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 勸戒買紙錢之客
關燈
小
中
大
斷雲:
以德化民恩澤留,鬼神畏服仰陰功。
包公以語頻叮囑,二客禍消喜氣濃。
話說包拯守鄭州之日,詞明理直,百姓安全。
隻因判幾椿沒頭腦的公案,倒驚動數處懷奸詐的官家。
府門前日日民欽衆仰,案牍上夜夜鬼哭神号。
果是天上文曲星君,降作世間庶民主宰。
一日,包公判事之餘,退堂登樓遠眺,忽望見兩個客人,推着兩乘羊車在街上經過,車上都載紙錢。
拯看見有五百個人随後追趕,盡是神鬼之類。
拯疑怪,自忖道:“此必有來由,待究問之。
”即下樓出堂,差鄭強前去拘喚那推羊車的客人。
鄭強承命,帶領幾個公人,徑出府門,到南街遇着推羊車客商,一把手拿住雲:“府上包老爹有喚。
”客人正不知緣故,被公差一時擁至府上,跪在階下。
包公雲:“且勿驚恐,汝是何處人氏?車中所載何物?直說将來。
”客人複道:“小可兄弟兩個,住居地名陳村,姓陳名宗可,弟即名宗成。
車上所載是神廟中買退下的紙錢。
”包問:“買此紙錢去何用?”答雲:“無别營生,買此紙歸家,搗爛又造成紙來貨賣,名曰還魂紙。
” 拯問客人:“還知你後面有一隊人相随否?”客雲:“并不知耳。
”包雲:“你自今後可别做此營生,莫去廟中販此紙錢,久後必為禍患。
适間我因退堂登樓遠望,見爾羊車上所載紙錢前行,後有一隊人,盡是無主孤魂,必是随你取這紙錢。
此紙錢乃是衆人所有,不曾焚化,你今販去,鬼神豈不取索?”客人聽罷,驚伏于階下,不敢動身。
拯差人将紙錢盡一燒化,又将錢一百貫與客人回家另作生理。
客人感激,拜謝受之而去。
此足見包公之德,濟人于禍患之中,而鬼神亦蒙恩不淺矣。
第一回阿彌陀佛講和 話說德安府孝感縣有一秀才,姓許名獻忠,年方十八,生得眉清目秀,豐潤俊雅。
對門有一屠戶蕭輔漢,有一女兒名淑玉,年十七歲,甚有姿色,姑娘大門不出,每日在樓上繡花。
其樓靠近街路,常見許生行過,兩下相看,各有相愛的心意。
時日積久,遂私下言笑,許生以言挑之,女即微笑首肯。
這夜,許生以樓梯暗引上去,與女攜手蘭房,情交意美。
及至雞鳴,許生欲歸,暗約夜間又來。
淑玉道:“倚梯在樓,恐夜間有人經過看見你。
我今備一圓木在樓枋上,将白布一匹,半挂圓木,半垂樓下。
你夜間隻将手緊抱白布,我在樓上吊扯上來,豈不甚便。
”許生喜悅不勝,至夜果依計而行。
如此往來半年,鄰舍頗知,隻瞞得蕭輔漢一人。
忽一夜,許生因朋友請酒,夜深未來。
有一和尚明修,夜間叫街,見樓上垂下白布到地,隻道其家曬布未收,思偷其布,遂停住木魚,過去手扯其布。
忽然樓上有人吊扯上去,和尚心下明白,必是養漢婆娘垂此接奸上去,任她吊上去。
果見一女子,和尚心中大喜,便道:“小僧與娘子有緣,今日肯舍我宿一宵,福田似海,恩大如天。
”淑玉慌了道:“我是鸾交鳳配,怎肯失身于你?我甯将銀簪一根舍于你,你快下樓去。
”僧道:“是你吊我上來,今夜來得去不得了。
”即強去摟抱求歡。
女甚怒,高聲叫道:“有賊在此!”那時女父母睡去不聞。
僧恐人知覺,即拔刀将女子殺死。
取其簪、耳環、戒指下樓去。
次日早飯後,其母見女兒不起,走去看時,見被殺死在樓,竟不知何人所謀。
其時鄰舍有不平許生事者,與蕭輔漢道:“你女平素與許獻忠來往有半年餘,昨夜許生在友家飲酒,必定乘醉誤殺,是他無疑。
”蕭輔漢聞知包公神明,即送狀赴告:“告為強奸殺命事:學惡許獻忠,心邪狐媚,行醜鹑奔。
觇女淑玉艾色,百計營謀,千思污辱。
昨夜,帶酒佩刀,潛入卧室,摟抱強奸,女貞不從,拔刀刺死。
遺下簪珥,乘危盜去。
鄰右可證。
托迹黉門,桃李陡變而為荊榛;駕稱泮水,龍蛇忽轉而為鲸鳄。
法律實類鴻毛,倫風今且塗地。
急控填償,哀哀上告。
” 是時包公為官極清,識見無差。
當日準了此狀,即差人拘原、被告和幹證人等聽審。
包公先問幹證,左鄰蕭美、右鄰吳範俱供:蕭淑玉在沿街樓上宿,與許獻忠有奸已經半載,隻瞞過父母不知,此奸是有的,并非強奸,其殺死緣由,夜深
包公以語頻叮囑,二客禍消喜氣濃。
話說包拯守鄭州之日,詞明理直,百姓安全。
隻因判幾椿沒頭腦的公案,倒驚動數處懷奸詐的官家。
府門前日日民欽衆仰,案牍上夜夜鬼哭神号。
果是天上文曲星君,降作世間庶民主宰。
一日,包公判事之餘,退堂登樓遠眺,忽望見兩個客人,推着兩乘羊車在街上經過,車上都載紙錢。
拯看見有五百個人随後追趕,盡是神鬼之類。
拯疑怪,自忖道:“此必有來由,待究問之。
”即下樓出堂,差鄭強前去拘喚那推羊車的客人。
鄭強承命,帶領幾個公人,徑出府門,到南街遇着推羊車客商,一把手拿住雲:“府上包老爹有喚。
”客人正不知緣故,被公差一時擁至府上,跪在階下。
包公雲:“且勿驚恐,汝是何處人氏?車中所載何物?直說将來。
”客人複道:“小可兄弟兩個,住居地名陳村,姓陳名宗可,弟即名宗成。
車上所載是神廟中買退下的紙錢。
”包問:“買此紙錢去何用?”答雲:“無别營生,買此紙歸家,搗爛又造成紙來貨賣,名曰還魂紙。
” 拯問客人:“還知你後面有一隊人相随否?”客雲:“并不知耳。
”包雲:“你自今後可别做此營生,莫去廟中販此紙錢,久後必為禍患。
适間我因退堂登樓遠望,見爾羊車上所載紙錢前行,後有一隊人,盡是無主孤魂,必是随你取這紙錢。
此紙錢乃是衆人所有,不曾焚化,你今販去,鬼神豈不取索?”客人聽罷,驚伏于階下,不敢動身。
拯差人将紙錢盡一燒化,又将錢一百貫與客人回家另作生理。
客人感激,拜謝受之而去。
此足見包公之德,濟人于禍患之中,而鬼神亦蒙恩不淺矣。
第一回阿彌陀佛講和 話說德安府孝感縣有一秀才,姓許名獻忠,年方十八,生得眉清目秀,豐潤俊雅。
對門有一屠戶蕭輔漢,有一女兒名淑玉,年十七歲,甚有姿色,姑娘大門不出,每日在樓上繡花。
其樓靠近街路,常見許生行過,兩下相看,各有相愛的心意。
時日積久,遂私下言笑,許生以言挑之,女即微笑首肯。
這夜,許生以樓梯暗引上去,與女攜手蘭房,情交意美。
及至雞鳴,許生欲歸,暗約夜間又來。
淑玉道:“倚梯在樓,恐夜間有人經過看見你。
我今備一圓木在樓枋上,将白布一匹,半挂圓木,半垂樓下。
你夜間隻将手緊抱白布,我在樓上吊扯上來,豈不甚便。
”許生喜悅不勝,至夜果依計而行。
如此往來半年,鄰舍頗知,隻瞞得蕭輔漢一人。
忽一夜,許生因朋友請酒,夜深未來。
有一和尚明修,夜間叫街,見樓上垂下白布到地,隻道其家曬布未收,思偷其布,遂停住木魚,過去手扯其布。
忽然樓上有人吊扯上去,和尚心下明白,必是養漢婆娘垂此接奸上去,任她吊上去。
果見一女子,和尚心中大喜,便道:“小僧與娘子有緣,今日肯舍我宿一宵,福田似海,恩大如天。
”淑玉慌了道:“我是鸾交鳳配,怎肯失身于你?我甯将銀簪一根舍于你,你快下樓去。
”僧道:“是你吊我上來,今夜來得去不得了。
”即強去摟抱求歡。
女甚怒,高聲叫道:“有賊在此!”那時女父母睡去不聞。
僧恐人知覺,即拔刀将女子殺死。
取其簪、耳環、戒指下樓去。
次日早飯後,其母見女兒不起,走去看時,見被殺死在樓,竟不知何人所謀。
其時鄰舍有不平許生事者,與蕭輔漢道:“你女平素與許獻忠來往有半年餘,昨夜許生在友家飲酒,必定乘醉誤殺,是他無疑。
”蕭輔漢聞知包公神明,即送狀赴告:“告為強奸殺命事:學惡許獻忠,心邪狐媚,行醜鹑奔。
觇女淑玉艾色,百計營謀,千思污辱。
昨夜,帶酒佩刀,潛入卧室,摟抱強奸,女貞不從,拔刀刺死。
遺下簪珥,乘危盜去。
鄰右可證。
托迹黉門,桃李陡變而為荊榛;駕稱泮水,龍蛇忽轉而為鲸鳄。
法律實類鴻毛,倫風今且塗地。
急控填償,哀哀上告。
” 是時包公為官極清,識見無差。
當日準了此狀,即差人拘原、被告和幹證人等聽審。
包公先問幹證,左鄰蕭美、右鄰吳範俱供:蕭淑玉在沿街樓上宿,與許獻忠有奸已經半載,隻瞞過父母不知,此奸是有的,并非強奸,其殺死緣由,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