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探消息知縣看辦會 請僧尼公差下說辭

關燈
且說公然見天色将晚,叫子仁到别處吃飯,既得真信,快快回衙。

    子仁答應:“一同出寺,進城禀報,好結此案消簽,也算你我第一大大的功勞。

    ”說着,滿心歡喜。

    且說施公從飯店出來,跟随那婦人,竊聽哭訴告狀的緣故,竟白跟了一回,不得明白。

    見天色尚早,不便回衙,“何不出城訪訪,等天晚回衙”想過,邁步出了城門,可巧正遇二差,欣然而來。

    施公遠遠望見二差,是乞丐打扮,不由贊歎:“我且躲避,任他過去。

    ”不意二人早已看見,随後跟來。

    施公進廟;公差緊行,也進了廟中。

    施公坐在台階。

    二人一看無人,搶步下跪。

    叫聲:“老爺,小的等奉差,訪拿九黃、七豬,今在蓮花院内。

    訪得九黃與七珠,乃是幹兄妹,系蘇州人,先奸後拐到此。

    ”施公聽說,優化為喜。

    又問:“因何名叫九黃、七豬?”二差說:“他徒弟曾對小的說過:因他師父背後有黃豆大的九個猴子,故名九黃;尼姑因胸前七個黑痣子,故名七珠。

    惡僧廟内,還有盜寇十二名,無所不為。

    ”從頭一一禀明。

    施公聽說,沉吟良久道:“天色不早,你二人随我進城。

    天黑到十字橫街,瞧瞧兇僧淫尼舉動。

    ”言罷站起。

    二差跟從施公進城。

    看那軍民人等,鬧鬧吵吵,聽那些人議論紛紛:也有說“縣主比前任好”的;也有說“耳軟聽信衙役”的;也有說“私訪愛百姓”的;也有說“縣主真真清廉”的。

    正中一人,喚一聲說:“你們住口,莫要亂說,仔細縣衙人聽見,你可吃不了的包子!”施公在衆人之内,竊聽閑話,為的是公案不結。

     擡頭隻見一片燈光,人語喧嘩,又見擠擠嚷嚷:“到了!到了!” 施公站在衆人之中,看見這法台上--正對觀音庵門,搭了一座高台--台上結彩懸紗,花燈接滿。

    正面設了一法座。

    座上一個和尚,濃眉大眼,滿臉橫肉;頭戴佛冠,身搭紅衣。

     口喧佛号,手疊佛印,混捏酸款。

    兩邊有衆僧陪座。

    細看非盡男僧,還有女僧,一旁接音。

    年紀俱在三十上下。

    因七月佳節,天氣還熱,個個光頭無帽,身搭偏衫,雖說接音,其中一人,杏眼含春,與兇僧眉來眼去,害笑顔開;還不住的東張西望,賣弄輕狂。

    施公看罷,又往台下一瞧,正中設擺高桌,兩旁闆凳。

    數了一數,一邊九個尼姑,兩邊共十八位,皆穿法衣,俱是光頭腦袋。

    接打各樣法器,年紀俱在二十上下,個個風騷,人人袅娆。

    雖無脂粉,俱是齒白唇紅,面似桃花。

    雖然俱打着法器,口念佛語,也是視南瞧北,看那滿面芙蓉,并無一點道心。

    賢臣看罷,暗暗點頭:“怪不得攪亂江都!原來如此。

    這正位上坐者,必是九黃;且衆尼之中,未知那是七珠?”細看桌子上首,有個打鼓鐘的女僧,别有風流,較之衆尼,更生美貌。

    施公看後,暗說:“難怪招惹僧俗亂心!”聽見法器連打三陣,天有二更時分,施食放完,許多軍民四散。

    施公同了二差,說:“這九黃、七珠原故,我全知曉。

    你二人明日先不用進衙門,還到蓮花院中,千萬小心,引誘小和尚,套問真情;把那十二名盜寇的根由,訪明回衙,定計以便拿獲。

    ”二役答應,于是施公趁天黑回衙。

    施安迎接施公進房,淨面更衣。

    酒飯用完,上牀安息一夜。

     至次早,起來淨面,吩咐點鼓升堂。

    施公坐了大堂,衆役排班。

     施公伸手拔簽二枝,向下叫王仁、徐茂。

    二人答應,即上前跪下。

    施公說:“你火速去把十字街觀音庵七珠尼姑請來。

    本縣要辦吉祥道場;還到城外蓮花院,把九黃和尚請來。

    本縣要僧尼登壇。

    ”二人答應,下堂而去。

    又往下吩咐,去請振守府;又派那些馬步三班人役預備。

     且說去請九黃、七珠的王仁、徐茂二人,會在一處同行,彼此閑談縣主之事,不覺來到觀音庵前。

    一同步進庵裡。

    那七珠淫尼,正在禅堂内,心中思想九黃和尚情濃,忽聽院内走的腳步響動,心下驚疑。

    說道:“什麼人?一定是施主送香來的。

    ” 想罷,喊一聲:“小尼。

    ”那裡答應,來了小尼,走入禅房,滿面笑迎。

    口稱:“師父,不知呼喚弟子,有何吩咐?”淫尼見問,說道:“你快去看看,是誰在那裡走的腳步響?”小尼聞言,忙忙跑出,一見二人,就問:“你們是那裡來的?怎麼往裡硬闖?我們這是女僧所在,豈可輕易進來麼?”二差聽說道:“我們是縣衙裡頭兒。

    你快去告訴令師,我們奉縣主之命,來請七珠姑姑,立刻進衙去,辦吉祥道場。

    ”小尼一聽,即回言道:“呵呀!原來是衙役老爺呢!略等一等,我回明家師,回頭再來請你進去。

    ”言罷,即轉身進禅房,将公差之言,說了一遍。

    七珠一聽,心中不解,說:“縣主請我辦事?”細想:“施不全與我并無往來。

    聞近日衆家寨主們,鬧的多少人命案件子,莫非有什麼知覺?若不去,他是一縣之主,居他治下;若去,又恐不便。

    ”沉吟一會,偶生一計,說:“有了,我何不如此這般允他?”遂叫:“小尼,請他們來見我。

    ”小尼答應,出去把二差引入禅房。

    七珠偷眼一看,兩差人不過是纓帽袍套,拐古唧當的打扮,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