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三十七

關燈


    掌周護導從儀仗之事。

    右常侍,從五品。

    常侍官。

    護衛三十人同東宮,奉引八十人同控鶴,傘子四人同控鶴,執旗二人同儀鸾。

     給事局。

    使,正七品。

    副使,正八品。

    内谒者兼司寶二員,從六品。

    内直充。

    奉閣一十人。

    同東宮入殿小底。

    閣直二十人。

    同宮闱局内直。

     掖庭局。

    令,正九品。

    内直充。

    ,掌皇後宮事務。

    丞,從九品。

    内直充。

    宮令。

    宮苑司、儀鸾局兼。

    食官。

    尚食局兼。

    飲官。

    尚醖署兼。

    醫官。

    尚藥局、太醫院兼。

    主藏。

    内藏、典給署兼。

    主廪。

    太倉兼。

     右屬衛尉司。

      榷貨務。

    在京諸稅系中運司,見錢皆權于本務收。

    使,從六品。

    副使,從七品。

    掌發賣給随路香茶鹽鈔引。

     交鈔庫。

    使,舊正八品,後升從七品,貞祐複。

    掌諸路交鈔及檢勘錢鈔、換易收支之事。

    副使,從八品。

    掌書押印合同。

    判官,正九品。

    貞祐二年作從九品。

    都監,二員。

    見《泰和令》。

     印造鈔引庫。

    大安二年兼抄紙坊。

    使,從八品。

    副,正九品。

    判,正九品。

    掌監視印造勘覆諸路交鈔、鹽引,兼提控抄造鈔引紙。

    承安四年,罷四小庫,并罷庫判四員。

    至甯元年設二員,貞祐二年作從九品。

     抄紙坊。

    大安二年以印造鈔引庫兼。

    貞祐二年複置,仍設小都監二員。

    使,從八品。

    貞祐二年同随朝。

    副使,正九品。

    判,從九品。

      交鈔庫物料場。

    至甯元年置。

    場官。

    舊正八品,後作正九品。

    掌收支交鈔物料。

     随處交鈔庫抄紙坊。

    使,從八品。

    貞祐二年,設于上京、西京、北京、東平、大名、益都、鹹平、真定、河間、平陽、太原、京兆、平涼、廣甯等府,瑞、蔚、平、清、通、順、薊等州,貞祐三年罷之。

     平準務。

    元光二年五月設,十月罷。

    使,從六品。

    副使,從七品。

    勾當官六員。

      右自榷貨務以下,皆屬尚書戶部。

     惠民司。

    令,從六品。

    掌修合發賣湯藥。

    舊又設丞一員。

    大定三年,有司言:“惠民歲入息錢不償官吏俸。

    ”上曰:“設此本欲濟民,官非人,怠于監視藥物,财費何足計哉!可減員而已。

    ”直長,正八品。

    都監,正九品。

     右屬尚書禮部。

     四方館。

    使,正五品。

    副使,從六品。

    掌提控諸路驿舍驿馬并陳設器皿等事。

     法物庫。

    元兼管大樂,貞元二年改付太常寺。

    使,從六品。

    副使,從七品。

    掌鹵簿儀仗車辂法服等事。

    直長,正八品。

    泰和三年省。

      承發司。

    管勾,從七品。

    同管勾,從八品。

    掌受發省部及外路文字。

      右屬尚書兵部。

     萬甯宮提舉司。

    舊大甯宮,更名壽安宮,又更今名。

    提舉,從六品。

    同提舉,從七品。

    掌守護宮城殿位。

    本把五人。

     慶甯宮提舉司。

    提舉,正七品。

    兼龍門縣令。

    同提舉,正八品。

    兼儀鸾監。

     右屬尚書刑部。

     修内司。

    大定七年設。

    使,從五品。

    副使,從六品。

    掌宮中營造事。

    兵匠一千六十五人,兵夫二千人,仍命少府監長官提控。

    直長二員,正八品。

    部役官四員,正八品。

    掌監督工役。

    受給官二員,正八品。

    掌支納諸物。

     都城所。

    提舉,從六品。

    同提舉,從七品。

    掌修完廟社及城隍門鑰、百司公廨、系官舍屋并栽植樹木工役等事。

    左右廂官各二員,正八品。

    掌監督工役。

    受給官二員,正八品。

    掌支納諸物及埏埴等事。

     祗應司。

    提點,從五品。

    令,從六品。

    丞,從七品。

    掌給宮中諸色工作。

    直長,正八品。

    收支庫都監、同監。

    泰和元年置。

     甄官署。

    令,從六品。

    丞,從七品。

    直長,正八品。

    掌劖石及埏埴之事。

      上林署。

    提點,從五品。

    泰和八年創,大安二年省。

    令,從六品。

    掌諸苑園池沼、種植花木果蔬及承奉行幸舟船事。

    丞,從七品。

    大定七年,增一員,分司南京,以勾判兼之。

    大安三年複省一員。

    直長二員,正八品。

    花木局都監、同監。

    舊設接手官四人,泰和元年罷,複以諸司人内置都監、同監二員。

    貞祐三年罷都、同監、以同樂園管勾兼。

    熙春園都監、同監三員。

    泰和四年置,貞祐三年省。

    同樂園管勾二員,每年額辦課程,隸南運司。

    宣宗南遷,罷課,改為随朝職,正八品。

      右皆屬尚書工部。

     京東西南三路檢察司。

    興定四年置。

    使,從六品。

    副使,正七品。

    掌檢察支散軍糧,驗軍戶實給,均軍戶差役,勸農種,毋犯私殺馬牛、私鹽酒曲。

     南京豐衍東西庫。

    隸運司,貞祐二年同随朝。

    使,正八品。

    副使,從八品。

    判二員,正九品。

    監支、納各一員,正八品。

      提舉南京榷貨司。

    貞祐四年置。

    提舉,從五品。

    同提舉,從六品。

    勾當官三員,正九品。

     提舉倉場司。

    貞祐五年置,先吏部辟舉,從省拟。

    使,從五品。

    副使,從六品。

    掌出納公平及毋緻虧敗。

    監支納官,八品,十六員。

    以年六十以下廉幹人充,女直、漢人各一。

    廣盈倉、豐盈倉、永豐倉、廣儲倉、富國倉、廣衍倉、三登倉、常盈倉、西一場、西二場、西三場、東一場、東二場、南一場、北一場、北二場。

    通濟倉與在京倉,置監支納使副各一員。

    豐備倉、豐贍倉、廣濟倉、潼關倉,興定五年創置潼關倉監支納一員,兼樞密院彈壓。

    陳州倉四員。

    洧川倉二員。

      八作左右院。

    設官同上,掌收軍須、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