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龔國母連破法寶 金子陵幸脫重圍

關燈
卻說孫膑命将,暗排八門陣已畢,又令總兵官周達:“你可緊守西門,等候國母臨陣。

    但若動手,你可速打催陣鼓,以便八将行事。

    ”又令侄兒孫燕:“你可上西門城樓掠陣,看見金子陵敗走,即便施放号炮,不得違誤。

    ”調遣已畢,衆将各接了靈符,率領人馬,披挂齊整,伺候娘娘出馬。

     且說齊國母龔金定,當殿頂盔貫甲,帶齊法寶,辭王别駕,下了三清大殿。

    手提九環刀,騎上桃花馬,竟出朝門。

    襄王見娘娘臨敵,心中大喜。

    見娘娘刀馬純熟,上陣賽過勇将軍,恐怕金子陵法術高強,倘有一錯二差,怎麼得了。

    心中思想為難,拱手對孫膑道:“昭陽臨敵,孤倒有不放心,孤同老亞父去西門掠陣如何?”孫膑道:“龍意萬安,國母此去,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吾主既不放心,要去掠陣,臣不敢奉陪,恐敵人看見,反為不美,走漏消息,吾主自便。

    ”襄王道:“既然亞父不去,孤要掠陣走一遭。

    傳旨帶馬。

    ”襄王遂即上了龍駒,也不設擺儀仗,率領衆官,走馬上城,支起懸空闆,挂起避箭牌,襄王在樓上掠陣,且按下不表。

     且說八家蔭襲公爺,各領人馬,保護娘娘的大駕,來至西門。

    副總兵周達,連忙投門去鎖,大開城門,放下吊橋。

    三聲炮響,城頭上标杆亂動。

    若說别将臨陣,這炮聲旗搖,一擁就出城了。

    這八将俱受了南郡王密計,焉能亂走錯一步。

    三聲炮響,城門大開,未發出人馬。

    金子陵讨戰多時,聽見炮響搖旗,隻道是敵将當先,往上觀看,城門大開,并無一人一騎。

     正當疑惑,又聽得一聲炮響,響徹雲霄,城裡發出兵來。

    兩杆藍旗升空,旗腳下一匹青骢馬,上坐大将,青盔青甲,率領着一大隊人馬,飛過吊橋,競奔戰場正東方位,排開隊伍,十分威武。

    子陵看見,心中疑惑:“既然敵将當先,為何不與我動手,反在東方駐紮,難道是排陣?”思想之間,三聲炮響,兩杆赤旗升處,旗腳下顯出一匹渾紅馬,坐着一将,金盔金甲,率領一隊軍兵猶如一片紅雲,飛奔戰場正南搭下。

    忽聽三聲四聲大炮,又有兩隊人馬奔陣前,各按東西兩位駐紮。

    一連數聲炮響,飛出四隊軍馬,按四角駐紮。

    子陵看見的八隊軍馬出陣,八員大将當先,排開陣勢。

    按五行,分八卦,到也威武。

      正觀看之間,忽又聽得一聲炮響,隻見兩杆日月旗,鳳旗飄空。

    有五百禦林軍,簇擁着龔國母出馬。

    子陵暗想:“這一定是領兵主将出城來了。

    ”忙催動梅花鹿,用茶條一指道:“女将慢來,我在此已久等多時,快通名姓。

    ”娘娘聞得招呼,收住桃花馬,觀見對面一個道教玄門,就知是妖道金子陵。

    用刀一指,高聲喝道:“道者聽真,吾乃東齊國母,姓龔,禦諱金定便是。

    你這妖道,莫非是金子陵麼?我東齊臨淄,與你西地長安,各分疆土,兩不相及,為何擅敢興兵,來伐我國。

    都是爾等奸黨扶助昏君,行欺心之事。

    早早退步還可,少若遲延,隻教你君臣全然喪命。

    ”子陵聞言,微微冷笑道:“貴人乃是女流,不知世務。

    自古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西地秦皇,應天順人,并吞六國。

    你看見易水燕山,有孫膑逆天而行,到底難免雷轟之苦。

    何況臨淄小國,反敢抗拒天兵,終徒然受害。

    若依我金石良言,貴人是掌昭陽大權,何苦抛頭露面,自輕自賤。

    不若圈馬回去,勸你王早獻降書,免得生民塗炭。

    ”娘娘聽罷大怒,道:“好妖道,你有多少本領,敢發此狂言,好生招架着。

    ”言罷,就是一刀揮來。

    子陵即用茶條杖急架相迎。

     城上周達看見娘娘動手,就把催戰鼓打得響亮如雷。

    那八員虎将,聞得鼓聲,各人口含靈丹,發一聲喊,齊望臨淄西門而去。

    子陵看見驚疑不止:“怎麼這八隊齊将,他保駕出來的,一刀一槍未見,就回城去了?”真是不解。

    看看臨淄西門,影蹤全無,隻留下禦林軍一隊人馬保駕,娘娘又揮一刀,金子陵用茶條杖一擋,回手照龔金定頂門就打。

    刀杖交加,各逞英雄。

    那八員齊将,遵奉南郡王妙計,回轉西門吊橋以前,各按方位,暗把金子陵裹在當中,若說發兵排陣,子陵豈有看不見之理。

    因八員将口含靈丹,藥丹為罩軍丸。

    一将當先,就把三軍罩住,露不出形來了。

    莫說子陵與娘娘動手,無心細看,就是秦營中暸望的軍卒,掠陣的兒郎,也隻見四面八方的滾滾煙塵,那裡知道是臨淄人馬。

    八将占了方向,專聽炮響,就要顯形動手。

    那金子陵做夢也不知道,撞在金鎖陣中。

    隻顧抖擻精神與娘娘苦戰。

    那襄王在城樓掠陣,心中着急,把鼓錘拿在手中說:“待孤與昭陽擂鼓助戰。

    ”言罷,把鼓擂動,打锝震地驚天。

    娘娘正然戀戰,聽見催陣鼓響,忙裡偷閑,一回頭,見城上龍旗撼動,那九曲黃羅傘下,襄王親自擂鼓。

    心中暗想:“此時還不顯出武藝,更待何時?”想罷,把刀法改換,大叫:“妖道,好生招架。

    ”就把仙傳刀法使了出來。

    猶如一片刀山,全無半點疏漏。

    殺得子陵難以抵敵,拖杖而逃。

    娘娘把刀一指:“好妖道,你往那裡走,務必要趕上擒拿。

    ”催開桃花馬,随後追趕,那子陵見娘娘趕來,心中暗喜,把九龍條祭在空中。

     隻見九條金龍,張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