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八

關燈
以殺減水勢。

    诏工部尚書胥持國與铎同檢視。

    章宗将幸景明宮,是歲民饑,不可行。

    禦史中丞董師中上書谏,铎與左補阙許安仁繼之,賜對禦閣。

    诏尚書省曰:“朕不禁暑熱,欲往山後。

    今台谏言民間多阙食,朕初不盡知,既已知之,其忍自奉以重困民哉。

    ”乃罷行。

     尚書左丞完顔守貞每論政事,守正不移,與同列不合,罷知東平府事,台谏因而擠之。

    铎上書論守貞賢,可複用,其言太切,召對于崇政殿。

    既而章宗以铎書語大臣,于是尚書左丞烏林答願、參知政事夾谷衡、胥持國奏路铎以梁冀比右丞相,所言狂妄,不稱谏職。

    右丞相,夾谷清臣也。

    上曰:“周昌以傑、纣比漢高祖,高祖不以為忤。

    路铎以梁冀比丞相耳。

    ”頃之,守貞入為平章政事。

    五年,複與禮部尚書張暐、禦史中丞董師中、右谏議大夫賈守謙、翰林修撰完顔撒刺谏幸景明宮,語多激切,章宗不能堪,遣近侍局直長李仁願召凡谏北幸者詣尚書省,诏曰:“卿等谏北幸甚善,但其間頗失君臣之體耳。

    ”  是歲,郝忠愈獄起,事密,谏官不能察其詳,議者頗謂事涉鎬王永中,思有以寬解上意。

    右谏議大夫賈守謙上封事,铎繼之,尤切直。

    上優容之,謂铎曰:“汝言諸王皆有觊心,遊其門者不無橫議,是何言也。

    但朕不罪谏官耳。

    ”頃之,尚書省奏拟铎同知河北西路轉運使事,诏再任右拾遺,謂宰相曰:“铎敢言,但識短耳。

    朕嘗诘責而氣不沮。

    ”铎因召對,論宰相權太重。

    上曰:“凡事由朕,宰相安得權重。

    ”既而複奏曰:“乞陛下勿洩此言,洩則臣齑粉矣。

    ”上曰:“宰相安能齑粉人!”至是,章宗并以此言告宰相,雖留再任,宰相愈銜之。

    改右補阙。

     自完顔守貞再入相,以政事為己任,胥持國方幸,尤忌守貞,并忌铎輩。

    铎輩雖嘗為守貞論辨而不相附。

    铎論邊防,守貞以為掇拾唐人餘論,皆不行。

    及守貞持鎬王永中事久不決,铎等亦上言切谏,并指以為黨。

    上乃出守貞知濟南府,凡曾薦守貞者皆黜降,謂宰臣曰:“董師中謂台省無守貞不可治,路铎、李敬義皆稱舉之者。

    然三人者後俱可用,今姑出之。

    ”上複曰:“路铎敢言,甚有時名,一旦外補,人将謂朕不能容直臣。

    可選敢言及才識處铎右者。

    ”參知政事馬琪奏曰:“铎雖知無不言,然亦多不當理。

    ”上曰:“谏官非但取敢言,亦須間有出朕意表者,乃有裨益耳。

    ”于是,吏部尚書董師中出為陝西路轉運使,铎為南京留守判官。

    戶部郎中李敬義方使高麗還,即出為安化軍節度副使。

    诏曰:“卿等昨來交薦守貞公正可用,今坐所舉失實耳。

    ” 承安二年,召為翰林修撰,同看讀陳言文字。

    上召禮部尚書張暐、大理卿麻安上及铎,問趙晏所言十事,因問董師中、張萬公優劣。

    铎奏:“師中附胥持國以進,趙樞、張複亨、張嘉貞皆出持國門下,嘉貞複趨走襄之門。

    持國不可複用,若再相,必亂綱紀。

    ”上曰:“朕豈複相此人,但遷官二階使緻仕,何為不可?”持國黨聞之,怒愈甚。

    改監察禦史。

      參知政事楊伯通引用鄉人李浩,铎劾奏:“伯通以公器結私恩,左司郎中賈益、知除武郁承望風旨,不詳檢起複條例。

    ”涉妄冒,大夫張暐抑之不行。

    上命同知大興府事賈铉诘問。

    張暐、伯通待罪于家。

    賈铉奏:“近诏書诘問禦史大夫張暐。

    暐言路铎嘗禀會楊伯通私用鄉人李浩。

    暐以為彈绌大臣,須有阿曲實迹,恐所劾不當,台綱愈壞,令再體察。

    賈益言除授皆宰執公議,奏禀,不見伯通私任形迹。

    ”於是,诏責铎言事輕率,慰谕伯通治事如故。

     頃之,遷侍禦史,主奏事。

    監察禦史姬端修以言事下吏,使禦史台令史郭公仲達意于大夫張暐及铎。

    暐與铎奏事殿上,上問:“姬端修彈事嘗申台官否?”對曰:“嘗來面議。

    ”端修款伏乃雲:“隻曾與侍禦私議,大夫不知也。

    ”既而端修杖七十收贖,公仲杖七十替罷。

    暐、铎坐奏事不實,暐追一官,铎兩官,皆解職。

    頃之,起為泰定軍節度副使。

    上謂宰臣曰:“凡言事者,議及朕躬亦無妨,語涉宰相,間有憎嫌,何以得進?”诏左司計铎資考至正五品,即除東平府治中。

    未幾,景州阙刺史,尚書省已奏郭歧為之,诏特改铎為景州刺史,仍勿送審官院。

    铎述十二訓以教民。

    诏曰:“路铎十二訓皆勸人為善,遍谕州郡使知之。

    ”遷陝西路按察副使。

    坐以糾彈之官與京兆府治中蒲察張鐵、總管判官辛孝儉、推官愛剌宴飲,奪路一官解職。

    泰和六年,召為翰林待制兼知登聞鼓院,累除孟州防禦使。

    貞祐初,城破,投沁水死。

      铎剛正,曆官台谏,有直臣之風。

    為文尚奇,詩篇溫潤精緻,号《虛舟居士集》雲。

     完顔伯嘉字,輔之,北京路訛魯古必剌猛安人。

    明昌二年進士,調中都左警巡判官。

    孝懿皇後妹晉國夫人家奴買漆不酬直,伯嘉鈎緻晉國用事奴數人系獄。

    晉國白章宗,章宗曰:“姨酬其價,則奴釋矣。

    ”由是豪右屏迹。

    改寶坻丞。

    補尚書省令史,除太學助教、監察禦史。

    劾奏平章政事仆散揆。

    或曰:“與宰相有隙,奈何?”伯嘉曰:“職分如此。

    ”遷平涼治中。

    累官莒州刺史。

    谳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