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巧聯姻田英遇救 暗排陣孫膑調兵

關燈
入我門來。

    ”小姐道:“好蠢東西,馬也未見過。

    ”丫頭說:“馬馱一個死屍,銀盔銀甲,手内擎槍,口中流血,伏在鞍轎上,似是着傷将軍。

    馱到我家門,你言可怕不可怕?”小姐聞言,心中暗想:“曾記在高山時,拜别聖母,再三吩咐,今年今日,有帶傷幼主,奔到我家,與他結下五百年姻緣。

    細想起來,事非偶然,待我親去一看,便知明白。

    ”想罷,問丫頭:“果然馱死人麼?”丫頭道:“是死人。

    ”小姐點頭道:“快拿燭到大門去,待我前去看。

    ”丫頭道:“一個死人,滿身是血,什麼好看?”小姐道:“不必怕,你們八個丫頭,都随我去。

    ”各人俱不敢違,即命丫頭點起燈籠,當前引路。

     小姐擺動金蓮,衆丫頭随後,過了前堂,至大門口。

    隻見那馬嘶叫三聲,丫頭指道:“這不是馬?”小姐舉步上前,叫丫頭舉起燈籠:“待我看分明,系何等之人?”丫頭即将燈籠舉起照耀,小姐定睛細看。

    隻見一員小将,銀盔銀甲,渾身帶素,口中流血,緊閉雙目,堂堂一表人材,伏在鞍鞒上。

    心中暗喜,遂叫秋香、臘梅二丫頭:“一個勒住馬,一個把他的戰槍頭摘下,待我細看。

    ”兩個丫頭被他吓得膽裂心寒,秋香不敢道:“臘梅你膽大,可受得他吓,我受不起。

    ”臘梅道:“我且試個滋味,你去抱住馬。

    ”秋香上前把嚼環帶住,臘梅膽壯,仲手去把銀槍摘下,遞與小姐道:“此根銀槍十分沉重。

    ”小姐接得,燭光細看,果然白銀槍,槍杆上刻着七個細字“南奉王田英之槍。

    ”看罷,心中暗喜:“前日聖母之言,并非虛謬。

    今日不救,還等誰人?是了,丫頭與我把馬上将軍擡下來。

    ”丫環道:“一個死人,拾下做什麼?”小姐道:“此人是誰,乃當今王叔魯王之世子田英,身上着傷,皆天心使然也。

    今随馬來我家乃臣子之女,吾君王之叔,臣不救君,罪皆滅族。

    快擡下,自有道理。

    ”丫頭道:“金枝玉葉,陣上帶傷,小将若是救得活就好。

    若是不活,這幹系非小。

    ”小姐怒道:“賤婢都是讨打,吩咐擡,你又說許多話。

    ”小姐要打。

    丫頭着急道:“不用怒,我擡就是。

    ”一齊上來,把南奉王就擡下了征騎,放在地上。

    小姐道:“你們八個之中,隻是臘梅、春蓮、秋香、春梅四個有些力氣,你們四個把殿下擡起來,兩個拿燈籠,一個拉馬、一個拿槍,跟我進去。

    ”春梅道:“一個死人,往内扛到家裡,不如擡到後花園空地掩埋。

    ”秋香道:“拼着我氣力,由他叫擡那裡?”臘梅道:“大家不要多口,快擡罷。

    ”一齊動手,擡頭扛腳,拉馬托搶,一直擡至内庭。

     丫環看罷,齊笑:“小姐,看了姑爺,叫擡進内裡。

    ”小姐怒道:“休要胡言,快與我輕輕放下,扛至床上,把盔甲戰袍卸下,伏着脊梁朝上,用紅絨被蓋好,不可驚叫。

    夏蓮,請上夫人來。

    ”不一時,夫人來了。

    小姐迎坐,便把聖母之言、所吩咐如此如此,所以即令将屍擡至内庭安置床上的話告知。

    夫人道:“雖則聖母之言應驗,但不知若何。

    倘有不測,其禍不小。

    ”小姐道:“母親放心,孩兒看過,便知分明。

    ”說罷,步至床前,輕輕揭開被,細細觀了,隻見背脊上有口碗大傷痕,青紅紫綠,腫起一二寸高。

    便道:“傷雖重,孩兒醫治,即可痊癒。

    ”吩咐春梅,要一碗陰陽水來。

    不一時将水捧來,遂取聖母所贈之胡蘆,揭開取出丹藥,一丸紅,一丸白,小姐先取白的,用陰陽水開化,搽在傷痕之處。

    紅的用水化開,把人扶起,撬開牙關灌了。

    真是仙家妙用,頃刻間腫退紅消,傷痕痊愈。

    吃下藥,三關通泰,七竅流行,不到半個時辰,南奉王在床上翻身,大叫:“呵唷,好妖道,什麼邪術打孤一下。

    ”夫人上前道:“千歲初愈,安靜歇息。

    不宜煩躁。

    ”田英聞言,睜開眼一看,隻見面前一群婦女,當中有一位年老的婦人。

    南奉王轉身爬起來,問道:“你是什麼人,可說個明白。

    孤記得臨陣對敵,被秦營妖道用邪法打傷,昏迷不醒,怎來至此間,此地何名,誰家府第?可說與吾知。

    ”夫人道:“此處乃定陶縣卧龍村,臣夫李牧,官拜護國侯,不幸前喪在易州陣,遺下一女,名喚美容。

    ”就把王爺伏在馬上闖至府中,如何安置,美容如何醫治,一一說知。

     田英聽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