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十二

關燈
之奉。

    雖甚暑,未嘗解衣緩帶。

    對妻孥危坐終日,不一談笑,其簡默如此。

     白彥敬,本名遙設,部羅火部族人。

    初名彥恭,避顯宗諱,改焉。

    祖屋仆根。

    父阿斯,仕遼為率府率。

    彥敬善騎射,起家為吏,補元帥府令史。

    伐宋,為錢帛司都管勾。

    立三省,選為尚書省令史,除都元帥府知事。

    招谕諸部,授以金牌,行數千裡,有功,超遷兵部郎中。

    熙宗罷統軍司改招讨司,遣彥敬分僚屬改牌印,谕諸部隸招讨司。

    還為本部侍郎,遷大理卿,出為通州防禦使,改刑部侍郎。

    怨家告誣開府慎思與西北路部族謀叛,彥敬鞫得其實,海陵嘉之。

    遷簽書樞密院事,以便宜措置邊防。

     正隆六年,調諸路兵伐宋,及調民馬,使彥敬主會甯、蒲與、胡裡改三路事。

    改吏部尚書,充南征萬戶,遷樞密副使。

    契丹撒八反,樞密使仆散忽土等以無功坐誅,以彥敬為北面行營都統,與副統纥石烈志甯以便宜往,賜禦服皮襖。

    行至北京,聞南征諸軍逃歸者皆奔東京,欲推戴世宗。

    彥敬與志甯謀,陰結會甯尹完顔蒲速赉、利涉軍節度使獨吉義以圖之。

     世宗已即位,使石抹移疊、移剌曷補等九人招彥敬、志甯。

    彥敬拒之,使移疊跪。

    移疊不屈,皆殺之。

    及完顔謀衍将兵攻北京,彥敬使偏将率兵拒于建州之境,而獨吉義先歸世宗,蒲速赉稱疾不至。

    世宗密遣人乘夜揭榜于北京市,購以官賞。

    彥敬、志甯恐為人圖己,遂降。

    以為曷速館節度使。

    不數月,召為禦史大夫。

     窩斡忄栗帝号。

    諸軍馬瘦弱,遣彥敬往西北路招讨司市馬,得六千餘匹。

    窩斡敗,西走山後。

    完顔思敬以新馬三千備追襲。

    彥敬屯于夏國兩界間。

    窩斡平,召還為兵部尚書,出為鳳翔尹,改太原尹,兼河北東路兵馬總管,尋改河中尹。

    大定九年,卒于官。

     張景仁,字壽甫,遼西人。

    累官翰林待制。

    貞元二年,與翟永固俱試禮部進士,以“尊祖配天”為賦題,忤海陵旨,語在永固傳。

    大定二年,仆散忠義伐宋,景仁掌其文辭。

    宋人議和,朝廷已改奉表為國書,稱臣為侄,但不肯世稱侄國。

    往複凡七書,然後定,其書皆景仁為之。

    世宗稱其能,嘗曰:“今之文章,如張景仁與宋人往複書,指事達意,辨而裁,真能文之士也。

    ”五年,罷兵,入為翰林直學士。

    七年,遷侍講。

    八年,為詳讀官。

    宋國書中有“寶鄰”字,景仁奏“鄰”字太涉平易。

    上問累年國書有“鄰”字否,命一一校勘。

    六年書中亦有之,上責問六年詳讀官劉仲淵,右丞石琚亦請罪曰:“臣嘗預六年詳讀。

    ”上曰:“此有司之過,安得一一責宰臣邪?”诏有司就谕宋臣王瀹,使歸告其主,後日國書不得複爾。

    仲淵時為禮部侍郎,降石州刺史,景仁遷翰林學士兼同修國史。

     久之,上召景仁讀陳言文字。

    上問“事款幾何?”景仁率易,少周密,對曰:“二十餘事。

    ”複曰:“其中如某事某事十事可行,餘皆無謂也。

    ”明日,上召景仁責之曰:“卿昨言可行者,朕觀之,中複有不可行者。

    卿謂無謂者,中亦有可行者。

    朕未嘗使卿分别可否,卿辄專可否,何也?自今戒之。

    ”十年,兼太常卿,學士、同修國史如故。

    轉承旨,兼修國史。

    改河南尹。

    二十一年,召為禦史大夫,仍兼承旨、修國史。

      世宗謂景仁曰:“卿博學老儒,求如古之禦史大夫,然後行之,期為稱矣。

    不能如古之人,衆人不獨诮卿,亦謂朕不能知人。

    卿醉中頗輕脫失言,當以酒為戒。

    ”初,朝臣言景仁有文藝而頗率易,不可任台察。

    景仁被诏,就台中治監察罪,辄以便服視決罰。

    上聞之,責景仁曰:“朕初用卿為大夫,或言卿不可居此官,今果不用故事,率易如此。

    卿自慎,不然黜罰及矣!”景仁頓首謝。

     未幾,诏葬元妃李氏于海王莊。

    平章政事烏古論元忠提控葬事,都水監丞高杲壽治道路不如式,元忠不奏,決之四十。

    景仁劾奏元忠辄斷六品官,無人臣禮。

    上曰:“卿劾奏甚當。

    ”使左宣徽使蒲察鼎壽傳诏戒敕元忠曰:“監丞六品,有罪聞奏,今乃一切趨辦,擅決六品官,法當如是耶?禦史在尊朝廷,汝當自咎,勿複再!”元忠尚豫國公主,怙寵自任,倨慢朝士。

    景仁劾之,朝廷肅然。

    是歲,薨。

     贊曰:高桢以舊勞為禦史大夫,剛明自任,繩治無所避,幾不免于怨憎之荼毒。

    直己而行,自古難之。

    白彥敬不受大定之诏而世宗賢之。

    向使久在此位,其深謀谠論,必有竦動人者。

    張景仁儒者之勇,廷論元忠,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