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十三

關燈
三年,改判定武軍。

     初,崔溫、郭谏、馬太初與永蹈家奴畢慶壽私說谶記災祥,畢慶壽以告永蹈:“郭谏頗能相人。

    ”永蹈乃召郭谏相已及妻子。

    谏說永蹈曰:“大王相貌非常,王妃及二子皆大貴。

    ”又曰:“大王,元妃長子,不與諸王比也。

    ”永蹈召崔溫、馬太初論谶記天象。

    崔溫曰:“醜年有兵災,屬兔命者來年春當收兵得位。

    ”郭谏曰:“昨見赤氣犯紫微,白虹貫月,皆注醜後寅前兵戈忄栗亂事。

    ”永蹈深信其說,乃陰結内侍鄭雨兒伺上起居,以崔溫為謀主,郭谏、馬太初往來遊說。

    河南統軍使仆散揆尚永蹈妹韓國公主,永蹈謀取河南軍以為助,與妹澤國公主長樂謀,使驸馬都尉蒲剌睹緻書于揆,且先請婚,以觀其意。

    揆拒不許結婚,使者不敢複言不軌事。

    永蹈家奴董壽谏永蹈,不聽。

    董壽以語同輩奴千家奴,上變。

    是時,永蹈在京師,诏平章政事完顔守貞、參知政事胥持國、戶部尚書楊伯通、知大興府事尼龐古鑒鞫問,連引甚衆,久不能決。

    上怒,召守貞等問狀。

    右丞相夾谷清臣奏曰:“事貴速絕,以安人心。

    ”于是,賜永蹈及妃卞玉,二子按春、阿辛,公主長樂自盡。

    蒲剌睹、崔溫、郭谏、馬太初等皆伏誅。

    仆散揆雖不聞問,猶坐除名。

    董壽免死,隸監籍。

    千家奴賞錢二千貫,特遷五官雜班叙使。

    自是諸王制限防禁密矣。

     泰和七年,诏複王封,備禮改葬,賜谥曰剌,以衛王永濟子按辰為永蹈後,奉其祭祀。

     越王永功,本名宋葛,又名廣孫,貞元二年生。

    沉默寡言笑,勇健絕人,涉書史,好法書名畫。

    大定四年,封鄭王。

    七年,進封隋王。

    十一年,進封曹王。

    十五年,除刑部尚書。

    上曰:“侍郎張汝霖,汝外舅行也,可學為政。

    ”十七年,授活活土世襲猛安。

    十八年,改大興尹。

     世宗幸金蓮川,始出中都,親軍二蒼頭縱馬食民田,诏永功:“蒼頭各杖一百。

    彈壓百戶二人失覺察,勒停。

    ”上次望京澱,永功奏曰:“親軍人止一蒼頭、兩彈壓服勤,為日久矣。

    臣昧死違诏,量決蒼頭,使彈壓待罪,可使償其田直,惟陛下憐察。

    ”上皆從之。

     老妪與男婦憩道傍,婦與所私相從亡去,或告妪曰:“向見年少婦人自水邊小徑去矣。

    ”妪告伍長蹤迹之。

    有男子私殺牛,手持血刃,望見伍長,意其捕己,即走避之。

    妪與伍長疑是殺其婦也,捕送縣,不勝楚毒,遂誣服。

    問屍安在?詭曰:“棄之水中矣。

    ”求之水中,果獲一屍,已半腐。

    縣吏以為是男子真殺若婦矣,即具獄上。

    永功疑之曰:“婦死幾何日,而屍遽半腐哉。

    ”頃之,妪得其婦于所私者。

    永功曰:“是男子偶以殺人就獄,其拷掠足以稱殺牛之科矣。

    ”遂釋之而去。

    武清黃氏、望雲王氏豪猾不逞,永功發其罪,畿内肅然。

     二十三年,判東京留守。

    是月,改河間尹。

    閱月,改北京留守。

    居無何,上謂宰臣曰:“朕聞永功到北京為政無良,雖朕子,萬一敗露,法可廢乎。

    朕已戒敕永功,卿等可谕其長史,俾匡正之。

    ”到北京凡七月,改東京留守。

    世宗幸上京,過東京,永功從。

    明年,上還至天平山好水川,皇太子薨。

    诏永功護喪事,尋拜禦史大夫。

    章宗封原王,加開府儀同三司。

    趙王永中及永功兄弟皆加開府儀同三司。

    明年,判大宗正事。

     應州僧與永功有舊,将訴事于彰國軍節度使移剌胡剌,求永功手書與胡剌為地。

    胡剌得書,奏之。

    上謂宰臣曰:“永功以書囑事胡剌,此雖細微,不可不懲也。

    凡人小過不治,遂至大咎。

    有犯必懲,庶幾能改,是亦教也。

    ”皆曰:“陛下用法無私,臣下敢不敬畏。

    ”于是永功解職。

    未幾,複判大宗正事。

     章宗即位,除判平陽府事,進封冀王。

    永功之官,随引醫人沈思存過制限,當解職。

    上曰:“朕知此事,當痛斷監奴及治府掾長史管轄府事者罪,仍著于令。

    ”家奴王唐犯罪至徒,永功曲庇之。

    平陽治中高德裔失覺察,笞四十。

    于是永功改判濟南府。

    诏永功曰:“所坐雖細事,法令不得不如此。

    今已釋矣,後毋複然。

    濟南先帝舊治,風土甚好,可悉此意也。

    ”改授山東西路把魯古世襲猛安。

    二年,判廣甯府事,進封魯王。

    明年,判彰德府事。

    承安元年,進封郢王。

    明年,判太原府事。

    泰和七年,改西京留守。

    八年,複判平陽府事。

    大安元年,進封谯王,判中山府事。

    明年,進封越王。

     宣宗即位,免常參。

    明年,從遷汴京。

    久之,诏永功每月朔一朝。

    興定四年,诏永功無朝。

    五年,有疾,賜禦藥。

    疾革,賜尚醫診視,一日五遣使候問。

    是歲,薨。

    上哭之恸,谥曰忠簡。

     子福孫、壽孫、粘沒曷。

    大定二十六年,诏賜福孫名璐,壽孫名璹,粘沒曷名琳。

    是年,璐加奉國上将軍。

    章宗即位,加銀青榮祿大夫,封蕭國公。

    初為興陵崇妃養子,常居京師,奉朝請。

    泰和五年,卒。

    章宗辍朝,百官進名奉慰。

     璹本名壽孫,世宗賜名,字仲實,一字子瑜。

    資質簡重,博學有俊才,喜為詩,工真草書。

    大定二十七年,加奉國上将軍。

    明昌初,加銀青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