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射十日羿見姮娥 渠搜國來朝貢獻

關燈
,這個天下交付與誰?欲待做下去,這個重大責任實在有點負擔不起。

    想到此際,憂心如痗。

     一日,西方昧谷忽有奏報遞到,原來渠搜國君要宋朝貢了。

     帝堯便問和仲:“渠搜國在何處?”和仲道:“在臣所居昧谷之西。

    ”帝堯道:“不在中國境内嗎了”和仲道:“是!”帝堯道:“那麼不可以尋常朝觐之禮相待,須以賓禮相接。

    ”于是與大司徒商酌,将禮制議定。

     過了一月,那渠搜國王來了。

    帝堯先遣大司農做代表,帶了翻譯出外郊迎,引他到賓館中。

    所有飲食、器具、刍秣、陳設供給無不齊備。

    到了次日,大司農偕和仲率領翻譯前往迎接。

     那渠搜國王同來的有五個官員,數十個從人,三百個兵士。

    一部留在賓館中,其餘都随着國王由大司農陪着,一徑向朝堂而來。

    到了大門口,傧相大司徒早在那裡迎接。

    帝堯冠冕整肅的帶了群臣亦迎出來。

    羲叔做介紹,兩邊見面過了,然後相讓進去,每到一門,必讓渠搜國先行。

    到得内朝,東西兩旁都有階級。

    堯是主人,從東階上去,渠搜國是賓,從西階上去。

    進門之後,由放齊贊禮,賓主交拜,再由傧相引賓主就位。

    賓的席次是坐北朝南,主人的席次是坐東朝西,其餘官員均由和仲引導,分坐在賓的兩旁。

    帝堯的群臣,則分座在帝堯的兩旁。

    坐定之後,先由帝堯開言,感謝他遠遠而來的盛意及慰勞行程的辛苦。

    然後渠搜國王回答,說些仰茂羨慕的套話,又感謝招待的盛禮。

    這些都是普通話,由翻譯傳說。

    停了一會,賓起告辭,主人拜送于大門之外,仍舊是一路謙讓而出。

    第一幕大禮,總算告成了。

    到了次日,帝堯率領群臣前往賓館中答拜。

    那個禮節亦不差不多,不過渠搜國王是主,帝堯是賓,換了一個地位就是了。

     到了第三日,帝堯命大司農前往,敦請渠搜國王來行飨禮。

     堂上階下,都布滿了樂器和樂工。

    渠搜國王到門,帝堯照舊冠冕地迎接。

    裡面地方既廣,賓主席次,相離甚遠。

    坐定之後,每獻上一項菜來,帝堯必定親自出席,向賓再拜,賓亦答拜。

     那堂上階下的樂工,就吹吹唱唱,奏起一套樂;每斟一回酒,亦是如此。

    可是那獻上來的萊,都是全身的牛,全身的羊,全身的豕,隻能看看,不能吃,就是旁邊所放的蔬菜等類,亦都是生貨,不吃的。

    酒是生水,飯是白米。

    古人飨禮,大概如此。

     簡直言之,與後世祭神一樣,不過借此行一種禮節,表明敬意,并不是志在埔啜。

    三獻三斟之後,贊禮者又高唱禮成。

    然後大衆起立,由傧相引導渠搜國王和官員,到别室之内,更換便服,又引到一室,乃是飲宴之所。

    那室中的陳設,又是不同了。

    賓主席次相連,就是群臣相陪的席次,亦同在一處。

    那時帝堯亦換了便服,過來招呼。

     那渠搜國王身材高大,高顴隆準,深目虬髯,眼珠微帶碧色。

    就是他五個随員狀貌亦大概相同。

    帝堯深為奇異。

    坐定之後,上酒上萊,那酒萊都是可以吃的了。

    這個叫作宴禮,是以聯絡感情為主的。

    當下帝堯就問渠搜國王:“這次走了幾日?”他答道:“約走了五個月,因為山路太多,交通不便之故。

    ”後來又談到十日并出的事情,渠搜國王道:“小國當時損害不校後來知道是天朝一個神人,将它射下九個,方才平定。

    小國君民上下,無不景仰之至,所以寡人此來,一則觀光上國,二則亦想瞻仰瞻仰這位神人,不知現在何處?”這時老将羿正在第四席中坐着,帝堯就順手指道:“就是這位老将。

    ” 渠搜國王一看,忙出席,向老将羿連連稽首,口中不住的叫道:“哈納答依希谷六利!哈納答依希谷六利!”後來問翻譯,才知道是”佩服之至“的意思。

    當下老将羿答拜了。

    帝堯又将老将的年齡功績,略述一遍,渠搜國王益發佩服。

     酒過兩巡,大家随便談談,帝堯問起那邊的風土情形。

    他說:“那邊天氣尚好,農桑之事亦興,居民也有些兼營畜牧的。

    ”後來問到物産,他說:“國内有一種獸類,名叫(鼠勺)犬,亦叫露犬,有翼能飛,喜食虎豹。

    ”大家聽了無不稱奇。

    後來又談到鄰國,他說:“南鄰有一個大夏國,西鄰有一個沃民國,地方都是大的。

    但是,大夏國君狡詐而貪,寡人之子仁而庸。

    寡人死後,不免受大夏國之欺,到那時,天朝天子如能賜予援助,寡人死且感謝。

    ”說罷,便再拜稽首。

     帝堯慌忙答禮,并加以安慰。

    宴禮既畢,渠搜國王深深緻謝。

    又住了二十多日,各處遊遍,方才起身歸國。

    他所帶來的,是毛皮之類,帝堯回贈他的,是币帛之類,價值非常之重。

    又叫和仲送他一程,方才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