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二十一 列傳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馬,使與周彜同領寇彥卿、南大豐、閻寶已下大軍伐滄州。
及太祖幸魏州,讨牙軍,中軍前有魏博将山河營指揮使左行遷,聞府中有變,引軍還屯曆亭,自稱留後,從亂者數萬人。
道昭佐周彜與彥卿已下大破之,殺四萬餘人,擒左行遷,斬之。
有史仁遇亦聚徒數萬據高唐,又破之,擒仁遇以獻。
乘勝取澶、博二州,平之,複殺萬餘人。
道昭性勇果,多率先犯陣,屢有摧失,而周彜、彥卿犄角繼進,連以捷告;護兵者上功不實,皆以道昭為首。
太祖陰知之,俱不議賞。
及滄州之圍也,不用騎士,令道昭牧馬于唐陽。
太祖受禅後,委兵柄,與康懷英等攻潞州,以「蚰蜓塹」缭之,飛鳥不度。
既逾歲,晉人援至,王師大敗,道昭為晉軍所殺。
徐懷玉,本名琮,亳州焦夷縣人。
少以雄傑自任,随太祖起軍。
唐中和末,從至大梁。
光啟初,蔡寇屯金堤驿,懷玉将輕騎連破之,由是累遷親從副将,改左長劍都虞候。
又從破蔡賊于闆橋,收秦宗權八寨,奏加檢校右散騎常侍。
文德初,同諸軍解河陽之圍,複從破徐、宿。
乾甯中,奏加檢校刑部尚書,太祖賜名懷玉。
破硃瑾于金鄉南,擒宗江以獻,表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右仆射。
乾甯四年,龐師古失利于清口,懷玉獨完軍以退。
光化初,轉滑州右都押牙兼右步軍指揮使,俄奏授沂州刺史。
頃之,王師範以青州叛,屢出兵侵轶,懷玉擊退之。
天複四年,轉齊州防禦使,加檢校司空,從大軍迎駕于岐下。
歸署華州觀察留後。
一年,複領所部兵戍雍州,尋召赴河中,補晉、绛、同、華五州馬步都指揮使。
天祐三年,授左羽林統軍,轉右龍虎統軍,領六軍之士赴澤州。
尋為晉軍所攻,晝夜沖擊,穴地而入,懷玉率親兵逆殺于隧中,晉軍遂退。
開平元年,授曹州刺史,加檢校司徒。
明年,除晉州刺史。
其秋,晉軍大至,已乘其墉,懷玉選親兵五十餘人,擁殺下城。
晉軍既退,出家财以賞戰士。
歲中,晉軍又至,懷玉領兵敗之于洪洞。
三年,制授鄜坊節度使、特進、檢校太保,練兵繕壁,人頗安之,加檢校太傅。
乾化二年,庶人友珪既篡立,河中硃友謙拒命,遣兵襲鄜州,懷玉無備,尋為河中所擄,囚于公館。
及友珪遣康懷英率師圍河中,友謙慮懷玉有變,遂害之。
懷玉才氣剛勇,臨陣未嘗折退,平生金瘡被體,有戰将之名焉。
郭言,太原人也。
家于南陽新野,少以力穑養親,鄉裡稱之。
唐廣明中,黃巢擁衆西犯秦、雍,言為巢黨所執。
後從太祖赴汴,初為騎軍,繼有戰功,後擢為裨校。
言性剛直,有權略,勤于戎事,或以家财分給将士之貧者,由是頗得士心。
屢将兵與蔡寇戰于浚郊,每以少擊衆,出必勝歸。
太祖嘉其勇果,謂賓佐曰:「言乃吾之虎侯也。
」時宗權支黨數十萬,太祖兵不過數十旅,每恨其寡,與之不敵。
一日,命言董數千人,越河、洛,趨陝、虢,招召丁壯,以實部伍。
言夏往冬旋,得銳士萬餘,遂遷步軍都将。
自是随太祖掩襲察寇,斬獲掠奪,不可勝紀。
宗權以茲敗北,太祖盡收其地。
因命言将兵導達貢奉,以安郵傳,自汴、鄭迄于潼關,去奸恤弱,甚得其所。
光啟中,唐天子以太祖兵威日振,命兼揚州節度使。
太祖遣幕吏李璠領兵赴維揚以制置為名,時言為李璠前鋒,深入淮甸,破盱眙而還。
梁祖東伐徐、郓,言将偏師,略地千裡;頻逢寇敵,言出奇決戰,所向皆捷,大挫東人之銳。
太祖錄其績,以「排陣斬斫」之号委之,尋表為宿州刺史、檢校右仆射。
于時徐、宿兵鋒日夕相接,控扼偵邏,以言為首。
景福初,時溥大舉來攻宿州,言勇于野戰,喜逢大敵,自引銳兵擊溥,殺傷甚衆,徐戎乃退。
言為流矢所中,一夕而卒。
李唐賓,陝州陝縣人也。
中和四年二月,尚讓之寇繁台也,唐賓與李谠、霍存并為巢将,與太祖之軍戰于尉氏門外。
三月,太祖破瓦子寨,唐賓與王虔裕來降。
時黃巢壁于陳郊,乃命唐賓摩其西闉焚焉。
王滿之師,王夏之陣,唐賓悉在戰中。
後與硃珍趣淄州,所向摧敵。
及取滑平蔡,前後破郓、淮、徐之衆,功與硃珍略等,而骁勇絕倫,善用矛,未嘗不率先陷陣。
其善于治軍行師之道,亦與珍齊名。
珍之擒石璠也,唐賓亦沿淮與郭言
及太祖幸魏州,讨牙軍,中軍前有魏博将山河營指揮使左行遷,聞府中有變,引軍還屯曆亭,自稱留後,從亂者數萬人。
道昭佐周彜與彥卿已下大破之,殺四萬餘人,擒左行遷,斬之。
有史仁遇亦聚徒數萬據高唐,又破之,擒仁遇以獻。
乘勝取澶、博二州,平之,複殺萬餘人。
道昭性勇果,多率先犯陣,屢有摧失,而周彜、彥卿犄角繼進,連以捷告;護兵者上功不實,皆以道昭為首。
太祖陰知之,俱不議賞。
及滄州之圍也,不用騎士,令道昭牧馬于唐陽。
太祖受禅後,委兵柄,與康懷英等攻潞州,以「蚰蜓塹」缭之,飛鳥不度。
既逾歲,晉人援至,王師大敗,道昭為晉軍所殺。
徐懷玉,本名琮,亳州焦夷縣人。
少以雄傑自任,随太祖起軍。
唐中和末,從至大梁。
光啟初,蔡寇屯金堤驿,懷玉将輕騎連破之,由是累遷親從副将,改左長劍都虞候。
又從破蔡賊于闆橋,收秦宗權八寨,奏加檢校右散騎常侍。
文德初,同諸軍解河陽之圍,複從破徐、宿。
乾甯中,奏加檢校刑部尚書,太祖賜名懷玉。
破硃瑾于金鄉南,擒宗江以獻,表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右仆射。
乾甯四年,龐師古失利于清口,懷玉獨完軍以退。
光化初,轉滑州右都押牙兼右步軍指揮使,俄奏授沂州刺史。
頃之,王師範以青州叛,屢出兵侵轶,懷玉擊退之。
天複四年,轉齊州防禦使,加檢校司空,從大軍迎駕于岐下。
歸署華州觀察留後。
一年,複領所部兵戍雍州,尋召赴河中,補晉、绛、同、華五州馬步都指揮使。
天祐三年,授左羽林統軍,轉右龍虎統軍,領六軍之士赴澤州。
尋為晉軍所攻,晝夜沖擊,穴地而入,懷玉率親兵逆殺于隧中,晉軍遂退。
開平元年,授曹州刺史,加檢校司徒。
明年,除晉州刺史。
其秋,晉軍大至,已乘其墉,懷玉選親兵五十餘人,擁殺下城。
晉軍既退,出家财以賞戰士。
歲中,晉軍又至,懷玉領兵敗之于洪洞。
三年,制授鄜坊節度使、特進、檢校太保,練兵繕壁,人頗安之,加檢校太傅。
乾化二年,庶人友珪既篡立,河中硃友謙拒命,遣兵襲鄜州,懷玉無備,尋為河中所擄,囚于公館。
及友珪遣康懷英率師圍河中,友謙慮懷玉有變,遂害之。
懷玉才氣剛勇,臨陣未嘗折退,平生金瘡被體,有戰将之名焉。
郭言,太原人也。
家于南陽新野,少以力穑養親,鄉裡稱之。
唐廣明中,黃巢擁衆西犯秦、雍,言為巢黨所執。
後從太祖赴汴,初為騎軍,繼有戰功,後擢為裨校。
言性剛直,有權略,勤于戎事,或以家财分給将士之貧者,由是頗得士心。
屢将兵與蔡寇戰于浚郊,每以少擊衆,出必勝歸。
太祖嘉其勇果,謂賓佐曰:「言乃吾之虎侯也。
」時宗權支黨數十萬,太祖兵不過數十旅,每恨其寡,與之不敵。
一日,命言董數千人,越河、洛,趨陝、虢,招召丁壯,以實部伍。
言夏往冬旋,得銳士萬餘,遂遷步軍都将。
自是随太祖掩襲察寇,斬獲掠奪,不可勝紀。
宗權以茲敗北,太祖盡收其地。
因命言将兵導達貢奉,以安郵傳,自汴、鄭迄于潼關,去奸恤弱,甚得其所。
光啟中,唐天子以太祖兵威日振,命兼揚州節度使。
太祖遣幕吏李璠領兵赴維揚以制置為名,時言為李璠前鋒,深入淮甸,破盱眙而還。
梁祖東伐徐、郓,言将偏師,略地千裡;頻逢寇敵,言出奇決戰,所向皆捷,大挫東人之銳。
太祖錄其績,以「排陣斬斫」之号委之,尋表為宿州刺史、檢校右仆射。
于時徐、宿兵鋒日夕相接,控扼偵邏,以言為首。
景福初,時溥大舉來攻宿州,言勇于野戰,喜逢大敵,自引銳兵擊溥,殺傷甚衆,徐戎乃退。
言為流矢所中,一夕而卒。
李唐賓,陝州陝縣人也。
中和四年二月,尚讓之寇繁台也,唐賓與李谠、霍存并為巢将,與太祖之軍戰于尉氏門外。
三月,太祖破瓦子寨,唐賓與王虔裕來降。
時黃巢壁于陳郊,乃命唐賓摩其西闉焚焉。
王滿之師,王夏之陣,唐賓悉在戰中。
後與硃珍趣淄州,所向摧敵。
及取滑平蔡,前後破郓、淮、徐之衆,功與硃珍略等,而骁勇絕倫,善用矛,未嘗不率先陷陣。
其善于治軍行師之道,亦與珍齊名。
珍之擒石璠也,唐賓亦沿淮與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