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回 解開螃蟹情弊 差人訪拿兇犯

關燈
是哄愚人。

    ”施公一聽怒道:“什麼人說話?帶他過來!”衙役即行到衆人内找尋,将說話之人,帶至公案前跪下。

    施公問道:“你姓什麼?名叫什麼?你笑本縣是哄愚人,想來偷銀的你必知情,從實說來!如不招認,立刻處死。

    ”那人叩頭,口叫:“老爺,小人叫劉二。

    因見老爺審問土地,是以小人不覺失笑。

    小的該死,叩求老爺施恩。

    ”施公問:“你如何知土地廟内有銀?”劉二說:“小的是李志順同村之人。

    那日晚間,李志順回來,酒店相遇,上前問候他,李志順不理。

    小的氣忿不過,随後即跟他去。

    他夫婦叙話,方知他的銀子在香爐内。

    小的即到廟中,将銀取了。

    現聞李志順在老爺台下投告土地,老爺已準他狀。

    今日審土地,是以帶來,分文未動。

    ”即将銀包呈上。

    施公吩咐叫志順上來,打開銀包,看過銀子數目,跪禀:“銀數不少。

    ”施公大怒道:“你今銀子有了,本縣問你知罪否?可惱你不念糟糠之婦,反懷疑心,才有失銀之故,理應重處。

    那劉二雖說偷銀,原是氣忿戲弄。

    盜聽言語,本該重責枷号。

    但本縣有好生之德,罰你二人修理土地神廟,重裝金身。

    ”二人叩頭謝恩。

    施公吩咐打轎回衙。

    此案施公審土地事,不得而已;既為民之父母,不得不為民分憂。

     失銀無證,從何處追問。

    豈不知土地泥塑,何能說話?借審土地之名,百姓曉得奇聞之事,看者千萬,同在内中,察其形色。

     不料果然劉二說出,始得結案。

    可見施公為民用竭苦心,不愧民之父母。

     且說李茂奉差緝訪磨盤蹤迹,訪了數日,并無影子。

    限期又到,恐怕責打,隻得四處找尋。

    那一日進一酒店,看了桌子底下,放着一扇有臍的小磨子,用心細看,與河内小磨相同,即問:“開店的,你桌下小磨,那上扇放在那裡?我要借用一用,就還。

    ”開店的見問,回說道:“老客人,那上扇磨盤沒有。

     我自到這李姓鋪子,隻有下扇。

    如有上扇,客人盡可借用。

    ”李茂聞言冷笑道:“我倒有上片,不知是一副不是一副呢!須把你這半扇配去合合,是不是?”站櫃的心中不悅,說道:“客人酒并未吃,倒說醉話。

    既不照顧,請便出去。

    ”公差一聽,心中大怒,說:“爺們與你好說不去,牽着才走。

    ”便将那鎖繩拿出,套在頸上,不由分說,牽着就走,說:“你不認得,我們是奉太爺之命,特來叫你帶這小磨進衙門裡去。

    ”管櫃的無奈,隻得立起,同出店門。

     且說施公大轎,前呼後擁,方進東關。

    街道狹窄,人多擁擠,執事前行。

    忽聽道旁一人,高聲哭喊不止。

    施公轎内一聽不悅,心内說:“此人膽大!知本縣過路,喊叫,定有奇冤。

    ” 施公吩咐:“住轎,把喊叫之人,立刻拿來。

    ”該值一聽,連忙跑去,一擁上前,拉到轎前跪下。

    那民渾身打戰叩頭。

    施公就問:“你有什麼冤枉?快說來!”青衣又喝:“快說!”那人說:“小的住在南關以外,姓王名叫王二。

    父親去世”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