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盧彥倫子玑孫亨嗣毛子廉李三錫孔敬宗李師夔沈璋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附左氵必弟淵侄光慶 盧彥倫,臨潢人。
遼天慶初,蕭貞一留守上京,置為吏,以材幹稱。
是時,臨潢之境多盜,而城中兵無統屬者,府以彥倫為材,薦之于朝,即授殿直、勾當兵馬公事。
遼兵敗于出河店,還至臨潢,散居民家,令給養之,而軍士縱恣侵擾,無所不至,百姓殊厭苦之。
留守耶律赤狗兒不能禁戢,乃召軍民谕之曰:“契丹、漢人久為一家,今邊方有警,國用不足,緻使兵士久溷父老間,有侵擾亦當相容。
”衆皆無敢言者。
彥倫獨曰:“兵興以來,民間财力困竭,今複使之養土,以國家多故,義固不敢辭。
而此輩恣為強暴,人不能堪。
且番、漢之民皆赤子也,奪此與彼,謂何。
” 初取臨潢,軍中有辛訛特刺者,舊為臨潢驿吏,與彥倫善,使往招谕,彥倫殺之。
遼授彥倫團練使、勾當留守司公事。
天輔四年,彥倫從留守撻不野出降。
授夏州觀察使,權發遣上京留守事。
師還,撻不野以城叛,彥倫乃率所部逐撻不野,盡殺城中契丹,遣使來報。
未幾,遼将耶律馬哥以兵取臨潢,彥倫拒守者七月。
會援兵至,敵解圍去,因赴阙。
天會二年,知新城事。
城邑初建,彥倫為經畫,民居、公宇皆有法。
改靜江軍節度留後,知鹹州煙火事。
未幾,遷靜江軍節度使。
天眷初,行少府監兼都水使者,充提點京城大内所,改利涉軍節度使。
未閱月,還,複為提點大内所。
彥倫性機巧,能迎合悼合意,由是頗見寵用。
歲餘,遷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為宋國歲元使。
改禮部尚書,加特進,封郇國公。
天德二年,出為大名尹。
明年,诏彥倫營造燕京宮室,以疾卒,年六十九。
子玑。
玑字正甫,以廕補閤門祗候,累遷客省使,兼東上閤門使,改提點太醫、教坊、司天,充大定十五年宋主生日副使,遷同知宣徽院事。
丁母憂,起複太府監,改開遠軍節度使,入為右宣徽使。
章宗即位,轉左宣徽使,緻仕。
明昌四年,起複左宣徽使,改定武軍節度使,複為左宣徽使。
是時,玑年已七十,诏許朝參得坐于廊下。
複緻仕。
泰和初,诏玑天壽節預宴。
二年,元妃李氏生皇子,滿三月,章宗以玑老而康強,命以所策杖為洗兒禮物。
章宗幸玉泉山,诏玑與緻仕宰相俱會食,許策杖給扶。
後預天壽節,上命玑與大臣握槊戲,玑獲勝焉。
從上秋山,賜名馬。
上曰:“酬卿博直。
”其眷遇如此。
泰和六年卒,年八十。
子亨嗣。
亨嗣字繼祖,以廕補閤門祗候,内供奉。
調同監平涼府醋務,改同監天山鹽場。
丁母憂,服阕,監萊州酒課,累調監豐州、任丘、汲縣、東平酒務。
課最,遷白登縣令。
明昌四年,行六部差規措軍前糧料,入為典給直長,改西京戶籍判官,曆官西京、中都太倉使,中都戶籍判官,尚醖署丞。
丁父憂。
大安初,複為典給署丞兼太子家令。
崇慶元年,遷同知順天軍節度使事。
是時,兵興,征調煩急,亨嗣以辦最,遷定遠大将軍,入為戶部員外郎。
貞祐二年,遷莒州刺史。
三年,山東宣撫司讨楊安兒,亨嗣行六部,兵罷,還州。
興定二年,卒,年六十一。
亨嗣與弟亨益,盡友愛之道。
亨嗣初以祖廕得官,大定十六年,父玑為同知宣徽院事,當廕子,亨嗣以讓弟亨益。
亨益早卒,子兟。
兟幼稚,亨嗣盡以舊業田宅奴畜财物與之。
毛子廉本名八十,臨潢長泰人,材勇善射。
遼季群盜起,募勇士,子廉應募。
遼主召見,賜甲仗,率百人,會所在官兵捕盜。
以功授東頭供奉官,賜良馬。
天輔四年,遣謀克辛斡特刺、移刺窟斜招谕臨潢,子廉率戶二千六百來歸。
今就領其衆,佩銀牌,招未降軍民。
盧彥倫怒于廉先降,殺子廉妻及二子,使騎兵二千伺取子廉。
子廉與窟斜經險阻中,騎兵圍之,兩騎突出直犯子廉。
子廉引弓斃其一人,其一人挺槍幾中子廉腋。
子廉避其槍,與搏戰,生擒之,乃彥倫健将孫延壽也。
餘衆潰去。
天會三年,除上京副留守。
久之,兼鹽鐵事。
天眷中,除燕京院都監。
遼王宗幹問宰相曰:“子廉有功,何為下遷。
”;宰相以例對。
宗幹曰:“盧彥倫何不除此職?子廉之功十倍彥倫,在臨潢十餘年,吏民畏愛如一日,誰能及此。
”是時盧彥倫已以少府監除節度使,故宗幹引以為比。
除甯昌軍節度使。
海陵弑熙宗,子廉聞之,歎曰:“曾不念國王定策之功耶。
”乃緻仕。
大定二年,卒。
李三錫字懷邦,錦州安昌人,以赀得官。
遼季,盜攻錦州,州人推三錫主兵事,設機應變,城賴以完。
錄功授左承制。
遼主走天德,劉彥宗辟三錫将兵保白雲山。
金兵次來州,三錫以其衆降。
攝臨海軍節度副使,參預元帥府軍事,改知嚴州。
宗望伐宋,三錫領行軍猛安,敗郭藥師軍于白河。
進官安州防禦使。
再克汴京,三錫從阇母護宋二主北歸。
複知嚴州,改歸德軍節度副使。
诏廢齊國,擇吏三十人與俱行,三錫在選中。
還為慶州刺史,三遷武勝軍節度使。
察廉第一,遷三階,改安國軍節度使,
遼天慶初,蕭貞一留守上京,置為吏,以材幹稱。
是時,臨潢之境多盜,而城中兵無統屬者,府以彥倫為材,薦之于朝,即授殿直、勾當兵馬公事。
遼兵敗于出河店,還至臨潢,散居民家,令給養之,而軍士縱恣侵擾,無所不至,百姓殊厭苦之。
留守耶律赤狗兒不能禁戢,乃召軍民谕之曰:“契丹、漢人久為一家,今邊方有警,國用不足,緻使兵士久溷父老間,有侵擾亦當相容。
”衆皆無敢言者。
彥倫獨曰:“兵興以來,民間财力困竭,今複使之養土,以國家多故,義固不敢辭。
而此輩恣為強暴,人不能堪。
且番、漢之民皆赤子也,奪此與彼,謂何。
” 初取臨潢,軍中有辛訛特刺者,舊為臨潢驿吏,與彥倫善,使往招谕,彥倫殺之。
遼授彥倫團練使、勾當留守司公事。
天輔四年,彥倫從留守撻不野出降。
授夏州觀察使,權發遣上京留守事。
師還,撻不野以城叛,彥倫乃率所部逐撻不野,盡殺城中契丹,遣使來報。
未幾,遼将耶律馬哥以兵取臨潢,彥倫拒守者七月。
會援兵至,敵解圍去,因赴阙。
天會二年,知新城事。
城邑初建,彥倫為經畫,民居、公宇皆有法。
改靜江軍節度留後,知鹹州煙火事。
未幾,遷靜江軍節度使。
天眷初,行少府監兼都水使者,充提點京城大内所,改利涉軍節度使。
未閱月,還,複為提點大内所。
彥倫性機巧,能迎合悼合意,由是頗見寵用。
歲餘,遷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為宋國歲元使。
改禮部尚書,加特進,封郇國公。
天德二年,出為大名尹。
明年,诏彥倫營造燕京宮室,以疾卒,年六十九。
子玑。
玑字正甫,以廕補閤門祗候,累遷客省使,兼東上閤門使,改提點太醫、教坊、司天,充大定十五年宋主生日副使,遷同知宣徽院事。
丁母憂,起複太府監,改開遠軍節度使,入為右宣徽使。
章宗即位,轉左宣徽使,緻仕。
明昌四年,起複左宣徽使,改定武軍節度使,複為左宣徽使。
是時,玑年已七十,诏許朝參得坐于廊下。
複緻仕。
泰和初,诏玑天壽節預宴。
二年,元妃李氏生皇子,滿三月,章宗以玑老而康強,命以所策杖為洗兒禮物。
章宗幸玉泉山,诏玑與緻仕宰相俱會食,許策杖給扶。
後預天壽節,上命玑與大臣握槊戲,玑獲勝焉。
從上秋山,賜名馬。
上曰:“酬卿博直。
”其眷遇如此。
泰和六年卒,年八十。
子亨嗣。
亨嗣字繼祖,以廕補閤門祗候,内供奉。
調同監平涼府醋務,改同監天山鹽場。
丁母憂,服阕,監萊州酒課,累調監豐州、任丘、汲縣、東平酒務。
課最,遷白登縣令。
明昌四年,行六部差規措軍前糧料,入為典給直長,改西京戶籍判官,曆官西京、中都太倉使,中都戶籍判官,尚醖署丞。
丁父憂。
大安初,複為典給署丞兼太子家令。
崇慶元年,遷同知順天軍節度使事。
是時,兵興,征調煩急,亨嗣以辦最,遷定遠大将軍,入為戶部員外郎。
貞祐二年,遷莒州刺史。
三年,山東宣撫司讨楊安兒,亨嗣行六部,兵罷,還州。
興定二年,卒,年六十一。
亨嗣與弟亨益,盡友愛之道。
亨嗣初以祖廕得官,大定十六年,父玑為同知宣徽院事,當廕子,亨嗣以讓弟亨益。
亨益早卒,子兟。
兟幼稚,亨嗣盡以舊業田宅奴畜财物與之。
毛子廉本名八十,臨潢長泰人,材勇善射。
遼季群盜起,募勇士,子廉應募。
遼主召見,賜甲仗,率百人,會所在官兵捕盜。
以功授東頭供奉官,賜良馬。
天輔四年,遣謀克辛斡特刺、移刺窟斜招谕臨潢,子廉率戶二千六百來歸。
今就領其衆,佩銀牌,招未降軍民。
盧彥倫怒于廉先降,殺子廉妻及二子,使騎兵二千伺取子廉。
子廉與窟斜經險阻中,騎兵圍之,兩騎突出直犯子廉。
子廉引弓斃其一人,其一人挺槍幾中子廉腋。
子廉避其槍,與搏戰,生擒之,乃彥倫健将孫延壽也。
餘衆潰去。
天會三年,除上京副留守。
久之,兼鹽鐵事。
天眷中,除燕京院都監。
遼王宗幹問宰相曰:“子廉有功,何為下遷。
”;宰相以例對。
宗幹曰:“盧彥倫何不除此職?子廉之功十倍彥倫,在臨潢十餘年,吏民畏愛如一日,誰能及此。
”是時盧彥倫已以少府監除節度使,故宗幹引以為比。
除甯昌軍節度使。
海陵弑熙宗,子廉聞之,歎曰:“曾不念國王定策之功耶。
”乃緻仕。
大定二年,卒。
李三錫字懷邦,錦州安昌人,以赀得官。
遼季,盜攻錦州,州人推三錫主兵事,設機應變,城賴以完。
錄功授左承制。
遼主走天德,劉彥宗辟三錫将兵保白雲山。
金兵次來州,三錫以其衆降。
攝臨海軍節度副使,參預元帥府軍事,改知嚴州。
宗望伐宋,三錫領行軍猛安,敗郭藥師軍于白河。
進官安州防禦使。
再克汴京,三錫從阇母護宋二主北歸。
複知嚴州,改歸德軍節度副使。
诏廢齊國,擇吏三十人與俱行,三錫在選中。
還為慶州刺史,三遷武勝軍節度使。
察廉第一,遷三階,改安國軍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