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列傳第一 後妃
關燈
小
中
大
夫陰陽肇分,乾坤定位,君臣之道斯著,夫婦之義存焉。
陰陽和則裁成萬物,家道正則化行天下,由近及遠,自家刑國,配天作合,不亦大乎!興亡是系,不亦重乎!是以先王慎之,正其本而嚴其防。
後之繼體,靡克聿修,甘心柔曼之容,罔念幽閑之操。
成敗攸屬,安危斯在。
故皇、英降而虞道隆,任、姒歸而姬宗盛,妹、妲緻夏、殷之釁,褒、趙結周、漢之禍。
爰曆晉、宋,實繁有徒。
皆位以寵升,榮非德進,恣行淫僻,莫顧禮儀,為枭為鸱,敗不旋踵。
後之伉俪宸極,正位居中,罕蹈平易之途,多遵覆車之轍。
雎鸠之德,千載寂寥;牝雞之晨,殊邦接響。
窈窕淑女,靡有求于寤寐;铿锵環佩,鮮克嗣于徽音。
永念前修,歎深彤管。
覽載籍于既往,考行事于當時,存亡得失之機,蓋亦多矣。
故述《皇後列傳》,所以垂戒将來。
然後妃之制,夏、殷以前略矣。
周公定禮,内職始備列焉。
秦、漢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載之詳矣。
齊、梁以降,曆魏暨周,廢置益損,參差不一。
周宣嗣位,不率典章,衣祎翟、稱中宮者,凡有五。
夫人以下,略無定數。
高祖思革前弊,大矯其違,唯皇後正位,傍無私寵,婦官稱号,未詳備焉。
開皇二年,著内官之式,略依《周禮》,省滅其數。
嫔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
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
女禦三十八員,掌女工絲枲,視正七品。
又采漢、晉舊儀,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
一曰尚宮,掌導引皇後及閨閤廪賜。
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綜三人,掌綜玺器玩。
二曰尚儀,掌禮儀教學。
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贊三人,掌導引内外命婦朝見。
三曰尚服,掌服章寶藏。
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嚴;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四曰尚食,掌進膳先嘗。
管司醫三人,掌方藥蔔筮;典器三人,掌樽彜器皿。
五曰尚寝,掌帏帳床褥。
管司筵三人,掌鋪設灑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
六曰尚工,掌營造百役。
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員,視從九品,六司視勳品,六典視流外二品。
初,文獻皇後功參曆試,外預朝政,内擅宮闱,懷嫉妒之心,虛嫔妾之位,不設三妃,防其上逼。
自嫔以下,置六十員。
加又抑損服章,降其品秩。
至文獻崩後,始置貴人三員,增嫔至九員,世婦二十七員,禦女八十一員。
貴人等關掌宮闱之務,六尚已下,皆分隸焉。
炀帝時,後妃嫔禦,無厘婦職,唯端容麗飾,陪從宴遊而已。
帝又參詳典故,自制嘉名,著之于令。
貴妃、淑妃、德妃,是為三夫人,品正第一。
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是為九嫔,品正第二。
婕妤一十二員,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是為世婦。
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禦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是為女禦。
總一百二十,以叙于宴寝。
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并無員數,視六品已下。
時又增置女官,準尚書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一曰尚宮局,管司言,掌宣傳奏啟;司簿,掌名錄計度;司正,掌格式推罰,司闱,掌門閣管鑰。
二曰尚儀局,管司籍,掌經史教學,紙筆幾案;司樂,掌音律;司賓,掌賓客;司贊,掌禮儀贊相導引。
三曰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節;司衣,掌衣服;司飾,掌湯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衛戎器。
四曰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釀,掌酒醴醯醢;司藥,掌醫巫藥劑;司饎,掌廪饩柴炭。
五曰尚寝局,管司設,掌床席帷帳,鋪設灑掃;司輿,掌輿辇傘扇,執持羽儀;司苑,掌園絪種植,蔬菜瓜果;司燈,掌火燭。
六曰尚工局,管司制,掌營造裁縫;司寶,掌金玉珠玑錢貨;司彩,掌缯帛;司織,掌織染。
六尚二十二司,員各二人,唯司樂、司膳員各四人。
每司又置典及
陰陽和則裁成萬物,家道正則化行天下,由近及遠,自家刑國,配天作合,不亦大乎!興亡是系,不亦重乎!是以先王慎之,正其本而嚴其防。
後之繼體,靡克聿修,甘心柔曼之容,罔念幽閑之操。
成敗攸屬,安危斯在。
故皇、英降而虞道隆,任、姒歸而姬宗盛,妹、妲緻夏、殷之釁,褒、趙結周、漢之禍。
爰曆晉、宋,實繁有徒。
皆位以寵升,榮非德進,恣行淫僻,莫顧禮儀,為枭為鸱,敗不旋踵。
後之伉俪宸極,正位居中,罕蹈平易之途,多遵覆車之轍。
雎鸠之德,千載寂寥;牝雞之晨,殊邦接響。
窈窕淑女,靡有求于寤寐;铿锵環佩,鮮克嗣于徽音。
永念前修,歎深彤管。
覽載籍于既往,考行事于當時,存亡得失之機,蓋亦多矣。
故述《皇後列傳》,所以垂戒将來。
然後妃之制,夏、殷以前略矣。
周公定禮,内職始備列焉。
秦、漢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載之詳矣。
齊、梁以降,曆魏暨周,廢置益損,參差不一。
周宣嗣位,不率典章,衣祎翟、稱中宮者,凡有五。
夫人以下,略無定數。
高祖思革前弊,大矯其違,唯皇後正位,傍無私寵,婦官稱号,未詳備焉。
開皇二年,著内官之式,略依《周禮》,省滅其數。
嫔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
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
女禦三十八員,掌女工絲枲,視正七品。
又采漢、晉舊儀,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
一曰尚宮,掌導引皇後及閨閤廪賜。
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綜三人,掌綜玺器玩。
二曰尚儀,掌禮儀教學。
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贊三人,掌導引内外命婦朝見。
三曰尚服,掌服章寶藏。
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嚴;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四曰尚食,掌進膳先嘗。
管司醫三人,掌方藥蔔筮;典器三人,掌樽彜器皿。
五曰尚寝,掌帏帳床褥。
管司筵三人,掌鋪設灑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
六曰尚工,掌營造百役。
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員,視從九品,六司視勳品,六典視流外二品。
初,文獻皇後功參曆試,外預朝政,内擅宮闱,懷嫉妒之心,虛嫔妾之位,不設三妃,防其上逼。
自嫔以下,置六十員。
加又抑損服章,降其品秩。
至文獻崩後,始置貴人三員,增嫔至九員,世婦二十七員,禦女八十一員。
貴人等關掌宮闱之務,六尚已下,皆分隸焉。
炀帝時,後妃嫔禦,無厘婦職,唯端容麗飾,陪從宴遊而已。
帝又參詳典故,自制嘉名,著之于令。
貴妃、淑妃、德妃,是為三夫人,品正第一。
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是為九嫔,品正第二。
婕妤一十二員,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是為世婦。
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禦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是為女禦。
總一百二十,以叙于宴寝。
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并無員數,視六品已下。
時又增置女官,準尚書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一曰尚宮局,管司言,掌宣傳奏啟;司簿,掌名錄計度;司正,掌格式推罰,司闱,掌門閣管鑰。
二曰尚儀局,管司籍,掌經史教學,紙筆幾案;司樂,掌音律;司賓,掌賓客;司贊,掌禮儀贊相導引。
三曰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節;司衣,掌衣服;司飾,掌湯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衛戎器。
四曰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釀,掌酒醴醯醢;司藥,掌醫巫藥劑;司饎,掌廪饩柴炭。
五曰尚寝局,管司設,掌床席帷帳,鋪設灑掃;司輿,掌輿辇傘扇,執持羽儀;司苑,掌園絪種植,蔬菜瓜果;司燈,掌火燭。
六曰尚工局,管司制,掌營造裁縫;司寶,掌金玉珠玑錢貨;司彩,掌缯帛;司織,掌織染。
六尚二十二司,員各二人,唯司樂、司膳員各四人。
每司又置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