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狂言竟至殺身堅忍終伸大怨
關燈
小
中
大
腹:來福、來壽、進貴、文童,料是他二人打死,但他駕着個父親,我孤身婦女,何處伸冤?倘我不見機,也為他排陷死了,這三個小的,也不能存活,是海冤仇,終于罷了!隻得向公公道:“他口舌不好,也是自讨死,公公打死,我也不敢說,但隻求公公看管這三個孫兒!全他這點骨血!”那公公正怕媳婦不見機,也遭毒手,他弟兄以次除他三子,絕這一枝,見媳婦這樣說,便兩淚交下,對着伯缙、仲帷道:“他既無說,還要看他兒子。
”公公自己拿出三十兩銀子,差人買棺、做衣服。
伯缙自管住前後門,不令家人輕易出入,仲帷管住園門,止令他兩三個家人、媳婦進内相幫收斂。
死灰無燃時,籠鳥無展翼。
大冤終不伸,天道亦墨墨。
三個兒子,就是五歲的也不甚大曉人事,隻有錢氏一面收斂,一面啼哭,也隻哭丈夫撇得妻子早,咒他管不了兒女。
再不敢哭一聲怨詞,哭他枉死。
與衆女人扛擡屍首時,錢氏悄悄将行兇鐵錘帶了出來,他兩邊收拾時,大房隻道二房藏了,二房隻道大房收了,不來查考。
錢氏到家,将血衣換下,并鐵錘自己收藏一密處。
棺斂停喪在家,親族也知叔冕死得暴,裡邊甚有不明,他兩個做得密,人不能知,又見錢氏沒甚言語,就有抱不平的,也無處下手了。
公公打不意過,分了家,裡邊獨厚這房。
伯缙、仲帷心裡明白,也不較論,但把他略用得些家人,盡皆逐去,止留兩個癡呆老仆與他收租,裡邊兩愚蠢小厮出入。
親戚來的,都着人聽他說些甚話。
錢氏便道:“我寡婦,不見男人,一概親人都不見,一應親戚人家,他都道喪服在身,不去。
”到服滿,凡至親不得已,吉兇事,要去的,兩房俱有人打聽,他去,略不提起。
總之,他拿定個說也無益,還恐怕有害。
十耳密屬垣,驷馬無返語。
一片荼蓼心,深閨有獨茹。
就是高氏與王氏,都是有心計人,怕錢氏不忘夫仇。
尼姑是他家不令進門的,央幾個心腹媒媽子假意為他兒子說親,去問前邊去世相公怎麼早夭?錢氏隻應雲:“是急症。
”又有的道:“外邊傳說身死不明。
”錢氏道:“他是病死,有甚不明?”絕不露一毫口風。
那兩人又用機心,媒媽子中,着幾個做癡、做呆,說些風情,替他歎息青年虛過。
是來引逗她,她略不介意,道:“兒子小,無力婚聘。
”都謝絕不令輕來,二房差人送禮傳語,故意着這傻仆來,他都不令到中堂,一應往還,極其盡禮。
守口如緘瓶,持身如執玉。
搖搖風波中,洪濤不能觸。
兒子們慚已長大,在外附學,恐照管不來;在家請先生,怕兩個伯伯設局媒捏,都是自己教他。
極愛惜的心腸,沒親何變做極威嚴的面皮。
孩稚亦堪憐,箕裘念苦堅。
父書披閱處,血淚共硃鮮。
數年之間,公公複殁了。
錢氏心中暗喜道:“他如今沒個遮蓋,沒個推托了,我不難舍身伸冤。
但長子才十餘歲,小的還小,倘我為官事累死,這三人如何成立?有心不在忙,還在遲去。
”隻是叔冕屍棺,他怕移出野外,或者他二人暗裡換去骸骨,或使人焚毀滅迹,他隻托無銀買地做墳,沒人料理,且待兒子長大,這也是他用心處。
豈無淺土?夫仇未雪。
以待蠖伸,與子同穴。
年捱月守,也不知經了多少殘燈暮雨,長夜孤衾。
花前灑淚,都隻緣鹪羽未成;月下微呼,總隻為大冤未報。
教書與幾子們說些君臣故事,到那忠臣孝子,不厭祥細,一意指引他們要做個有氣節、能孝義的人,這班兒子也都領會得。
兩個兒子大了,為他尋親,拘着虛體面請問兩房,兩房怕尋了勢力人家,日後做幫手。
好的不成,大的與他尋一個寡婦之女,是沒丈人的。
第二個為他尋一個暴發俗老。
假意說我家仕宦之家,聘小家,可以得他厚贈,若攀高,恐多費錢,不是孤寡人家所宜,錢氏也隻得依他。
恃有此身在,何須借羽翰? 膽薪無變志,恥雪意方安。
叔冕遺下古書讀得,時文讀不得,到十五、六歲,都打發出外從師,此時伯缙、仲帷,見錢氏十來年光景,安靜自守,待伯伯、姆姆,禮數周到,料他想已相忘,況且事都年遠,這三個侄兒也沒甚力量,不能為害,所以沒個忌嫉謀害他的心。
所以錢氏也放了心,令兒子從師。
早晚還拘在家中,自己還做些女工,伴他誦讀。
且喜這兩個也用心,大的竟府考取出一名,到道竟進了學。
赢得芹香沾子袖,已看獲穎碎親心。
三個兒子,大的法祖、第二繩祖、第三繼祖。
此時法祖已進了,繩祖、繼祖也會做文字。
繼祖已一十八歲,錢氏又為他定了親,隻指望與他完娶,三個都成房立戶,然後自己出來讨命。
”公公自己拿出三十兩銀子,差人買棺、做衣服。
伯缙自管住前後門,不令家人輕易出入,仲帷管住園門,止令他兩三個家人、媳婦進内相幫收斂。
死灰無燃時,籠鳥無展翼。
大冤終不伸,天道亦墨墨。
三個兒子,就是五歲的也不甚大曉人事,隻有錢氏一面收斂,一面啼哭,也隻哭丈夫撇得妻子早,咒他管不了兒女。
再不敢哭一聲怨詞,哭他枉死。
與衆女人扛擡屍首時,錢氏悄悄将行兇鐵錘帶了出來,他兩邊收拾時,大房隻道二房藏了,二房隻道大房收了,不來查考。
錢氏到家,将血衣換下,并鐵錘自己收藏一密處。
棺斂停喪在家,親族也知叔冕死得暴,裡邊甚有不明,他兩個做得密,人不能知,又見錢氏沒甚言語,就有抱不平的,也無處下手了。
公公打不意過,分了家,裡邊獨厚這房。
伯缙、仲帷心裡明白,也不較論,但把他略用得些家人,盡皆逐去,止留兩個癡呆老仆與他收租,裡邊兩愚蠢小厮出入。
親戚來的,都着人聽他說些甚話。
錢氏便道:“我寡婦,不見男人,一概親人都不見,一應親戚人家,他都道喪服在身,不去。
”到服滿,凡至親不得已,吉兇事,要去的,兩房俱有人打聽,他去,略不提起。
總之,他拿定個說也無益,還恐怕有害。
十耳密屬垣,驷馬無返語。
一片荼蓼心,深閨有獨茹。
就是高氏與王氏,都是有心計人,怕錢氏不忘夫仇。
尼姑是他家不令進門的,央幾個心腹媒媽子假意為他兒子說親,去問前邊去世相公怎麼早夭?錢氏隻應雲:“是急症。
”又有的道:“外邊傳說身死不明。
”錢氏道:“他是病死,有甚不明?”絕不露一毫口風。
那兩人又用機心,媒媽子中,着幾個做癡、做呆,說些風情,替他歎息青年虛過。
是來引逗她,她略不介意,道:“兒子小,無力婚聘。
”都謝絕不令輕來,二房差人送禮傳語,故意着這傻仆來,他都不令到中堂,一應往還,極其盡禮。
守口如緘瓶,持身如執玉。
搖搖風波中,洪濤不能觸。
兒子們慚已長大,在外附學,恐照管不來;在家請先生,怕兩個伯伯設局媒捏,都是自己教他。
極愛惜的心腸,沒親何變做極威嚴的面皮。
孩稚亦堪憐,箕裘念苦堅。
父書披閱處,血淚共硃鮮。
數年之間,公公複殁了。
錢氏心中暗喜道:“他如今沒個遮蓋,沒個推托了,我不難舍身伸冤。
但長子才十餘歲,小的還小,倘我為官事累死,這三人如何成立?有心不在忙,還在遲去。
”隻是叔冕屍棺,他怕移出野外,或者他二人暗裡換去骸骨,或使人焚毀滅迹,他隻托無銀買地做墳,沒人料理,且待兒子長大,這也是他用心處。
豈無淺土?夫仇未雪。
以待蠖伸,與子同穴。
年捱月守,也不知經了多少殘燈暮雨,長夜孤衾。
花前灑淚,都隻緣鹪羽未成;月下微呼,總隻為大冤未報。
教書與幾子們說些君臣故事,到那忠臣孝子,不厭祥細,一意指引他們要做個有氣節、能孝義的人,這班兒子也都領會得。
兩個兒子大了,為他尋親,拘着虛體面請問兩房,兩房怕尋了勢力人家,日後做幫手。
好的不成,大的與他尋一個寡婦之女,是沒丈人的。
第二個為他尋一個暴發俗老。
假意說我家仕宦之家,聘小家,可以得他厚贈,若攀高,恐多費錢,不是孤寡人家所宜,錢氏也隻得依他。
恃有此身在,何須借羽翰? 膽薪無變志,恥雪意方安。
叔冕遺下古書讀得,時文讀不得,到十五、六歲,都打發出外從師,此時伯缙、仲帷,見錢氏十來年光景,安靜自守,待伯伯、姆姆,禮數周到,料他想已相忘,況且事都年遠,這三個侄兒也沒甚力量,不能為害,所以沒個忌嫉謀害他的心。
所以錢氏也放了心,令兒子從師。
早晚還拘在家中,自己還做些女工,伴他誦讀。
且喜這兩個也用心,大的竟府考取出一名,到道竟進了學。
赢得芹香沾子袖,已看獲穎碎親心。
三個兒子,大的法祖、第二繩祖、第三繼祖。
此時法祖已進了,繩祖、繼祖也會做文字。
繼祖已一十八歲,錢氏又為他定了親,隻指望與他完娶,三個都成房立戶,然後自己出來讨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