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八回 除奸賊滿朝清正 降禦旨衆将加封

關燈
卻說奏事官許昌将施公奏參的事件按下,未有數日,施公已到了京中。

    卻巧王朗這案件發在胡文駿手中,命他承審。

    文駿當時想道:“若不趁此時下手,等他回奏朝廷,将俺治罪,那時聖旨高厚,盛怒難逃。

    ”随即提進王朗,将謊供串了一遍,說施不全得了正犯錢财,将他改放,反将從犯作為正犯,奏明天子。

    皇上聽了駭道:“施不全乃清正廉明的官吏,何得有此不端之事?胡文駿既已奏來,且等明日早朝,再為問明緣故。

    ” 次日,施公先将胡文駿的家人在沂州所具的供折揣在懷中,五更時便入朝房。

    王居正等人早已風聞此事,為着施公擔憂,低聲的詢問。

    施公道:“小弟身受國恩,何忍做此非禮之事?少頃本院奏參于他,确有實據,聖上面前,自分皂白,年兄便知高下。

    ”正說之間,胡文駿先入朝房,見施公已先到此,故意殷懃。

    施公問道:“聞說敝屬下沂州府的案件,發交大人訊審,但不知這強寇可曾供認否?”胡文駿見他來問,故作驚疑道:“這事小弟不明,方将奏明天子,老兄清正自矢,不但同寅等曉得,即今聖上、地方百姓,也是無不知道。

    何以該犯供認不是王朗正身,乃是從犯王奎頂替?隻得前來奏明。

    ”施公道:“原來如此,但不知大人近來可得家信麼?貴府人衆曾有供結一道,少頃恭呈禦覽,大人便知這王朗真假。

    ”這句話把文駿說得神色倉皇,手足無措。

    忽聽得景陽鐘響,天子臨朝,早有胡文駿出班奏道:“臣蒙皇上将琅琊山欽犯王朗交部審訊,奉命之下,細心究問。

    據王朗所言,并非王朗,乃是從犯王奎,施不全一路串供,命他頂替。

    推其緣故,王朗被獲之後,将山上金銀糧草,送給與他,不下有數萬餘金,因此将他放走。

    又恐皇上親提要案,隻得命王奎替換。

    此乃一品大員,盜取禁物事,叛逆之要案,臣不敢自行擅專,請陛下天鑒!”天子當傳了旨意,命施不全參見。

    施公領聖旨,到了禦案前面,俯伏跪下。

    天子問道:“方才胡文駿所奏,賢卿諒皆見聞,且将王朗是非真假,據實奏明,憑朕核奪!”施公道:“臣有一事不解,自從王朗被獲之後,疊遞奏折,未奉批回,不知聖上收臣幾個奏折?”天子道:“卿家所奏的本章,隻有兩本,皆為擒捉王朗要案。

    ”施公道:“照此看來,且将微臣所奏第三次本章,追回細閱,便知這要犯真僞!且臣仍有一物,特即進呈,即知底細。

    ”說着,将胡家所具的供單呈了上去。

    天子龍目觀看,大發雷霆道:“胡文駿,汝教于不明,反來欺辱大臣,誤國家的事件。

    朕平日待汝不薄,何敢欺君罔上,誣害大臣?不将汝這奸臣治罪,在朝諸臣何能誠服?左右,将文駿推出枭首示衆!” 殿前侍衛一聲領旨,早将胡文駿捆綁起來,正要推出午門,早有他那羽黨俯伏金階,口稱:“皇上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