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十二 列傳一 後妃

關燈
于所生,姆教師箴,功容克備。

    妃家悲念,其兄瑀諸處求訪,垂六七年。

    後潞将入官于朝,妃之鄉親頗有知者,瑀見潞将,欣歸之,時年十三。

    妃歸逾年,嫁為裡人劉進超之妻,進超為内職,及契丹破晉之歲,陷蕃殁焉,妃嫠居洛陽。

    太祖楊淑妃與妃鄉親,平居恆言妃賢德。

    太祖從漢祖幸洛,因憶淑妃之言,尋以禮納之。

    鼎命初建,張貴妃遇禍,中宮虛位,乃冊為德妃。

    太祖自聖穆皇後蚤世以來屢失邦媛,中帏内助惟妃存焉,加以結珮脫簪,率由令範。

    廣順三年夏,遇疾,醫藥之際,屬太祖兗海之征,車駕将行,妃奏曰:「正當暑毒,勞陛下省巡,明發宵征,須人供侍,司簿已下典事者,各已處分從行。

    」太祖曰:「妃疾未平,數令診視,此行在近,無繁内人。

    」及太祖駐跸魯中,妃志欲令内人進,發中使往來言之。

    太祖手敕鄭仁誨曰:「切慮德妃以朕至兗州行營,津置内人承侍。

    緣諸軍在野,不可自安,令鄭仁誨專心體候。

    如德妃津置内人東來,便須上聞約住,或取索鞍馬,不得供應。

    如意堅确,即以手敕示之。

    」既而平定兗州,車駕還京,妃疾無減,俄卒于大内,時年三十九。

    辍朝三日。

     妃長兄瑀,以左贊善大夫緻仕,仲兄元之、季兄自明,皆累曆郡守。

     世宗貞惠皇後劉氏,将家女也,幼歸于世宗。

    漢乾祐中,世宗在西班,後始封彭城縣君。

    世宗随太祖在鄴,後留居邸第。

    漢末李業等作亂,後與貴妃張氏及諸皇族同日遇禍。

    國初,追封彭城郡夫人。

    顯德四年夏四月,追冊為皇後,谥曰貞惠,陵曰惠陵。

     宣懿皇後符氏,祖存審,事後唐武皇、莊宗,位極将相,追封秦王。

    父彥卿,天雄軍節度使,封魏王。

    後初适李守貞之子崇訓。

    漢乾祐中,守貞叛于河中,太祖以兵攻之,及城陷,崇訓自刃其弟妹,次将及後,後時匿于屏處,以帷箔自蔽,崇訓倉黃求後不及,遂自刎,後因獲免。

    太祖入河中,令人訪而得之,即遣女使送于其父,自是後常感太祖大惠,拜太祖為養父。

    世宗鎮澶淵日,太祖為世宗聘之。

    後性和惠,善候世宗之旨,世宗或暴怒于下,後必從容救解,世宗甚重之,及即位,冊為皇後。

    世宗将南征,後常谏止之,言甚切直,世宗亦為之動容,洎車駕駐于淮甸,久冒炎暑,後因憂恚成疾。

    顯德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崩于滋德殿,時年二十有六。

    世宗甚悼之。

    既而有司上谥曰宣懿,葬于新鄭,陵曰懿陵。

    案:世宗有兩符後,其後符後,即宣懿之女弟也,入宋稱符太後,是書不為立傳,未免阙略。

    《五代史補》:世宗皇後符氏,即魏王彥卿之女。

    時有相工視之大驚,密告魏王曰:「此女貴不可言。

    」李守貞素有異志,因與子崇訓娶之,禮畢,守貞甚有喜色。

    其後據河中叛,高祖為樞密使,受命出征。

    後知高祖與其父有舊,城破之際,據堂門而坐,叱諸軍曰:「我符魏王女也,魏王與樞密太尉,兄弟之不若,汝等慎勿無禮。

    」于是諸軍聳然引退。

    頃之,高祖至,喜曰:「此女于白刃紛拏之際保全,可謂非常人也。

    」乃歸之魏王。

    至世宗即位,納為皇後。

    既免河中之難,其母欲使出家,資其福壽,後不悅曰:「死生有命,誰能髡首跣足以求苟活也!」母度不可逼,遂止。

    世宗素以後賢,又聞命不以出家為念,愈賢之,所以為天下母也。

      史臣曰:周室後妃凡六人,而追冊者四,故中闱内則,罕得而聞,惟董妃、符後之懿範,亦無愧于彤管矣。

    案:是書無外戚傳,考《五代會要》雲:周太祖第三女樂安公主,為漢室所害,廣順元年二月追封,至顯德四年四月,又追封莒國長公主。

    第四女壽安公主,降張永德,廣順元年四月封,至顯德元年,封晉國長公主。

    第五女永甯公主,廣順元年九月追封,至顯德四年四月,又追封梁國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