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始興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

關燈
尚書八座奏曰:"逆賊故侍中、中軍大将軍、始興王叔陵,幼而很戾,長肆貪虐。

    出撫湘南,及鎮九水,兩藩甿庶,掃地無遺。

    蜂目豺聲,狎近輕薄,不孝不仁,阻兵安忍,無禮無義,唯戮是聞。

    及居偏憂,淫樂自恣,産子就館,日月相接。

    晝伏夜遊,恒習奸詭,抄掠居民,曆發丘墓。

    謝太傅晉朝佐命,草創江左,斫棺露骸,事驚聽視。

    自大行皇帝寝疾,翌日未瘳,叔陵以貴介之地,參侍醫藥,外無戚容,内懷逆弑。

    大漸之後,聖躬号擗,遂因匍匐,手犯乘輿。

    皇太後奉臨,又加鋒刃,窮兇極逆,曠古未俦。

    賴長沙王叔堅誠孝懇至,英果奮發,手加挫拉,身蔽聖躬。

    叔陵仍奔東城,招集兇黨,馀毒方熾,自害妻孥。

    雖應時枭懸,猶未摅憤怨,臣等參議,請依宋代故事,流屍中江,污潴其室,并毀其所生彭氏墳廟,還謝氏之茔。

    "制曰:"兇逆枭獍,反噬宮闱,賴宗廟之靈,時從殄滅。

    撫情語事,酸憤兼懷,朝議有章,宜從所奏也。

    " 叔陵諸子,即日并賜死。

    前衡陽内史彭暠谘議參軍兼記室鄭信、中錄事參軍兼記室韋諒、典簽俞公喜,并伏誅。

    暠,叔陵舅也,初随高宗在關中,頗有勤效,因藉叔陵将領曆陽、衡陽二郡。

    信以便書記,有寵,謀谟皆預焉。

    諒,京兆人,梁侍中、護軍将軍粲之子也,以學業為叔陵所引。

     陳智深以誅叔陵之功為巴陵内史,封遊安縣子。

    陳仲華為下巂太守,封新夷縣子。

    王飛禽除伏波将軍。

    賜金各有差。

     新安王伯固,字牢之,世祖之第五子也。

    生而龜胸,目通精揚白,形狀眇小,而俊辯善言論。

    天嘉六年,立為新安郡王,邑二千戶。

    廢帝嗣立,為使持節、都督南琅邪、彭城、東海三郡諸軍事、雲麾将軍、彭城、琅邪二郡太守。

    尋入為丹陽尹,将軍如故。

     太建元年,進号智武将軍,尹如故。

    秩滿,進号翊右将軍。

    尋授使持節、都督吳興諸軍事、平東将軍、吳興太守。

    四年,入為侍中、翊前将軍,遷安前将軍、中領軍。

    七年,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南徐、南豫、南、北兖四州諸軍事、鎮北将軍、南徐州刺史。

    伯固性嗜酒,而不好積聚,所得祿俸,用度無節。

    酣醉以後,多所乞丐,于諸王之中,最為貧窭。

    高宗每矜之,特加賞賜。

    伯固雅性輕率,好行鞭捶,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獵,或乘眠轝至于草間,辄呼民下從遊,動至旬日,所捕獐鹿,多使生緻。

    高宗頗知之,遣使責讓者數矣。

     十年,入朝,又為侍中、鎮右将軍,尋除護軍将軍。

    其年,為國子祭酒,領左骁騎将軍,侍中、鎮右并如故。

    伯固頗知玄理,而堕業無所通,至于擿句問難,往往有奇意。

    為政嚴苛,國學有堕遊不修習者,重加槚楚,生徒懼焉,由是學業頗進。

     十二年,領宗正卿。

    十三年,為使持節、都督揚、南徐、東揚、南豫四州諸軍事、揚州刺史,侍中、将軍如故。

     後主初在東宮,與伯固甚相親狎,伯固又善嘲谑,高宗每宴集,多引之。

    叔陵在江州,心害其寵,陰求疵瑕,将中之以法。

    及叔陵入朝,伯固懼罪,谄求其意,乃共讪毀朝賢,曆诋文武,雖耆年高位,皆面折之,無所畏忌。

    伯因性好射雉,叔陵又好開發冢墓,出遊野外,必與偕行,于是情好大葉,遂謀不軌。

    伯固侍禁中,每有密語,必報叔陵。

    及叔陵出奔東府,遣使告之,伯固單馬馳赴,助叔陵指揮。

    知事不捷,便欲遁走,會四門已閉不得出,因同趣白揚道。

    台馬容至,為亂兵所殺,屍于東昌館門,時年二十八。

    诏曰:"伯固同茲悖逆,殒身途路。

    今依外議,意猶弗忍,可特許以庶人禮葬。

    "又诏曰:"伯固随同巨逆,自絕于天,俾無遺育,抑有恒典。

    但童孺靡識,兼預葭莩,置之甸人,良以恻憫,及伯固所生王氏,可并特宥為庶人。

    "國除。

     史臣曰:孔子稱"富與貴,是人之所欲,非其道得之,不處也"。

    上自帝王,至于黎獻,莫不嫡庶有差,長幼攸序。

    叔陵險躁奔競,遂行悖逆,轅袴形骸,未臻其罪,污潴居處,不足彰過,悲哉! 《陳書》 唐·姚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