從之。
蓋景祖終畏遼兵之入其境也,故自以為功。
於是景祖陽與拔乙門為好,而以妻子為質,襲而擒之,獻於遼主。
遼主召見于寢殿,燕賜加等,以為生女直部族節度使。
遼人呼節度使為太師,金人稱「都太師」者自此始。
遼主將刻印與之。
景祖不肯繫遼籍,辭曰:「請俟他日。
」遼主終欲與之,遣使來。
景祖詭使部人揚言曰:「主公若受印繫籍,部人必殺之。
」用是以拒之,遼使乃還。
旣為節度使,有官屬,紀綱漸立矣。
生女直舊無鐵,鄰國有以甲冑來鬻者,傾貲厚賈以與貿易,亦令昆弟族人皆售之。
得鐵旣多,因之以修弓矢,備器械,兵勢稍振,前後願附者衆。
斡泯水蒲察部、泰神忒保水完顏部、統門水溫迪痕部、神隱水完顏部,皆相繼來附。
景祖為人寬恕,能容物,平生不見喜慍。
推財與人,分食解衣,無所吝惜。
人或忤之,亦不念。
先時,有畔去者,遣人諭誘之。
畔者曰:「汝主,活羅也。
活羅,吾能獲之,吾豈能為活羅屈哉。
」「活羅」,漢語慈烏也,北方有之,狀如大雞,善啄物,見馬牛橐駝脊間有瘡,啄其脊間食之,馬牛輒死,若飢不得食,雖砂石亦食之。
景祖嗜酒好色,飲啗過人,時人呼曰活羅,故彼以此訕之,亦不以介意。
其後訕者力屈來降,厚賜遣還。
曷懶水有率衆降者,錄其歲月姓名,即遣去,俾復其故。
人以此益信服之。
遼鹹雍八年,五國沒撚部謝野勃菫畔遼,鷹路不通。
景祖伐之,謝野來禦。
景祖被重鎧,率衆力戰。
謝野兵敗,走拔裡邁濼。
時方十月,冰忽解,謝野不能軍,衆皆潰去。
乃旋師。
道中遇逋亡,要遮險阻,晝夜拒戰,比至部已憊。
即往見遼邊將達魯骨,自陳敗謝野功。
行次來流水,未見達魯骨,疾作而復,卒于家,年五十四。
天會十四年,追謚惠桓皇帝,廟號景祖。
皇統四年,藏號定陵。
五年,增謚景祖英烈惠桓皇帝。
第二子襲節度使,是為世祖,諱劾裡缽。
生女直之俗,生子年長即異居。
景祖九子,元配唐括氏生劾者,次世祖,次劾孫,次肅宗,次穆宗。
及當異居,景祖曰:「劾者柔和,可治家務。
劾裡缽有器量智識,何事不成。
劾孫亦柔善人耳。
」乃命劾者與世祖同居,劾孫與肅宗同居。
景祖卒,世祖繼之。
世祖卒,肅宗繼之。
肅宗卒,穆宗繼之。
穆宗復傳世祖之子,至於太祖,竟登大位焉。
世祖,遼重熈八年己卯歲生。
遼鹹雍十年,襲節度使。
景祖異母弟跋黑有異志,世祖慮其為變,加意事之,不使將兵,但為部長。
跋黑遂誘桓〈赤皮〉、散達、烏春、窩謀罕為亂,及間諸部使貳于世祖。
世祖猶欲撫慰之,語在跋黑、桓〈赤皮〉等傳中。
世祖嘗買加古部鍛工烏不屯被甲九十,烏春欲託此以為兵端,世祖還其甲,語在烏春傳。
部中有流言曰:「欲生則附於跋黑,欲死則附於劾裡缽、頗剌淑。
」世祖聞之,疑焉,無以察之,乃佯為具裝,欲有所往者,陰遣人揚言曰:「寇至。
」部衆聞者莫知虛實,有保於跋黑之室者,有保於世祖之室者,世祖乃盡得兄弟部屬向背彼此之情矣。
間數年,烏春來攻,世祖拒之。
時十月已半,大雨累晝夜,冰凘覆地,烏春不能進。
旣而悔曰:「此天也。
」乃引兵去。
烏春舍於阿裡矮村滓不乃家,而以兵圍其弟勝昆於胡不村。
兵退,勝昆執其兄滓不乃,而請蒞殺于世祖,且請免其孥戮。
從之。
桓〈赤皮〉、散達亦舉兵,遣肅宗拒之。
當是時,烏春兵在北,桓〈赤皮〉兵在南,其勢甚盛。
戒之曰:「可和則與之和,否則決戰。
」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