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回 見良友入室談心 命表弟鞠躬賠禮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朱光祖聽那人說出萬家村來,連忙道:“在下正要向萬家村去,不知走哪條路徑?方想借問一聲,偏遇着這雜種,胡鬧了一氣。
”那人見朱光祖年紀雖大,卻是甚有精神,知他兩人不是尋常之輩,因指道:“此去轉彎向東行,過了那三岔大路,前面一帶樹林便是了。
”朱光祖謝了一聲,遂與褚标兩人順着他說的路徑走去。
到了前面,果然一派村莊,不下有四五十戶。
朱光祖道:“這地方不錯了,他的住宅,還在這莊子後面。
”說着,便向前引路,繞過大莊,複向小路走去。
遠遠見一所莊房排立在對面,莊前有一道護河,兩邊也是栽的楊柳,沿堤一帶有幾隻漁船在那裡撒網;當中一道石橋橫卧在水上。
兩人過了護河,便是個大大的打麥場,鍬鋤犁耙,無不齊全。
門外高積了一個草堆,高過屋脊;大門口外坐着個小童,石凳上拴着一頭黃犢。
看見有客前來,連忙起身問道:“二位客人到此何幹?且請說明,好進莊通報。
”正說之間,裡面早出來兩條惡犬,見有生客,不住亂吠起來;接着又走出一個四五十歲中年老者,向朱光祖詢問。
光祖道:“煩你進去通報一聲,說淮安府黃總兵衙門内有位姓朱的,同一位姓褚的,前來造訪。
”那小童聽了此言,忙道:“可是黃天霸麼?”光祖見那孩子甚是伶俐,也道:“便是此人,你何以知道?”小童道:“我家爺在家時,常說起什麼黃天霸、關小西,我等聽熟了。
你兩老來此有何事件?” 褚标道:“稍頃見了你家爺,便知道了。
你知道我叫什麼名字?”小童道:“我家爺也未說過,我又未與你見過,哪裡知道?” 正說之間,早聽裡面有人招呼道:“朱老叔、褚老叔,你兩老什麼風吹到此?小侄屢次思想,欲着人前去相請,又恐這山野村莊,不得那富貴場中熱鬧,因此屢屢中止。
既然不遠而來,且請裡面坐罷。
”說着,命小童将他包裹攜着,向裡走來。
褚标四下一看,隻見大門之内一個極大的院落。
院内皆種綠竹。
過了竹院便是二門,卻是三間矮屋,過去一帶竹籬,編就些荊條等類,彎彎曲曲一條幽徑,下面鋪着卵石;穿過竹籬,朝南一個方廳,皆是竹子造就,裡面擺設皆不離個“竹”字。
上面設了一張竹牀,牀上鋪了兩面竹箪,正中設一個竹幾。
竹幾上擺的竹根帽筒,下面竹椅、竹桌、竹凳、竹簾、竹窗、竹燈,無物非竹子造成;過了方廳,又是一個院落,中間四棵柏樹,清風拂拂,音韻欲流。
地下栽的繡墩草,旁邊有一個六角洞門,進了此門卻是一個花園,裡面海棠、蘭草、芍藥、牡丹各類齊備。
當中一個六角琉璃廳,裡面鋪設十分幽雅。
萬君召将他兩人邀至裡面。
朱光祖道:“老朽一别經年,實深懷想,還不知賢侄有如此樂境,較之前次造訪,益發幽逸了。
”說着,彼此見禮,下榻而坐。
小童送上茶來,然後打了面水,為他兩人淨面。
褚标道:“難怪賢侄置身高尚,原來有此幽境,我等到此,幾成俗物了。
”萬君召道:“二位老叔前來,經過此地,施大人與
”那人見朱光祖年紀雖大,卻是甚有精神,知他兩人不是尋常之輩,因指道:“此去轉彎向東行,過了那三岔大路,前面一帶樹林便是了。
”朱光祖謝了一聲,遂與褚标兩人順着他說的路徑走去。
到了前面,果然一派村莊,不下有四五十戶。
朱光祖道:“這地方不錯了,他的住宅,還在這莊子後面。
”說着,便向前引路,繞過大莊,複向小路走去。
遠遠見一所莊房排立在對面,莊前有一道護河,兩邊也是栽的楊柳,沿堤一帶有幾隻漁船在那裡撒網;當中一道石橋橫卧在水上。
兩人過了護河,便是個大大的打麥場,鍬鋤犁耙,無不齊全。
門外高積了一個草堆,高過屋脊;大門口外坐着個小童,石凳上拴着一頭黃犢。
看見有客前來,連忙起身問道:“二位客人到此何幹?且請說明,好進莊通報。
”正說之間,裡面早出來兩條惡犬,見有生客,不住亂吠起來;接着又走出一個四五十歲中年老者,向朱光祖詢問。
光祖道:“煩你進去通報一聲,說淮安府黃總兵衙門内有位姓朱的,同一位姓褚的,前來造訪。
”那小童聽了此言,忙道:“可是黃天霸麼?”光祖見那孩子甚是伶俐,也道:“便是此人,你何以知道?”小童道:“我家爺在家時,常說起什麼黃天霸、關小西,我等聽熟了。
你兩老來此有何事件?” 褚标道:“稍頃見了你家爺,便知道了。
你知道我叫什麼名字?”小童道:“我家爺也未說過,我又未與你見過,哪裡知道?” 正說之間,早聽裡面有人招呼道:“朱老叔、褚老叔,你兩老什麼風吹到此?小侄屢次思想,欲着人前去相請,又恐這山野村莊,不得那富貴場中熱鬧,因此屢屢中止。
既然不遠而來,且請裡面坐罷。
”說着,命小童将他包裹攜着,向裡走來。
褚标四下一看,隻見大門之内一個極大的院落。
院内皆種綠竹。
過了竹院便是二門,卻是三間矮屋,過去一帶竹籬,編就些荊條等類,彎彎曲曲一條幽徑,下面鋪着卵石;穿過竹籬,朝南一個方廳,皆是竹子造就,裡面擺設皆不離個“竹”字。
上面設了一張竹牀,牀上鋪了兩面竹箪,正中設一個竹幾。
竹幾上擺的竹根帽筒,下面竹椅、竹桌、竹凳、竹簾、竹窗、竹燈,無物非竹子造成;過了方廳,又是一個院落,中間四棵柏樹,清風拂拂,音韻欲流。
地下栽的繡墩草,旁邊有一個六角洞門,進了此門卻是一個花園,裡面海棠、蘭草、芍藥、牡丹各類齊備。
當中一個六角琉璃廳,裡面鋪設十分幽雅。
萬君召将他兩人邀至裡面。
朱光祖道:“老朽一别經年,實深懷想,還不知賢侄有如此樂境,較之前次造訪,益發幽逸了。
”說着,彼此見禮,下榻而坐。
小童送上茶來,然後打了面水,為他兩人淨面。
褚标道:“難怪賢侄置身高尚,原來有此幽境,我等到此,幾成俗物了。
”萬君召道:“二位老叔前來,經過此地,施大人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