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施嚴刑屈打成招 洩機關母子反目

關燈
桃杏花開月正長,紅蓮不覺滿池塘。

     梧桐葉上潇潇雨,窗下寒梅又吐香。

     話表涿州知州劉子雲貪贓昧良,妄動刑法,竟将楊氏素婵之言隻當耳旁風,一拍驚堂木:“好賤婦,不動刑,量你不肯招承。

    來呀,與我拶起來!”衆皂役哪敢怠慢,趕奔近前,把拶子套在楊素婵十指上。

    劉知州把驚堂木一拍。

    吩咐一聲:“收!”兩旁皂役一收繩,楊素婵十指連心,疼痛難忍,“哎喲” 一聲昏迷過去,霎時粉面焦黃,汗如湧泉。

    知州令人以水噴之。

    楊素婵悠悠還轉過來。

    知州喝問:“速速招來!”楊素婵含淚口呼:“青天太爺屈殺小婦人了!太爺既受朝廷爵祿,從公判斷,必然子孫萬代祿位高升。

    ”知州冷笑說:“好個潑刁賤婦,真能熬刑!” 王婆在一旁,心中不忍,跪爬半步,向上叩頭,口尊:“太爺,那姚庚私賣弟婦是實,身價三百兩,有他親筆文約,現在劉清手内。

    劉清一時發了善念,才來太爺台前控告。

    太爺想情,哪有私逃反來投案告狀之理?”劉知州把驚堂木拍得連聲作響,心中大怒,用手一指,喝道:“好一個膽大王媒婆,無根基的賤貨!你身帶重罪,竟敢替他人強辯!”吩咐左右:“與我把王媒婆拶起來。

    ”皂役答應一聲,将王婆拶起。

    王婆年紀已老,受刑不過,昏過去了。

    皂役用冷水噴蘇。

     劉知州手指劉清,開言斷喝:“你這無法無天的奴才,與楊氏通奸,傷風敗化,串通合謀,妄告訛詐姚庚。

    本州島若不給你一個厲害,大約也不肯實招。

    ”遂吩咐兩邊:“與我用夾棍!”衆皂役一聲答應,近前把劉清鞋襪扒下,以麻辮匝頭,腳腕套上三根無情木,知州吩咐:“收!”兩邊皂役一攏,劉清隻疼得死去活來。

     楊氏素婵見他二人為己受刑,已明白知州必貪姚庚之贓,心中一想:“我受刑情屈命不屈,為何連累他二人?”遂向上說:“乞太爺開恩,小婦人情願實招。

    ”知州聞言,吩咐:“松刑。

    ”楊素婵說:“我同王婆、劉清原是設謀控告姚庚,為訛詐他的銀錢。

    ”劉知州見楊氏屈招,暗喜,遂畫了供,吩咐禁卒:“将她本人收監下獄,姚庚釋放回家候傳。

    ” 且言毛大巡在衙外候音信,隻見姚庚走出州衙,又從裡面走出二差役,口呼:“姚大爺恭喜了!我弟兄二人的手段如何?” 毛公聞言,暗随在後,竊聽他三人講話。

    這張龍、李虎下了堂,特意趕上姚庚,誇手段來讨謝禮,說道:“我弟兄因這件事費了許多力量,我們非有始有終不可。

    上下花費六百銀,你打了上風官司,太爺把楊氏三人下獄定罪。

    也得謝賀我二人才是。

    ” 姚庚說:“你二位放心,我一定重謝,決不食言。

    ”三人自顧說話,卻被毛公聽明。

    毛大巡不由心中大怒,遂闖進州衙,走至公案前,向州官深深一揖。

    知州劉子雲見一褴褛不堪的窮儒,心中有些不悅,勉強開言問道:“你這秀士,家居哪裡?姓甚名誰?為何闖堂來見本州島,有何話講?”毛公見問,口呼:“州尊,我學生祖居福建建甯府,浦城縣人氏,姓高名喚公斷。

    隻因前科未中,缺少盤費,難歸故裡,因此在外遊學。

    路過州衙,老父台正斷一案,判得有些不明。

    故此我學生鬥膽面見老父台,請示:“老父台怎知楊氏、王婆、劉清三人合謀訛詐姚庚的銀錢?老父台竟聽信姚庚的一面僞詞,并不嚴究姚庚,反行苦拷楊氏三人,屈打成招,亦不應掐監下獄之罪。

    既食皇家俸祿,理當秉公判斷曲直,方不愧民之父母也。

    ” 劉知州聞言,心中不悅,滿面生嗔帶怒,開言說:“你這狂生,倚仗黉門秀士,空讀詩書,不知國家法度,竟敢闖衙鬧堂,藐視現任,欺壓當官!本州島豈不知第一盡忠報國,第二為國憐民,第三凡民情必須着意詳究,不敢屈了百姓?本州島秉公判斷,哪有冤枉黎民之案件?” 毛公微然冷笑說:“老父台素日斷案如神,愛民如赤子,受國皇恩,不貪民财,今日是錯斷。

    姚庚無理,私賣弟婦楊氏者,皆因那三百銀給姚庚講情,才将楊氏屈打成招,掐監下獄。

     依學生愚見,望州尊休枉法冤民,複訊判斷,才是除暴安良。

    ” 知州劉子雲聞聽毛公之言,不由羞惱成怒,無名火起,把驚堂木一拍,喝道:“好一個狂生,實在可惡!明明楊氏私逃,與劉清通奸,刁詞呈控,事已招承,現有她的口供在案,你如何說她冤枉?似此闖鬧公堂,情理難容。

    本州島豈肯輕恕?”遂令左右:“給我拉下去,責打四十手簡!”衆皂役不容分說,遂把毛公責打。

    毛大巡大怒,罵道:“好一個贓官,你作的掩耳偷鈴之事,何人不知?你圖了姚庚三百銀,欲治死楊氏、王婆、劉清三人的性命。

    咱二人結下冤仇如海,我學生若得了時,與你誓不兩立!”劉知州聞言,沖沖大怒說:“好一個誓不兩立!” 遂命禁卒:“把他先收了禁,再禀明府台,再追他的性命亦不遲。

    ”禁卒遂将毛公押進南牢。

     毛大巡走進監牢,見牢中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