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疊,遂以偏師深入,敵邀擊之,撒合戰沒。
蒲家奴至旺國崖西,賽裡兵會之。
累官至左副點檢。
天眷二年,方捕宗隽,賽裡坐會飲其家,奪官爵。
未幾,複官。
皇統四年,授世襲謀克,轉都點檢,封豳國公。
拜平章政事。
進拜右丞相,兼中書令。
進拜太保、左丞相,監修國史。
罷為左副元帥。
無何,複為太保、左丞相,左副元帥如故。
進太師,領三省事,兼都元帥,監修國史。
出為南京留守,領行台尚書省事。
複為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
再為太保,領三省事。
複為左丞相,兼都元帥。
賽裡自護衛,未十年位兼将相,常感激,思自效以報朝廷。
雖于悼後為母黨,後專政,大臣或因之以取進用,賽裡未嘗附之。
皇太子濟安薨,魏王道濟死,熙宗未有嗣子,賽裡勸熙宗選後官以廣繼嗣,不少顧忌于後,後以此怨之。
與海陵同在相位,未嘗少肯假借,海陵雖專而心憚賽裡,外以屬尊加禮敬而内常忌之。
海陵知悼後怨賽裡,因與後共力排出之,賽裡亦不以是少變。
胙王常勝死,熙宗納其妻宮中,頃之,殺悼後及妃數人,将以常勝妻為後,未果也。
及海陵弑熙宗,詭以熙宗将議立後,召諸王大臣,賽裡聞召,以為信然,将入宮,謂人曰:“上必欲立常勝妻為後,我當力争之。
”及被執,猶以為熙宗将立常勝妻,而先殺之也,曰:“誰能為我言者,我死固不足惜,獨念主上左右無助耳。
”遂遇害。
石土門,漢字一作神徒門,耶懶路完顔部人,世為其部長。
父直離海,始祖弟保活裡四世孫,雖同宗屬,不相通問久矣。
景祖時,直離海使部人邈孫來,請複通宗系。
景祖留邈孫歲餘,厚其饩廪飲食,善遇之。
及還,以币帛數篚為贈,結其厚意。
久之,耶懶歲饑,景祖與之馬牛,為助籴費,使世祖往緻之。
會世祖有疾,石土門日夕不離左右,世祖疾愈辭歸,與握手為别,約它日無相忘。
石土門體貌魁偉,勇敢善戰,質直孝友,強記辯捷,臨事果斷。
世祖襲位,交好益深,鄰部不悅,遂合兵攻之。
石土門使弟阿斯懑率二百人南下拒敵,敵兵千人,已出其東據高阜,石土門将五千人迎擊之。
敵将斡裡本者,勇土也,出挑戰,石土門射中其馬,斡裡本反射,射中石土門腹,石土門拔箭,戰愈力。
阿斯懑與勇士七人步戰,殺斡裡本,諸部兵遂敗。
石土門因招谕諸部,使附于世祖,世祖嘉之。
後伐烏春、窩謀罕及鈍恩、狄庫德等,皆以所部從戰,有功。
弟阿斯懑尋卒,及終喪,大會其族,太祖率官屬往焉,就以代遼之議訪之。
方會祭,有飛鳥自燕而西,太祖射之,矢貫左翼而墜,石土門持至上前稱慶曰:“烏鸢人所甚惡,今射獲之,此吉兆也。
”即以金版獻之,後以本部兵從擊高麗。
及伐遼,功尤多。
王師攻下西京,賜以金牌。
其子蟬蠢從行,上語之曰:“吾妃之妹白散者在遼,俟其獲,當以為汝婦。
”竟如其言。
上之西征,諸将皆從,石土門乃率善射者三百人來衛京師,時太宗居守,喜其至,親出迎勞。
繼聞黃龍府叛,與睿宗讨平之,睿宗賜以奴婢五百人,師還,賞赉良渥。
至是卒,年六十一。
正隆二年,封金源郡王。
子習失、思敬。
完顔忠本名迪古乃,字阿思魁。
石土門之弟。
太祖器重之,将舉兵伐遼,而未決也,欲與,迪古乃計事,于是宗斡、宗幹、完顔希尹皆從。
居數日,少間,太祖與迪古乃馮肩而語曰:“我此來豈徒然也,有謀于汝,汝為我決之。
遼名為大國,其實空虛,主驕而士怯,戰陣無勇,可取也。
吾欲舉兵,杖義而西,君以為如何?”迪古乃曰:“以主公英武,士衆樂為用。
遼帝荒于畋獵,政令無常,易與也。
”太祖然之。
明年,太祖伐遼,使婆盧火來征兵,迪古乃以兵會師。
收國元年十二月,上禦遼主兵,次爻刺,迪古乃與銀術哥守達魯古路。
二年,與斡魯、蒲察會斡魯古,讨高永昌,破其兵,東京降。
遂與斡魯古等禦耶律捏裡,敗之于蒺藜山,拔顯州,乾、惠等州降。
天輔二年,與婁室俱入見,上曰:“遼主近在中京,而敢辄來,各杖之三十。
”太祖駐軍草泺,迪古乃敢奉聖州,破其兵五千于雞鳴山,奉聖州降。
太祖入燕京,迪古乃出德勝口,以代石土門為耶懶路都勃堇。
天會二年,以耶懶地蒲斥鹵,遷其部于蘇濱水,仍以術實勒之田益之。
熙宗即位,加太子太師。
十四年,加保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薨。
天德二年,迪古乃配飨太祖廟廷。
大定二年,追封金源郡王。
習室。
康宗時,高麗築九城于曷懶甸,習室從斡賽軍。
太祖攻甯江州,習室推鋒力戰,授猛安。
後從斜也克中京,襲遼主于鴛鴦泺,略定山囗,敗夏将李良輔兵,與婁室俱獲遼帝于餘睹谷。
宗翰伐宋,與銀術可圍守太原。
明年,攻襄垣,下潞城,降西京,至汴。
元帥府以懷、孟北阻太行,南瀕河,控制險要,使習室統十二猛
蒲家奴至旺國崖西,賽裡兵會之。
累官至左副點檢。
天眷二年,方捕宗隽,賽裡坐會飲其家,奪官爵。
未幾,複官。
皇統四年,授世襲謀克,轉都點檢,封豳國公。
拜平章政事。
進拜右丞相,兼中書令。
進拜太保、左丞相,監修國史。
罷為左副元帥。
無何,複為太保、左丞相,左副元帥如故。
進太師,領三省事,兼都元帥,監修國史。
出為南京留守,領行台尚書省事。
複為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
再為太保,領三省事。
複為左丞相,兼都元帥。
賽裡自護衛,未十年位兼将相,常感激,思自效以報朝廷。
雖于悼後為母黨,後專政,大臣或因之以取進用,賽裡未嘗附之。
皇太子濟安薨,魏王道濟死,熙宗未有嗣子,賽裡勸熙宗選後官以廣繼嗣,不少顧忌于後,後以此怨之。
與海陵同在相位,未嘗少肯假借,海陵雖專而心憚賽裡,外以屬尊加禮敬而内常忌之。
海陵知悼後怨賽裡,因與後共力排出之,賽裡亦不以是少變。
胙王常勝死,熙宗納其妻宮中,頃之,殺悼後及妃數人,将以常勝妻為後,未果也。
及海陵弑熙宗,詭以熙宗将議立後,召諸王大臣,賽裡聞召,以為信然,将入宮,謂人曰:“上必欲立常勝妻為後,我當力争之。
”及被執,猶以為熙宗将立常勝妻,而先殺之也,曰:“誰能為我言者,我死固不足惜,獨念主上左右無助耳。
”遂遇害。
石土門,漢字一作神徒門,耶懶路完顔部人,世為其部長。
父直離海,始祖弟保活裡四世孫,雖同宗屬,不相通問久矣。
景祖時,直離海使部人邈孫來,請複通宗系。
景祖留邈孫歲餘,厚其饩廪飲食,善遇之。
及還,以币帛數篚為贈,結其厚意。
久之,耶懶歲饑,景祖與之馬牛,為助籴費,使世祖往緻之。
會世祖有疾,石土門日夕不離左右,世祖疾愈辭歸,與握手為别,約它日無相忘。
石土門體貌魁偉,勇敢善戰,質直孝友,強記辯捷,臨事果斷。
世祖襲位,交好益深,鄰部不悅,遂合兵攻之。
石土門使弟阿斯懑率二百人南下拒敵,敵兵千人,已出其東據高阜,石土門将五千人迎擊之。
敵将斡裡本者,勇土也,出挑戰,石土門射中其馬,斡裡本反射,射中石土門腹,石土門拔箭,戰愈力。
阿斯懑與勇士七人步戰,殺斡裡本,諸部兵遂敗。
石土門因招谕諸部,使附于世祖,世祖嘉之。
後伐烏春、窩謀罕及鈍恩、狄庫德等,皆以所部從戰,有功。
弟阿斯懑尋卒,及終喪,大會其族,太祖率官屬往焉,就以代遼之議訪之。
方會祭,有飛鳥自燕而西,太祖射之,矢貫左翼而墜,石土門持至上前稱慶曰:“烏鸢人所甚惡,今射獲之,此吉兆也。
”即以金版獻之,後以本部兵從擊高麗。
及伐遼,功尤多。
王師攻下西京,賜以金牌。
其子蟬蠢從行,上語之曰:“吾妃之妹白散者在遼,俟其獲,當以為汝婦。
”竟如其言。
上之西征,諸将皆從,石土門乃率善射者三百人來衛京師,時太宗居守,喜其至,親出迎勞。
繼聞黃龍府叛,與睿宗讨平之,睿宗賜以奴婢五百人,師還,賞赉良渥。
至是卒,年六十一。
正隆二年,封金源郡王。
子習失、思敬。
完顔忠本名迪古乃,字阿思魁。
石土門之弟。
太祖器重之,将舉兵伐遼,而未決也,欲與,迪古乃計事,于是宗斡、宗幹、完顔希尹皆從。
居數日,少間,太祖與迪古乃馮肩而語曰:“我此來豈徒然也,有謀于汝,汝為我決之。
遼名為大國,其實空虛,主驕而士怯,戰陣無勇,可取也。
吾欲舉兵,杖義而西,君以為如何?”迪古乃曰:“以主公英武,士衆樂為用。
遼帝荒于畋獵,政令無常,易與也。
”太祖然之。
明年,太祖伐遼,使婆盧火來征兵,迪古乃以兵會師。
收國元年十二月,上禦遼主兵,次爻刺,迪古乃與銀術哥守達魯古路。
二年,與斡魯、蒲察會斡魯古,讨高永昌,破其兵,東京降。
遂與斡魯古等禦耶律捏裡,敗之于蒺藜山,拔顯州,乾、惠等州降。
天輔二年,與婁室俱入見,上曰:“遼主近在中京,而敢辄來,各杖之三十。
”太祖駐軍草泺,迪古乃敢奉聖州,破其兵五千于雞鳴山,奉聖州降。
太祖入燕京,迪古乃出德勝口,以代石土門為耶懶路都勃堇。
天會二年,以耶懶地蒲斥鹵,遷其部于蘇濱水,仍以術實勒之田益之。
熙宗即位,加太子太師。
十四年,加保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薨。
天德二年,迪古乃配飨太祖廟廷。
大定二年,追封金源郡王。
習室。
康宗時,高麗築九城于曷懶甸,習室從斡賽軍。
太祖攻甯江州,習室推鋒力戰,授猛安。
後從斜也克中京,襲遼主于鴛鴦泺,略定山囗,敗夏将李良輔兵,與婁室俱獲遼帝于餘睹谷。
宗翰伐宋,與銀術可圍守太原。
明年,攻襄垣,下潞城,降西京,至汴。
元帥府以懷、孟北阻太行,南瀕河,控制險要,使習室統十二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