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南天門正神說情 五遁法無當遭險
關燈
小
中
大
再貪戀,便是逆天行事。
漫道是你的不便,就是出家人也難辭其責。
”孫膑垂淚道:“弟子豈不知臨淄王氣已盡,實見父兄之仇,付之天命。
但平齡會三清有言,在燕盡孝,在齊盡忠,今隻有一日挨一日,一時挨一時,必要秦師見影心驚,聞名膽落,方上吳橋葬母。
”東方朔笑道:“真人,棋逢敵手,方是有趣。
如今五老歸山,秦營中不過剩下海潮,何必塗炭生靈。
不如得些好意,回首罷。
”孫膑道:“老祖,出家人慈悲為本,豈以殺生争勝為心。
然天數早定,這些人也難憐憫,弟子還要與他一個利害,叫做結尾的餘波呢。
”西方朔笑道:“真人,你休要隻管算人,你既曉得臨淄将危,若海潮豈不知看氣象的麼?他若仗此,必有作為,豈肯善罷甘休。
再者秦兵不退,齊皇焉肯放掌教與吾等歸山。
你且出去看看,還有幾多日挨頭,再講餘波不遲。
” 孫膑聞言,忙走出文華殿,至三清殿的金階,擡頭觀看。
隻見黑氣迷濛,此時正是三更時分。
忽見五朵祥雲,往前遊蕩,原來是五瘟神來至臨淄。
因内有南極老祖等,俱有三花聚頂,紅光萬道,把雲迫得住。
正神等怕有礙神仙之體,正在流連欲下不下之際。
可巧孫膑走了出來,見五朵祥雲來往遊蕩,忙拔下杏黃旗往上一指道:“何處神祇,還不與吾落下。
”五位正神應聲而落。
孫膑認得五瘟正神,心下吃驚。
忙拱手道:“尊神法駕至此何幹?”五位正神連忙還禮答道:“我等奉勅旨降災臨淄。
”孫膑道:“禦旨限幾日?”尊神道:“限在今日起,六日後止。
”孫膑道:“小仙現有棺木在此,出喪不及,可寬限三日?”尊神道:“禦旨豈敢徇情,先慢後急,自可緩遲幾日。
”孫膑聞言忙問:“何為先慢後急?”五位瘟神道:“此瘟急可瞬息喪命,慢者亦難出三日。
吾等今散慢瘟氣,在劫數者三日内難逃。
其不在劫數者,不過身熱煩躁而已。
”孫膑聞言,連忙稱謝。
五位神又把遇見海潮上天啟奏之事,說了一遍。
孫膑聞言,大驚失色道:“不是尊神勸阻,掌教與貧道俱有不便之處。
他日無事,再當拜謝。
”别了五瘟神,回進文華殿中,把這事說了一遍。
南極子道:“如此,明辰海潮必要退兵三十裡外避災,我等就手殺他一個措手不及,你道如何?”孫膑道:“老祖之言正合吾意。
”就喚孫燕過來:“為叔付你柬貼靈符一道,帶領二百名家将,往東門三十裡,方可開看,俱照柬貼行事。
等秦人一到,便在馬上用火化了靈符,亂殺一陣,不可追趕秦兵。
在西門三十裡紮營等候。
不可有誤。
”孫燕領令去了,又命袁剛、獨狐蛟二人:“帶了一千人馬,往東門三十裡,四圍挖下陷坑,上面用草蓋住,等候秦人,一齊截殺,不可有誤。
出家人自有接應。
”二人領命去了。
今且按下。
且說海潮聖人,忿忿欲往天庭處奏明玉帝,被五瘟正神勸住,隻得撥轉雲頭,向秦營落将下來。
此時秦皇君臣,正在大帳議論紛紛。
擡頭見老祖從空而下,秦皇及衆仙一齊降階相迎,分賓主坐下。
秦皇道:“老祖上天庭之事如何?”海潮道:“貧道剛到天門,卻被五瘟神勸阻,不用奏明玉旨,隻請賢王退兵三十裡紮營,候過六日之内,東齊垂手可得也。
”秦皇聞言大喜,就排素筵,衆臣及衆仙一齊歡飲。
飲畢秦皇就命:“王翦領大将十員在前隊,司馬欣、董翳在後隊,孤與老祖及衆仙在中隊,退兵三十裡。
”逮至五更,前隊緩緩先行,将近二十餘裡,遠遠望見一所松林,探得有齊兵埋伏,立住不敢向前。
王翦遂即遣人飛報中隊,衆兵聞言,吃了一驚道:“又有齊兵阻攔,定然要戰。
速速去催後軍,前來助戰。
”海潮老祖忙對秦皇道:“賢皇且請放心,待出家人前去看看如何?”說畢,就領衆門徒出了大隊,望前而來,有前軍數名大将迎出道:“王将軍帶了數十名軍士,忙進了這松林中,不見出來,末将等不敢擅動,禀知老祖的尊意定奪。
”海潮老祖忙問:“松林在那裡?”衆将用手指道,那裡就是松林。
海潮老祖忙閃慧目一觀,那裡有松林,隻見數十株木椿,排在路旁。
說聲“不好,殿西侯中了孫膑詭計。
衆賢徒不可向前,待出家人去看。
”一催青毛犼,來至
漫道是你的不便,就是出家人也難辭其責。
”孫膑垂淚道:“弟子豈不知臨淄王氣已盡,實見父兄之仇,付之天命。
但平齡會三清有言,在燕盡孝,在齊盡忠,今隻有一日挨一日,一時挨一時,必要秦師見影心驚,聞名膽落,方上吳橋葬母。
”東方朔笑道:“真人,棋逢敵手,方是有趣。
如今五老歸山,秦營中不過剩下海潮,何必塗炭生靈。
不如得些好意,回首罷。
”孫膑道:“老祖,出家人慈悲為本,豈以殺生争勝為心。
然天數早定,這些人也難憐憫,弟子還要與他一個利害,叫做結尾的餘波呢。
”西方朔笑道:“真人,你休要隻管算人,你既曉得臨淄将危,若海潮豈不知看氣象的麼?他若仗此,必有作為,豈肯善罷甘休。
再者秦兵不退,齊皇焉肯放掌教與吾等歸山。
你且出去看看,還有幾多日挨頭,再講餘波不遲。
” 孫膑聞言,忙走出文華殿,至三清殿的金階,擡頭觀看。
隻見黑氣迷濛,此時正是三更時分。
忽見五朵祥雲,往前遊蕩,原來是五瘟神來至臨淄。
因内有南極老祖等,俱有三花聚頂,紅光萬道,把雲迫得住。
正神等怕有礙神仙之體,正在流連欲下不下之際。
可巧孫膑走了出來,見五朵祥雲來往遊蕩,忙拔下杏黃旗往上一指道:“何處神祇,還不與吾落下。
”五位正神應聲而落。
孫膑認得五瘟正神,心下吃驚。
忙拱手道:“尊神法駕至此何幹?”五位正神連忙還禮答道:“我等奉勅旨降災臨淄。
”孫膑道:“禦旨限幾日?”尊神道:“限在今日起,六日後止。
”孫膑道:“小仙現有棺木在此,出喪不及,可寬限三日?”尊神道:“禦旨豈敢徇情,先慢後急,自可緩遲幾日。
”孫膑聞言忙問:“何為先慢後急?”五位瘟神道:“此瘟急可瞬息喪命,慢者亦難出三日。
吾等今散慢瘟氣,在劫數者三日内難逃。
其不在劫數者,不過身熱煩躁而已。
”孫膑聞言,連忙稱謝。
五位神又把遇見海潮上天啟奏之事,說了一遍。
孫膑聞言,大驚失色道:“不是尊神勸阻,掌教與貧道俱有不便之處。
他日無事,再當拜謝。
”别了五瘟神,回進文華殿中,把這事說了一遍。
南極子道:“如此,明辰海潮必要退兵三十裡外避災,我等就手殺他一個措手不及,你道如何?”孫膑道:“老祖之言正合吾意。
”就喚孫燕過來:“為叔付你柬貼靈符一道,帶領二百名家将,往東門三十裡,方可開看,俱照柬貼行事。
等秦人一到,便在馬上用火化了靈符,亂殺一陣,不可追趕秦兵。
在西門三十裡紮營等候。
不可有誤。
”孫燕領令去了,又命袁剛、獨狐蛟二人:“帶了一千人馬,往東門三十裡,四圍挖下陷坑,上面用草蓋住,等候秦人,一齊截殺,不可有誤。
出家人自有接應。
”二人領命去了。
今且按下。
且說海潮聖人,忿忿欲往天庭處奏明玉帝,被五瘟正神勸住,隻得撥轉雲頭,向秦營落将下來。
此時秦皇君臣,正在大帳議論紛紛。
擡頭見老祖從空而下,秦皇及衆仙一齊降階相迎,分賓主坐下。
秦皇道:“老祖上天庭之事如何?”海潮道:“貧道剛到天門,卻被五瘟神勸阻,不用奏明玉旨,隻請賢王退兵三十裡紮營,候過六日之内,東齊垂手可得也。
”秦皇聞言大喜,就排素筵,衆臣及衆仙一齊歡飲。
飲畢秦皇就命:“王翦領大将十員在前隊,司馬欣、董翳在後隊,孤與老祖及衆仙在中隊,退兵三十裡。
”逮至五更,前隊緩緩先行,将近二十餘裡,遠遠望見一所松林,探得有齊兵埋伏,立住不敢向前。
王翦遂即遣人飛報中隊,衆兵聞言,吃了一驚道:“又有齊兵阻攔,定然要戰。
速速去催後軍,前來助戰。
”海潮老祖忙對秦皇道:“賢皇且請放心,待出家人前去看看如何?”說畢,就領衆門徒出了大隊,望前而來,有前軍數名大将迎出道:“王将軍帶了數十名軍士,忙進了這松林中,不見出來,末将等不敢擅動,禀知老祖的尊意定奪。
”海潮老祖忙問:“松林在那裡?”衆将用手指道,那裡就是松林。
海潮老祖忙閃慧目一觀,那裡有松林,隻見數十株木椿,排在路旁。
說聲“不好,殿西侯中了孫膑詭計。
衆賢徒不可向前,待出家人去看。
”一催青毛犼,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