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孫膑連破鎖雷陣 三教共設平齡會
關燈
小
中
大
老祖方才仰觀天象,見燕營殺氣沖入牛鬥,主有敵人劫營,差小臣代奏,乞吾主及早防備,至緊至緊。
”始皇聞言大驚道:“如此怎好?”章邯忙出班奏道:“主上不必擔憂,既是孫膑要來劫營,不如調兵四面埋伏,以炮響為号,一齊出來,可以圍住燕兵,自然成功。
”始皇聞言,就依了章邯所奏,把人馬盡行調開,按四面八方埋伏,其餘文武,俱保着始皇往蘆棚,與海潮聖人觀敵,留下一座空營,懸羊擂鼓,餓馬搖鈴。
章邯調遣已畢,天色已晚,營中點上燈火,海潮聖人已拘了雷部,在空中等侯。
衆雷神見四海龍王也在空中,忙問:“衆位龍君到此何事?”四海龍王齊道:“奉了孫真人之令,在此行雨。
請問衆人到此何故?”雷神道:“奉海潮聖人法旨,在此行雷助炮,攻打易州。
”龍王笑道:“他們要雷要雨,隻苦了百姓。
我們各自行各自的事罷了。
”天交一更之後,雷部神祗各展神威,速打了一陣焦雷。
那裡四海龍王也忙興雲布陣,把個朗朗乾坤,變成一個黑暗世界。
王翦命炮手準備火繩等物。
雷部神祗忙施第二陣焦雷。
四海龍王大顯神通,頃刻間下了一場大雨。
真好利害也: 起初時淅淅瀝瀝,到後來滾滾滔滔。
淅淅瀝瀝沾過了六街三市,滾滾滔滔鋪平了四野三門。
龍王憤怒,分明傾倒了九曲黃河。
風伯施威,一似拔開了七層鐵閘。
霎時溝滿濠平,地上水深數尺。
好大雨,把王翦這些人馬,隻淋得個個濕透征袍,把火龍火把火繩盡管淋滅了。
起先不過水過腳面,次後漸漸長了起來,把一百零八個火炮都淹沒了,大小三軍,又被水泡了一半,都是着急,連王翦也顧不得了,個個赴高處逃命。
海潮聖人不知營外有水,把令牌連叩三下,空中雷響三陣,不見動靜,心中疑惑。
始皇道:“此時已是三更三點了,為何不見炮響?”海潮道:“難道孫膑又用了什麼邪法?”一言未了,隻見王翦拖泥帶水,渾身濕透,上了蘆棚。
老祖道:“王翦為何如此,不放鎖地雷轟易州呢?”王翦含怒道:“還說什麼鎖地雷,一場大雨,把人馬險些淹死,連炮都淹沒了,怎麼放得呢?”始皇道:“為何營中一點雨也沒有,是何緣故?”老祖道:“又被刖夫破了法也。
”正說間,三軍呐喊:“不好了,水來也。
”一齊往蘆棚上亂跑。
那水猶如倒了閘一般,往營内滾來。
劉邦領兵到東門,樊哙殺到南門,孫燕殺到西門,隻見三門上并無一個秦兵,淹死的不知其數,餘者都逃走了,隻剩大炮。
三位爺不敢怠慢,率兵就往秦營闖來。
海潮見水來得兇猛,忙上蘆棚。
海潮忙用劍往下一畫,水皆入地,一點全無。
始皇大喜,稱贊:“老祖法力無邊。
”一言未了,呐喊四起,燕兵已殺入營中。
号炮連響,章邯兵卒一齊圍将上來。
廉秀英率兵卒與衆将豪傑,在陣中一齊動手,隻殺得陰風慘慘。
那邊劉邦等從外殺來,把秦兵裡外夾攻,秦兵又吃了大虧,隻殺得秦兵哀聲不止。
早有人上報蘆棚。
海潮聖人聞言,忙下了坐位上青毛犼,領着金子陵、王翦二人,如飛一般竟撲秦營而至,燕兵正四面趕殺。
海潮聖人一見大怒,忙仗劍來取廉秀英。
隻見劉邦接住金子陵,王翦抵住樊哙,孫燕戰住章邯。
二國大将,各尋對手,又是一場大戰,殺得東方已白。
孫膑在營中,知道衆将大戰,海潮臨敵,怕衆将吃虧,不敢坐視。
忙上青牛起在空中,競向秦營而來。
秦國君臣正在蘆棚觀看,忽見落下孫膑,隻吓得魂不附體,一齊亂跑,君臣們竟不能相顧。
海潮聖人又見不能取勝,忙把青毛犼起在空中,廉秀英也駕雲來趕,被海潮一如意打下塵埃。
孫膑忙上前救起。
海潮聖人在空中把無極圖一抖,變了一座亮牆,直透九霄,阻住燕兵。
衆将知海潮法術利害,不敢前進,打得勝鼓回營。
始皇見燕兵退去,心中少安,查點兵将,折了一萬有餘,偏将十六名,帶傷者不計其數。
二目中不禁流下淚道:“我國軍兵百萬。
六國之中,連一國也不能平,就傷了幾萬兵馬,不如退兵回國罷了。
”始皇正欲退兵撥寨,金子陵借了土遁逃了回營,上帳見駕。
始皇道:“國師來得正好,孤正欲傳旨撤兵回國。
專等你來起行。
”金子陵道:“吾主為何又要撤兵?”始皇道:“孤的人馬,死的也夠多了。
孫膑利害,你也知道了。
孤也不敢奢想,自今以後,守孤的疆土罷了。
”王翦忙跪道:“臣冒死求吾主住兵三日,看老祖回來再作定奪。
滿三日不回,吾主與燕國講和,便罷兵不遲。
”始皇隻得依奏,傳旨五營四哨,深埋鹿角,嚴加防守不提。
且說海潮戰敗,越想越恨,催開青毛犼,竟入南天門,要去啟奏玉帝,用五雷前來打孫膑。
偶然一想:“這刖夫雖頻頻無禮,念他苦練一場,好容易修到一個大羅天仙的地位。
罷罷,甯可他無禮,不可我無情,出家的人慈悲為本,且去見過教主,再作定奪。
”忙轉青毛犼,竟上三十三天,望兜率宮而來。
此時老君正在月房打坐,童兒通報,說有東海雲光洞海潮老祖到了。
老君吩咐童兒,将海潮請入到兜率官,來至月房見禮。
老君道:“師弟何來?”海潮道:“無事不敢驚動道兄,因秦氏當興,六國當滅,天遣雷部正神下凡,擁拜貧道為師,學藝三年。
今因兵困燕
”始皇聞言大驚道:“如此怎好?”章邯忙出班奏道:“主上不必擔憂,既是孫膑要來劫營,不如調兵四面埋伏,以炮響為号,一齊出來,可以圍住燕兵,自然成功。
”始皇聞言,就依了章邯所奏,把人馬盡行調開,按四面八方埋伏,其餘文武,俱保着始皇往蘆棚,與海潮聖人觀敵,留下一座空營,懸羊擂鼓,餓馬搖鈴。
章邯調遣已畢,天色已晚,營中點上燈火,海潮聖人已拘了雷部,在空中等侯。
衆雷神見四海龍王也在空中,忙問:“衆位龍君到此何事?”四海龍王齊道:“奉了孫真人之令,在此行雨。
請問衆人到此何故?”雷神道:“奉海潮聖人法旨,在此行雷助炮,攻打易州。
”龍王笑道:“他們要雷要雨,隻苦了百姓。
我們各自行各自的事罷了。
”天交一更之後,雷部神祗各展神威,速打了一陣焦雷。
那裡四海龍王也忙興雲布陣,把個朗朗乾坤,變成一個黑暗世界。
王翦命炮手準備火繩等物。
雷部神祗忙施第二陣焦雷。
四海龍王大顯神通,頃刻間下了一場大雨。
真好利害也: 起初時淅淅瀝瀝,到後來滾滾滔滔。
淅淅瀝瀝沾過了六街三市,滾滾滔滔鋪平了四野三門。
龍王憤怒,分明傾倒了九曲黃河。
風伯施威,一似拔開了七層鐵閘。
霎時溝滿濠平,地上水深數尺。
好大雨,把王翦這些人馬,隻淋得個個濕透征袍,把火龍火把火繩盡管淋滅了。
起先不過水過腳面,次後漸漸長了起來,把一百零八個火炮都淹沒了,大小三軍,又被水泡了一半,都是着急,連王翦也顧不得了,個個赴高處逃命。
海潮聖人不知營外有水,把令牌連叩三下,空中雷響三陣,不見動靜,心中疑惑。
始皇道:“此時已是三更三點了,為何不見炮響?”海潮道:“難道孫膑又用了什麼邪法?”一言未了,隻見王翦拖泥帶水,渾身濕透,上了蘆棚。
老祖道:“王翦為何如此,不放鎖地雷轟易州呢?”王翦含怒道:“還說什麼鎖地雷,一場大雨,把人馬險些淹死,連炮都淹沒了,怎麼放得呢?”始皇道:“為何營中一點雨也沒有,是何緣故?”老祖道:“又被刖夫破了法也。
”正說間,三軍呐喊:“不好了,水來也。
”一齊往蘆棚上亂跑。
那水猶如倒了閘一般,往營内滾來。
劉邦領兵到東門,樊哙殺到南門,孫燕殺到西門,隻見三門上并無一個秦兵,淹死的不知其數,餘者都逃走了,隻剩大炮。
三位爺不敢怠慢,率兵就往秦營闖來。
海潮見水來得兇猛,忙上蘆棚。
海潮忙用劍往下一畫,水皆入地,一點全無。
始皇大喜,稱贊:“老祖法力無邊。
”一言未了,呐喊四起,燕兵已殺入營中。
号炮連響,章邯兵卒一齊圍将上來。
廉秀英率兵卒與衆将豪傑,在陣中一齊動手,隻殺得陰風慘慘。
那邊劉邦等從外殺來,把秦兵裡外夾攻,秦兵又吃了大虧,隻殺得秦兵哀聲不止。
早有人上報蘆棚。
海潮聖人聞言,忙下了坐位上青毛犼,領着金子陵、王翦二人,如飛一般竟撲秦營而至,燕兵正四面趕殺。
海潮聖人一見大怒,忙仗劍來取廉秀英。
隻見劉邦接住金子陵,王翦抵住樊哙,孫燕戰住章邯。
二國大将,各尋對手,又是一場大戰,殺得東方已白。
孫膑在營中,知道衆将大戰,海潮臨敵,怕衆将吃虧,不敢坐視。
忙上青牛起在空中,競向秦營而來。
秦國君臣正在蘆棚觀看,忽見落下孫膑,隻吓得魂不附體,一齊亂跑,君臣們竟不能相顧。
海潮聖人又見不能取勝,忙把青毛犼起在空中,廉秀英也駕雲來趕,被海潮一如意打下塵埃。
孫膑忙上前救起。
海潮聖人在空中把無極圖一抖,變了一座亮牆,直透九霄,阻住燕兵。
衆将知海潮法術利害,不敢前進,打得勝鼓回營。
始皇見燕兵退去,心中少安,查點兵将,折了一萬有餘,偏将十六名,帶傷者不計其數。
二目中不禁流下淚道:“我國軍兵百萬。
六國之中,連一國也不能平,就傷了幾萬兵馬,不如退兵回國罷了。
”始皇正欲退兵撥寨,金子陵借了土遁逃了回營,上帳見駕。
始皇道:“國師來得正好,孤正欲傳旨撤兵回國。
專等你來起行。
”金子陵道:“吾主為何又要撤兵?”始皇道:“孤的人馬,死的也夠多了。
孫膑利害,你也知道了。
孤也不敢奢想,自今以後,守孤的疆土罷了。
”王翦忙跪道:“臣冒死求吾主住兵三日,看老祖回來再作定奪。
滿三日不回,吾主與燕國講和,便罷兵不遲。
”始皇隻得依奏,傳旨五營四哨,深埋鹿角,嚴加防守不提。
且說海潮戰敗,越想越恨,催開青毛犼,竟入南天門,要去啟奏玉帝,用五雷前來打孫膑。
偶然一想:“這刖夫雖頻頻無禮,念他苦練一場,好容易修到一個大羅天仙的地位。
罷罷,甯可他無禮,不可我無情,出家的人慈悲為本,且去見過教主,再作定奪。
”忙轉青毛犼,竟上三十三天,望兜率宮而來。
此時老君正在月房打坐,童兒通報,說有東海雲光洞海潮老祖到了。
老君吩咐童兒,将海潮請入到兜率官,來至月房見禮。
老君道:“師弟何來?”海潮道:“無事不敢驚動道兄,因秦氏當興,六國當滅,天遣雷部正神下凡,擁拜貧道為師,學藝三年。
今因兵困燕