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回 梁節婦申訴冤誣 施賢臣設策試驗

關燈
話說施公正問王梁氏的情由,忽見知府湯法從中說道:“大人隻須問她有無私情之事。

    ”施公聽說,也不等他說完,便将臉往下一沉,正色說道:“貴府!你也為民父母,怎麼問案不從根源上問起,何以能得實在情由?今貴府受了王姓之賄,不令本部堂問出情由。

    貴府安坐,勿複一言。

    施某當得悉心根究。

    ” 因又問道:“王梁氏,你父親又受了你夫百兩銀子,置備棺木,與你祖母殡殓,後來還受他什麼恩德呢?”王梁氏道:“後來孀婦的丈夫,因孀婦的父親終日在家毫無生計,又命他與孀婦的堂侄王法,合理綢緞之事。

    孀婦的父親,因此更加感德了。

    後來見孀婦的丈夫已經八十餘歲,尚然無子,常歎道:『此人平生積善,存心忠厚,怎麼沒有子嗣?』又見他雖年老,卻是強壯過人。

    因此情願将孀婦嫁與他為妻。

    彼時亡夫尚且不肯允,後經我父苦苦相勸,亡夫方才允納。

    不料過門之後,一宵而有身孕,未及三日,亡夫便即身亡,彼時孀婦才十六歲。

    此是孀婦因父親感受大恩,将孀婦許配為妻的實在情形。

    至以後各種情節,悉在大人狀詞上面,求大人公斷便了。

    ”施公又問道:“這王法是爾丈夫的侄兒,還是遠房抑是近房呢?”王梁氏道:“孀婦過門三日,尚未得知。

    後來才知道,王法是亡夫的四服族侄。

    因近房無人,不能應繼,所以派王法承繼過來。

    其實亡夫所遺家産,将來也不免公分。

    ”施公道:“王法既不容爾守節,爾既生産,産後他倒沒有暗害你麼?”王梁氏道:“大人的明鑒,怎麼不存心謀害?隻以孀婦防守甚嚴,他等無從下手,因此才将孀婦的父親喚來,誣孀不節,退回母家。

    孀婦的父母又迫于勢,隻得領回。

    又亡夫八十多歲,似不能一宿即有身孕,也就疑惑孀婦有私,故亦要置孀婦于死地。

    幸虧孀婦母舅張弼臣到來,将孀婦母子領過去,才得以不死,以全王門之後。

    孀婦彼時心實不甘,屢在縣老爺及府大老爺前控訴,均被王守道、王法串通賄賂,俱經駁斥不準。

    今蒙大人駕臨,是以孀婦冒死渎訴,還求大人從公提訊,以昭冤屈。

    ”施公道:“你遺腹子今年幾歲了?”王梁氏道:“今年六歲了。

    ”施公道:“爾子曾帶來麼?”王梁氏道:“不曾帶來,尚在母舅家内。

    ”施公道:“下次集訊,爾可将爾子一并帶來,給本部看視。

    ”王梁氏答應道:“遵大人吩咐。

    ”施公又道:“爾且退下,候傳齊被告,再行訊辦。

    ”王梁氏道:“遵谕。

    ”退下。

     施公退堂,與知府回至書房,又道:“再煩貴府即刻傳渝,本部堂明日早堂集訊。

    所有原被告,均限辰刻帶到聽候,不得有誤。

    如有抗提不到等情,俱惟貴府是問。

    ”湯知府隻得唯唯答應,當即傳谕出去。

    一宿無話。

     次日一早,施公起來梳洗已畢,用過早點,即傳令升堂。

    卻好黃天霸也進來,給施公請早安。

    施公一一見畢,命天霸等皆在外面伺候。

    施公即便升堂,就公座上坐定,即命:“先帶原告。

    ”差役答應,将王梁氏帶上。

    施公見王梁氏右手攜一小兒,雖隻六歲,卻生得鼻正口方、眉清目秀,實是儀表非俗,心中已暗暗歡喜道:“老翁有此令子,實為積德之征。

    ”因往下問道:“王梁氏,這就是爾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