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二十 列傳十

關燈
存敬引騎軍先犯敵将,諸軍翼之,敵騎大敗,乃解河橋之圍。

    大順二年,為諸軍都虞候,佐霍存董大軍收宿州,以功奏加檢校兵部尚書。

    太祖東征徐、兗,存敬屢有俘斬之功。

    凡受指顧,皆與機會,矢石所及,必以身先,太祖屢加優異,以為行營都指揮使、檢校右仆射。

    乾甯三年,充武甯軍留後,行颍州刺史。

    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滄侵淩魏郡,複以存敬為都指揮使。

    三年,大舉,與葛從周連統諸軍攻浮陽,樹數十栅,圍劉守文累月。

    時幽州劉仁恭舉兵來援,存敬潛軍擊之于乾甯軍南老鴉堤。

    是日,燕人大敗,斬首五萬級,生擒馬慎交已下一百餘人,獲馬萬餘蹄。

    其年秋九月,引軍收鎮州,存敬勒衆涉滹沲河,師人鼓行而進,逢鎮之遊兵數千,因逐之,直入鎮之壅門,收鞍馬牛駝萬計。

    翼日,鎮人納質而旋。

    尋為宋州刺史,逾年,甚有能政。

    複擁衆伐薊門,數旬間連下瀛、莫、祁、景四州,擒俘不可勝紀。

    自懷德驿與中山兵接戰,枕屍數十裡,中山開壁請降。

    天複元年春,太祖以河中節度使王珂與太原結親,憑恃驕恣,命存敬統大軍讨之。

    即日收绛州,擒刺史陶建钊,降晉州刺史張漢瑜,二郡平。

    進圍河中,王珂請降。

    太祖嘉之,乃以存敬為護國軍留後。

    未幾,檢校司空,尋移宋州刺史。

    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太祖聞之,痛惜移晷。

    開平初,追贈太保。

    乾化三年,又追贈太傅。

     子仁願,晉天福中,仕至大理。

     寇彥卿,字俊臣,大梁人也。

    祖琯,父裔,皆宣武軍牙校。

    太祖鎮汴,以彥卿将家子,擢在左右。

    弱冠,選為通贊官。

    太祖為元帥,補元帥府押牙,充四鎮通贊官行首兼右長直都指揮使,累奏授檢校司徒,領洺州刺史。

    羅紹威将殺牙軍,遣使告于太祖,太祖命彥卿使于魏,密與紹威謀之。

    竟成其事,彥卿之力也。

    彥卿身長八尺,隆準方面,語音如鐘。

    善騎射,好書史,複善伺太祖之旨,凡所作為,動皆雲合。

    太祖每言曰:「敬翔、劉捏、寇彥卿,蓋為我而生。

    」其見重如此。

    太祖有所乘烏馬,号「一丈烏」,嘗以賜彥卿。

     天複中,太祖迎昭宗于鳳翔,累與岐軍對陣。

    時彥卿為諸道馬步軍都排陣使。

    嘗躬擐甲胄,乘其所賜烏馬,馳騁于陣前,太祖目之曰:「真神王也!」昭宗還京,賜迎銮毅勇功臣,改邢州刺史,尋遷亳州團練使。

    案《通鑒》:開平二年,帝從吳越王錢镠之請,以亳州團練使寇彥卿為東南面行營都指揮使,使擊淮南。

    十一月,彥卿率衆一千襲霍丘,為土豪硃景所敗;又攻廬、壽二州,皆不勝。

    淮南遣滁州刺史李俨拒之。

    《九國志·硃景傳》:梁祖聞景名,命寇彥卿率勁騎三千襲霍丘,圖取景,且谕梁祖之意令降,景率其徒戰于丘墟林澤中,射死者無數,彥卿兵折力殚而去。

     太祖受禅,為華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

    歲餘,入為左金吾衛大将軍,充街使。

    一日,過天津橋,有老人誤沖其趨道者,排之,落橋而斃,為禦史府所彈,太祖不得已,責授左衛中郎将。

    不數月,除相州防禦使,依前行營諸軍排陣使。

    未幾,授河陽節度使,加檢校太傅。

    及太祖遇弑,彥卿追感舊恩,圖禦容以奠之。

    每因對客言及先朝舊事,即涕泗交流。

    末帝嗣位,遙領興元節度使、東南面行營都招讨使。

    以拒淮寇,尋改右金吾衛上将軍。

    貞明初,授鄧州節度使。

    會淮人圍安陸,彥卿奉诏領兵解圍,大破淮賊而回。

    四年,卒于鎮,時年五十七。

    诏贈侍中。

    彥卿貞幹明敏,善事人主,然怙寵作威,多忌好殺,雖顯立功名,而猶為識者之所鄙焉。

     史臣曰:案:原本有阙文。

    存敬有提鼓之勞,彥卿遇攀鱗之會,俱為籓後,亦其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