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本紀第四 廢帝
關燈
小
中
大
廢帝,諱伯宗,字奉業,小字藥王,世祖嫡長子也。
梁承聖三年五月庚寅生。
永定二年二月戊辰,拜臨川王世子。
三年,世祖嗣位,八月庚戌,立為皇太子。
自梁室亂離,東宮焚燼,太子居于永福省。
天康元年四月癸酉,世祖崩,其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前殿,诏曰:"上天降禍,大行皇帝奄棄萬國,攀号靡及,五内崩殒。
朕以寡德,嗣膺寶命,茕茕在疚,懼甚綴旒,方賴宰輔,匡其不逮。
可大赦天下。
"又诏内外文武,各複其職,遠方悉停奔赴。
五月己卯,尊皇太後曰太皇太後,皇後曰皇太後。
庚寅,以骠騎将軍、司空、揚州刺史、新除尚書令安成王顼為骠騎大将軍,進位司徒、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
丁酉,中軍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度進位司空;鎮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達為侍中,進号征南将軍;鎮東将軍、東揚州刺史始興王伯茂進号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平北将軍、南徐州刺史鄱陽王伯山進号鎮北将軍;吏部尚書袁樞為尚書左仆射;雲麾将軍、吳興太守沈欽為尚書右仆射;新除中領軍吳明徹為領軍将軍;新除中護軍沈恪為護軍将軍;平南将軍、湘州刺史華皎進号安南将軍;散騎常侍、禦史中丞徐陵為吏部尚書。
六月辛亥,翊右将軍、右光祿大夫王通進号安右将軍。
秋七月丁酉,立妃王氏為皇後。
冬十月庚申,輿駕奉祠太廟。
十一月乙亥,周遣使來吊。
十二月甲子,高麗國遣使獻方物。
光大元年春正月癸酉,尚書左仆射袁樞卒。
乙亥,诏曰:"昔昊天成命,降集寶圖,二後重光,九區鹹乂。
闵餘沖薄,王道未昭,荷茲神器,如涉靈海,庶親賢并建,牧伯惟良,天下雍熙,緬同刑措。
今三元改曆,萬國充庭,清廟無追,具僚斯在,言瞻甯位,觸感崩心。
思播遺恩,俾覃黎獻。
可大赦天下。
改天康二年為光大元年。
孝悌力田賜爵一級。
"己卯,以領軍将軍吳明徹為丹陽尹。
辛卯,輿駕親祠南郊。
二月辛亥,宣毅将軍、南豫州刺史餘孝頃謀反伏誅。
癸醜,以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始興王伯茂為中衛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黃法抃為鎮北将軍、南徐州刺史,鎮北将軍、南徐州刺史鄱陽王伯山為鎮東将軍、東陽州刺史。
三月甲午,以尚書右仆射沈欽為侍中、尚書左仆射。
夏四月乙卯,太白晝見。
五月癸巳,以領軍将軍、丹陽尹吳明徹為安南将軍、湘州刺史。
乙未,以鎮右将軍杜棱為領軍将軍。
安南将軍、湘州刺史華皎謀反,丙申,以中撫大将軍淳于量為使持節、征南大将軍,總率舟師以讨之。
六月壬寅,以中軍大将軍、司空徐度進号車騎将軍,總督京邑衆軍,步道襲湘州。
閏月癸巳,以雲麾将軍新安王伯固為丹陽尹。
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澤為皇太子,賜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王公卿士已下赉帛各有差。
九月乙巳,诏曰:"逆賊華皎,極惡窮兇,遂樹立蕭巋,謀危社稷。
棄親即仇,人神憤惋,王師電邁,水陸争前,枭剪之期,匪朝伊暮。
其家口在北裡尚方,宜從誅戮,用明國憲。
"丙辰,百濟國遣使獻方物。
是月,周将長胡公拓跋定率步騎二萬入郢州,與華皎水陸俱進,都督淳于量、吳明徹等與戰,大破之。
皎單舸奔江陵,擒拓跋定,俘獲萬馀人,馬四千馀匹,送京師。
冬十月辛巳,赦湘、巴二州為皎所诖誤者。
甲申,輿駕親祠太廟。
十一月己未,以護軍将軍沈恪為平西将軍、荊州刺史。
甲子,侍中、中權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左光祿大夫王沖薨。
十二月庚寅,以兼從事中郎孔英哲為奉聖亭侯,奉孔子祀。
二年春正月己亥,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司徒、錄尚書、揚州刺史安成王顼進位太傅,領司徒,加殊禮,劍履上殿;侍中、征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達進号征南大将軍;中撫大将軍、新除征南大将軍淳于量為侍中、中軍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安南将軍、湘州刺史吳明徹即
梁承聖三年五月庚寅生。
永定二年二月戊辰,拜臨川王世子。
三年,世祖嗣位,八月庚戌,立為皇太子。
自梁室亂離,東宮焚燼,太子居于永福省。
天康元年四月癸酉,世祖崩,其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前殿,诏曰:"上天降禍,大行皇帝奄棄萬國,攀号靡及,五内崩殒。
朕以寡德,嗣膺寶命,茕茕在疚,懼甚綴旒,方賴宰輔,匡其不逮。
可大赦天下。
"又诏内外文武,各複其職,遠方悉停奔赴。
五月己卯,尊皇太後曰太皇太後,皇後曰皇太後。
庚寅,以骠騎将軍、司空、揚州刺史、新除尚書令安成王顼為骠騎大将軍,進位司徒、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
丁酉,中軍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度進位司空;鎮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達為侍中,進号征南将軍;鎮東将軍、東揚州刺史始興王伯茂進号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平北将軍、南徐州刺史鄱陽王伯山進号鎮北将軍;吏部尚書袁樞為尚書左仆射;雲麾将軍、吳興太守沈欽為尚書右仆射;新除中領軍吳明徹為領軍将軍;新除中護軍沈恪為護軍将軍;平南将軍、湘州刺史華皎進号安南将軍;散騎常侍、禦史中丞徐陵為吏部尚書。
六月辛亥,翊右将軍、右光祿大夫王通進号安右将軍。
秋七月丁酉,立妃王氏為皇後。
冬十月庚申,輿駕奉祠太廟。
十一月乙亥,周遣使來吊。
十二月甲子,高麗國遣使獻方物。
光大元年春正月癸酉,尚書左仆射袁樞卒。
乙亥,诏曰:"昔昊天成命,降集寶圖,二後重光,九區鹹乂。
闵餘沖薄,王道未昭,荷茲神器,如涉靈海,庶親賢并建,牧伯惟良,天下雍熙,緬同刑措。
今三元改曆,萬國充庭,清廟無追,具僚斯在,言瞻甯位,觸感崩心。
思播遺恩,俾覃黎獻。
可大赦天下。
改天康二年為光大元年。
孝悌力田賜爵一級。
"己卯,以領軍将軍吳明徹為丹陽尹。
辛卯,輿駕親祠南郊。
二月辛亥,宣毅将軍、南豫州刺史餘孝頃謀反伏誅。
癸醜,以征東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始興王伯茂為中衛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黃法抃為鎮北将軍、南徐州刺史,鎮北将軍、南徐州刺史鄱陽王伯山為鎮東将軍、東陽州刺史。
三月甲午,以尚書右仆射沈欽為侍中、尚書左仆射。
夏四月乙卯,太白晝見。
五月癸巳,以領軍将軍、丹陽尹吳明徹為安南将軍、湘州刺史。
乙未,以鎮右将軍杜棱為領軍将軍。
安南将軍、湘州刺史華皎謀反,丙申,以中撫大将軍淳于量為使持節、征南大将軍,總率舟師以讨之。
六月壬寅,以中軍大将軍、司空徐度進号車騎将軍,總督京邑衆軍,步道襲湘州。
閏月癸巳,以雲麾将軍新安王伯固為丹陽尹。
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澤為皇太子,賜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王公卿士已下赉帛各有差。
九月乙巳,诏曰:"逆賊華皎,極惡窮兇,遂樹立蕭巋,謀危社稷。
棄親即仇,人神憤惋,王師電邁,水陸争前,枭剪之期,匪朝伊暮。
其家口在北裡尚方,宜從誅戮,用明國憲。
"丙辰,百濟國遣使獻方物。
是月,周将長胡公拓跋定率步騎二萬入郢州,與華皎水陸俱進,都督淳于量、吳明徹等與戰,大破之。
皎單舸奔江陵,擒拓跋定,俘獲萬馀人,馬四千馀匹,送京師。
冬十月辛巳,赦湘、巴二州為皎所诖誤者。
甲申,輿駕親祠太廟。
十一月己未,以護軍将軍沈恪為平西将軍、荊州刺史。
甲子,侍中、中權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左光祿大夫王沖薨。
十二月庚寅,以兼從事中郎孔英哲為奉聖亭侯,奉孔子祀。
二年春正月己亥,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骠騎大将軍、司徒、錄尚書、揚州刺史安成王顼進位太傅,領司徒,加殊禮,劍履上殿;侍中、征南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達進号征南大将軍;中撫大将軍、新除征南大将軍淳于量為侍中、中軍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安南将軍、湘州刺史吳明徹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