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關燈
我别傻等着了。

    這幾天她在山内,口口聲聲綠林道無有下場,綠林道不得好結果,叫我同她歸杜家莊享福,夫唱婦随。

    她哪是一片好心,明明咒詛于我,為的是叫我同她出山,她是另有用意。

    這幾天镖行人年青的常到山裡去,我見镖行之人俊品人物不少。

    這兩天镖行有人在内寨與這賤婢有什麼事也未可知?唉!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我走吧,别傻等着了。

    張玉龍剛要起身,就 見有一個燈籠奔樹林而來,後面是雙套轎車。

    張玉龍複站在裡面觀看究竟,比及來到樹林切近,勝三爺繞到車前,張玉龍出樹林子一探頭,複又回去。

    勝三爺說道:“張玉龍你不必躲避,我與你送妻子來了。

    ”張玉龍一聽太不象話啦,遂說道:“為何你與我送妻子來呢?”此時車已站住,金鳳、銀鳳下了車,張玉龍一看,認識是于老寨主之女,緊跟着自己妻子由車中出來。

    張玉龍一看,自己妻子換了衣服了,這個氣兒可就大啦。

     再往頭上一看,杜氏的頭也改了樣了,變成了一個發髻啦,張玉龍抹身往林中便走。

    杜氏說道:“夫君你還不止住腳步?為妻有良言相勸。

    你不要多疑,待我說與你聽。

    ”張玉龍氣昂昂地說道:“你别裡勾外連,有話快說!”杜氏說道:“夫君你不要胡思亂想,你在前院被獲遭擒,我在後院放火,被于家姐妹将我也捉住了。

    勝老恩公将我恩放,并叫于家姐妹陪着我出王宅。

    勝老恩公在前院放了你,在後院放的我,可不是為妻我自誇,并不是為妻我貪生怕死,求饒惜命。

    于家姐妹将我捉住之時,當時我就請求将我殺死。

    皆因為妻自知與夫君你往後沒有什麼好收緣,情願一死以了一生。

    無奈勝老恩公非放我不可,為妻我才要求于家姐妹與勝老恩公,與為妻換衣服,到後院攏發挽髻。

    勝老恩公待你我夫妻是天高地厚之德。

    我勸夫君你萬不可執迷不悟,助纣為虐。

    為妻自幼除習女紅之外,略讀詩書,從未見有綠林道有得好結果的。

    你還不就此降順了勝老恩公,幫助找印,将來你我夫妻白頭到老,享人間真正的幸福。

    ”張玉龍未等杜氏将話說完,厲聲說道:“賤人、你這幾日在山裡,口口聲聲綠林道無有下場,臭賊該殺。

    我是臭賊!誰叫你跟的我?現在你不願與張玉龍為夫婦,也不為晚,你看着誰好,你就跟誰去!姓張的決不能找你!”杜氏說道:“夫君我并不是為我自己有了私心,我為的是丈夫你一世榮華。

    你要是奇男子 大丈夫,趕緊說出你的朋友名姓,請出人家來幫着得印,好贖你的大罪。

    不要執迷不悟了!你我夫妻恩愛三載,你從此改邪歸正,可以顯耀門庭。

    女子是牆上的泥皮,揭了一層又一層。

    ” 張玉龍說道:“好賤人,你說你沒有私心,有什麼憑據?你上了勝英的當了。

    咱們倆從此各自奔前程吧!”杜氏夫人說道:“為妻有确切憑據,你來看。

    ”一提裙子由腰間提出犀牛皮軟皮殼,抽出了匕首刀橫于粉頸。

    銀鳳伸手拉住杜氏的手腕,叫道:“嫂嫂不可。

    ”杜氏将匕首刀換于左手。

    金鳳、銀鳳在杜氏右邊,勝三爺在杜氏左邊,杜氏刀交左手,勝三爺過去一伸手,自己一反想,我勝英是什麼身份?焉能捋婦女的手腕,豈不失去了人格!思想至此,剛要叫姑娘快拉娘子,一句話尚未出口,就在一怔神之際,匕首刀已抹人粉頸,當時血流如注。

     杜氏娘子翻身倒于就地,立時殒命。

    金鳳、銀鳳傻呆呆的發怔,張玉龍不知所措。

    勝三爺叫道:“玉龍你太欺我勝英軟弱了,你不知我的苦心。

    你是擠得啞巴說了話了!你天倫金面韋馱張旺,被法蘭打得口吐鮮血,死于杭州擂台之上。

    你蔣五叔打了法蘭與你天倫報仇,璧和僧又打了你五叔,你天倫當時昏絕過去。

    搭到賀宅,你天倫才緩醒過來,隻有呼吸之氣,将我叫到榻前,囑咐我以後見了你的時候,把你提出苦海。

    我因受過你天倫的重托,你行刺我不殺你,我打算跟下你來,欲問你當初投九龍山的隐情?不想你妻又在後院放火,我又将你妻送來。

     如今你逼死了賢德之婦,硬說你妻有了私心,你夠人格嗎?現在你受法蘭驅使。

    ”張玉龍聽到此處,口中說道:“勝老伯父您有話為什麼不早說呢?”勝三爺說道:“你夫妻一見面就口角相争,叫我何以答言?”張玉龍回頭看看杜氏,放聲痛哭。

     跪在勝三爺的面前認罪服說。

    勝三爺說道:“賢侄不要傷情,有話站起來講。

    ”張玉龍站起身形說道:“勝三伯父,我不是 哭她之死,悔我辜負她待我那一片好意。

    ”勝三爺說道:“我必将這件事禀明了欽差大人,不能叫你賢妻白死。

    ”勝三爺又叫二位姑娘:“你們姐倆坐車仍回菊花村告訴你的天倫,叫他給張氏拉一個壽木來。

    再派十位八位人來,來兩個女仆,先将杜氏成殓起來,暫歸菊花村停靈。

    ”張玉龍說道:“劣侄沾了不孝不義之名,在我天倫面前少孝道,逼死我内人。

    劣侄我實罪該萬死!”勝三爺說道:“上天許人改過自新,你從此改邪歸正。

    多孝順你天倫尚不為遲,自能逢兇化吉。

    ”張玉龍與勝爺說着話,就見由菊花村來了三十餘位男的,車上坐着是女仆,四個人搭着壽木,還有紙張。

    丫頭婆子把杜氏成殓起來。

    勝三爺率領镖行老少英雄二十餘位,拜奠張氏,然後勝三爺叫将棺材擡至菊花村。

    張玉龍說道:“且慢,樹上還有兩個包裹呢,您叫人上樹去取将下來,此物我也不要,留與張氏發喪之用。

    ” 勝三爺叫人上樹取下包裹來,當着衆人之面打開,裡面俱都是金銀衣物等,約值五七百兩銀子。

    衆人看完了仍然包好,放在張氏的棺材上,擡回菊花村。

    進了王宅,将靈柩停在前院,衆人進了上房,吃茶談話。

    張玉龍換了衣服,與小弟兄們非常的親近。

    然後擺上酒席,酒至半酣,勝三爺唉聲歎氣。

    張玉龍說道:“勝老伯父,此印小侄知道下落,并有我拜兄隐士羅文能下海泉。

    此人現在六合縣羅家林居住,聘請此人必能盜印。

    我知道落在哪一個泉内,您要請不來此人,我給他跪下請他,必叫他前來幫助盜印。

    ”衆人聞聽張玉龍之言?撫掌而笑,說道:“罷了,真是至誠的英雄。

    隐士羅文已有人請去了,今天去了兩天啦,大概明天必有信息。

    ”張玉龍說道:“還有一事,勝三大爺您必知我父現在哪裡?我要見我父親一面。

    ”勝三爺說道:“此是易事。

    你父現在我的镖局子養病呢,大概已經好了。

     誰同他前去?”一粒灑金錢胡景春說道:“弟子願往。

    ”于是 星夜同着張玉龍奔十三省總镖局而去。

     來到镖局子,天光已亮。

    胡景春将張玉龍領到後院上房屋中見了張旺。

    張旺尚在病榻,張玉龍看見天倫,放聲痛哭。

    張旺坐起身形問道:“汝因何至此?”張玉龍哭禀他的天倫,将白玉祥怎給他娶妻,直說至杜氏樹林勸夫,自刎而亡。

    張旺含淚道:“小冤家,你将賢德的兒媳逼死,如今你可醒悟了?” 張玉龍說道:“孩兒後悔已遲。

    ”張旺說道:“皆因為你在家我便出外,你在外我又回家,勝三爺,前二十餘年救過為父之命,我卻未曾跟人提過。

    ”張玉龍說道:“孩兒必報答我勝三大爺之恩,同我盟兄隐士羅文,去海泉盜印。

    ”張旺說道:“吾兒附耳過來。

    ”張玉龍低頭立在他父面前,張旺說道:“你白老伯父性情剛暴,又是武狀元出身,他必與你勝三大爺有一場血戰。

    你三大爺在場面上可不讓人,兩下裡要僵了火,動手的時候,人物對了人物,必然是摘解不開。

    勝三大爺有镖行的人,你白大爺九龍山人多勢重,打得必然是攪海翻江,我有苦肉絕計。

    話可不許傳六耳,你可不許告訴别人。

    羅隐土來了,你去幫着盜印去。

    盜印出來你就算是我的好兒子,你去吧。

    我的言語,要牢牢謹記。

    ”張玉龍不忍割舍。

    張旺說道:“你隻要改邪歸正,父子在一處之日甚多。

    何必學兒女之态?”張玉龍含淚奔前院客廳。

    此時镖局子尚未開飯,便随一粒灑金錢回菊花村。

    靜等隐士羅文。

     話說勝三爺大衆正在談論杭州擂台之事,有人回禀,鐵老镖頭同隐士羅爺及先去請人的小弟兄們俱都到了村口。

    家人報告未畢,鐵天勝已走人上房,口稱:“勝三哥,羅文到了。

    ” 勝三爺說道:“現在哪裡?”鐵天勝說道:“他們在後頭呢。

    ” 勝三爺說道:“衆位仁兄賢弟,這可不能以平常朋友待之,咱們大家趕緊出莊迎接。

    ”衆人個個離席,整理衣襟,勝三爺在 前率領衆人,出了王宅奔村口而來。

    就見一匹白龍駒上端坐着蕭三俠,後面就是羅爺與衆位小弟兄。

    蕭三俠先甩镫下馬,鐵天勝說道:“勝三哥,我給你引見引見,這是咱親戚羅文。

    ” 一指勝爺說道:“這就是勝三哥。

    ”衆位英雄觀看驚天動地的英雄,原來是一位俊俏年青的人物。

    頭上戴青緞子壯帽,身穿青絹綢大氅,青緞色短靠。

    一巴掌寬青緞子英雄帶,細腰窄背。

     雙肩抱攏,五官清秀,面如冠玉,俊美之甚。

    勝三爺走上前去,提大氅,磕膝蓋點地,口中說道:“隐士光臨,未能遠迎,罪甚罪甚!”羅爺一看勝爺偌大的年紀,這樣的恭敬,趕緊還禮說道:“勝老明公過獎了,在下乃是村莊一農夫,何敢勞動俠劍客?羅文有何德能?老義土如此,使我羅文舉止不安了。

    ” 鐵天勝在旁說道:“羅賢弟不過套言。

    ”羅爺又與老少英雄見禮,勝三爺與羅爺連袂進了菊花村。

    走進王宅大門,進了東跨院,尚有未迎接出來的,進了屋中再與見禮。

    勝三爺說道:“王大哥,這是隐士羅文。

    ”羅文一看,王靈當時一怔。

    羅文說道:“勝老明公,您與王老伯父論弟兄,羅文我不敢與他老人家論弟兄,這是我王老伯父。

    ”語畢,羅爺跪倒身形,口稱:“伯父,小侄男羅文與伯父叩頭。

    ”王靈伸手相攙。

    勝三爺又與衆少年介紹,都稱羅文叔父。

    到了張玉龍這兒,彼此臉兒一紅。

    羅文說道:“勝老明公,我們是同盟弟兄,咱們各論各人的輩份吧。

    ”二人也見了禮。

    羅文向張玉龍問道:“賢弟你何以至此?”張玉龍打了一個唉聲,将夫妻雙行刺,杜氏自刎勸夫的話說了一遍。

    羅爺說道:“死了沒有?”張玉龍說:“死了。

    ”羅爺聞聽,急得直跺腳,唉了一聲,就地方磚碎了一塊,塌下去有四五寸深。

    衆人莫不歎羨羅爺之力大絕倫。

    羅文說道:“杜大哥真是命運不佳。

    二侄女被山大王搶去,用金钗刺目。

     大侄女自刎勸夫,雙烈出于一門。

    金叉飛刀将杜雲杜子明之女 雖死不朽矣!”勝爺問道:“羅隐士你說何人?”羅文說道:“杜雲杜子明。

    ”勝三爺說道:“張氏就是子明之女嗎?”羅文說道:“然也。

    ”勝三爺長歎一聲,幾乎淚下,口中說道:“杜老镖頭真教子有方也。

    賢德的侄女,始終不肯說出娘家姓氏,恐失了其父的名望。

    自以為山大王之妻,面上無光。

    其實人分三六九等,有賢有愚。

    山大王與山大王不同,白老寨主出身是武狀元,論品第在你我之上,賢侄女死得實在可惜。

    伺後餘必報知欽差大人,使賢侄女含笑泉下。

    ”衆人聞聽,莫不歎息。

     羅文又将杜雲二女兒金钗刺目,青龍山救姑娘之事說了一遍。

     勝三爺派人預備酒席,工夫不大,将酒席擺好,羅文這才問九龍山中之事。

    勝三爺遂将十二道鋼鐵閘昨日大開之事說了一番。

     羅文說道:“我并不是長我義父的威風,九龍山好比天羅地網,我義父拉起鋼鐵閘,撤去把閘的喽兵,那正是誘敵之意。

    镖行不去人便罷,镖行若要進去,十二道鋼鐵閘往下一落,想要出來勢比登天還難。

    ”勝三爺說道:“此話誠然不假,有閑工夫的時候,我将他們少年探山之事,對羅隐士再為細講。

    ”羅爺說道:“五位賢侄探山之事我也略知大概。

    哪天晚晌我與玉龍賢弟到九龍山前去探望探望。

    今天這半天不算,明天後天小弟若不回來,您就另請高賢。

    小弟我是以死相答。

    可有一宗,我有三件事,要在勝老明公面前要求。

    ”勝爺說道:“羅隐士您把話講在當面,我可應者自無不應。

    若實有難題呢?咱們大家再從長計議。

    請問這頭一件?”羅爺說道:“第一件事,我若将印盜得出來,咱們是盆不沾面,面不沾盆,公事上别提我羅文一個字兒。

    ”勝三爺說道:“憑隐士之高明,要是求取功名,武狀元猶如探囊取物,這不是勝某當面誇獎,儀表人材武學,哪一樣兒都稱得起是狀元的資格。

    您既看功名富貴猶如浮雲,取出印來的時候,公事上絕不提您一字。

    這個事算不成問題啦。

     但不知第二件事?”羅爺說道:“我義父的秉性高傲,你們二位難免以武力解決。

    最後非有九龍山與镖行一場混戰不可,到那時,殺得血染衣襟,我羅文概不能加入。

    頭可斷,志不可移。

    ” 勝三爺說道:“在下勝某決不能離間您義父子的感情。

    請問這第三件事?”羅文說道:“這第三件可得勝老明公您維力,如果破了九龍山之時,必得擔保我義父及義兄弟,不能打官司。

    ” 勝三爺說道:“羅隐士,王靈老哥在此。

    王老哥哥與白玉祥乃是磕頭弟兄,屠大爺與白爺又是兒女親家。

    别說羅隐士您要求此事,就是不要求,我勝英決不能叫白老寨主去打官司。

    不但我一人擔保不叫白爺打官司,孟二俠、蕭三俠與我勝英,我們三個人擔全部責任,甯可斷我三人之頭,不能叫白老寨主父子打官司。

    這三件事勝英敢擔負完全責任。

    ”羅爺說道:“既然把話說明啦,今晚我便起身,有印有羅文,無印亦無羅文了。

    ” 勝三爺提起酒壺滿滿斟了三盅,口中說道:“這三盅酒我給羅隐士您助興,但是您為國事的忠良前去盜印,上天必能保佑。

     亦不可太固執了,亦不可焦躁,茫茫海泉,深不可測,豈是易事呢?探泉時千萬多加慎重。

    ”羅爺說道:“小弟謹記在心。

    ” 語畢,端起酒盅一飲而盡。

    三盅酒是盅盅盡盞盞幹。

    勝三爺又斟三盅向玉龍說道:“賢侄你飲這三盅,愚伯助你馬到成功。

     還有一件,你可要多多保重,量力而為,倘有差錯,你有年邁天倫,何人侍奉?再說你那節烈的賢妻為你而死,你從此必要洗心向善。

    ”張玉龍說道:“謹遵三大爺之命,不勞三大爺多囑。

    ”張玉龍連飲了三盅。

    大衆吃完了飯,談了會兒閑話,天色将晚。

    張玉龍帶好了兵刃暗器,羅爺也收拾利便,帶好了零碎,二人告辭起身。

    羅文說道:“勝老明公您可不要遠送,咱們辦的是事,九龍山踩盤子的甚多,如被探去,大有不便。

    ” 說完了話,羅、張二人站起身形往外便走。

    勝三爺站起身軀, 大衆在後跟随,送到宅的大門,勝爺又說道:“羅隐士與玉龍賢侄,二位務要保重些!”羅爺說道:“不勞挂念。

    ”遂各抱拳而别。

    羅、張離了王宅,直奔九龍山去了。

    單言勝爺大衆等,第二日派蕭銀龍、葉乘龍前去打探。

    前半日去打探,至後半日才回來。

    報與勝三爺:“九龍山的十二道鋼鐵閘大開,把山的喽卒一概皆無,九龍山仍不見有何動作。

    ”此時有王宅的家人回禀勝老達官爺,外面有一穿灰色衣服之人,前來拜訪老達官爺,還要拜見少俠客蕭镖頭,此人自稱是青龍山的,姓方。

    ” 蕭銀龍站起身形說道:“小侄男前日也跟您提過啦,此人是青龍山的大寨主玉面小白龍方俊仁。

    此人雖是綠林道,品行甚佳,大有用處。

    小侄男親眼看見,跟羅爺戰幾十個回合,他兄弟搶去杜宅的姑娘,此人并未在山内,因他兄弟方俊義已死,實有棄暗投明之心,趁此機會不收留等待何時?”勝三爺說道:“很好很好,就此迎接此人便了。

    ”語畢,勝三爺率領三太、銀龍等一幹小弟兄迎接出來,來到大門外,勝三爺恭恭敬敬,剛要與方俊仁叙談,蕭銀龍說道:“有話請裡面再談吧。

    ”勝三爺遂向裡相讓,将方俊仁讓進上房。

    玉面小白龍說道:“勝老明公休要嫌我是綠林中的賊寇,我情願與明公牽馬墜镫。

    ”語畢,提大氅就要下跪。

    勝三爺趕緊伸手相攙,口中說道:“豈敢豈敢?方義士願在镖局子,你我在一處,願意當官差,府縣衙門中,我也可以給你舉薦事作。

    ”方俊仁說道:“勝老明公,我願跟你老在一處作事,一世之願足矣!您不憎我出身賤薄,我跟您在镖局子内幫助作一份生意,我從此改邪歸正,棄暗投明。

     您要有用在下之時,馬上步下短打長拳水面之事,在下不敢說有本事,我必能盡其愚力。

    ”勝三爺說道:“就是如此。

    水面上如有大事,必然拜懇閣下。

    ”勝三爺遂吩咐:“擺酒,給方義士接風。

    ”酒席擺好,讓之再三,方俊仁與勝三爺分賓主落 座。

    老少英雄俱都見禮已畢。

    飲酒之際大衆觀看,方俊仁儀表人材,有一派正氣。

    惟有聾啞仙師細看玉面小白龍的五官微挑劍眉,惟獨距離太近,相連不到一指。

    諸葛道爺看罷,并未對别人言說。

    回頭與蔣伯芳說話。

    蔣伯芳低聲叫道:“道兄,三番五次請這位姓羅的,我看他并不是項長三頭肩生六臂之士。

     有蔣伯芳在場,何必請羅文呢?”聾啞仙師低聲叫道:“兄弟,你老是這樣眼空似海目中無人。

    你為何在擂台上,叫人家破了你的金鐘罩呢?羅隐士他能下海擒蛟龍,六尺深的水就将你淹死。

    ”蔣五爺吃了一個碰,低頭不語。

    聾啞仙師又說道:“往後切不要如此。

    ”蔣五爺這才點頭無語。

    衆人吃完了飯,散席之後各自安歇。

    一夜無書。

     第二日太陽過午時,不見羅文與張玉龍回歸,勝三爺唉聲歎氣,口中說道:“三番五次聘請高賢,人家歲數正在年青,可歎張玉龍啊,他的賢妻自刎,勸夫改邪歸正,我一人送了他二人的性命。

    我想萬丈海泉,水勢奇險,我勝英明知危險,使人前往送命,我勝英何以為人?何以生于世上!衆位仁兄賢弟老少賓朋,哪一位阻我勝英,我誓不欲生。

    今天我要探一探萬丈海泉,看看他二人如何?”老少英雄聞聽勝三爺之言,面面相觑。

    惟有聾啞仙師打稽首,口念“無量佛”,叫道:“勝施主,你今天要探海泉,貧道決不能攔阻。

    适才貧道袖占一卦,前進者吉,後退者兇。

    你舍命交友,隻管前去,人多了也不便。

     叫孟金龍與鐵飛龍和咱師弟海底撈月葉乘龍及高俊龍、蕭銀龍,護随你前去。

    ”勝爺點頭說道:“甚好。

    ”五龍齊聲說道:“我等願随前往,死而無怨。

    ”五龍剛要收拾水靠等物,玉面小白龍方俊仁說道:“勝老明公且慢。

    趁您未走,我就此告辭。

    ” 勝三爺說道:“方義士,勝英款待朋友不周之處,容日請罪,為何辭去?”方俊仁說道:“勝老明公,昨天我與您提說水面 若有用人之處,我是萬死不辭,為何今天探海泉,您同五龍前往,不談我方俊仁一宇?”勝三爺說道:“方義士乃是初次到此,因此勝英不敢派遣。

    ”聾啞仙師說道:“方施主不要多想,并不是貧道不派,九龍山水勢險惡,貧道不敢奉求方義士。

    ” 方俊仁說道:“道爺,我與勝老明公有言在先,萬死不辭,何懼水性險惡呢?”聾啞仙師一樂說道:“方施主果願前往,求之不得了。

    ”方俊仁這才同着五龍收拾零碎并水衣水靠,六龍一老與大衆告辭,出離王宅,直奔九龍山而去。

    七位走後,聾啞仙師說道:“列位施主,此去九龍山必然有一場血戰,君子防患于未然。

    河沿現在停着咱們镖行六七十隻船呢,容他們七位走遠了,咱們大衆一齊前往,作為接應,無事更好,有事咱們是休戚與共。

    ”大衆俱各答言說道:“道爺言之有理,正合我等之意,我們情願前往。

    ” 不言大衆預備起身之事,單言勝爺與六龍。

    七位由王宅起身,到了九龍山,已掌燈之時,一隻小船遂奔閘口而來,一看鋼鐵閘大開,閘口閘坡上清寂寂,靜落落,一人皆無。

    小船到了閘口前,水手說道:“老達官爺,我們這船進閘口嗎?”勝三爺說道:“船不用進閘。

    ”七位在船上遂各換了水靠,然後下了小船。

    三龍在前,三龍在後,蕭銀龍帶路,葉乘龍次之,勝三爺居中。

    金龍說道:“三大爺您要凫不了,您就揪着我的分水韬,我能帶你出二百裡地去。

    ”勝三爺一笑說道:“二百裡地幹什麼去?賢侄不要大呼小叫的。

    ”進了十二道鋼鐵閘仍然不見一人,往南去水中的攔江鎖、混江輪俱都撤去。

    再往南去水中的竹城也是大開,并無一喽卒與一家寨主。

    離山坡不遠,往西去,到了西北角,由水面再往南去。

    書中代言,六龍在水裡要走幾十裡地,就如同兒戲一般。

    勝三爺累了就揪着金龍的分水韬,凫出有十餘裡地去。

    蕭銀龍回頭叫道:“勝三伯父, 這位張玉龍哥哥,做事大為嚴密,這兩天我問他印在哪個泉眼之中。

    他言說恍惚。

    我說你要恍惚,請來羅隐士之時,怎樣前去呢?他說大概是當中那個泉裡,咱們奔當中的海泉去吧。

    ” 由東,北方的泉東面繞着走,就聽見這股水往上翻的聲音,恰似萬馬奔騰一般,令人毛發悚然。

    走到第二泉又繞過去,再到第三泉的東面。

    蕭銀龍說道:“勝三大爺,你在泉東邊借着月光看着我們往泉裡闖一回。

    ”勝三爺點頭。

    銀龍說道:“金龍哥哥你在前面為頭,飛龍第二,葉叔父第三,高恒賢弟你第四,我陪着方爺在最後。

    ”列位,蕭銀龍平時不知是誰的水性好,今夜離着泉一近了,可就看出來了,還是金龍的水性,真有破水浪的力量,故此他将金龍派在前面。

    要論六龍的水性可都不小,相形之下,金龍略見優勝。

    六龍往泉前面凫,勝三爺踩水觀看,離海泉翻白花處有兩丈餘遠時,頭一個金龍被水沖下來了,在水中翻了好幾個筋鬥。

    第二個飛龍也被水沖下來了,金龍叫道:“勝三大爺,這水真涼,頂不進去。

    ”金龍說着話,面上變顔變色。

    其餘衆人有未凫至海泉近處,便被水沖将下來的。

    銀龍說道:“咱們順着水的漩渦往裡紮猛子凫,随水力轉着彎走。

    ”大衆齊說:“有理。

    ”遂順着水流往泉近處紮着猛子凫,凫到距泉一丈有餘,仍被水力攪下來。

    勝三爺一看蕭銀龍與玉面小白龍,二人的臉面變成了青臉啦,孟金龍鐵飛龍顔色更變。

    勝三爺說道:“你們六人歇息歇息,我往寒泉走一遭。

    ” 蕭銀龍說道:“勝三伯父,您老人家這大年歲,焉能受得了涼水浸犯呢?連我們年青的都不行。

    ”正在此時,大衆觀看海泉西北露出一物,身上仿佛鱗甲相似,手擎一物,看着黃澄澄的,一露面又被水流攪将下去。

    大衆甚為納悶,工夫不大又翻将上來,較比先前離着海泉稍遠,露出半截來,看出是人的模樣了,又被水力攪将下去。

    當時再翻将上來離有丈餘遠了,凫出了海 泉,還是手托着黃澄澄一物,直奔勝三爺而來,說道:“勝三哥,此乃天幸之喜。

    ”一手分水,一手托着印,與勝三爺觀看。

     口中說道:“黃金寶印得出。

    ” 書中代言,由羅爺來時計算,此時已是三天三夜了。

    羅爺跟張玉龍來時,由菊花村起身,二位在九龍山東河坡雇了一隻小船。

    言的是遊江,離九龍山閘口三五裡地,有一片大葦塘,靠着葦塘将船打住。

    羅爺對船家說道:“我們二人是九龍山的寨主,外來的船不許奔閘口,你在此處等侯,不許遠離。

    ”船家答應,哥倆遂換了水靠,羅爺開發了船錢,除去船價之外多給了二兩銀子。

    船家問道:“你大概得何時回來呢?”羅爺說道:“明天要是不回來,你就走你的。

    ”二位下船凫水奔閘口而去,離閘口相隔不遠一看,十二道鋼鐵閘大開,并無喽兵把守。

    張玉龍叫道:“羅大哥,這是韓秀與老爺子師生之計。

    ” 羅爺說道:“不錯,别看明着沒有人,暗中的人更多。

    咱們哥倆别打水面走,紮着猛子走。

    ”羅爺在前,張玉龍在後,二人遂往閘口裡面紮着猛子而去。

    張玉龍是本山水八寨的寨主,山中水面哪裡有卡子,他全都知道。

    進了十二道鋼鐵閘,張玉龍與羅文并肩而凫,繞着卡子走。

    進了竹城,繞西山坡奔上山梯。

     張玉龍說道:“你盜印,我在上山梯把守,凡山中人下水必由上山梯而來,我先将你陪到那個海泉去。

    ”二人說着話,由東北往西南,此時在掌燈之後。

    由兩個泉眼東邊繞過去,到了第三個泉,張玉龍雖水性過人,離泉有三五丈就不能往前凫了。

     羅爺也不往泉中凫,同着張玉龍凫到上山梯。

    由身上取下一個包裹,打開了包裹,取出七塊分水擋。

    這就叫未治其事,先治其物。

    羅爺平時水性過人,也下不去此泉。

    皆因為九龍山十海島有這十座海泉,才有十海島之名。

    這十個泉眼有五個泉眼的水往上翻,有五個泉眼的水往下翻。

    每個泉眼方圓占二十來丈 遠。

    往上翻的泉眼在九龍山東北,往下翻的泉眼在西南,也是二十來丈方圓。

    要往翻水泉裡面擲一塊石頭,必得往上冒三次才能沉下去。

    水源由泉眼裡冒上來,待水往上冒的力量止住時,則水力再向下翻,那石頭才能順着水流沉将下去。

    因為水由泉眼中來時,其激力最大,水往上翻的力量,就如螺形相似。

    那五個往下翻的水源,是由上面往下卷,二十來丈的水轉着彎往裡走。

    無論多大的對象,一近漩渦時便漩人裡面。

    無論多大水性的人,也不敢近前。

    林士佩擲印的時候,張玉龍給他撐着小船。

    隻可進往上翻的泉,臨流切近便不能前行。

    泉眼的水流方圓二十餘丈,小船離泉有二十五六丈遠,便不能再向前進了。

     并且不能久停,林士佩的雙足被勝三爺剁去,傷尚未愈,不過紮掙着辦的事,張玉龍隻能顧撐船,不能顧擲印。

    林士佩跪船頭上,用紅绫子将印纏好,留出一個頭來提着,拎将起來往海眼中抛去。

    雖然林士佩力大絕倫,因為有傷的關系,究竟力量差些,把印擲出去隻有十七八丈遠,未能落在正海眼中。

     你道這也是忠良爺的命大,邪不能侵正。

    要真擲到海眼中,慢說是一個羅文,就是十個羅文,真要下海眼,那是決辦不到! 林士佩擲印之時,因為印上有紅绫子,被石縫将紅绫子夾住。

     要沒有紅绫子,茫茫海泉,小小的一顆印落在石堆裡,羅爺縱能下泉,也找不着此印。

    這就是活該羅爺露臉,忠良大人的洪福,勝三爺老哥兒三位的造化。

    羅爺将寶印得着順着水流轉将上來,頭一次往東北一看,見有五六個人,羅爺就知是勝三爺等到了。

    剛要說話氣力不支,又翻将下去。

    再上來之時,雖離泉稍遠,仍然又翻将下去。

    如此三次,才由水中冒出來,手托着寶印交與勝三爺。

    蕭銀龍、孟金龍等,俱都伸手向勝三爺要印觀看。

    金龍從勝三爺手中接過印來,自己一歡喜,大聲喊喝:“九龍山的小子,印盜出來了!”羅爺說道:“孟爺别喊啦, 身在九龍山呢。

    ”正在此時,由南往北破浪來了兩個人。

    為首這個人,口中喊道:“将寶印與我們留下。

    ”此人與孟金龍撞在一處,金龍一看此人,連鬓絡腮紅胡須,大牙龇于唇外,右手的護手鈎一分水,亮出左手的護手鈎,孟金龍伸手就抓護手鈎。

    勝三爺看着此人眼熟,不敢相認,說道:“二位别動手,勝英在此。

    金龍不可造次。

    ”此人聽勝爺報了自己的姓名,當時就撤回護手鈎,面對勝三爺說道:“老師,弟子在水中不能與你老磕頭,我這裡給你行禮了。

    ”語畢,向勝三爺點了點頭。

     勝三爺說道:“這位壯士不要認錯了人。

    ”此人說道:“我是你記名的徒弟,我叫混江龍于藍。

    前三年三月你在蓮花湖打虎,周濟我母子銀子。

    五月間銀龍在蓮花湖被困,我母親叫我給你送信。

    六月間二打蓮花湖你又周濟我銀子,我将我娘背出蓮花湖。

    在江甯府西門外,我開了一個小買賣,前面是門面,後面是住家,我母親死啦。

    我也沒有娘啦,我才到镖局子裡找你。

     聽說你在這兒盜印呢,我想你是我師父,我應當替你盜印。

    我就來到九龍山,十二道閘都開着呢,我來到竹城遇見一個小孩,我以為他是九龍山的賊,他以為我是九龍山的賊,我們兩個人就動上手啦。

    他問我是幹什麼的?我說我是盜印的。

    他遂說咱們一家人,他也是盜印的。

    ”師徒正在這兒說着話,後面這位少年,由勝三爺的身後繞過來,叫道:“勝三伯父,小侄男有禮了。

    ”勝三爺一看這位少年,身穿荷花色的水靠,面似敷粉,原來是小兒童。

    勝三爺說道:“在下眼拙,一時不識英雄了。

    ” 少年說道:“勝三大爺你不認識我了?我父親是小霸王童林。

    ” 勝三爺說道:“原來是賢侄。

    你多大歲數了?”少年說道:“小侄男十五歲了。

    ”勝三爺說道:“賢侄你叫何名?”少年說道:“小侄叫千裡追風仙童華龍。

    ”勝三爺一笑說道:“真是一輩新人換故人,後生可畏!十餘年不見童賢弟之面,他竟有了這 樣的好後人。

    ” 這時,華龍、于蘭俱各通了姓名。

    原來,他倆暗奔十海島,但不知印在哪摩海眼裡啦,趁夜間亂找一回,兩個人誰也進不去泉,隻好回來。

    兩人正在山坡樹木交雜之處休息,就聽孟金龍喊道:“九龍山的小子,黃金印盜出來了。

    ”混江龍于藍與華龍過來搶印,與勝三爺相見,勝三爺一看是整夠十龍。

    加上自己是十一位,這才叫十龍探海泉,羅隐士、張玉龍,他們二人是前三天來的。

    同着來的是六龍,混海金鳌孟金龍,渾勇金鋼鐵飛龍,海底撈月葉乘龍,魚眼高恒高俊龍,塞北觀音蕭銀龍,玉面小白龍方俊仁。

    後到記名徒弟混江龍于藍,千裡追風仙童華龍,這十龍出死人生盜出黃金印。

    羅爺說道:“勝老義士,快出九龍山為妙。

    ”于是五龍在前,五龍在後,魚貫而行。

     其行甚快,剛到竹城,忽然間驚天動地。

    山上三聲号炮,借着山音,就能聽出二三十裡地去,往東北一看,滿山紅繡球搖擺,七座連營,人喊馬嘶,地動山搖。

    黑夜之間,看着就像蝼蟻滿山一般。

    衆英雄往東一看,東山坡上十三層圍子,都是滾木、灰瓶炮子,硬弩長箭,七股魚叉,後面削刀撓鈎,闊斧單刀花槍鬼頭刀。

    衆喽卒齊聲呐喊:“拿住了探山的,老寨主有重賞!” 羅文說道:“勝老義士,我義父平生善用兵,這座七星營不易破。

    如将咱困到天亮,我義父有十二顆月牙镖,一镖一個,镖不空發,你我插翅也不能出此山,乘此黑夜,人人奮勇,還可以殺出去。

    ”蕭銀龍說道:“咱們現在水中,非搶上山去,不能與敵人打仗,金龍與飛龍二位哥哥俱都有橫練功夫,你們二人紮猛子到山根,偷着爬到山上,打開頭層圍子手,打出一條道路來,我們好随後爬上山去。

    ”二龍遂紮猛子往山坡而來,到了山根底下,偷着往上爬,爬到十幾丈去,就被灰瓶石子打将下來,仍然跳于水中。

    再往西凫,蕭銀龍與二龍說道:“你 們倆再往閘口由南面悄悄往上爬。

    ”二人仍然紮猛子至南閘口,又被弩箭射回。

    金龍叫道:“勝三大爺,石頭砸得骨頭疼。

    ” 羅爺說道:“天光一亮更出不了九龍山了,我義父的月牙镖專破金鐘罩鐵布衫,到那時小弟隻好束手被擒。

    ”勝三爺聞聽,長歎一聲說道:“黃金印黃金印,要你何用?”說話時手托着黃金印,又叫道:“羅隐士,勝英累及您啦!您是逍遙自在之人,應勝英之請來到這裡被困;可慘張玉龍之妻,自刎勸夫。

     十龍之中,過三十歲的才有一二人,俱都是青春年少之人。

    ” 語畢複又仰面長歎。

    就在此時,忽聽閘口上一陣大亂,由閘口往南十三層圍子手,俱都往南抱頭而逃,自行踐踏,來回亂蹿。

     有一人在西山坡上站着喊道:“勝三哥,飛天玉虎蔣伯芳來也,衆位打這邊上山坡吧。

    ”勝三爺聞聽,率十龍搶上山坡。

    羅爺臨上山坡之時,由油布口袋之中,取出一個包兒,裡面是鍋煙子,用右手托着鍋煙子往臉上一抹,抹了一個黑臉。

    張玉龍說道:“羅大哥您方便方便吧,我也抹點。

    ”張玉龍也抹了一個黑臉,十龍一老,搶上山坡。

    孟金龍亮出降魔寶杵,鐵飛龍亮喪門螺絲棍,玉面小白龍亮雙锏,蕭銀龍亮判官雙筆,魚眼高恒亮劈水刀,混江龍于藍亮護手雙鈎,童華龍亮日月龍鳳筆,海底撈月葉乘龍亮寶劍,勝三爺亮魚鱗紫金刀。

    惟有羅文與張玉龍二人尾于衆人之後,并不亮兵刃。

    蔣伯芳叫道:“勝三哥随我來,小弟開路。

    ” 您道,蔣伯芳怎麼來由呢?皆因勝三爺與六龍前來探山,聾啞仙師劃策,衆人前來打接應。

    勝三爺與六龍進閘工夫不大,十二道鋼鐵閘就落下來了,大衆甚為驚惶。

    忽然聽山中人聲呐喊,亮出七星營,镖行人将船聚在一處,不能進山解救。

    石門已填死了,老王靈亦沒咒念啦。

    老劍客夏侯商元說道:“有不怕死的随我來!”楊六爺說:“我去。

    ”賈七爺說道:“我也 去。

    ”蔣五爺說:“我也去。

    ”此時,蔣五爺的馬與棍,早有人由杭州取來了。

    蔣五爺說道:“就憑我這條棍,打得他們落花流水。

    就怕咱們進不去山,我是見水就眼暈。

    ”楊六爺說道:“我能爬山。

    ”四位遂坐小船往南而來。

    閘口前面的呐喊聲音,為的要虛張聲勢。

    老劍客是夜行眼,看見鵝頭峰一帶短石牆,牆上并無喽卒。

    楊六爺仍用七星釘,爬上山去,石頭城牆一丈多高,仍是用飛抓抓住石牆。

    楊六爺這回可留上神啦,因為上回被人抓住過。

    抓上了石牆,由上面系下彈繩,底下的人揪着繩子上山。

    四位過了石牆,走進樹林子,正往前走,忽由樹上跳下一人,四位一怔,蔣五爺拿棍要打。

    此人說道:“且慢動手,來者何人?”蔣五爺說道:“飛天玉虎蔣伯芳。

    你是何人?” 此人說道:“某家二少寨主白俊是也。

    你們四位從此往西北繞,走鵝頭峰。

    到了七星營附近,有穿藍衣裳的,大襟上有白牌子,那是傳信的喽卒,可以随便穿營。

    你們見着他們把他們衣服脫下,穿在你們身上。

    白牌挂在大襟上,便無人阻攔。

    七星營中營是我父親,北面三座營是我韓家弟兄。

    南面三座營是我盟叔曹家父子,由鵝頭峰繞至七星營後,靠着東面十三層圍子走過去,再路過曹家的父子營後,盡北頭就是閘裡面的喽卒。

    每道閘上三十名喽卒,兩頭每道閘上是一百名喽卒,十二道閘上共合是五百名喽卒。

    由當中往西打,可以直打到勝老者被困的所在,然後再合在一處。

    再從閘上由西往東攻打,便可救出裡面的人。

    可有一宗,衆位千萬少傷我九龍山的喽卒。

    ”蔣五爺說道:“不勞囑咐。

    ”白俊說畢,搖身一晃,蹤迹不見。

     原來這一帶山最矮,白二少寨主帶領一百餘名喽卒把守此山,因為這地方最要緊。

    白俊來到這裡,聞聽裡面亮了七星營,遂把那一百多名喽卒及寨主,都打發到别處去了。

    白俊自己在這裡,就知道 镖行準有人由這裡上山,故此遇見蔣五爺,白俊告訴完了而去。

     賈七爺說道:“誰去擒報事的喽卒,摘白牌子扒脫衣服?”老劍客說:“我去。

    你們在此略等片時。

    ”語畢,老劍客直奔西北而去,果然看見穿藍衣裳的喽卒,大襟上挂着白牌子,老劍客直奔喽卒而去。

    來到喽卒跟前,一把揪住說道:“你要一嚷,我就要了你的命。

    ”老劍客是筋骨如鐵,平常的喽卒,被他一抓就暈啦,哪裡還顧得嚷呢?喽卒實實被老劍客夾在腋下,約有喝一碗熱茶的時候,老劍客把此喽卒夾到賈七爺三位面前,賈七爺一看這個喽卒有二十多歲,白臉膛兒。

    喽卒跪下就央求,賈七爺說道:“我決不傷你,借你點東西,把你這身衣服脫下來。

    ”将喽卒捆在樹上堵了口,這身衣服别位穿著都大。

    賈七爺與老劍客及楊六爺三位都是矮子,惟有蔣五爺穿正合适。

    蔣五爺把這身衣服穿在身上,老劍客說道:“你把鞋襪子換了。

    ” 蔣五爺說道:“黑夜之間,誰看得那麼真。

    ”老劍客說道:“你别逞能,趁早将鞋襪換了。

    ”蔣五爺無法,隻得把鞋襪也換了。

     蔣五爺說道:“此鞋稍微緊點。

    ”老劍客說道:“緊更利便,蔣五爺把牌子可帶好了?”蔣五爺說道:“帶好啦。

    ”老劍客說道:“老五你可别把腳力放足了,報事的喽卒沒有那麼快的腿,别叫人家看破了。

    你要切記,貼着東面白老寨主的後營走。

    ” 蔣五爺答應一聲,遂奔北方韓家的營寨走去。

    走到韓家的營寨,韓秀早已望見,打發喽卒,看看是什麼人?喽卒看罷,遂禀報是傳信的白牌喽卒,奔老寨主的營寨去了。

    韓秀不疑,皆因為九龍山老寨主有令,各營各守己地,不準亂動,亂動者斬。

    故此誰也不敢離開己地。

    蔣五爺由白玉祥的營寨東面,十三層圍子手的西邊過去,就是老二虎頭曹家父子的營寨。

    白玉祥方才也見有人過去,其行甚快,問喽卒道:“是傳言喽卒過去嗎?” 喽卒說道:“是報信的喽卒,奔曹二老寨主的營寨去了。

    ”蔣 五爺到了十二道閘,進了閘口,冷不防舉起亮銀盤龍棍往西便打,一棍就是五六個,打得喽卒紛紛亂蹿,蔣五爺本打算不傷人,無奈猶如箭在弦上,不發不行了。

    不打開衆人焉能救得出勝三爺?蔣五爺由十二道鋼鐵閘,直打到西山坡,打亂十三層圍子手,拿棍站在山坡之上,口中喊道:“勝三哥在哪裡?小弟蔣伯芳在此。

    ”勝三爺聞聽,不啻半空中下了一道赦旨一般,順着竹城直奔坡,老少十一位上了九龍山,孟金龍、鐵飛龍在蔣五爺身後,往東面而來。

     此時早有傳信的喽卒,報告老二虎頭曹世彪,有蔣伯芳同十數人殺上山來。

    曹世彪說道:“再探。

    ”報信的喽卒走後,老二虎頭哈哈大笑道:“什麼蔣伯芳,蔣伯圓也不成,籠中之鳥,釜中之魚。

    他還過得去老夫我的營寨嗎?”老二虎頭正在耀武揚威之際,又來了報事的喽卒,口中說道:“現在蔣伯芳已奔營寨來了。

    ”老二虎頭說道:“真會飛嗎?待老夫捉他。

    ”語畢,抄起那對擂鼓點金錘,帶領着五百飛虎軍與兩家寨主,正往西北走着,由東面過來一人,其行如飛,對曹世彪說道:“來人休往前進,老朽在此。

    ”老二虎頭掄錘就砸,老劍客一面動手,一面大聲喊道:“老五,你保護你勝三哥往東去,有我在此抵擋。

    ”曹世彪聞聽,吩咐手下的寨主:“别叫镖行的人走了,擋住他們的去路!”這兩家寨主,本是曹世彪得意的徒弟,俱都是手使長家夥,一個手使亮金槍在前,一個使镔鐵戟杆在後,一齊迎着蔣五爺而來。

     頭前提亮金槍的說道:“來者何人?”蔣五爺說道:“提起我的姓名,吓破了你的苦膽,我乃飛天玉虎蔣伯芳。

    ”賊人聞聽一怔,提槍分心便刺。

    蔣五爺拿着盤龍棍往外就崩,将賊人的槍崩出去三丈多遠,再一棍奔腦袋打去,打得賊人腦髓皆流。

     可憐金槍将徐勇,隻一個照面,命喪戰場。

    第二個寨主拿镔鐵 戟杆,對着蔣五爺便挑,五爺閃身形說道:“來者何人,通名受死?”蔣五爺見這敵人的戰杆粗如胳膊一般,比蔣五爺的棍粗着一半兒,蔣五爺故此急問他的姓名。

    此人答道:“我乃旱八寨的寨主鐵戟将賈生是也。

    ”語畢,又一抖戟杆奔五爺面門刺來,五爺不敢直接,用棍斜着摸賊人的家夥,恐怕不敵賊人的氣力。

    五爺閃身形,容賊人的戟紮空,偏掃着用棍一找賊人的镔鐵戟,就聽叭的一聲,賊人的戟彎了。

    蔣五爺一笑,一棍奔賊人的頭上打來,就聽叭啦一聲,腦漿進裂。

    孟金龍說道:“吓了我一跳,錯非是蔣五叔,要是别人,還叫這小子給吓跑了呢,原來這條戟是肉餡的。

    ”此時老劍客絆住了曹世彪,蔣五爺在前,十龍一老在後,往東南而去,所有曹營的喽卒寨主,一聞蔣五爺之名,不戰而退,膽戰心驚。

    蔣五爺來到東山坡十三層圍子手切近,厲聲喊道:“吾乃飛天玉虎蔣伯芳是也,衆位與我遠日無冤,近日無仇,擋我者死,避我者生!”勝三爺在後面叫道:“兄弟,棍下留情!九龍山的喽卒都是有家眷的好人。

    ”羅爺在後面聞聽勝三爺之言,真是仁人之言。

    在此危急之時,仍存慈愛之念,無怪乎婦孺都知勝三爺之善也。

    蔣五爺在前,衆人在後,闖過了東面十三層圍子手,來到東山坡。

     羅文叫道:“五義士大概不會水吧?”蔣五爺說道:“我見水眼暈。

    ”羅爺說道:“我先下去。

    您将棍先擲下來,然後您再跳入水中,自有我接着您。

    ”羅爺語畢,雙手護裆先跳下水去了。

    蔣五爺把棍照定羅文擲去,羅文閃身形接住盤龍棍。

    蔣五爺也雙手護裆躍入水中,鼻子一發辣喝了兩口水,羅爺伸手揪住蔣五爺,蔣五爺揪着羅爺的胳膊,由水面逃走。

    此時孟金龍等也都跳下,惟有勝三爺不走。

    老劍客棄了曹世彪,趕奔勝爺而來,老劍客說:“勝三弟你還不走,等待何時?”勝三爺說道:“曹老二随後追來了,我戰他一場,看看他有多大的能為?” 老劍客說道:“勝老三你太不知足了。

    蔣老五打死九龍山上的人,不計其數,黃金印也到得手中,咱們不但沒傷人,僅添了人啦。

    走時比來時還多了兩位呢!你真不知足?你看水中的船都到了。

    ”勝三爺往水中一看,老劍客一把将勝爺推下山坡,口中說道:“勝老三别忘了護裆。

    ”勝三爺舉手護住了裆,落于水内。

    此時曹世彪已然趕到,老劍客說道:“曹老二你别追啦,黃金印已到手,就剩了破九龍山啦。

    你摸摸你的腦袋。

    ” 曹世彪趕到跟前時,老劍客已跳入水中,曹世彪隻氣得哇呀怪叫。

    老劍客由水面趕上衆人,楊六爺與賈七爺已在小船上迎接下來了。

     楊六爺與賈七爺站在高阜處,望見蔣五爺大功已成,老哥倆遂由原路而歸,臨下山之時,賈七爺将被擒傳信的喽卒由樹上解下來。

    老劍客見了楊六爺、賈七爺,說道:“你們倆這回太安靜了。

    老五将九龍山的喽卒打死不計其數,雖取回黃金印,但是此次傷人太多,心實不安。

    ”老劍客與楊六爺、賈七爺說話的工夫,聾啞仙師迎接勝三爺與十龍的船俱都趕到。

    勝三爺又與童華龍、于藍二人向羅爺介紹。

    童華龍問道:“羅爺,您臨上山時,由身上解下來的魚分水一般,那是何物呢?”羅爺一看童華龍這份精神,非常愛惜。

    衆人棄舟登岸奔菊花村,進了王宅。

     勝三爺取出前次所盜的印匣,将黃金印裝入印匣,在王宅書房之中供奉。

    跟着又把酒席擺好,衆人都與三俠道喜,遂猜拳行令,直飲到午時已過。

    正在暢飲之際,聾啞仙師說道:“列位施主,我攔你們衆位的高興,這不是喝酒的日子,不可樂而忘憂。

    你們大衆隻顧一時歡樂,九龍山這次死了多少人,白寨主乃奇才異能之人,他要帶隊下九龍山,這菊花村彈丸之地,何異泰山壓卵?菊花村之民恐不能生矣。

    ”勝三爺說道:“道兄有何良策?請就此言來。

    ”道爺說道:“别無良策,咱們要 是走,就給菊花村百姓惹下禍啦!再說也沒有走的道理,事情尚且未完,印有啦,正兇尚未捉獲,豈能完案?最好咱派人沿路埋伏,每人相隔二十來丈遠,由菊花村直至江沿,見九龍山有什麼動作時,互相傳遞信息,咱們好帶領全村民人,一方面逃走,一方面去抵敵。

    ”勝三爺說道:“道兄之言是也。

    ”于是撤去殘席,派人沿路埋伏傳達消息。

    菊花村之事暫且不表。

     單提九龍山上,白玉祥聞報镖行之人俱已脫逃,九龍山死亡甚多,遂将曹世彪叫到中營,問曹爺捉住镖行多少人?曹老二兩手一拍說道:“一個也沒擒着。

    ”白玉祥又傳五百飛虎軍的寨主問道:“弓箭弩箭發了多少?”飛虎軍的寨主說道:“曹老寨主追敵,我們在曹老寨主後面,因此未敢放箭。

    我們若放箭,曹老寨主必然受傷,況且镖行隻有十數人,闖進我們營寨的時候,曹老寨主便跑在飛虎軍前面去了。

    ”白玉祥聞聽,拍案叫道:“二弟,你要不是我的盟弟,我非治你的罪不可! 你可害了我的喽卒了。

    ”正在此時曹家的營中前來報告:“共死傷喽卒三百餘名,旱八寨的寨主二名。

    ”白玉祥聞聽拍案大叫,伸手往菊花村一指,口中說道:“老勝英,若不将菊花村踏成齑粉,我非白玉祥也!”語畢,傳令調全山喽卒十分之六,飛虎舟、飛豹舟、飛龍舟,共是三百隻。

    殺奔菊花村。

    不問老少男女,見着就殺,雞犬也不留,然後放火焚村。

    韓秀守住九龍山,不許擅離。

    韓秀聞聽老寨主之言,遂叫道:“恩師不可,門生有言奉告。

    ”白玉祥說道:“你有何言?快快講來。

    ”韓秀說道:“镖行十餘人,就打出了九龍山。

    九龍山如此險固,镖行的人出入猶如平地一般,徒兒莫明其妙。

    再者,焉知镖行不施詭計?倘我兵出發時,镖局反入九龍山,徒兒人單勢薄,九龍山數百餘裡,镖行的人若放起火來,何以當之?再說菊花村的百姓何辜?我兵到時必至掃平菊花村,镖行人在山中都未 被擒住,在菊花村更不能矣。

    望恩師勿失素常愛護鄉民之志!” 白老寨主聽至此處,長歎一聲說道:“真是邪不侵正也。

    ”當時止住号令,并不追趕,菊花村才得安然無事。

    白玉祥雖未追趕,道爺料事并非不中。

    單說菊花村中并不見賊人來,勝三爺心中稍安。

    遂問:“何人可以送印?先将黃金印送回院衙,以安忠臣之心。

    ”勝三爺連問五七次,無人答言。

    聾啞仙師遂說道:“這樣重任,誰也不擔,貧道我指派一人前往。

    ”勝三爺問道:“何人可去?”道爺說道:“舍伯芳之外别無他人。

    ” 蔣五爺說道:“小弟願往。

    但是院衙中,小弟并無相識之人。

    ” 道爺說道:“貧道早料到九龍山必有别的動作,不想菊花村安然無事,院衙中貧道早派一人保護大人去了。

    你們看看咱們的人短哪位?”銀龍一笑說道:“諸葛大爺,我知道,咱們由九龍山回來之時,侯華璧未進村,由打半路上便去江甯府了。

    ” 道爺一笑說道:“老五你還愁沒有熟人嗎?”勝三爺由囊中取出黃金印交與五爺,口中說道:“千斤擔子都在你一人的身上,此去江甯府有百裡之遙,沿路無論遇見何事,切不可開口。

    ” 五爺說道:“小弟遵命。

    ”語畢,接過黃金印,用包袱包好,紮在腰間,抄起亮銀盤龍棍就要起身。

    道爺說道:“蔣五爺的家夥,還沒帶全呢!”蔣五爺說道:“我還有什麼家夥?”道爺說道:“你二次又與恩師學了六顆镖,為何不将镖囊帶在身上?”蔣五爺說道:“那有何用?吾拳起處風雲吼,腳到處神鬼驚。

    ”道爺說道:“老五你現在是黑人,你知道嗎?杭州府你搶白龍駒,棍打焦公子,引起杭州擂台,如今官司還未結案呢。

    你三哥是事都完了,惟你這場官司不定怎麼樣呢?今天叫你送印,一來你的武學好,叫我們放心,二來留作你将來輸官司的時候,求忠良将功折罪,你好得自由。

    你到那裡少說話,多磕頭,忠良爺問則答之,不問不可多說。

    ”蔣五爺點頭。

    道 爺又說道:“你到那裡就不用回來了,你幫助侯華璧保護大人。

     我們這兒如有用你之時,必會去人喚你。

    如無我們這兒的信,不準你回菊花村。

    ”蔣五爺連聲答應,又帶了兩身衣服,打了一個小包袱,用棍挑着包袱出了王宅。

    勝三爺、弼昆和尚、諸葛道爺三人相送。

    出了菊花村三裡餘地,臨别時,道爺又囑咐道:“老五你出恭、喝水都要留神。

    ”蔣五爺連連答應。

    弟兄們分手,老哥兒三位這才回歸菊花村,暫且不表。

     一路之上,施展夜行術的功夫,一百餘裡之遙,由午後起身,至太陽平西之時,蔣五爺已到江甯府西門外。

    就覺着口幹舌燥,進了一家茶館,坐下吃茶,心中想着印,手摸着印。

    正在喝茶的時候,忽見有官兵前來,百姓們避道。

    燈球火把照耀如同白晝,就見喝茶的人交頭接耳,俱都秘談。

    蔣五爺對着的是一位出家人,蔣五爺湊到和尚面前低聲問道:“老當家的,官兵這是往哪裡?”和尚說道:“這是往院衙去的。

    ”蔣五爺說道:“為何方才買賣家都上門呢?”和尚說道:“出家人按說不談國事,皆因為這回的事情,出家人看着生氣,院衙之中出了行刺的啦,這兩個行刺的,一個是和尚,一個是老道,你說多令人可恨?賊僧賊道,與官人打天剛一黑就動手,直打到掌燈,現在還打着呢!這些官兵是擒賊僧賊道去的。

    ”蔣五爺說道:“可知這兩個出家人是哪廟的嗎?”僧人答道,“老道叫諸葛山真,和尚叫紅蓮羅漢什麼昆?這個和尚之名,我記不詳細了。

    誰不知道,這兩個出家人給忠良爺送印來啦?都轟動啦,原來是行刺,并不是真送印。

    ”蔣五爺聽到這裡,一把揪住僧人說道:“你是滿嘴胡說!”這個僧人說道:“你别着急,我說的不對,你不會去問别人麼?”蔣五爺自知失禮,當時賠禮說道:“老當家的,你别怪我。

    我是一時情急,紅蓮羅漢弼昆,諸葛山真,那是有道的僧人,不作不法之事。

    所以在下冒 犯了老當家的,老當家的多要原諒。

    ”和尚口頌“阿彌陀佛”,說道:“出家人酒色财氣都抛盡了,不計較壯士。

    ”蔣五爺與和尚賠完了禮,給了茶錢,出了茶館,尾于官兵之後,也奔府衙門而來。

    隻見各處的官人,圍繞着院衙門,呐喊拿賊:“别叫他跑了。

    ”蔣五爺說道:“衆位閃閃,我送印來了。

    ”衆官人聞聽,口中說道:“剛才也是送印的,到裡面實行他那行刺的工作了,别叫他進去,拿住他!”蔣五爺真急了,從衆人頭上縱将過去,進了院衙門。

    一看東北角上聲音喊成一片,有人圍繞着賊人動手。

    蔣五爺縱上西廂房觀看。

    千裡獨行俠侯華壁,血染半邊身軀。

    又一少婦絹帕繃頭,汗巾束腰,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手使一把單刀,一位四十多歲的大漢,手使金背樸刀,圍住僧道動手,和尚、老道都在六七十歲。

    五爺認識:和尚正是法蘭,老道正是八寶真人李士寬。

    侯華璧此時身帶重傷,少婦金蓮窄小,身形亂晃。

    大漢直喘,年青的汗珠直流,男女四人堪堪不能抵敵。

    一看欽差大人在廊檐下端坐着觀戰,蔣五爺在房上一聲呐喊:“忠良大人不要擔驚,小民蔣伯芳來也。

    和尚并非是弼昆長老,巷道亦非諸葛山真,僧道乃是冒名元兇,小民拿住僧道再見大人。

    ”蔣五爺語畢,縱下房來,打開雪青紗,亮出亮銀盤龍棍。

    列位,蔣五爺到此,乃是第三次救駕。

     您道刺客是怎麼來的呢?皆因九龍山白老寨主欲想攻打菊花村,被韓秀阻住。

    隻聞山中哭聲震山,九龍山的喽卒十之八九都有家眷,妻哭夫,子哭父,父哭子,白老寨主異常傷感。

     韓秀多方解勸說道:“老寨主您辛苦一夜啦,再這樣悲傷,豈不損耗精神?”老寨主怒氣稍息。

    韓秀吩咐擺酒,酒至三杯,老寨主說道:“衆位,九龍山遭此慘辜,乃白某失信于勝英,将印挂在隐逸樓。

    都是你李士寬、法蘭二位出家人用假印換真印引起。

    你們将真印倒是交與我呀!不應将寶印交與林士佩, 林士佩也太狠毒,将寶印擲在萬丈海泉,害多少人?天不絕他人,勝英手下有高明人,将寶印從海泉撈出。

    他們傷了吾九龍山三百餘人,害得骨肉分離,這都是你們二位師父所為。

    ”老道與和尚二人羞得面上變顔變色,站起身形說道:“吾二人就此出九龍山将印盜回,如不能盜印,必把比印大的東西盜來,如果盜來,老寨主可能收留?”白爺說道:“我破出一身剮,敢把皇帝打,你們二位取來聖上人頭,我也敢接受。

    ”和尚與老道這才告辭起身。

    和尚與老道坐着小船商議,和尚說道:“這次盜印決不容易,他們得回寶印必然賀喜。

    不能實時送印,咱們倆你冒充老道諸葛山真,我冒充紅蓮羅漢弼昆,奔江甯府僞稱送印,贓官必然迎接,出其不意殺了贓官。

    将人頭送回九龍山,白玉祥收與不收,沒有問題,事後必然捉拿諸葛山真與紅蓮羅漢弼昆長老,将他二人千刀萬剮,豈不是報仇雪恨?”老道點頭稱善。

    僧、道二人到了江岸下船,奔江甯府,來到西門外上了一家酒樓,天也就在太陽平西的時候,和尚老道喝着酒商議。

    等到掌燈之時,再奔院衙行刺。

     列位,憑和尚、老道的本事,要去行刺,那真得說手到擒來。

    二人吃完了酒飯,先進了城找一片清雅的所在,老道把六顆短劍背在背後,披上道服,和尚用一件衣服疊好了,用包袱包上,假充印匣。

    二人收拾齊整,打聽明白道路,夠奔院衙門而來。

    到了院衙門,值日的問二位出家人何事?老道說道:“無量佛,出家人不宣言姓名,我叫諸葛山真,後面我師弟,紅蓮羅漢弼昆長老,在千佛山真武頂出家,我們哥倆奉勝施主之命,前來送印,望求差官老爺回禀一聲。

    ”值日的也有個耳聞,當時将和尚老道讓進了差官房。

    差官說道:“您将印獻出來吧。

    ” 和尚說道:“勝施主有話,非見忠良大人不能獻寶印。

    ”此時早有人到裡邊給侯爺報信,大人吩咐有請,在書房接見。

    和尚 老道聞聽,提起小包袱往裡就走。

    差官說道:“您将印匣露出來。

    ”和尚老道并不答言,仍然往裡而走。

    衆人以為出家人是高人,也不好伸手阻攔,隻好在後跟随。

    進了東院角門,侯華璧正迎出來,口中喊道:“老道不是諸葛山真,和尚也不是弼昆!”僧、道聞聽,甩大氅,打開了小包裹,亮出家夥,和尚手使梅花奪,老道手使雙劍。

    侯爺甩大氅,亮九節練子槍,與僧、道動手。

    侯爺的武學,連老道都抵不住,哪能力戰兩人呢? 侯爺惟有盡力迎敵。

    早有差人到後院書房:“報告大人,請忠良回避。

    ”大人說道:“我命由天,避者何為?”工夫不大,又有當差的請大人回避,并說:“侯義士敗下來了,退到書房外院了。

    ”大人說道:“我為國為民,豈畏死乎?”并不躲避。

     又有當差的,到院衙附近各千把遊都守處送信,此時官人已齊隊進發院衙門幫助侯爺動手。

    和尚與老道見官人圍上來了,閃砍劈剁立刻傷了四名官人。

    侯爺說道:“衆位老爺後退吧,和尚、老道乃是飛賊,你們老爺們不能。

    趕緊保護大人要緊!” 此時忠良爺由書房中出來,叫差人搬了一把椅子,坐在廊檐下,觀看侯爺與賊人動手。

    侯爺正在急難之間,就聽西房上有一人呐喊:“衆位老爺莫要驚慌,大人虎駕萬安!小民保镖攜眷由此經過,民子乃是九江府鎮九江屠粲三十六門的大弟子,金刀無敵将趙秉臣,前來捉拿兇憎惡道。

    拿住僧道,再參拜大人的虎駕。

    ”又喊道:“家裡的(家裡的即指他妻),盟弟,快來吧!”有一少婦由東房上縱下來,又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年也由房上縱下來。

    趙炳臣的妻子心中暗想,你太沒羞了,又上院衙吓人來啦?一舉柳葉刀奔和尚而來。

    年青的也持刀縱人圈子内,三人圍戰和尚。

    侯爺一人戰老道,老道一個敗式,往東南而逃。

     侯爺打算露個全臉,用練子槍纏倒賊道,随後便趕,哪知上了老道的當啦!練子槍剛伸出去,老道一翻身,早将右手劍交于 左手,取背後的飛劍,照定侯爺胸口劈來,飛劍傷人是百發百中,侯爺一閃身,劈在胳膊之上,當時血就流出來。

    趙爺也氣力不敵,婦人身形亂晃,就仗着小孩這口刀抵擋兇僧。

    正在危急之時,就聽房上一聲喊嚷:“好大膽的兇憎惡道!竟敢冒名謀害忠良?小民蔣伯芳來也!先殺賊人後獻印。

    ”語畢,亮棍縱下房來。

    趙炳臣叫道:“五叔你快來吧,這個小媳婦是你侄媳婦。

    ”但有一件,蔣五爺不能男女混雜着拿惡道,口中說道:“你們大家去拿惡道,我先捉和尚。

    ”衆人棄了和尚,俱都奔老道,蔣五爺獨戰法蘭僧。

    舉棍照定和尚便打。

    和尚亮銀梅花奪接架相還,二人俱各施展平生所學,仇殺惡戰。

    蔣五爺亮銀棍是達摩傳八棍,舉火燒天八棍,前八棍雷風震動,後八棍鬥轉身還,盤龍棍珍珠點地,抱月棍老君坐禅,護身棍随體亂轉,得勝棍妙法無邊。

    法蘭僧學業也真高,蔣五爺六十四棍沒赢了和尚。

    蔣五爺一飄棍,改換門路,用的是行者棒的招數,三百八十四棍。

    銀蛇亂蹿玉蟒翻身,真把棍使活啦。

    此時大人用手分開了當差的說道:“你們别擋着我啦,本督院看看。

    ”你道忠良爺雖是文官,一看蔣五爺的武功神妙,和尚鬥轉身還,蹿高縱矮,蔣五爺仍不能勝和尚。

    大人看到此處,痰嗽一聲說道:“蔣義士,和尚是飛賊,活的不好拿,死的亦可。

    ”五爺聞聽,心中暗想,大人若早說這句話不就行啦,大人這一句話助起五爺之興,和尚一走神,梅花奪被棍磕飛兩丈有餘,五爺用的力太猛啦,把和尚的虎口震破了!和尚轉身形剛要走,五爺裹手一棍,就聽叭一聲,真是出家人,養得精髓足,腦子濺出兩三丈遠去,倒在塵埃。

    可惜出家之人,年已古稀,隻為一念之差,初時誤聽野雞溜子王七的蠱惑,前去鎮擂,自己的金鐘罩也破了,若不是恩師還許死于非命。

    白蓮寺之後就當洗心向善,改過自新,哪知他執迷不悟,又聽惡道李士寬之言,投到九龍山。

     他換掉真正的黃金印,暗交林士佩,又來刺殺大人,迷途不返,所以有今日之下場也。

     蔣五爺打了和尚,口中叫道:“你等後退,待我活捉惡道!”衆人俱都跳出圈外,蔣五爺與老道動手,仍用行者棒的招數,老道此時又是着急,又聽院衙外殺聲震耳,隻急得熱汗直流。

    惡道左手劍被蔣五爺用棍磕飛,八寶真人變成了六寶真人啦!短劍劈了侯老美一口,長劍被五爺磕飛一口,老道見五爺勇猛異常,不敢戀戰,紮掙着又戰了兩個回合,老道虛點一招,遂奔東房。

    老道縱上房去,斜着身軀站在房檐上,注視蔣五爺不走。

    蔣五爺心中暗想,臨來道爺囑咐我事要三思,我若是一性急,當時跟着他往房上縱,這一下必得劈上我,我又沒有金鐘罩,豈不受他暗算嗎?思想至此,假意要縱的架式,一下腰注銷一隻镖來,由右胳膊下面向上打去,正中在老道的臀部,這镖打在肉厚的地方。

    老道一聲“無量佛”,還沒念完,拔下镖來擲于地上,蹿房越脊就跑了。

    蔣五爺說道:“大家别動,我拿惡道!”蔣五爺縱上房去追到後院,高聲呐喊道:“行刺的惡道,你往哪裡跑?”老道揭房上的瓦打官兵。

    官兵一亂,蔣五爺說道:“你們不用攔他啦!别被他傷了你們。

    ”老道由院牆縱出。

    蔣五爺随後追将下來。

    惡道走得非常之快。

    蔣五爺追到西北角,離城相近,前面黑壓壓一片葦塘。

    老道紮進葦塘,蔣五爺用棍分着葦子追。

    前面白汪汪一片大水,老道冷笑一聲,縱入水内。

    蔣五爺眼看着老道由水中逃走,心中暗想,不該我露全臉,我若不帶着黃金寶印,我不會水也要試試多深。

    蔣五爺仍回院衙,叫馬步隊速圍西北角葦塘,馬步隊再到西北角圍葦塘時,老道已越過城牆去了。

    蔣五爺仍蹿房越脊回歸院衙門,站在東廂房上往下觀看,趙炳臣累得還喘呢,趙炳臣的妻子與盟弟俱都圍繞着忠良爺。

    有官人給侯爺敷刀傷藥。

    蔣五爺看罷, 由東廂房縱下,由腰間取出黃金印,跪在大人面前,雙手舉着,說道:“大人,小民罪該萬死!老道由葦塘遁走,塘中有水,小民身帶寶印,不敢入水追賊。

    ”大人一笑說道:“蔣義士何罪之有?蔣義士有救本院之功,本院必奏聞聖上,保奏蔣義士居官。

    ”五爺說道:“小民福小命薄,擔當不起。

    ”忠良爺說道:“你們行俠作義之人,不願居官,本都院必有相當的報酬。

    ”說着話,由五爺手中接過了黃金印,并不打開觀看,遂遞與差人。

    大人說道:“五義士暫且别走,在本院衙多住幾日。

    ” 五爺說道:“我恩兄有言,叫我在本院多住幾日,幫助侯華璧保護大人。

    ”大人點頭說道:“很好很好,五義士休息去吧。

    ” 五爺謝了恩,退下去了。

    趙炳臣之妻與他盟弟,這才跪在大人面前,婦人說道:“民婦劉翠霞與弟劉其昌,拜見大人。

    ”趙炳臣也跪倒身形,口稱:“大人,小民求大人賞碗飯吃。

    ”大人說道:“趙镖頭也有救本院之功,容本院奏聞聖上,必保趙镖頭作官。

    ”趙炳臣磕頭謝恩,退将下來。

    此時劉翠霞姊弟也退将下來,趙炳臣帶領妻弟在院衙門外店中暫為居住,事後大人專折上奏,保趙炳臣為把總之職,此是後話。

     勝三爺派人再探九龍山,早晨去探,下午回來。

    九龍山十二道鋼鐵閘緊閉,閘口與山坡之上,喽卒如同蝼蟻一般,把守甚嚴,不能夠進山。

    連探兩天俱是如此,勝三爺心中異常焦躁,雖然得了寶印,不能捉住賊人,焉能完得了官司?第三日清晨有老家人跑到東跨院,口稱:“勝三爺,大門外來了一位老者,黑臉鋼髯,背着一個青綢子包袱,進了大門道,問明白了你在本宅居住,提着你的名字,叫你獻出蔣五爺,他說你要不獻蔣伯芳,他亮家夥殺進王宅,雞犬不留。

    ”勝三爺道:“可曾問他的姓名?”老家人說道:“他自稱是九龍山的曹二老寨主爺。

    ” 衆英雄聞聽俱都一怔。

    勝三爺說道:“衆位别慌,高明者莫過 道兄,此事應當怎樣辦理呢?”聾啞仙師說道:“此人心直性爽,不問可知,蔣伯芳在九龍山上由他的營寨打出,白玉祥埋怨他幾句,他面上不挂,故此來找蔣伯芳。

    可有一宗,此人對咱有好處,勝施主你在九龍山林士佩要害你,被他攔住,這是他一點好處。

    打發一個能言之人出去對他言說:‘你一個人來,我們不能跟你動手。

    你回到九龍山與白玉祥相商,咱們定一個日子,擇地交戰。

    ’用好言勸說。

    ”勝三爺問道:“誰人可去?” 道爺說道:“銀龍可去,三太亦可去。

    ”勝三爺遂命他二人前去。

    二人來到大門道,一看曹世彪高仰着臉,兩手插着腰,高聲呐喊:“勝英,蔣伯芳若心懷恐懼,我打進宅院,必殺個幹幹淨淨。

    ”三太一看大不悅乎。

    蕭銀龍是和顔悅色,拱背躬身,叫道:“二老寨主,請了。

    ”老二虎頭一低頭說道:“蕭銀龍你來作甚?叫蔣伯芳來見我!”銀龍說道:“我們這是借朋友的房子寄居,蔣伯芳回镖局子去了。

    ”曹世彪說道:“你這是胡說!明明他在這裡,為何你說不在?快快叫他出來受死。

    ” 黃三太惱怒,銀龍以手拉三太,二人回了跨院。

    銀龍對勝三爺說道:“這位老二虎頭滿不聽。

    ”勝三爺說道:“道兄,此事又當怎樣辦理?”道爺以目視勝三爺背後三個矮子:一位震三山夏侯商元,一位賈七爺,一位是登山豹子楊義臣。

    道爺看這三個人說道:“此老有金鐘罩鐵布衫,兩膀一提有千斤的膂力,别人莫能敵,急去人請蔣老五去,要整曹世彪非老五不可。

    ” 老劍客大腦袋一晃說道:“諸葛二弟你且住口,你把蔣五爺捧得人了雲啦?我看看曹老二去。

    ”語畢,站起身形,破棉袍、破草鞋,踢哩塌啦,往外就走,口中說道:“我要打不敗老二虎頭,我不叫夏侯商元,誰要同我出去,誰就是小看老朽,他來一個人,我也一個人。

    ” 列位,諸葛道爺用的是激将法。

    大腦袋一賭氣,中了道爺 的激将法。

    勝三爺叫道:“大師兄,曹世彪心直性爽,乃是好人。

    大師兄手下留情,但得容人,老哥哥且容人。

    ”大腦袋叫道:“勝三弟,你總是屈己從人,豈不知你慈悲生禍害。

    ”語畢奔門道而來。

    老二虎頭高仰臉撚鋼髯大聲喊道:“蔣五小兒快來見我,如要膽小,我打進宅院時,雞犬不留!”此時劍客已來到他的面前。

    老二虎頭仰着臉兒淨顧往上看了,老劍客到他跟前,他還沒看見呢。

    老劍客在他面前叫道:“曹寨主,老朽來也!”老二虎頭一低頭,見了老劍客,口中說道:“原來是你呀,蔣小兒為何不?你來幹什麼?在九龍山叫我老寨主将你趕跑。

    ”列位,老劍客在九龍山為的是絆住他,好叫勝三爺與伯芳、十龍逃出九龍山,他以為老劍客不是他的敵手,此時在老劍客面前說此夢話。

    老劍客說道:“曹二,你找蔣伯芳嗎?”曹世彪答道:“正是。

    ”老劍客說道:“蔣伯芳在裡院呢。

    ”曹世彪說道:“他在裡院為何不見我呢?”老劍客說道:“我兄弟勝英用兵有法,量材取用。

    有名的英雄來了,派英雄抵擋,無名的小輩來了,叫無名的來敵擋。

    我兄弟聽說曹老二來啦,我兄弟說原來是小賊呀,派一個老弱無能的出去迎敵吧! 因此老朽才出來敵你。

    ”曹世彪聞聽,氣得哇呀怪叫。

    呐喊一聲:“氣死我也!”老劍客說道:“曹老二你别生氣,你要兜我一個筋鬥,或者摔我一個倒墩,我便叫我二師弟諸葛山真、 三師弟勝英、四師弟弼昆、五師弟蔣伯芳、六師弟等等都叫出 來,六個人重新拜你為師。

    你收我八十七歲一個老弟子。

    ”曹世彪聽罷,遂打開小包袱,亮擂鼓點金錘。

    老劍客說道:“曹二你沉不住氣,這是我們朋友之家,本村俱是良善之民。

    咱倆到菊花村西大樹林子裡動手去,咱是單打獨鬥。

    ”曹世彪說道:“好好。

    就這麼辦。

    ”出離菊花村工夫不大,到了樹林叢中,曹世彪打開包裹取出擂鼓點金錘,叫道:“大腦袋,你我戰上 二百合。

    ”老劍客說道:“你那擂鼓點金錘,金鐘罩都蔽不住,我的家夥金鐘罩也蔽不住。

    咱倆遞拳腳,誰的手一沾地就算輸。

    ” 曹世彪答道:“很好。

    ”把錘擲在地上。

    老劍客解下腰間的帶子,脫下了破棉袍。

    曹世彪一看,老劍客裡邊穿著汗褂,腰系一條舊皮釘帶,底衣到磕膝蓋下。

    光着腳未穿襪子。

    腿腕腰牛皮兜子。

    肋骨條是單擺浮擱,萎皮搭拉下來一寸多長,周身是皮包着骨。

    曹世彪看罷,二人遂揮拳動手,各施平生的藝業。

     曹世彪的拳腳果然不俗,二人走了有五六十個回合未分勝敗。

     蹿高縱矮,曹世彪實有少林寺的學業,一伸手把老劍客的釘帶捋住。

    老劍客一手刁住曹世彪的寸關尺,用大拇指一點脈門,指肚兒一按,曹世彪五指俱張。

    曹世彪有三十六把神拿,老劍客施展七十二手破法。

    二位真是棋逢對手,将遇良材。

    曹世彪性暴,叫道:“大腦袋,咱别動手腳!我等着你,你把家夥取來,咱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