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盜黨設計放火燒衙 衆匪認供申詳定案
關燈
小
中
大
糟了。
”李公道:“他們有多少人?”小蓮道:“在海上有兩隻船,哪隻船也夠幾百人。
”李公道:“你都認得他們麼?” 小蓮道:“哪裡認得?就是今兒喝酒的,一個叫馬販子,一個叫土回回,捉住的叫賽黃英,那都是頭兒腦兒的。
還有個先生叫吳謂,有個會浮水的褚祥,是常來的。
旁的都不知。
”李公命他畫了供,暫且帶下。
叫帶沙氏弟兄上來,李公喝道:“你等幹得好事!給我從實供來,免得動刑。
”兩人低了頭都不言語。
李公叫招房把潘氏的口供念給他倆聽,招房便朗朗的念了一遍。
李公道:“你倆聽見沒有,這事可都有的?”沙金對他兄弟說道:“罷了,好漢不吃眼前虧,老實說了罷,免得皮肉受苦。
”便說道:“潘氏供的都是實話。
也不必說了,求大老爺定罪罷。
”李公道:“你同夥的共有多少?現都在哪裡?給我一一供來,本縣當設法救你。
”沙金道:“同夥的就是潘氏供的這幾位,此外沒有了。
”李公道:“你這個人太不知好歹。
本縣有心救你弟兄,所以問你同夥。
要能将他們供出,便可開脫你倆的罪名。
”沙金道:“實是再沒了。
”李公道:“料想要不動刑,你是不肯招的。
”命取夾棍過來,左右答應,齊聲吆喝。
皂役取了兩副夾棍,将沙氏弟兄鞋襪去了,先把左足套上,李公又問道:“你既明白好漢不吃眼前虧,怎的情甘受刑,不肯供招?我勸你直說了罷。
”弟兄二人齊聲叫冤,不肯直供。
李公将驚堂一拍,說聲“收”,左右齊聲吆喝,用刑的将繩收緊,三收三放,兩人咬牙熬忍,仍是不招。
李公命釘上鐐铐,同陸矮子一并收禁。
将潘氏交官媒發賣,餘贓委捕廳督同差役前往查點造冊,暫行寄庫,再候移行各處,傳失主認領。
錢家大院房屋查封入官,廚子和遛牲口的小子,訊系本地窮人,無為匪情事,每人重責五十闆暫押,候取具妥保釋放。
發落已畢,命押鐘笃列案訊問。
李公問道:“你是哪裡人?” 鐘笃道:“小的山東登州府人。
”李公道:“你在此什麼勾當? 是誰指使你放火?”鐘笃便把馬販子等與吳謂怎樣定計,怎樣放火,馬販子打算怎樣劫牢,自己怎樣上房被獲,一一供認。
李公道:“現在他們這幫人在哪裡?”鐘笃道:“原本定在南門外會齊。
想必是還在那邊。
”李公道:“你們同夥有多少人?”鐘笃道:“我強出頭向不說瞎話。
旱路上八十人,是小沙統轄的。
水路上六百多人,是大沙統轄的。
現在水路朋友有一多半在山東,在這兒隻百十來人。
”李公又問他曆來所犯案件。
那強出頭卻倒知無不言,一起起的都供了。
招房握管疾書,供畢寫完,又念一遍給他聽了,叫他畫了押,打上手印,也命釘鐐收禁。
又叫請蔡副爺帶着勇丁并蕭起、龔超,連夜追拿馬販子等,務獲究辦,然後退堂。
将沙匪就擒,餘黨尚多,亟宜剿辦情形通詳各憲,無庸細說。
且表那馬販子等見事不成,連忙分散,陸續扒城而出,到南門外會齊。
找着了吳謂,告訴他前後情節。
吳謂跌足道:“罷了,罷了,不必管他娘罷。
此地萬難存身,趕快逃命要緊。
” 一幫人齊往海邊而去。
剛剛動身,見南門下火把齊明,提燈高照,知是官兵追到,便沒命的往前跑。
海邊船隻本已備妥。
大衆一同上船,扯起篷,順着西北風便開向山東去了。
這邊蔡副爺帶兵役追趕,哪裡跟得上?到岸邊一看,煙水彌漫,并無人影。
隻見殘蘆枯荻,瑟瑟鳴風,怕有匪人藏躲在内,使命縱火焚燒。
風狂焰烈,頃刻間蔓延數裡,照得海水通明雪亮。
看燒完了,并沒有人,隻得帶了兵役回城去了。
後來,吳謂等衆到山東,糾合同黨,共推馬販子為首,通同撚匪,大肆猖獗,搶官署,拒官兵,沙金等正法之日,來劫法場。
被李公設計拿住,均詳在二集。
這初集算已完卷。
有一首詩,也是個科甲朋友作的,就照本謄錄,做個煞尾: 詩曰: 海陬小試笑牛刀,鋤暴安良安憚勞。
聽說而今燕水土,猶傳逸事話漁樵。
”李公道:“他們有多少人?”小蓮道:“在海上有兩隻船,哪隻船也夠幾百人。
”李公道:“你都認得他們麼?” 小蓮道:“哪裡認得?就是今兒喝酒的,一個叫馬販子,一個叫土回回,捉住的叫賽黃英,那都是頭兒腦兒的。
還有個先生叫吳謂,有個會浮水的褚祥,是常來的。
旁的都不知。
”李公命他畫了供,暫且帶下。
叫帶沙氏弟兄上來,李公喝道:“你等幹得好事!給我從實供來,免得動刑。
”兩人低了頭都不言語。
李公叫招房把潘氏的口供念給他倆聽,招房便朗朗的念了一遍。
李公道:“你倆聽見沒有,這事可都有的?”沙金對他兄弟說道:“罷了,好漢不吃眼前虧,老實說了罷,免得皮肉受苦。
”便說道:“潘氏供的都是實話。
也不必說了,求大老爺定罪罷。
”李公道:“你同夥的共有多少?現都在哪裡?給我一一供來,本縣當設法救你。
”沙金道:“同夥的就是潘氏供的這幾位,此外沒有了。
”李公道:“你這個人太不知好歹。
本縣有心救你弟兄,所以問你同夥。
要能将他們供出,便可開脫你倆的罪名。
”沙金道:“實是再沒了。
”李公道:“料想要不動刑,你是不肯招的。
”命取夾棍過來,左右答應,齊聲吆喝。
皂役取了兩副夾棍,将沙氏弟兄鞋襪去了,先把左足套上,李公又問道:“你既明白好漢不吃眼前虧,怎的情甘受刑,不肯供招?我勸你直說了罷。
”弟兄二人齊聲叫冤,不肯直供。
李公将驚堂一拍,說聲“收”,左右齊聲吆喝,用刑的将繩收緊,三收三放,兩人咬牙熬忍,仍是不招。
李公命釘上鐐铐,同陸矮子一并收禁。
将潘氏交官媒發賣,餘贓委捕廳督同差役前往查點造冊,暫行寄庫,再候移行各處,傳失主認領。
錢家大院房屋查封入官,廚子和遛牲口的小子,訊系本地窮人,無為匪情事,每人重責五十闆暫押,候取具妥保釋放。
發落已畢,命押鐘笃列案訊問。
李公問道:“你是哪裡人?” 鐘笃道:“小的山東登州府人。
”李公道:“你在此什麼勾當? 是誰指使你放火?”鐘笃便把馬販子等與吳謂怎樣定計,怎樣放火,馬販子打算怎樣劫牢,自己怎樣上房被獲,一一供認。
李公道:“現在他們這幫人在哪裡?”鐘笃道:“原本定在南門外會齊。
想必是還在那邊。
”李公道:“你們同夥有多少人?”鐘笃道:“我強出頭向不說瞎話。
旱路上八十人,是小沙統轄的。
水路上六百多人,是大沙統轄的。
現在水路朋友有一多半在山東,在這兒隻百十來人。
”李公又問他曆來所犯案件。
那強出頭卻倒知無不言,一起起的都供了。
招房握管疾書,供畢寫完,又念一遍給他聽了,叫他畫了押,打上手印,也命釘鐐收禁。
又叫請蔡副爺帶着勇丁并蕭起、龔超,連夜追拿馬販子等,務獲究辦,然後退堂。
将沙匪就擒,餘黨尚多,亟宜剿辦情形通詳各憲,無庸細說。
且表那馬販子等見事不成,連忙分散,陸續扒城而出,到南門外會齊。
找着了吳謂,告訴他前後情節。
吳謂跌足道:“罷了,罷了,不必管他娘罷。
此地萬難存身,趕快逃命要緊。
” 一幫人齊往海邊而去。
剛剛動身,見南門下火把齊明,提燈高照,知是官兵追到,便沒命的往前跑。
海邊船隻本已備妥。
大衆一同上船,扯起篷,順着西北風便開向山東去了。
這邊蔡副爺帶兵役追趕,哪裡跟得上?到岸邊一看,煙水彌漫,并無人影。
隻見殘蘆枯荻,瑟瑟鳴風,怕有匪人藏躲在内,使命縱火焚燒。
風狂焰烈,頃刻間蔓延數裡,照得海水通明雪亮。
看燒完了,并沒有人,隻得帶了兵役回城去了。
後來,吳謂等衆到山東,糾合同黨,共推馬販子為首,通同撚匪,大肆猖獗,搶官署,拒官兵,沙金等正法之日,來劫法場。
被李公設計拿住,均詳在二集。
這初集算已完卷。
有一首詩,也是個科甲朋友作的,就照本謄錄,做個煞尾: 詩曰: 海陬小試笑牛刀,鋤暴安良安憚勞。
聽說而今燕水土,猶傳逸事話漁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