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郭藥師子安國耶律塗山烏延胡裡改烏延吾裡補蕭恭完顔習不主纥石烈胡剌耶律恕郭企忠烏孫訛論顔盞門都仆散渾坦鄭建充烏古論三合移剌溫蕭仲恭子拱蕭仲宣高松海陵諸子
郭藥師,渤海鐵州人也。
遼國募遼東人為兵,使報怨于女直,号曰“怨軍”,藥師為其渠帥。
斡魯古攻顯州,敗藥師于城下。
遼帝亡保天德,耶律捏裡自立,改“怨軍”為“常勝軍”,擢藥師諸衛上将軍。
捏裡死,其妻蕭妃稱制,藥師以涿、易二州歸于宋。
藥師以宋兵六千人奄至燕京,甄五臣以五千人奪迎春門,皆入城。
蕭妃令閉城門與宋兵巷戰。
藥師大敗,失馬步走,逾城以免。
宋人猶厚賞之。
太祖割燕山六州與宋人,宋使藥師副王安中守燕山。
及安中不能庇張覺而殺之,函其首以與宗望,藥師深尤宋人,而無自固之志矣。
宗望軍至三河,藥師等拒戰于白河。
兵敗,藥師乃降。
宗望遂取燕山。
太宗以藥師為燕京留守,給以金牌,賜姓完顔氏。
從宗望伐宋,凡宋事虛實,藥師盡知之。
宗望能以懸軍深入,駐兵汴城下,約質納币,割地全勝以歸者,藥師能測宋人之情,中其肯綮故也。
及兩鎮不受約束,命諸将讨之,藥師破順安軍營,殺三千餘人。
海陵即位,诏賜諸姓者皆複本姓,故藥師子安國仍姓郭氏。
郭安國,藥師子也。
累遷奉國上将軍、南京副留守。
貞元三年,南京大内火,海陵使右司郎中梁钅求、同知安武軍節度事王全按問失火狀。
留守馮長甯、都轉運使左瀛各杖一百,除名。
安國及留守判官大良順各杖八十,削三官。
火起處勾當官南京兵馬都指揮使吳浚杖一百五十,除名。
失火位押宿兵吏十三人并斬。
谕之曰:“朕非以宮阙壯麗也。
自即位以來,欲巡省河南,汝等不知防慎,緻外方奸細,燒延殆盡。
本欲處爾等死罪,特以舊人寬貸之。
押宿人兵法當處死,疑此輩容隐奸細,故皆斬也。
” 安國性輕躁,本無方略。
海陵将伐宋,以安國将家子,擢拜兵部尚書,改刑部尚書。
軍興,領武捷軍都總管,與武勝、武平軍為前鋒。
海陵授諸将方略,安國前奏曰:“趙構聞王師至,其勢必逃竄。
臣等不以遠近,追之獲而後已,但置之何地?”海陵大喜曰:“卿言是也。
得構即置之寺觀,嚴兵守之。
”及聞世宗即位,海陵謀北還,更置浙西道兵馬都統制府,以完顔元宜為都統制,安國副之。
及海陵遇弑,衆惡安國所為,與李通輩皆殺之。
贊曰:郭藥師者,遼之餘孽,宋之厲階,金之功臣也。
以一臣之身而為三國之禍福,如是其不侔也。
魏公叔痤勸其君殺衛鞅,豈無所見欤! 耶律塗山,系出遙辇氏,在遼世為顯族。
塗山仕至金吾衛大将軍、遙裡相溫。
遼帝奔天德,塗山以所部降,宗翰承制授尚書,為西北路招讨使。
宗翰伐宋,塗山率本部為先鋒。
至汾州,遇宋将折家軍,請濟師并力破之。
從攻太原、隆德府,從入汴,克洛陽。
及從婁室平陝右。
天會七年,授太子少保。
十年,遷尚書左仆射。
緻仕,卒,年九十一。
正隆例贈特進、郜國公。
烏延胡裡改,曷懶路星顯水人也。
後授愛也窟謀克,因家焉。
從阇母圍平州,有功。
及伐宋,圍汴,五謀克與宋兵萬人遇于城南,胡裡改先馳擊敗之,元帥府遂賞良馬一匹。
天會五年,攻宗城縣,敵棄城走恩州,胡裡改追殺千餘人,獲車四百兩。
帥府賞牛三十頭、馬一匹。
七年,讨泰山群盜,平之,毀其營栅。
兗州群寇三千餘保據山險,胡裡改複破之。
賞牛二十二頭、馬四匹。
八年,攻廬州,至柘臯鎮,胡裡改領甲士三十為前鋒,執宋所遣持書與劉四廂锜者七人。
複以先鋒軍攻和州,比至含山縣五裡,獲甲士二人,乃知宋三将将兵且至。
胡裡改伏其軍,遂獲姚觀察。
帥府賞馬二匹。
九年,定陝右,胡裡改以所部遇敵千人,敗之,生擒甲士一人,盡得敵之虛實。
又從蒲魯渾徇地熙秦,敗敵兵二千于秦州,賞馬一匹。
宋人屯襄陽府,監軍按補遣胡裡改領四猛安往攻之。
宋兵三千已渡江,方營壁壘,乘其未就,突戰破之。
梁王宗弼複河南,将攻陳州,遣胡裡改以甲士三十捕偵候人。
至蔡州西,遇兵八十餘,戰敗之,獲南頓縣令。
及攻陳州,夜将四更,忽聞敵開門潰走,胡裡改亟領二謀克軍追及之,而猛安突葛速亦領軍繼至,大敗之。
皇統二年,遷定遠大将軍。
八年,授臨洮少尹,兼熙秦路兵馬副都總管。
九年,改同知京兆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
天德改同知平陽尹,兼河東南路兵馬都總管。
貞元三年,改同知曷懶路總管。
大定四年,授胡裡改節度使。
七年,改歸德軍節度使。
十年,移鎮顯德。
卒官,年六十九。
十九年,诏授其子五十六武功将軍,世襲本路婆朵火河謀克。
烏延吾裡補,曷懶路禅嶺人也。
徙大名路。
天會中,從其父達吉補隸元帥右監軍麾下。
撻懶以事赴阙,以達吉補自随。
吾裡補領其父謀克,從大軍攻滄州。
方夷濠隍,城中兵來拒,吾裡補以本部擊卻之。
王師下青州,力戰有功,獲馬百匹以獻,降獲賊黨甚衆。
青州戍将觌吉補以萊州兵衆,請濟于帥府。
吾裡補将十二謀克兵往救之。
遂降其四營,拔其一營,得戶四千。
又敗賊兵五萬于恩州,攻破其營,降戶五萬,獲牛畜萬餘。
将至臨清縣,遇敵兵三千,又敗之,俘獲甚衆,生擒賊首以獻。
帥府嘉其功,以奴婢百、牛三十賞之。
時觌吉補敗于恩州之境,吾裡補複以兵四千往救之,破敵萬餘。
宋兵十萬在單父間,總管宗室移剌屋選步卒一萬、騎兵四千往讨之。
吾裡補領其親管謀
遼國募遼東人為兵,使報怨于女直,号曰“怨軍”,藥師為其渠帥。
斡魯古攻顯州,敗藥師于城下。
遼帝亡保天德,耶律捏裡自立,改“怨軍”為“常勝軍”,擢藥師諸衛上将軍。
捏裡死,其妻蕭妃稱制,藥師以涿、易二州歸于宋。
藥師以宋兵六千人奄至燕京,甄五臣以五千人奪迎春門,皆入城。
蕭妃令閉城門與宋兵巷戰。
藥師大敗,失馬步走,逾城以免。
宋人猶厚賞之。
太祖割燕山六州與宋人,宋使藥師副王安中守燕山。
及安中不能庇張覺而殺之,函其首以與宗望,藥師深尤宋人,而無自固之志矣。
宗望軍至三河,藥師等拒戰于白河。
兵敗,藥師乃降。
宗望遂取燕山。
太宗以藥師為燕京留守,給以金牌,賜姓完顔氏。
從宗望伐宋,凡宋事虛實,藥師盡知之。
宗望能以懸軍深入,駐兵汴城下,約質納币,割地全勝以歸者,藥師能測宋人之情,中其肯綮故也。
及兩鎮不受約束,命諸将讨之,藥師破順安軍營,殺三千餘人。
海陵即位,诏賜諸姓者皆複本姓,故藥師子安國仍姓郭氏。
郭安國,藥師子也。
累遷奉國上将軍、南京副留守。
貞元三年,南京大内火,海陵使右司郎中梁钅求、同知安武軍節度事王全按問失火狀。
留守馮長甯、都轉運使左瀛各杖一百,除名。
安國及留守判官大良順各杖八十,削三官。
火起處勾當官南京兵馬都指揮使吳浚杖一百五十,除名。
失火位押宿兵吏十三人并斬。
谕之曰:“朕非以宮阙壯麗也。
自即位以來,欲巡省河南,汝等不知防慎,緻外方奸細,燒延殆盡。
本欲處爾等死罪,特以舊人寬貸之。
押宿人兵法當處死,疑此輩容隐奸細,故皆斬也。
” 安國性輕躁,本無方略。
海陵将伐宋,以安國将家子,擢拜兵部尚書,改刑部尚書。
軍興,領武捷軍都總管,與武勝、武平軍為前鋒。
海陵授諸将方略,安國前奏曰:“趙構聞王師至,其勢必逃竄。
臣等不以遠近,追之獲而後已,但置之何地?”海陵大喜曰:“卿言是也。
得構即置之寺觀,嚴兵守之。
”及聞世宗即位,海陵謀北還,更置浙西道兵馬都統制府,以完顔元宜為都統制,安國副之。
及海陵遇弑,衆惡安國所為,與李通輩皆殺之。
贊曰:郭藥師者,遼之餘孽,宋之厲階,金之功臣也。
以一臣之身而為三國之禍福,如是其不侔也。
魏公叔痤勸其君殺衛鞅,豈無所見欤! 耶律塗山,系出遙辇氏,在遼世為顯族。
塗山仕至金吾衛大将軍、遙裡相溫。
遼帝奔天德,塗山以所部降,宗翰承制授尚書,為西北路招讨使。
宗翰伐宋,塗山率本部為先鋒。
至汾州,遇宋将折家軍,請濟師并力破之。
從攻太原、隆德府,從入汴,克洛陽。
及從婁室平陝右。
天會七年,授太子少保。
十年,遷尚書左仆射。
緻仕,卒,年九十一。
正隆例贈特進、郜國公。
烏延胡裡改,曷懶路星顯水人也。
後授愛也窟謀克,因家焉。
從阇母圍平州,有功。
及伐宋,圍汴,五謀克與宋兵萬人遇于城南,胡裡改先馳擊敗之,元帥府遂賞良馬一匹。
天會五年,攻宗城縣,敵棄城走恩州,胡裡改追殺千餘人,獲車四百兩。
帥府賞牛三十頭、馬一匹。
七年,讨泰山群盜,平之,毀其營栅。
兗州群寇三千餘保據山險,胡裡改複破之。
賞牛二十二頭、馬四匹。
八年,攻廬州,至柘臯鎮,胡裡改領甲士三十為前鋒,執宋所遣持書與劉四廂锜者七人。
複以先鋒軍攻和州,比至含山縣五裡,獲甲士二人,乃知宋三将将兵且至。
胡裡改伏其軍,遂獲姚觀察。
帥府賞馬二匹。
九年,定陝右,胡裡改以所部遇敵千人,敗之,生擒甲士一人,盡得敵之虛實。
又從蒲魯渾徇地熙秦,敗敵兵二千于秦州,賞馬一匹。
宋人屯襄陽府,監軍按補遣胡裡改領四猛安往攻之。
宋兵三千已渡江,方營壁壘,乘其未就,突戰破之。
梁王宗弼複河南,将攻陳州,遣胡裡改以甲士三十捕偵候人。
至蔡州西,遇兵八十餘,戰敗之,獲南頓縣令。
及攻陳州,夜将四更,忽聞敵開門潰走,胡裡改亟領二謀克軍追及之,而猛安突葛速亦領軍繼至,大敗之。
皇統二年,遷定遠大将軍。
八年,授臨洮少尹,兼熙秦路兵馬副都總管。
九年,改同知京兆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
天德改同知平陽尹,兼河東南路兵馬都總管。
貞元三年,改同知曷懶路總管。
大定四年,授胡裡改節度使。
七年,改歸德軍節度使。
十年,移鎮顯德。
卒官,年六十九。
十九年,诏授其子五十六武功将軍,世襲本路婆朵火河謀克。
烏延吾裡補,曷懶路禅嶺人也。
徙大名路。
天會中,從其父達吉補隸元帥右監軍麾下。
撻懶以事赴阙,以達吉補自随。
吾裡補領其父謀克,從大軍攻滄州。
方夷濠隍,城中兵來拒,吾裡補以本部擊卻之。
王師下青州,力戰有功,獲馬百匹以獻,降獲賊黨甚衆。
青州戍将觌吉補以萊州兵衆,請濟于帥府。
吾裡補将十二謀克兵往救之。
遂降其四營,拔其一營,得戶四千。
又敗賊兵五萬于恩州,攻破其營,降戶五萬,獲牛畜萬餘。
将至臨清縣,遇敵兵三千,又敗之,俘獲甚衆,生擒賊首以獻。
帥府嘉其功,以奴婢百、牛三十賞之。
時觌吉補敗于恩州之境,吾裡補複以兵四千往救之,破敵萬餘。
宋兵十萬在單父間,總管宗室移剌屋選步卒一萬、騎兵四千往讨之。
吾裡補領其親管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