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九忠義五
關燈
小
中
大
門斬之。
文煥乃麾兵攻城,以火具卻之,旋蟻附而上。
居誼乃取其家金盡散将士,往來督戰。
會暮,破侵漢樓,樓火延毀民居,居誼度力不支,走還第,拔劍自殺,不殊,赴火死。
丞相伯顔壯其勇,購得其屍燼中,觀之。
事聞,贈利州觀察使,立廟死所。
陳炤,字光伯,常州人。
少工詞賦,登第,為丹徒縣尉,曆兩淮制置司參議官、大軍倉曹壽春府教授,複入帥幕,改知朐山縣,仍兼主管機宜文字。
尋丁母憂歸。
北兵至常,常守趙與鑒走匿,郡人錢訔以城降。
淮民王通居常州,陰以書約劉師勇,許為内應。
朝議乃以姚希得子訔知常州。
師通肋常州,走錢訔,執安撫戴之泰等,遂迎訔以入。
訔以照久任邊知兵,辟為通判。
或謂照曰:“今辟難有辭矣。
”照曰:“鄉邦淪沒,何可坐視,與其偷生而苟全,不若死之愈也。
”遂墨衰而出。
凡可以備禦者,無不為之。
訔入常甫十餘日,大軍攻常,照等率義兵戰禦,自夏徂冬不能下。
以功加帶行提轄文思院。
常将張彥攻呂城,兵敗而降,因盡言常城中虛實,遂急攻之。
照等晝夜城守,招之不下。
丞相伯顔自将圍其城,照與訔持以忠義,協力固守。
再加訔太府寺丞,照幹辦諸軍糧料院,常将士皆轉五官。
城益急,常兵阻壕水為陳,矢盡亦不降。
城破,訔死之,照猶斂兵巷戰,家人請曰:“城東北門圍未合,可走常熟入臨安也。
”照曰:“去此一步,非死所矣。
”日中兵至,死焉。
事上,追贈訔龍圖閣待制,希得贈太師,照直寶章閣,并官其子。
王安節,節度使堅之子也。
少從其父守合州有功,安節等兄弟五人皆受官。
堅為賈似道所忌,出知和州,郁郁而死。
安節至鹹淳末為東南第七副将。
德祐初,似道潰師蕪湖,列城皆降,不降者亦棄城遁。
時安節駐兵江陵,即走臨安,上疏乞募兵為捍禦,授閣門祗候、浙西添差兵馬副都監。
收兵入平江,合張世傑兵戰鳳皇港,有功,轉三官。
劉師勇複常州,攻走王良臣,師勇還平江,以安節與張詹守常。
已而良臣導大兵攻常,常城素惡,安節等築栅以守,相拒兩月不下。
大元丞相伯顔自将攻之,屢遣使招降,亦不下。
丞相怒,麾兵破其南門,安節揮雙刀率死士巷戰,臂傷被執。
有求其姓名者,安節呼曰:“我王堅子安節也。
”降之不得,乃殺之。
尹玉,甯都人。
以捕盜功為贛州三砦巡檢。
秩滿城居,從文天祥勤王。
及天祥至平江,調玉同淮将張全、廣将朱華拒大兵,戰于伍牧,全等軍敗,以淮、廣軍先遁,曾全、胡遇、謝榮、曾玉以贛州四指揮軍亦遁,唯玉殘軍五百殊死戰。
玉手殺數十人,箭集于胄如猬毛,援絕力屈,遂被執。
大軍橫四槍于其項,以梃擊之死。
餘兵猶夜戰,殺人馬蔽田間,無一降者。
質明,生還者四人。
贈玉濠州圍練使,官其二子,賜田二頃,以恤其家。
李芾,字叔章,其先廣平人,中徙汴。
高祖升起進士,為吏有廉名。
靖康中,金人破汴,以刃迫其父,升前捍之,與父俱死。
曾祖椿徙家衡州,遂為衡人。
芾生而聰警,少自樹立,名其齋曰無暴棄。
魏了翁一見禮之,謂有祖風,易其名曰肯齋。
初以蔭補南安司戶,辟祁陽尉,出振荒,即有聲。
攝祁陽縣,縣大治,辟湖南安撫司幕官。
時盜起永州,招之,歲餘不下。
芾與參議鄧坰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賊魁蔣時選父子以歸,餘黨遂平。
攝湘潭縣,縣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
芾稽籍出賦,不避貴勢,賦役大均。
入朝,差知德清縣。
屬浙西饑,芾置保伍振民,活數萬計。
遷主管酒庫所。
德清有妖人扇民為亂,民蜂起附之,至數萬人。
遣芾讨之,盜聞其來,衆立散歸。
除司農寺丞,曆知永州,有惠政,永人祠之。
以浙東提刑知溫州。
州瀕海多盜,芾至盜息,遂以前官移浙西。
時浙西亦多盜,群穴太湖中,芾迹得其出沒按捕之,盜亦駭散。
作虎丘書院以祠尹焞,置學官,親為學規以教之,學者甚盛。
鹹淳元年,入知臨安府。
時賈似道當國,前尹事無巨細先關白始行,芾獨無所問。
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為營救,芾以書往複辨論,竟置諸法。
嘗出閱火具,民有不為具者,問之,曰:“似道家人也。
”立杖之。
似道大怒,使台臣黃萬石誣以贓罪,罷之。
大軍取鄂州,始起為湖南提刑。
時郡縣盜擾,民多奔竄,芾令所部發民兵自衛,縣予一皂幟,令曰:“作亂者斬幟下。
”民始帖然。
乃号召發兵,擇壯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奮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為守備。
未幾,似道兵潰蕪湖,乃複芾官,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
時湖北州郡皆已歸附,其友勸芾勿行,曰:“無已,即以身行可也。
”芾泣曰:“吾豈昧于謀身哉?第以世受國恩,雖廢棄中猶思所以報者,今幸用我,我以家許國矣。
”時其所愛女死,一恸而行。
德祐元年七月,至潭,潭兵調且盡,遊騎已入湘陰、益陽諸縣。
倉卒召募不滿三千人,乃結溪峒蠻為聲援,繕器械,峙刍糧
文煥乃麾兵攻城,以火具卻之,旋蟻附而上。
居誼乃取其家金盡散将士,往來督戰。
會暮,破侵漢樓,樓火延毀民居,居誼度力不支,走還第,拔劍自殺,不殊,赴火死。
丞相伯顔壯其勇,購得其屍燼中,觀之。
事聞,贈利州觀察使,立廟死所。
陳炤,字光伯,常州人。
少工詞賦,登第,為丹徒縣尉,曆兩淮制置司參議官、大軍倉曹壽春府教授,複入帥幕,改知朐山縣,仍兼主管機宜文字。
尋丁母憂歸。
北兵至常,常守趙與鑒走匿,郡人錢訔以城降。
淮民王通居常州,陰以書約劉師勇,許為内應。
朝議乃以姚希得子訔知常州。
師通肋常州,走錢訔,執安撫戴之泰等,遂迎訔以入。
訔以照久任邊知兵,辟為通判。
或謂照曰:“今辟難有辭矣。
”照曰:“鄉邦淪沒,何可坐視,與其偷生而苟全,不若死之愈也。
”遂墨衰而出。
凡可以備禦者,無不為之。
訔入常甫十餘日,大軍攻常,照等率義兵戰禦,自夏徂冬不能下。
以功加帶行提轄文思院。
常将張彥攻呂城,兵敗而降,因盡言常城中虛實,遂急攻之。
照等晝夜城守,招之不下。
丞相伯顔自将圍其城,照與訔持以忠義,協力固守。
再加訔太府寺丞,照幹辦諸軍糧料院,常将士皆轉五官。
城益急,常兵阻壕水為陳,矢盡亦不降。
城破,訔死之,照猶斂兵巷戰,家人請曰:“城東北門圍未合,可走常熟入臨安也。
”照曰:“去此一步,非死所矣。
”日中兵至,死焉。
事上,追贈訔龍圖閣待制,希得贈太師,照直寶章閣,并官其子。
王安節,節度使堅之子也。
少從其父守合州有功,安節等兄弟五人皆受官。
堅為賈似道所忌,出知和州,郁郁而死。
安節至鹹淳末為東南第七副将。
德祐初,似道潰師蕪湖,列城皆降,不降者亦棄城遁。
時安節駐兵江陵,即走臨安,上疏乞募兵為捍禦,授閣門祗候、浙西添差兵馬副都監。
收兵入平江,合張世傑兵戰鳳皇港,有功,轉三官。
劉師勇複常州,攻走王良臣,師勇還平江,以安節與張詹守常。
已而良臣導大兵攻常,常城素惡,安節等築栅以守,相拒兩月不下。
大元丞相伯顔自将攻之,屢遣使招降,亦不下。
丞相怒,麾兵破其南門,安節揮雙刀率死士巷戰,臂傷被執。
有求其姓名者,安節呼曰:“我王堅子安節也。
”降之不得,乃殺之。
尹玉,甯都人。
以捕盜功為贛州三砦巡檢。
秩滿城居,從文天祥勤王。
及天祥至平江,調玉同淮将張全、廣将朱華拒大兵,戰于伍牧,全等軍敗,以淮、廣軍先遁,曾全、胡遇、謝榮、曾玉以贛州四指揮軍亦遁,唯玉殘軍五百殊死戰。
玉手殺數十人,箭集于胄如猬毛,援絕力屈,遂被執。
大軍橫四槍于其項,以梃擊之死。
餘兵猶夜戰,殺人馬蔽田間,無一降者。
質明,生還者四人。
贈玉濠州圍練使,官其二子,賜田二頃,以恤其家。
李芾,字叔章,其先廣平人,中徙汴。
高祖升起進士,為吏有廉名。
靖康中,金人破汴,以刃迫其父,升前捍之,與父俱死。
曾祖椿徙家衡州,遂為衡人。
芾生而聰警,少自樹立,名其齋曰無暴棄。
魏了翁一見禮之,謂有祖風,易其名曰肯齋。
初以蔭補南安司戶,辟祁陽尉,出振荒,即有聲。
攝祁陽縣,縣大治,辟湖南安撫司幕官。
時盜起永州,招之,歲餘不下。
芾與參議鄧坰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賊魁蔣時選父子以歸,餘黨遂平。
攝湘潭縣,縣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
芾稽籍出賦,不避貴勢,賦役大均。
入朝,差知德清縣。
屬浙西饑,芾置保伍振民,活數萬計。
遷主管酒庫所。
德清有妖人扇民為亂,民蜂起附之,至數萬人。
遣芾讨之,盜聞其來,衆立散歸。
除司農寺丞,曆知永州,有惠政,永人祠之。
以浙東提刑知溫州。
州瀕海多盜,芾至盜息,遂以前官移浙西。
時浙西亦多盜,群穴太湖中,芾迹得其出沒按捕之,盜亦駭散。
作虎丘書院以祠尹焞,置學官,親為學規以教之,學者甚盛。
鹹淳元年,入知臨安府。
時賈似道當國,前尹事無巨細先關白始行,芾獨無所問。
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為營救,芾以書往複辨論,竟置諸法。
嘗出閱火具,民有不為具者,問之,曰:“似道家人也。
”立杖之。
似道大怒,使台臣黃萬石誣以贓罪,罷之。
大軍取鄂州,始起為湖南提刑。
時郡縣盜擾,民多奔竄,芾令所部發民兵自衛,縣予一皂幟,令曰:“作亂者斬幟下。
”民始帖然。
乃号召發兵,擇壯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奮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為守備。
未幾,似道兵潰蕪湖,乃複芾官,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
時湖北州郡皆已歸附,其友勸芾勿行,曰:“無已,即以身行可也。
”芾泣曰:“吾豈昧于謀身哉?第以世受國恩,雖廢棄中猶思所以報者,今幸用我,我以家許國矣。
”時其所愛女死,一恸而行。
德祐元年七月,至潭,潭兵調且盡,遊騎已入湘陰、益陽諸縣。
倉卒召募不滿三千人,乃結溪峒蠻為聲援,繕器械,峙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